鲜食甜糯玉米高产栽培精细化管理与推广的分析总结
作者: 周帅宇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当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3%,随着玉米选育技术逐渐成熟,种植鲜食甜糯玉米逐渐成为农产品市场的新宠。为提高鲜食甜糯玉米的种植产量,本文对鲜食甜糯玉米选地、整地、选种等高产种植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鲜食甜糯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发展提供助力。
一、鲜食甜糯玉米的种植价值
1、营养价值高
鲜食甜糯玉米作为我国杂交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其具有高蛋白、低脂的特点,富含亚油酸、钙等营养物质,可软化动脉血管,降低人体胆固醇,减少高血压、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风险。由于甜糯玉米富含维生素A、C、E、B1、B2及粗纤维,在延缓衰老、促进消化、通便等方面也具有亮眼表现。
2、经济效益高
种植鲜食甜糯玉米是我国近年迅速发展的新型种植产业,由于甜糯玉米具有食用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优点,农贸市场以及玉米加工企业对甜糯玉米的需求缺口较大。同时,玉米罐头、饮料、速冻制品等加工产品加强了鲜食甜糯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广州地区的甜糯玉米种植面积已超过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9%,农户种植效益高达每亩5000元,其种植经济效益可见一斑。
3、符合农业发展需求
鲜食甜糯玉米种植是我国三农政策落实的重要体现,随着甜糯玉米种植技术的引进推广,乡村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有效优化,逐渐形成以玉米加工企业-农业生产基地-个体农户为发展链条的玉米种植模式,激发地区农业经济活力的同时拓宽了农业市场。由于鲜食甜糯玉米在防治病虫害时使用农药较少,大面积甜糯玉米种植对地域水土环境造成的污染较轻,符合我国发展生态文明农业的乡村建设需求,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二、鲜食甜糯玉米的高产种植技术应用
1、种前选地与整地工作
鲜食甜糯玉米的选地与整地工作对玉米早熟程度具有深度影响,其选地工作应兼具对自然与社会环境因素的考量。鲜食甜糯玉米种植对自然环境要求较高,由于甜糯玉米具有对土壤肥力要求高、喜好温热条件、生长需氧量大、受涝渍影响大的生长特征,种植选地应避免选择土壤酸性大、粘度高、肥力稀缺、渗透性差的地块。为保证甜糯玉米植株的生长,应选择符合pH值6.5~7.0、有机质大于1.5%、相对含水量60%~75%等条件的地块,并尽量保证土层具有深厚、结构疏松、透气性强、肥力较高、排灌能力强的特征。玉米种植选地应尽量选择地表平整、光照作用强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块,种植地块应远离工厂等污染严重的区域,保证种植区域5km范围内不会因风向与水流影响出现废水、废气与废渣污染,确保甜糯玉米种植选地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地理环境需求。
为提升鲜食甜糯玉米的经济效益,种植人员应选择具备高速公路等运输条件的种植地块,方便甜糯玉米果穗可以及时运输至农贸市场与玉米加工企业,减少运输与销售成本。
整地工作是鲜食甜糯玉米种植保全苗的重要前提,种植人员应在选地工作结束后对地块进行耙平,平整区域应保持30cm高的耕层,使用开沟起垄机将耙松土壤做成宽50cm、高25cm、间距60cm的高垄,并以120~140cm为植间距进行放线开沟作业。起垄开沟工作结束后,种植人员应施足基肥,可在高垄上施用每亩500~1000kg有机肥,配合施用30~60kg复合肥。根据地块墒情不同,种植人员应因地制宜构建连通性强、排灌性好的地块排水系统,减少因土壤性质产生涝渍问题的风险。
2、品种选择
玉米品种对甜糯玉米种植产量具有根源性影响,甜糯玉米品种选择应兼顾品质优、口感好、抗逆性强、市场需求高等因素,在保证外观亮眼、口感甜糯的基础上优选高产品种。不同品种鲜食甜糯玉米的生长期有所区别,种植人员在品种选择时应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针对积温、光照、降水、土壤条件等因素优选品质高、产量大、抗病性与抗倒性强的玉米品种。甜糯玉米品种选择应将市场需求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如玉米罐头等企业加工产品原材料多选用黄、白籽甜糯玉米品种,面向农贸市场的销售品种多选用超甜或鲜食甜糯玉米,种植人员应结合当地玉米市场需求合理选择种植品种。以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前锋镇的甜糯玉米品种选择为例,前锋镇具有光照强、温度高、湿度大的自然环境特征,可采用南粤868彩甜糯、绿美白甜糯1028等玉米品种进行种植,两类玉米品种在前锋镇适播期为春播2~4月,秋播7~8月,南粤868彩甜糯属中早熟品种,其生育期约为80天,抗逆性强,株高200cm,穗位80cm,穗长23~26cm,鲜穗呈红、白、粉色彩均匀分布,不秃尖,甜度好,糯性强,甜糯比例1:3。穗轴为白色,穗行数16行,鲜穗单穗重约550g,亩产鲜穗1500kg。绿美白甜糯1028株高约180cm,穗长约22cm,穗位高约75cm,单穗重约400~500g,果穗大,籽粒纯白,具有抗大小叶斑病和高产稳产的特点,适用于鲜食或果穗加工。
3、种子处理
在甜糯玉米播种前,应对玉米种子进行选种、晒种与浸种工作,在选种阶段,可通过重量测量仪器、放大镜、人工观察等手段挑选饱满度高、果粒大的优质种子,剔除因霉变等问题产生的霉籽、虫蛀籽、坏籽,经过精细化分级选种保证种子纯度与发芽率,以此提高甜糯玉米出苗率与良品率。在晒种阶段,应根据天气预报灵活调整晒种时间,于晴天进行为期1~2天的晒种作业,每次晒种应保持至少2小时,通过高频次、长时间的种子晾晒工作消除种子表皮的病菌,增加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保证甜糯玉米整体产量。在浸种阶段,种植人员应根据选种分级进行浸种作业,使用吡虫啉、戊唑醇、萘乙酸等种衣剂形成种衣膜,并结合拌种包衣强化种苗抗逆性,通过预处理减少病虫害对种苗生长的影响。种衣剂含有甜糯玉米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在为种子提供安全防护的同时,也能促进种苗生长发育,种植人员可结合钛肥、氮磷钾复合肥增强种衣剂的营养供应功能,提高甜糯玉米产量。
4、科学播种
玉米的播种日期需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决定,甜糯玉米的生长对光照、温度、气候等因素要求较高,云浮地区的玉米春播期为2~4月,秋播期为7~8月,以云浮市云城区的甜糯玉米播种期为例,云城区位于广东省中西部,降水、光照与热量资源充足,当地春播期为2月下旬~3月上旬,收获期为6月上旬,秋播期为7月中旬~下旬,收获期为10月上旬。由于云城区2月~4月气温普遍高于12℃,为减少夏季高温对甜糯玉米授粉的影响,提高玉米产量,可使用黑色地膜覆盖种植,结合不同玉米品种进行分期播种,通过早播或晚播错开高温季节。6月与8月甜糯玉米市场需求较高,可适当延长玉米上市时间,通过迟播提高玉米种植经济效益,同时分期播种还可以减少高温对甜糯玉米结实率的影响,提高产量。甜糯玉米通常采用育苗移栽方式进行播种,通过大棚、薄膜保温、温室种植等方式进行育苗,春季播种应在移栽前约7天揭膜,当苗龄到达3叶期,秧龄到达20~25天时进行移栽工作,秋季播种应在苗龄到达2叶期,秧龄到达7~10天时进行移栽工作。玉米种苗定植工作应采用双行种植模式,控制播种深度在4cm左右,结合云城区高温、降雨频繁的特点,可使用稻草覆盖播种土穴,减少因土壤板结出现闷种与烂芽问题的风险。
5、合理密植
鲜食甜糯玉米普遍具有多穗性特点,其种植密度对甜糯玉米的品质与产量密切相关,应根据玉米品种与自然条件对玉米种植密度进行合理调整,以绿美白甜糯1028品种的种植密度为例,云城区应保持行株距66×25cm,亩栽3500株,亩用种量1~1.5kg的种植参数,并针对玉米果穗的分蘖特点,及时安排种植人员剔除弱株,保证果穗健壮成长。甜糯玉米种植应采用双行栽培模式,穴播2~3粒玉米种子,在保证光能利用率的同时提高亩产。
授粉是影响甜糯玉米品种纯度的重要环节,由于甜糯玉米具有胚乳性状隐性突变体基因,在与其他玉米的相互授粉中容易改变原本玉米品种的甜度与糯性,导致甜糯玉米的商品性下降,因此种植人员在密植规划中应从时间与空间角度隔离甜糯玉米与其他玉米品种,尽量避免出现串粉杂交改变甜糯玉米品质的情况。从空间布局方面考虑,种植人员应充分考虑风向、种植距离等玉米花授粉因素,结合丘陵、河流等自然屏障与高空围栏等人工障碍对其他玉米花粉进行隔离,确保在甜糯玉米种植地块400m范围内没有其他玉米品种;从授粉时间角度着手,可在种植过程中人工调整播种时间,通过甜糯玉米与其他玉米的错峰种植错开授粉花期,保证玉米春播时间错开30天,夏播时间错开20天。通过时间与空间阻隔减少玉米花串粉风险。
6、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工作是玉米植株从种苗到收获全流程的管理作业,应在为期3-5个月的田间管理工作中针对补苗、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苗期管理工作中,应在播种1周后观察田垄出苗状态,对播种土穴进行查苗补苗工作,发现缺苗问题及时进行催芽补种,在种苗4~5叶期时进行间苗作业,6~7叶期进行定苗作业,在每土穴留1~2苗的基础上去除弱苗保留壮苗,并在定苗结束后进行中耕松土,追施尿素与硫酸钾肥料,促进壮苗根系成长。甜糯玉米生长需要大量水资源支撑,种苗期的土壤含水量应保持60%~80%的灌溉标准,春播玉米生长期普遍为3~6月,云城区4~6月为雨季,可根据降水情况进行田间水分管理。云城区7~10月台风较多,在种苗生长期间应注意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对种植地块的影响,及时检查地膜情况,并及时进行清沟排水工作,减少渍涝对种苗根系发育的影响。在7~10月的秋播玉米生长期,种植人员应针对伏秋干旱现象做好防旱工作,采取喷灌、滴灌等方式为种苗补充水分,并及时进行清沟培土作业,减少种苗倒伏风险。在穗期管理工作中,玉米植株因分蘖与多穗特性出现大量分蘖,对植株主茎发育不利,应及时分批掰除分蘖,并在果穗吐丝前掰除其他果穗,只保留顶部果穗。在植株8~9叶期,应及时开展中耕培土工作,并对垄间杂草进行清理,通过施攻杆肥促进气生根生长。在12叶大喇叭口期,应进行中耕松土并追施尿素、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等攻苞肥,并继续清除分蘖、清沟培土、排水等日常管理工作,保证穗期植株发育的养分需求。穗期土壤含水率应控制在75%~85%之间,可采用喷灌、滴灌等手段合理调整灌溉计划。在开花授粉期,种植人员应在晴天剥去小穗,待果穗花丝枯萎授粉结束摘除雄穗,并继续开展清除杂草作业,以此减少田间害虫产卵量、减轻虫害发生、减少植株养分争夺。待甜糯玉米抽雄约2天后,玉米植株逐渐开始授粉,若出现大雨、大风、干旱等恶劣天气情况,可通过摘取的雄穗在晴天时进行人工授粉。为保证甜糯玉米授粉效果,可在花粒期追施速效氮、磷酸二氢钾等壮粒肥,以此满足玉米灌浆养分需求。开花授粉期的土壤含水率应控制在70%~75%期间,要合理调整灌溉方式,降低玉米秃顶缺粒等问题的发生风险。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有效促进甜糯玉米成长,通过将肥料溶解后进行灌溉,玉米植株可从根部均匀吸收肥料和水分,节约人力施肥成本,提高施肥效率,降低肥料及灌溉用水量。氮、磷、钾是甜糯玉米成长所需的重点养分,应以1∶0.5∶1的施肥比例调配可溶性水肥,并根据玉米成长阶段需求,以种苗期、穗期、开花授粉期3∶6∶1的施肥比例进行施肥作业。
7、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对鲜食甜糯玉米品质的破坏较强,由于鲜食甜糯玉米营养成分较多,养分含量较高,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害虫极易吸食、啃咬玉米植株,导致甜糯玉米的外观与品质受到重大破坏。鲜食甜糯玉米的外观与品质直接影响其商品率,因此病虫害防治工作应结合多种防治方法开展综合绿色防治。
云城区在春末夏初播种时段具有降水多、温度高、湿度大的特点,甜糯玉米极易发生茎腐病、叶斑病等真菌以及细菌性病害,对病虫害的防治应结合消毒、排水等方面从环境基础减少病虫害风险。病虫害防治可分为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三大类别,在甜糯玉米前茬作物收获后,可通过深耕、灭茬、喷药等方式对土层深处病害虫卵进行消杀,通过选种、晒种及浸种的种子处理手段减少苗期病虫害发生风险,在种植中采用轮作、排水、通风、透光、除草等农业防治手段减少农药施用,降低防治过程中产生的残留毒素风险。在物理防治方面,检测人员可根据害虫习性采取黑光灯、黄色粘虫板等物理方式杀灭害虫,如玉米螟成虫的趋光性较强,可在田间安装高度约2m的立式杀虫灯,利用害虫趋光性诱杀成虫。白粉虱、蓟马等害虫具有趋色性,可以在田间设置黄色粘虫板诱杀白粉虱、有翅蚜虫等害虫。玉米螟具有赤眼蜂等生物天敌,可在病害虫产卵期向田间释放天敌昆虫,从生物防治角度控制病害虫繁殖数量。苏云金杆菌对玉米螟等害虫的生物防治效果较好,种植人员可在病害虫卵的孵化盛期向玉米植株喷射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溶液,通过周期性、多频次的持续喷射降低玉米螟等害虫的繁殖能力。化学药剂防治通常用于应对严重病虫害,施用时应注意病虫习性合理选用触杀剂、胃毒剂、熏蒸剂等不同种类的药剂。可对如蝼蛄、地老虎等害虫发生的地块施用高效氯氟氰菊酯、辛硫磷等兼具触杀及胃毒作用的药剂。在发生玉米锈病等植物病害时,可使用百菌清或可湿性粉剂对发病玉米植株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辨别真菌性及细菌性病害,针对性用药,发生病毒病时应及时拔除病株并做好虫害防治工作。
总之,鲜食甜糯玉米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物,实现甜糯玉米的高产种植技术应用既是农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提升玉米种植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云浮市云城区玉米种植条件,通过对鲜食甜糯玉米选地、整地、选种、种子处理、播种等种植阶段的高产种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推进甜糯玉米种植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527300 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
DOI: 10.3969/j.issn.1003-1650.2024.2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