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常见病虫害种类及科学有效防治技术措施的运用
作者: 苏彪梨树的果实甜美多汁,对嗓子干痒、咳嗽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较多的水果之一。梨树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可能会下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合理运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对梨树的常见病虫害加以防治。
一、梨树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1、梨黑星病防治
(1)发病规律
在梨树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易发生此病害,此病害主要由梨黑星病菌侵入到梨树叶片、叶柄、果实等部位所致,也被称之为疮痂病。受侵害部位滋生黑色霉菌斑,叶片上感染病菌后出现多以椭圆形为主的黄色斑点,叶背处逐步形成大量霉菌层,导致叶片腐败脱落。幼果在感染病菌后,会在表层形成球状淡黄色病斑,病斑扩大至整个球果,导致果实呈畸形生长状态,并且表面出现龟裂、塌陷和黑霉现象,影响果实品质。如果发病当年未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则导致第二年梨树结果数量锐减,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 防治技术
①秋末冬初修剪梨树病梢,清理病果、落叶和杂草,切断病菌传播途径。在雨季到来前检查梨树情况,及时处理受到病菌侵害的部位。②在梨树萌芽期,向病芽部位喷施40%福星用于杀灭越冬病菌。进入到梨树幼果期后,向病梢部位喷药,喷施波尔多液或20%代森铵1000倍液,可连续喷施3次,喷药间隔期为15d,能够起到保护幼果的作用。③在果实采收前30d时,对抗病性较差的梨树喷施波尔多液、20%氟硅唑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75%代森锰锌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用于防治果实发生病害。
2、梨锈病
(1)发病规律
此病害以危害梨树叶片、新梢、幼果为主,给果园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当叶片受到梨锈病菌侵害时,叶片上出现橙黄色小病斑,病斑初始为近圆形,之后变成黑褐色,呈略微凸起状态。病斑上长出毛状物,呈黄褐色,造成叶片脱落。当新梢、果实感染梨锈病病菌后,会导致枝条干枯而死,果实出现畸形。在温度适宜、湿度过高的条件下易发生梨锈病。
(2) 防治技术
①在建果园时选择抗病性好的梨树品种。在果园管理中保持果园内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降低果园内的湿度。定期修剪梨树过密的枝条,改善树冠的透光性,保证枝条和叶片能够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②加强果园施肥管理和水分管理,采用土壤检测技术确定土壤内的养分含量,及时补充不足的养分,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则要及时开沟排水。③在春季时,当梨树叶片出现病斑后,要及时喷施2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避免病菌传播扩大化,控制梨锈病蔓延。如果在喷施粉锈灵后未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则可以喷施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强化防治效果。在梨树落花后,再喷施1次此药液,可有效抑制孢子繁殖与传播。在喷施药剂时控制好用药量,以避免梨树发生药害。
3、梨黑斑病
(1)发病规律
在冬季,梨黑斑病病菌潜藏到叶子、枝梢等部位越冬,次年春季气温回暖后,病菌以分生孢子形式借助风力、雨水等外界作用力传播,引发梨树初期病害。此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叶片、新梢部位,当叶片感染此病害时,叶片上出现形状不规则的黑斑;当果实感染此病害时,表皮上出现黑色圆形病斑,随着病害的发展,果实病斑部位逐步凹陷,形成裂缝,裂缝最深处达到果心处。裂缝处生成黑霉,随着病害的不断加重,导致果实脱落;当新梢感染此病时,枝梢上的病斑不断扩大,导致枝梢龟裂、干枯、凹陷。当气温在24-28℃,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时,易发生和蔓延梨黑斑病。
(2) 防治技术
①加强果园清理,发芽前剪掉病梢,及时清理掉病叶、僵果和落果。做好施肥管理,控制氮肥施入量,避免造成枝梢徒长。②在梨树落花前后喷施波尔多液、3-5波美度石硫合剂,根据病害严重程度确定喷施次数,可连续喷施2-3次,间隔喷药时间为15-20d。如果遇到连续降雨天气,雨停后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4、梨轮纹病
(1)发病规律
此病害主要危害枝干和果实,发病时枝干上出现圆形病斑,病斑边缘为龟裂状,大体颜色为褐色。当病斑数量逐步增多之后,病枝表面变成粗糙状态。在梨树成熟期时对果实危害较为严重,病果上有褐色圆形病斑,病斑为同心轮纹,此病可加速果实腐烂。此病害对梨树叶片的危害相对较轻,对枝干和果实的侵染时间较长。
(2) 防治技术
①在梨树栽培前选择无病菌树苗,加强对苗木的检疫工作,避免栽培带病菌的苗木。加强栽培管理,适时追肥,以提高梨树的抗病力。每棵梨树施入土杂肥200kg、氮肥2kg、磷肥2.5kg、钾肥2.5kg。②入冬前清理干净果园内残枝败叶,带离果园集中烧毁。对树干涂白,遏制病菌潜藏在树皮内越冬。合理修剪梨树枝干,保持枝干适合的疏密度,改善叶片、花芽的光照通风条件,疏果后对果实套袋。③刮除患病部位,在伤口处涂抹甲基托布津,对伤口消除。④在春末夏初时间段是防治梨轮纹病的关键时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菌立灭2号800倍液、40%霜疫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霜疫灵WP60倍液或35%轮纹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连续喷施3次,交替使用除菌剂。
5、梨树炭疽病
(1)发生规律
此病害主要危害梨树的果实和树干,感染炭疽病病菌的果实表面出现向内凹陷的斑点,斑点为褐色,周围附带一圈晕,为褐色。随着病害的加重,果实表面的水渍状斑点不断扩大,加速腐败,导致病斑部位向内凹陷。果皮上的病斑逐步向果肉转移,造成果实由内到外腐烂。病果味道苦涩,食用价值不高。如果遇到适当温度、湿度较高的天气环境,病果上会滋生出粉红色黏液。当梨树叶片感染此病害时,叶片正面出现白色病斑,之后连接成大病斑,导致叶子枯死脱落。
(2) 防治技术
①冬季修剪病枝,去除干枯枝和病果,带离果园深埋处理。加强果园中耕除草,疏果后喷施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之后再对果实套袋。当采收果实后,对果实低温储藏,可避免病菌滋生。②在春季气温较高时,喷施200倍石灰水、75%百菌清500倍液、50%敌菌灵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500倍液进行防治,交替使用上述药液。在果实采收前20d,停止用药。
6、梨树腐烂病
(1)发病规律
此病害主要危害主干、主枝、侧枝的树皮,导致枝干残缺,严重时造成梨树死亡。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树龄、品种、园内管理等因素有关,当梨树树龄超过7年或选择抗病性较差的品种时,易引发梨树腐烂病。发病梨树的树干上出现病斑,病斑逐步扩大,一直到环绕整个枝干,病斑最深度可深入到梨树的木质部位,导致枝干干枯而死。
(2) 防治技术
①选在砂壤土、轻壤土、土层较厚的地方建设梨园,合理选择种植品种。加强水肥管理,在秋季追施有机肥,以提高梨树抗病能力。定量修剪枝条,合理疏果,保证果实分布均匀。②在入秋后,按照生石灰:食盐:水=6:1:20的比例配置白浆液,涂抹到树干上。③当树干上出现小病斑时,可采用腐必清、甲霜铜、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喷施防治。为增强药液的渗透性,可在发病初期的部位划出宽度不超过0.5cm的伤口,在伤口处涂抹药液。④及时刮除病灶组织,将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腐烂敌30倍液、50%消菌灵可湿性粉剂或农抗120水剂50倍液涂抹到伤口处,以加速伤口愈合。
二、梨树常见虫害及防治技术措施
山东省泗水县种植梨树的过程中,虫害对梨树的生长发育影响比较严重,常见的有梨木虱、梨黄粉蚜、梨小食心虫、梨二叉蚜等,一旦虫害大规模发生,将会对梨树果树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为此,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梨树虫害进行防治。
1、梨木虱防治
(1)发生规律
在山东地区梨木虱通常一年3代,成虫会潜藏于杂草、落叶等处越冬,翌年春季开始活动,雌性成虫的产卵量约为300粒左右。第1代若虫的危害对象为梨树的新芽、嫩叶和新梢;第2代和第3代若虫的危害对象为叶片和果实。
(2) 防治技术措施
①要对梨园内的杂草、落叶、残枝等及时清理,并将树干上的老皮刮除,带出梨园后采取焚烧的方法处理,这样可以将潜藏其中越冬的梨木虱害虫消灭,减少虫源,减轻危害。②当梨树刚刚萌芽时,若是遇到干旱天气,则应当勤浇水,通过补充水分,提高梨园内的空气相对湿度,降低梨木虱的发生几率。依据梨树的长势,科学施肥,并对树体合理修剪,在增加营养的同时,改善树形结构,确保通风、透光,增强梨树自身的抵抗力。③对梨园内的天敌加以保护,如寄生蜂、瓢虫等,为它们创造良好的生存与繁衍生息的环境,避免使用对天敌有害的化学农药,随着天敌数量持续增加,对梨木虱及其它害虫的防治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④化学药剂是防治梨木虱最为有效的方法,可在适宜的时间段进行用药防治。可以选择浓度为1.8%的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浓度为2.5%的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浓度为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浓度为20%的啶虫脒可湿性粉剂、浓度25%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上述药剂要轮换使用,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2、梨黄粉蚜防治
(1)发生规律
梨黄粉蚜是一种食性较为单一的害虫,它的危害对象为梨树的果实,在山东地区,该虫害一年发生6-9代,成功越冬的虫卵会在翌年孵化为若虫,羽化为成虫后开始产卵,受害的梨树果实会在7月时脱落,造成减产。
(2) 防治技术措施
①对梨园全面清理,在休眠季到来后疏剪梨树的果台,要做到适当,并将树干上的老翘皮全部刮除,检查梨树,发现虫卵枝必须及时剪掉,并与地面上的枯枝、残叶等一并带出梨园集中烧毁,这样可以使越冬的虫卵被大量消灭,虫口基数显著降低,对梨树的危害大幅度减轻。当梨树进入生长旺季后,要加大栽培管理力度,如果期间出现干旱的天气,应当对梨园进行灌溉,以提高园内的空气湿度。夏季到来后,要对梨树的树冠适当修剪,以增强通风性和透光度。②黄粉蚜的天敌相对较多,如花蝽、瓢虫等,尤其是异色瓢虫,它们以黄粉蚜为食,当梨园内的异色瓢虫数量达到一定时,可以使黄粉蚜得到有效控制。采取自然或是人工的方式生草,吸引更多的天敌,可减轻黄粉蚜对梨树的危害。③可在梨树的果实采收后,选用石硫合剂,该药剂不但能够杀虫,而且还兼具杀菌的效果,是清除梨园内常见虫害较为有效的化学药剂之一,施用后越冬虫卵的基数会显著降低,对梨树的叶片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梨树萌芽前,可以选用浓度为95%的机油乳剂400倍液,以喷施的方式给药,能将存活的越冬虫卵有效灭杀。梨树进入花序分离期后,选用浓度为1.8%的阿维菌素2000倍液,以喷施的方式给药,可将大部分孵化的幼虫杀死。
3、梨小食心虫
(1)发生规律
梨小食心虫对梨树果实的危害较大,受害的梨树果实品质会大幅度下降。在山东地区,该虫害一年发生3-4代,幼虫会藏于老翘皮下作茧越冬,并在翌年化蛹,成虫会将卵产在梨树的嫩枝或是中间部位的叶片背部。幼虫会蛀入果实内部,若是环境比较潮湿,则蛀孔的周围会变黑,并逐步腐烂。
(2) 防治技术措施
①梨树种植过程中,要对栽植密度合理控制,以55株/667m2为宜。栽培管理期间,要对树冠及时修剪整形,以提高通风性,并改善光照条件,这样能够使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得到有效抑制。梨树发芽前,将树干上的翘皮、病皮及时刮除,带出梨园后集中烧毁,用石硫合剂对刮后的伤口消毒。②在梨园内适当的位置处悬挂性诱芯,数量以4-5个/667m2为宜,在每个性诱芯的下方放置1个装有糖醋液的容器,以此来诱捕雄蛾,减少交配,可降低产卵量。为保持性诱芯的功效,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应当每个月更换1次。选用适宜的生物制剂可以有效防治梨小食心虫,如Bt乳液500-1000倍液、浓度为25%的灭幼脲3#等。③在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各种技术措施中,化学药剂的效果最为显著,可以选用浓度为2.5%的功夫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是浓度为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以喷施的方式给药,保证均匀性,可增强药效,提高防治效果。
4、梨二叉蚜防治
(1)发生规律
梨二叉蚜因前翅中脉分二叉而得名,梨树受害后,叶片会出现从两侧向正面纵向卷曲的现象,该害虫具有乔迁的特点,当年的10月-翌年6月将会始终在梨树上,其余的时间则会选择狗尾草作为夏季的寄主。山东地区的梨二叉蚜一年发生20代左右,会在春季和秋季危害梨树。成功越冬的虫卵会在春季时孵化,孵化出来的幼虫便会出露在绿芽上,之后钻入到花序当中,对花蕾及嫩叶进行危害,当梨树展叶后,幼虫会到叶面上危害。
(2) 防治技术措施
①当梨园内梨二叉蚜的发生不太严重时,可在梨树修剪整形期间,将树上受害的卷曲叶片及时摘除,并带出梨园后,集中烧毁,可减轻危害。②将梨园内的狗尾草全部铲除,以此来破坏乔迁。在此基础上利用天敌,如食蚜蝇、瓢虫等,实现以虫治虫的目标,要在梨园内营造出有利于天敌繁衍生息的环境,以增加天敌的数量,这样才能提高防治效果。③在梨芽萌发前-展叶期这个时间段,可以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对梨二叉蚜进行有效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浓度为2%的苦参碱水剂3000倍液、浓度为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浓度为25%的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浓度为3%的啶虫脒乳油2500倍液,以喷施的方式给药。
综上所述,在梨树生长发育阶段,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分析发生规律,明确危害特点,采取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如此方可提高防治效果,最大限度地减轻病虫害对梨树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这样才能为优质、高产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