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马铃薯覆膜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优势与具体实施

作者: 徐娟 彭华

地膜覆盖技术作为马铃薯种植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种植技术,其主要是借助地膜覆盖的方式,对马铃薯种植区域的土壤结构进行有效改善,形成田间独有的“小气候”,为马铃薯高质高产种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地膜覆盖技术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材料便宜等特征,得到了广大种植者的应用,可以实现种植者经济效益最大化。但若想利用地膜覆盖技术提升马铃薯种植的质量和产量,则需要对马铃薯覆膜高产种植技术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对其技术要点进行探究和掌握,将其应用于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提升该技术应用的实效性。本文将从覆膜种植技术概述、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高产的原因以及马铃薯覆膜高产种植技术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覆膜种植技术概述

覆膜种植技术是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简称,其主要是指将塑料薄膜覆盖在农田的表面,利用塑料薄膜的覆盖起到保温、保湿、反光、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技术。覆膜种植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对我国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能够使农作物提早播种,并延长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期,使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并节约农业生产所需水肥,减少农业生产的成本,使种植者的农业收入最大化。

而覆膜种植技术还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全覆盖覆膜种植技术、半覆盖覆膜种植技术以及双膜覆盖覆膜种植技术等。全覆盖覆膜种植技术是指将地膜完全覆盖在地面上,在覆盖之前在地膜上开孔,并在开口处种植农作物,该类型的覆膜种植技术更加适用于旱地、旱寒地以及干旱区域的农作物种植;半覆盖覆膜种植技术就是将地膜覆盖在农作物的间隔之处,在覆盖之前在地膜上开孔,在开口处种植,该类型的覆膜种植技术更适合运用在水分充足且温度较高的区域;双膜覆盖覆膜种植技术则是将地膜覆盖在地面和农作物的上方,构建成一个小型的温室,使种植地的温度和湿度提高,该类型的覆膜种植技术更加适合应用在寒冷地区的早春或晚秋农作物种植阶段。

地膜覆盖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其可以增加农作物种植的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为种植者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对该种植技术进行不断完善,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保证其可以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

二、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高产的原因

1、维持土壤温度

在低温期间使用地膜覆盖土壤之后,在阳光照射的时候,10厘米以下土层温度最高可上升6℃,在夏季高温的时候,如果没有地膜的覆盖,土壤表层的温度甚至可达到50℃以上,但是在马铃薯遮阴或是地膜表面有淤泥阻碍阳光照射的时候,土壤的温度只比无覆膜土壤温度高出1℃-5℃,如果土壤湿度较高,甚至还会比其低0.5℃-3℃。

2、保持土壤湿度

由于地膜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在覆盖之后能够降低土壤水分蒸发的速度,使土壤的湿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更多的水分。而在干旱的时候,25厘米以下土壤层的含水量也会比裸露土壤的含水量高出50%。可见,覆盖地膜之后能够更好地保持土壤湿度,使土壤内的微生物快速繁殖,并将有机物转化成腐殖质,为马铃薯提供更多的营养,也可以使马铃薯更健康的生长。

3、降低土壤养分流失

经调查显示,在覆盖地膜之后,土壤中的速效性钾含量会增长15%左右,氮可增长40%左右,磷可增长25%左右,覆盖地膜之后能够降低土壤中养分的流失速度,使养分的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而在土壤温度不断升高的背景下,土壤内的微生物也更加活跃,有机物分解速度也会提升,更能够将马铃薯生长所需的养分释放出来,使肥料的作用更加充分的发挥,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4、抑制杂草生长

一般来说,地膜覆盖下地表的温度比较高,在夏季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50℃以上,高温条件会对杂草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阻碍作用,且杂草会被高温烤死,不仅可以减少杂草的数量,也能够减轻人工去除杂草的工作压力,也能够避免杂草生长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进而保证马铃薯的健康生长。

三、马铃薯覆膜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山东省马铃薯种植主要是以覆膜种植技术为主,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覆三膜种植、露地种植、覆二膜和覆四膜种植等,其中,覆三膜种植较多。而覆三膜种植能够实现1年3熟,包含“马铃薯-玉米-白菜”“马铃薯-玉米-马铃薯”“马铃薯-西瓜-马铃薯”三种种植模式。

1、种植前准备

①选地、整地、施肥

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若想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则需要使其健康的生长,而其健康生长则离不开良好的土壤条件。由于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营养,使得马铃薯不适宜连续耕种。所以,在选择马铃薯种植区域的时候,需要选择土壤较为肥沃的区域,且该区域1年内没有种植过马铃薯。

在选择好马铃薯种植地区之后,为了保证该区域土壤的透气性良好,需要通过整地疏松土壤,使土壤的保肥、蓄水能力得到提升,进而为马铃薯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提高马铃薯须根的穿透力。此外,施肥也是马铃薯覆膜高产种植技术前期准备的重要工作,为了保证马铃薯在覆膜之后维持营养的平衡,在覆膜之前还需要施加有机肥,以免在马铃薯生长的后期出现土壤肥力不足的情况,影响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发育。而马铃薯覆膜技术施加的基肥用量应当控制,需要结合土壤的养分情况来决定基肥的施加量,并对氮肥、钾素、磷素等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在施肥后充分翻耕,保证施肥的均匀性。

具体来说,农户应当在每亩种植地中施加1000千克以上的腐熟农家肥作为底肥,而马铃薯作为喜钾作物,在施肥的时候应当重点施加钾肥。在播种之前,需要在每亩地中施加200千克的复合肥,复合肥中的氮磷钾比例应当控制在15∶10∶20,还需要施加50千克的有机肥,施肥的深度应当控制在15厘米左右。

②选种

选种也是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前期准备中较为重要的环节,马铃薯品种的质量作为影响马铃薯生长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应当保证选种环节的科学性。在选择品种的时候,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气候情况、环境条件、土壤条件等进行选择,还需要保证品种具有一定的抗低温和抗病虫害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其在当地得以生长发育。以山东省为例,其采用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提高马铃薯质量和产量的方式增加种植者的经济收入,其更加喜欢产量高、生育期短的马铃薯品种。此外,结合当地气候特征以及自然环境特点和当地的马铃薯种植情况,多数种植者选用荷兰十五品种,且在1月初的时候就提前切块催芽。在选择好马铃薯种植品种之后,还需要进行后续消毒工作。

③催芽

在马铃薯种植20天之前需要进行马铃薯切块催芽工作。在马铃薯催芽之前,需要将马铃薯进行切块处理,通常需要将每块马铃薯的重量控制在30克-40克,并采用纵切法进行切割。在马铃薯切块过程中,还应当结合马铃薯顶芽的优势,将马铃薯切为三棱体的形状,需放弃那些不符合形状要求的马铃薯。在马铃薯切块之前,需要对切块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并在切块过程中也注意消毒,避免切块感染病菌,提升其出现病害的概率。

2、播种

在土壤10厘米土层的温度在7℃的时候,可以开始播种工作,播种期通常在每年的2月下旬-3月上旬。如果播种的时间过早,则会遭受冻害的影响,而如果播种的时间过晚,则会在薯块膨大的时候遇上高温多雨的天气,影响养分的积累,也会降低马铃薯的产量。所以,适时播种也是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中的关键,需要种植者注意。

3、地膜覆盖

在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应用过程中,种植者还需要注意地膜覆盖的方式和时间。首先,在马铃薯覆膜技术中,选择合适的地膜也是较为重要的环节,通常选择颜色为黑色、厚度为0.01毫米的聚乙烯薄膜,地膜的宽度需要按照垄宽和播种方式来确定,通常为80厘米左右,需要将整个垄面都覆盖,不能够留有缝隙,避免水分蒸发以及杂草的生长。其次,马铃薯覆膜技术还可以分为先种后覆膜和先覆膜后种的方式,为了使覆膜技术的增温效果更加明显,地膜需要紧紧的贴在土壤表面,并保证其密实程度。若是先种后覆膜,则需在播种之后及时将地膜覆盖在地面上,避免土壤水分蒸发。

4、地膜揭膜时间和方法

在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中,地膜揭膜时间以及揭膜的方法也是种植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中地膜揭膜的时间应当结合当地气温条件和马铃薯的生长状况分析。如果放苗的时间比较晚,膜面则有可能会烫伤幼苗;如果放苗的时间比较早,幼苗就有可能会发生霜冻的危险。所以,种植者一般都会选择在马铃薯出苗之后10天-15天的时候揭膜,在放苗前一天就在苗上方开膜防风,并在第二天的时候将苗放出膜外,用细土将苗孔周围封住。除此之外,在揭膜之后还需要对地膜进行检查和维护,如果出现破裂的地方则需要将破裂之处及时修补完整,避免土壤水分蒸发以及土壤内杂草肆意生长。

5、田间管理

在覆膜种植技术下,种植者在开展田间管理工作的时候应当重视施肥和灌溉。

①在施肥管理方面,农户需要在出苗10天左右和株高20厘米左右的时候追加1次速溶肥;在现蕾10%的时候第二次追肥,追肥的量应当控制在每亩施加20千克尿素、50千克复合肥、20千克磷酸钾、3千克“四兄弟”冲施肥;在马铃薯开花之后还应当在叶片上喷施磷肥和钾肥,每亩喷施50千克磷酸二氢钾溶液。

②在灌溉管理方面,因为马铃薯对水的需求量比较大,在前期需要将土壤湿度控制在65%,中期需要控制在80%,后期需要控制在65%,为了避免涝,还需要对天气情况以及马铃薯的生长阶段进行观察,进而对灌溉时间以及灌溉量进行确定。详细来说,在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需要灌溉5次,第一次是在出苗50%的时候,在第一次培土后浇透水,然后再培土;第二次是在齐苗后10天,在第一次追肥的时候浇一次水;第三次是在苗齐后20天,根据第二次追肥浇一次水,通过及时补水的方式使化肥快速溶解,使马铃薯吸收化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第四次是在追液态肥的时候浇透水;第五次是在第四次浇水之后,结合土壤的实际情况以及马铃薯的生长需求,每10天-15天左右浇1次水。而在灌溉方式上,主要分为滴灌和漫灌两种方式,通常需要种植者根据自身条件以及马铃薯的实际生长情况合理选择灌溉方式,保证马铃薯在每个关键的生长时期都不缺水,也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6、病虫害防治

在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其也会对马铃薯的生长质量和产量产生影响。所以,种植者还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覆膜种植技术的应用效率,也能够避免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而在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下,常见的病害为病毒病、晚疫病、环腐病等,常见的虫害为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

①在防治马铃薯病害的过程中,应当将重点放在病毒病、晚疫病、环腐病三种常见病害上。病毒病主要依靠蚜虫或是叶片摩擦枝叶传播,也会由带毒农具、衣物等进行传播,若想对该病害进行有效防治,不仅需要杜绝使用带病种薯,选用抗病品种,还需要对蚜虫进行防治;晚疫病作为一种造成严重危害的病害,发生在我国各个地区。若想对晚疫病进行有效防治,则需要推广脱毒种薯,并在发现病株的时候,对其进行及时的拔除和销毁,并喷施1%波尔多液、50%敌菌清等药剂进行防治;环腐病的防治方法则是以采用芽栽、淘汰病薯、培育抗病种薯等方式进行防治。

②在防治马铃薯虫害的过程中,应当将重点放在蛴螬、金针虫、地老虎三种常见虫害上。在对蛴螬虫害进行防治的时候,可以使用50%辛硫磷拌种薯,也可以在出苗之后辛硫磷1000倍液浇灌幼苗,还可以使用辛硫磷、呋喃丹等制成毒饵。诱杀蛴螬;在对金针虫进行防治的时候可以将马铃薯切成条状,将其与30%的呋喃丹颗粒剂进行混合搅拌,埋入水中,诱杀金针虫;地老虎作为以咬食马铃薯靠近地面的茎为害,导致马铃薯缺苗断垄的病害,在对其进行防治的时候,可以使用50%辛硫磷2000倍液喷洒植株,也可以利用糖蜜诱杀器诱杀害虫。

7、收获

收获作为马铃薯覆膜种植的最后一个环节,若想判断马铃薯是否成熟,可以观察马铃薯的叶子,当大多数叶子都从绿色转变为黄色的时候,就说明马铃薯已经成熟,可以先将马铃薯的秧收割完毕,能够使土壤中的水分快速蒸发,有助于马铃薯的收获。此外,为了保证马铃薯的生长质量,应当让马铃薯在土壤中熟透之后再收获。而在收获完马铃薯之后,需要将区域内的马铃薯收拾干净,不要遗落马铃薯,避免马铃薯在腐烂之后出现病害,对土壤的健康产生影响。

而在收获马铃薯的时候,通常都是采用机械化设备收获。操作人员需要对犁铲入土的深浅进行控制和调整,避免其铲入过深或过浅,过深会对机械设备造成损害,过浅会伤害到马铃薯或漏掉马铃薯。另外操作人员还需要对抖动筛的速度进行控制,这样能够将马铃薯从土中顺利分离出来,也能够避免丢薯。如果土壤的湿度较大,那么收获机在运行的时候应当减速,确保马铃薯收获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作为一种既高效又能够实现高产的马铃薯种植技术,其更加符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需求,并为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对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的温度、湿度、水分、养分等进行合理的控制,确保在马铃薯的各个生长阶段,其都能够获取到所需的要求。所以,山东省应当结合本省的马铃薯种植情况,对覆膜种植技术进行科学的应用,借助该技术增加山东省马铃薯的产量,提升马铃薯的质量,使当地种植者的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这不仅可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使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的应用率提升,实现技术的创新升级。此外,在马铃薯覆膜种植中,还需要将病虫害防治工作作为重点,以免病虫害影响马铃薯生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