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中肉牛胃部常见疾病诊断方法与有效防治技术
作者: 王刚肉牛养殖业是明光市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肉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养殖场饲养过程中,胃部疾病是肉牛多发疾病,其影响肉牛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导致肉牛死亡。基于此,有必要加强肉牛常见前胃弛缓、瘤胃臌气、瘤胃积食、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炎和真胃变位等胃部疾病的诊断与防治,这样才能及时治愈病牛,促进当地肉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一、前胃弛缓
1、疾病诊断
(1)发病原因
前胃弛缓是肉牛较为常见的胃部疾病,该病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发性,另一种是继发性。引起肉牛原发性前胃弛缓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养殖场在肉牛养殖的过程中选用的饲料单一、质量不高,偶见变质的饲料;管理不到位,养殖环境的卫生条件差、养殖密度大、牛舍过于潮湿、通风不好;天气突变导致肉牛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造成免疫系统发生变化。
②引起肉牛继发性前胃弛缓的原因还有消化系统疾病,如创伤性胃炎、急性肠胃炎、瘤胃积食等;代谢性疾病导致消化道疾病,继发前胃弛缓。
(2)临床症状
①原发性前胃弛缓的肉牛会出现食欲减退甚至完全丧失的情况,反刍减少或停止,对瘤胃触诊有明显的松软感,鼻镜干湿交替,排泄物比较硬,呈黑色,伴有少量的黏液,随着病程发展最终会出现便秘的现象。
②继发性前胃弛缓的肉牛,食欲和反刍方面与原发性病牛表现出来的症状相同,但伴有明显的腹痛现象,经常呈右侧伏卧的姿态,对瘤胃触诊会感到坚硬,排泄物较软,且附有少量的黏液,颜色发黑,味道恶臭,并伴有腹泻发生。
(3)诊断方法
前胃弛缓的发病症状与其他胃部疾病存在相似之处,如果因诊断不清导致误诊,则可能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应当对前胃弛缓进行鉴别诊断。容易与前胃弛缓混淆的胃部疾病有以下几种:瘤胃积食、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炎等,在具体诊断的过程中,可通过问诊、触诊以及典型症状进行区别。
2、防治技术
(1)预防
为有效预防肉牛前胃弛缓的发生,可采取如下措施:养殖场要对肉牛进行科学饲喂,控制好精饲料的饲喂量,保持营养均衡,要定时、定量饲喂,使肉牛养成良好的采食习惯,这样才能降低胃部疾病的发生几率;保持牛舍的卫生,做好日常清洁工作;坚持适量的运动,增强肉牛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对症治疗。
(2)治疗
在治疗肉牛前胃弛缓时,可以采取如下方法:用药物使瘤胃兴奋,增强食欲和反刍,如皮下注射氯化氨甲酰甲胆碱等;抑制胃内容物发酵,可用白酒、食醋、烟叶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给病牛灌服;为病牛注射氯化钠、碳酸氢钠、安钠咖混合的溶液,防止病牛自体中毒。
二、瘤胃臌气
1、疾病诊断
(1)发病原因
在肉牛的胃部疾病中,瘤胃臌气比较常见,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情况,由于情况不同,所以病因存在一定的差别。
①肉牛原发性瘤胃臌气具有季节性的特点,春季时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进入春季后肉牛可能会食入大量鲜嫩多汁的草料,而瘤胃的蠕动尚未达到正常状态,导致饲料在瘤胃内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
②通常情况下,肉牛继发性的瘤胃臌气是由某些疾病引起,如创伤性网胃炎、食道炎等,这些疾病发生后,会对瘤胃的功能造成影响,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瘤胃内积聚的气体会不断增多。
(2)临床症状
①原发性瘤胃臌气的肉牛腹部会在采食一段时间后快速膨大,病牛表现出烦躁不安的状况,采食和反刍基本停止,左侧腹部有非常明显的凸出现象,叩击可听到鼓音。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牛会张口伸舌,不停摇动尾巴,并用后肢不断踢腹部,若是未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病牛的呼吸会变得愈发困难,进而导致死亡。
②继发性瘤胃臌气的肉牛在发病的初期阶段,瘤胃的蠕动速度会出现短时间的加快,随后会转为弛缓状态,病牛食欲减退,左腹部有明显的臌胀,反刍次数减少甚至停止,机体消瘦,会出现间歇性的腹泻和便秘。
(3)诊断方法
在诊断肉牛瘤胃臌气的过程中,要对病因全面分析,若是病牛发病前采食大量容易发酵的草料,则可观察牛的腹部,看是否存在持续臌胀的现象,同时对腹部叩诊,听是否为鼓音,仔细观察肉牛的呼吸状况,判断是否异常,据此做出最终诊断。
2、防治技术
(1)预防
养殖场要加强肉牛的饲养管理,对高蛋白饲料的饲喂量要严格控制,饲喂前要检查饲料,避免投喂的饲料发霉变质;进入春季后,要防止肉牛过量采食鲜嫩多汁的草料;饲喂容易发酵的食物时,如豆饼等,可先用水浸泡;做好各种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继发性瘤胃臌气的发生几率。
(2)治疗
在治疗瘤胃臌气时,可采取如下方法:用导管或药物将瘤胃内的气体排出,当病牛有生命危险时,可用瘤胃穿刺的方式进行治疗;选用酒精、氨水、鱼石脂等药物,以导管灌入瘤胃,抑制胃内容物发酵;以手术的方式将瘤胃切开,使内容物自行流出,以此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三、瘤胃积食
1、疾病诊断
(1)发病原因
引起肉牛瘤胃积食的原因较多,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养殖场在肉牛的饲养管理中方法不当,未按定时、定量的原则饲喂,致使肉牛经常处于饥饿的状态,在突然采食大量的草料后,造成瘤胃内的容积骤增,瘤胃因无法正常消化导致积食;肉牛采食过量的碳水化合物饲料,引起瘤胃壁急性扩张,瘤胃的消化功能减弱,无法正常消化,造成积食;养殖场采取短期育肥的方式,使日常的饲喂量增多,肉牛过量采食后,瘤胃无法消化,导致积食。
(2)临床症状
病牛在发病的初期阶段精神状态变差,常常低头耷耳,食欲大幅度减退,反刍明显减少,甚至停止,鼻镜呈现为干燥的状态;病牛左腹部有明显的膨胀,用力按压会有坚硬感或出现凹坑,因腹部疼痛,病牛会频繁起卧,常有回头望腹的动作,并用后肢踢踹腹部,弓腰甩尾,排泄不畅,排泄物干黑,伴有难闻的臭味;病牛嗳气有酸臭味,偶尔会从口中喷出食团,发病后期长时间卧地不起,伴有呻吟。
(3)诊断方法
在诊断肉牛瘤胃积食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通过仔细观察病牛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做出初步的诊断;询问养殖人员,了解发病前肉牛的状况,结合经验做出判断;对瘤胃听诊,如果蠕动音减小或是停止,且瘤胃臌胀,则可判断瘤胃内有大量的积食存在;由于瘤胃积食与前胃弛缓和瘤胃臌气的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要进行鉴别诊断,这样可以避免误诊。
2、防治技术
(1)预防
为有效预防瘤胃积食的发生,养殖场要对肉牛定时、定量饲喂,不得突然更换饲料。为肉牛提供充足、洁净的饮水,使肉牛每天做适量的运动,以此来促进瘤胃蠕动,增强消化功能;做好定期检查工作,发现肉牛异常要及时诊断,确诊后应对症治疗,避免重症出现。
(2)治疗
在治疗肉牛瘤胃积食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①肉牛发病的初期阶段,采取按摩的方法促进瘤胃运动,增强消化功能,使瘤胃内积聚的容物逐步消化。
②按摩若是无效,则可采取洗胃疗法,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以免造成胃部损伤。
③给病牛口服酵母粉,每日2次,以此来促进胃内容物消化,用适量的硫酸镁和鱼石脂与水调合后,给病牛灌服,每日1次,连续3天可以见效。
④通过手术的方式将病牛瘤胃内的积食取出,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做好术后护理工作,使病牛快速康复。
四、瓣胃阻塞
1、疾病诊断
(1)发病原因
肉牛长期食入大量粗纤维饲料、粉状饲料或混有泥沙的饲料,导致瓣胃蠕动机能障碍,造成瓣胃内停滞大量食物。如果肉牛的运动量不足、饮水量不足,则会加重瓣胃阻塞病情。瓣胃阻塞还经常继发于前胃弛缓等疾病。
(2)临床症状
在发病初期病牛反应迟缓,进食量减少,反刍次数减少,体温正常。在瓣胃阻塞中期,病牛空口磨牙次数增多,反刍消失,瓣胃不再蠕动,病牛鼻镜内干燥,逐步消瘦,四肢无力,出现胃胀气。到瓣胃阻塞后期,病牛腹痛严重,无法正常排便,尿液减少。在整个病程中,牛瓣胃小叶发生败血症,体温升高,增加呼吸次数,排出腥臭味粪便。
(3)诊断方法
牛瓣胃阻塞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主要检查病牛鼻镜是否干裂,粪便是否干硬,是否为栗子状。对病牛右侧第7-9肋间和肩关节水平线触诊,如果有食物停滞则诊断为牛瓣胃阻塞。在诊断时要辨别瓣胃阻塞与其他疾病之间的区别,检查牛的体温、血尿或贫血等情况。
2、防治技术
(1)预防
在肉牛饲养过程中,要加强饲料质量检查,不得在饲料中混有泥沙,或者对肉牛长期饲喂糠麸,适当减少粗纤维饲料。当饲喂草料时,不能将草铡得过短。饲养过程中要增加肉牛运动。
(2)治疗
①灌服泻剂。泻剂为800g硫酸镁兑水8000mL,再配入液体石蜡1500mL,对病牛灌服,待灌服12h后人工帮助病牛蠕动瓣胃,可用扫帚在腹部用力扫动。
②肌注和皮下注射。对病牛皮下注射毛果芸香碱0.04g,或者注射新斯的明10mg,或者注射氨甲酰胆碱2mg。对病牛静脉注射10%氯化钠注射液800mL,促使病牛反刍。
③瓣胃注射。对站立状态的病牛从右侧第7-9肋间和肩关节水平线的交点下1-2cm剪毛,用瓣胃穿刺针对肋骨间隙处穿刺,垂直刺入皮肤。向病牛注射50mL生理盐水,如果注射器上有少量粪渣,则表明刺入准确。向瓣胃注射盐酸土霉素5g+20%硫酸镁溶液2500mL+液体石蜡500mL的混合液体,一次性注入。
五、创伤性网胃炎
1、疾病诊断
(1)发病原因
饲料中混入金属尖锐异物,如钢丝、铁丝、铁钉等,当牛采食时用舌头卷食饲料,无法分辨饲料中是否含有金属异物,如果异物进入牛的胃中,则会滞留在网胃。部分牛因缺乏维生素、矿物质而出现异食癖,会增加误食金属尖锐物的风险。
(2)临床症状
病牛发病初期精神萎靡,食欲大幅度减退,逐步废绝,经常呆立,不愿意走动,站立时前肢肘关节外展,呈现出前高后低的体位姿势。如果未能及时治疗,金属异物会迁移到心包位置,导致心肌损伤,诱发创伤性心包炎。病牛每迈出一步都会发出咕噜声,无法在斜坡走动。瘤胃反刍逐步消失,发生慢性臌气,排出黑色粪便,排便量减少。创伤性网胃炎会引发急性腹膜炎,如果病变不会持续扩大,则会出现病变部位慢性肿胀,造成病牛长势衰弱。
(3)诊断方法
①听诊。根据病牛的呼吸症状、咳嗽、心脏声音等听诊结果诊断创伤性网胃炎,也可以通过听诊胸膜上因纤维蛋白沉积产生的摩擦音进行诊断。
②剖检。网胃发现损伤处有炎症,与腹壁粘连。其他胀气受到异物破坏发生脓性炎症。心包积液增多,心包创伤处散发出恶臭味,心肌外表面有一层纤维蛋白絮状物覆盖。
③触诊。对病牛网状和肋软骨区压力触诊,病牛出现疼痛反应,部分病牛出现驼背。
④X射线。采用金属探测器检测牛的网胃中是否有金属物体,采用X射线直接诊断。
2、防治技术
(1)预防
加强饲料和牧草质量检查,不允许饲料和牧草中有尖锐金属异物。在加工饲料时,用磁铁将饲料中的铁丝和铁钉吸出来,避免对牛胃造成破坏。在放牧过程中,不得在有建筑废弃物的区域放牧,避免牛误食异物。
(2)治疗
①保守治疗。对病牛减少饲喂量,减轻食物对网胃造成的挤压力。对病牛口服氨黄类药物,或者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用于控制病牛胃部出现感染。也可以采用抗菌消炎方式,减少瘤胃臌气。
②吸出金属异物。采用特制的磁铁伸入病牛网胃内吸出异物,并肌注青链霉素,起到消炎作用。
③手术治疗。由专业兽医采用瘤胃切开术移除网胃中的异物,之后处理伤口。但是,手术治疗方法不适用于体弱、虚弱的病牛。
六、真胃变位
1、疾病诊断
(1)发病原因
真胃弛缓和机械因素是引发真胃变位的主要原因,其中真胃弛缓是因粗料不足、精料过多、块料饲料过多、运动不足等因素造成。机械因素是当肉牛爬跨、剧烈运动、奔跑跳跃等机械性运动时引起的真胃转移。
(2)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牛出现消化系统紊乱,不食入精料,只吃干草,反刍逐步停止。病牛体温升高,呼吸次数增加,发出呻吟声音,排出恶臭粪便。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牛剧烈腹痛,停止进食,瘤胃膨大。
(3)诊断方法
①触诊与听诊。对病牛真胃触诊并同时听诊,触诊时能够感受到胶皮囊状,听诊时可听到响亮且稳定的钢管音。
②超声检查。在诊断病牛真胃左侧变位、右侧变位或真胃扭转时采用超声波检测。
③体外穿刺。用封闭针头向听诊中听到钢管音最明显的部位穿刺,取出内容物检测确诊。
2、防治技术
(1)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科学搭配全价日粮,要求日粮做到营养均衡,合理控制精粗料的比例。当精料酸度偏高时,需添加适量碳酸氢钠。及时清除干净饲料中的异物,不得向肉牛投喂霉变饲料。在肉牛饲养过程中,为肉牛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
(2)治疗
①真胃左方复位。在采用滚转整复法治疗时,对病牛穿刺排出真胃内的气体,向真胃注入抗生素。让病牛左侧卧地,绑缚病牛的四蹄,使病牛呈侧卧姿,猛然将病牛从左边滚向右边,往复多次,可促使真胃左方复位。如果这种治疗方法无法促使真胃复位,则要采用手术方法将真胃恢复到正常位置。
②真胃右方复位。采用手术方法恢复正确位置,切开右侧腹壁排出气体和液体,使真胃恢复到原位。手术过程中采用红霉素作为首选抗菌药,用于预防术后感染。对已经有脱水症状的病牛,需静脉注射7.2%氯化钠,剂量为5mL/kg。
综上所述,肉牛养殖场要将胃部疾病防治作为重点,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等措施消除引发胃部疾病的隐患。当发生肉牛胃部疾病时,要通知兽医进行专业诊断,确诊胃部疾病病种,按照病种对症采取治疗方案,这样才能确保病牛得到有效治疗,从而治愈疾病,并恢复肉牛健康生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