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速生白桦生物学特性与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作者: 费伟林

高海拔地区速生白桦生物学特性与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0

白桦是一种重要的用材树种和观赏植物,在我国众多地区均有分布,其优雅的树形和洁白的树皮赋予了它极高的观赏价值,特别是在青海省海东市这样的高寒地区,白桦更是成为当地生态建设和城市绿化的首选树种,海东市的气候特点为干旱、高寒,日照充足,昼夜温差显著,这为白桦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条件,而且当地的年平均气温适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间的跨度虽大,但白桦凭借其耐寒性强的特点,能够在此类环境中顽强生长。随着海东市对生态建设和城市绿化的日益重视,白桦的育苗及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白桦的生物学特性出发,总结其育苗及栽培技术,旨在为当地的林业工作者提供实用的参考。

一、白桦生物学特性

白桦,别名“桦树”或“桦木”,是桦木科桦木属的一种落叶乔木,在我国多种森林类型中占有显著地位,尤其被视为次生林的重要构成部分,其雄伟的树形与挺拔的树干令人印象深刻,这些树干常可高达25~30m,构成一幅壮观的自然画面,树冠展现出圆润的卵圆形轮廓,而树皮则呈现出洁白无瑕的色泽,触感光滑,并具有层层脱落的独特生长特性。白桦的细小枝条呈现出红褐色,表面光洁无毛,覆盖着一层自然的白色蜡质,为其增添了一抹神秘而优雅的韵味,其叶片形状别致,边缘呈齿状,每当金秋时节来临,这些叶片会由绿转黄,最终脱落,仿佛为大地铺上了一层绚烂的金黄色锦毯,白桦的花期集中在每年的5~6月间,而果实的成熟期通常在8~10月,其花序和果序均展现出迷人的长圆柱形态,且以雄花为主要特征。果实小巧扁平,被称为翅果,犹如自然界赋予的轻盈翅膀。白桦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尤其偏爱温暖湿润且光照充足的环境,同时展现出惊人的耐寒能力,即使在极端低温达-50℃的条件下,白桦依然能够顽强存活,这一特点使其在我国北方地区备受青睐,并得到广泛种植,值得一提的是,白桦的生长速度亦非常迅猛,对土壤类型的要求并不苛刻,它能够在深厚、疏松且透气的肥沃微酸性土壤中茁壮成长,同时也适应于沼泽地、干燥的阳坡以及湿润的阴坡等多种地形,即便在贫瘠的土壤条件下,白桦亦能展现出其坚韧的生命力。因此,它被誉为我国中高海拔地区极具潜力的速生树种之一。

二、白桦育苗及栽培技术要点

1、白桦种子的采集及保存

白桦树的花期通常在每年的5~6月之间,而其果实则在8~9月间成熟,当进入到9月中下旬,也就是白桦种子成熟的时节,选择采集种子的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种子的质量,应专门挑选那些生长在向阳的半坡梁峁地段、树势强健的成年母树进行采集,这些母树所结出的种子往往更加饱满优良,具有较高的发芽潜力。采集完种子后接下来的处理步骤同样关键,需要将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晾晒2~3d,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种子的含水量,使其更加耐于储存,在晾晒的过程中还需轻柔地揉搓种子,帮助它们脱去果梗和果皮等不必要的附着物,随后利用铁筛等工具进一步筛除其中的杂质,如细小的果梗碎片和残留的果皮等。此外,还需仔细挑选出那些有残缺、畸形或是受到病虫害影响的种子,以及成熟度不足的种子,这一步骤对于提高种子的整体发芽率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健康、完整的种子才更有可能在播种后顺利发芽生长。

2、苗圃地选择及整地作床工作

①白桦苗圃地的科学选择

白桦的种子相对细小,这导致幼苗在初期难以稳固扎根,因此,在选择育苗地时,必须特别考虑地块的保墒与排水能力,理想的育苗地应该是向阳的沙壤土质,这种土壤既能保持必要的湿度,又具有良好的排水性,为幼苗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准备育苗地的过程中,通常会在10月,也就是土壤封冻前,进行深翻作业,深翻的深度控制在26~31cm之间,这样可以有效清除地里的草根、石块等可能影响幼苗生长的杂物,同时,结合深翻作业,会施入农家肥作为基肥,农家肥不仅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还能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强其透气性,为幼苗的生长创造一个更加适宜的环境。接着,在春季4月,育苗前的大约一周内,会进行一系列的整地作床工作,包括使用硫酸亚铁和5%的锌硫磷拌入细土中,分别对土壤进行消毒和灭杀如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这些措施能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保护幼苗的健康生长,之后,再施入适量的堆肥,这种堆肥是由腐熟的农家肥和复合肥混合而成,能进一步提供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完成这些施肥和防虫措施后,会再次深翻土壤,深度至少达到20cm,并确保土壤表面平整。

②白桦种子的消毒及处理

白桦种子在准备播种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消毒和催芽步骤,大约在播种前的一周,使用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进行浸泡,持续大约2h,这一步骤可以有效消除种子上可能携带的病菌,完成高锰酸钾浸泡后,将种子捞出并密封30min,以确保消毒液充分发挥作用,之后,用清水对种子进行五次彻底的冲洗,以去除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完毕后将种子再次浸泡在清水中,这次需要持续24h,以便让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当种子达到适度的膨胀后,将其捞出并摊放在背风且向阳的地方晾干,为了保持种子的湿度和透气性,需与体积约为种子2/3的湿河沙进行均匀混合,这里选择的河沙应以手握能成团、松开即散的状态为宜。将混合了河沙的种子堆放成高度约40cm的堆,每隔15cm留出一个通气孔,以确保种子在催芽过程中能够呼吸通畅,之后,在种子堆上覆盖湿麻袋,以保持其温度和湿度,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上,持续堆放7d,在这7d的催芽过程中,需要每天3次翻动种子,并根据情况适时洒水,以保持种子的湿润状态,当观察到约有1/3的种子出现裂口时,即可进行播种,在播种前,还需仔细检查并剔除那些腐烂或未露白的质量不佳的种子,以确保播种后的出苗率和幼苗质量。

③白桦苗床制作要点

为了预防白桦树苗生长过于细弱,通常推荐使用小尺寸的苗床,苗床的深度控制在大约2.45m左右,宽度则设置在6.5~8m之间,这样的尺寸既有利于根系的舒展,又能确保树苗得到充分的营养和空间,在苗床的制作过程中,应预留出一条小道,这样便于后期的灌溉与排水操作,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为了降低病虫害的风险,建议在苗床上适量施加锌伴磷粉,这一措施能够对病虫害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确保白桦树苗的健康成长。

3、播种时机及技术管理

当四月下旬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便是播种白桦种子的最佳时机,推荐采用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这种方法能确保种子稳定地落在沟内,减少因后期喷水灌溉而导致的种子移动,从而提高出苗的均匀性,播种量建议控制在大约9g/m2,条播沟的宽度应设置在15cm左右,深度约为1.5cm,而沟与沟之间的行距则保持在10cm左右,在播种前需确保苗床已经充分灌水并湿透。播种时,使用洒水壶在已开好的条播沟内轻轻洒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待沟内无明显水痕后,便可将经过湿沙处理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沟内,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播种完成后使用细筛筛取厚度约为0.5cm的混合土(由一半腐殖细土和一半黄土组成,黄土能增加土壤粘度,促进种子与土壤的贴合,同时杀灭土中的害虫)进行覆盖,之后,用与沟宽相等的木条轻轻压实覆土,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最后,在距离苗床150cm以上的位置搭建遮阴网,以防止阳光暴晒和雨水直接冲刷种子,确保出苗的顺利进行。

4、白桦苗期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①水肥管理

在白桦苗期,水肥管理至关重要,发芽前,需仔细观察土壤状况,合理控制灌溉量,确保土壤保持微微湿润,过度灌溉会导致积水,进而引发苗木根系腐烂;而浇水不足则会使苗木缺乏必要的水分,造成根尖干涸,影响成活率。为提高苗木抗性,可适量喷洒波尔多液,每10d喷洒1次,苗木出土一个月后,随着侧根的增多,生长速率会逐渐放缓,蒸腾量减少,此时,应提供充足的养分,以防营养不良,降低苗木质量。特别是在6~7月,需对苗床施入氮肥,施肥可结合除草工作进行,以防止杂草与白桦争夺养分。

②病虫害防治

白桦育苗期易受猝倒病侵害,据统计,桦树感染猝倒病的概率高达50%,该病多发生在4月至出土一个月的幼苗期间,此时幼苗最为易感,受侵染的苗木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类型,如茎叶腐烂等,严重影响幼苗生长。为预防猝倒病,可在幼苗出土2/3时,喷洒1%半量式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月中旬以后,应每10d喷洒1次,同时,遇雨季应及时排水,防止林地积水,这是预防猝倒病发生的有效措施,通过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确保白桦苗木健康成长。

三、白桦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1、白桦栽植地的选择、整理

首先,挑选栽植地是栽植白桦的重要步骤,应当选择那些地势相对平坦、具有良好排水性能并且便于灌溉的地块,土壤方面,以疏松且肥沃的砂壤土为宜,这样的土壤条件有利于白桦的生长发育,在确定了栽植地之后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深耕的深度应控制在大约25~30cm之间,通过深耕可以使土壤变得细碎、疏松,进而提升土壤的透气性,为白桦的生长提供更加有利的土壤环境。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使其更加适宜白桦的生长,可以向土壤中施加适量的有机肥和炉渣,这些肥料和添加剂可以有效调节土壤的pH值,使其保持在6~7的范围内,为白桦的生长提供最佳的土壤条件,通过这样的土壤处理和改良措施,可以确保白桦在栽植后能够健康茁壮地生长。

2、白桦种苗的选择、运输

在选择种苗时,应优先考虑本地培育的苗木或者那些已经过苗圃驯化的苗木,这些苗木由于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条件,因此更有可能在移植后存活并茁壮成长,挑选时应注重苗木的长势,选择那些健壮、根系发达且完整、无病虫害的优质种苗,其苗高应在1.5~2m之间。在起苗移植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带有土球,以尽可能多地保留苗木的根系和根际原土,这样做有利于树木在移植后快速萌发出新的根系,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为了防止在装运过程中损伤根系和树皮,以及减少苗木的水分蒸发,提高栽植成活率,建议使用蒲包材料或编织袋加草绳来包裹土球,并用草绳对树干进行包扎,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苗木,确保其在运输和栽植过程中的安全。

3、白桦的科学定植管理

白桦的栽植时机最好选择在早春或深秋时节,这两个时期的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合白桦的生长,早春时节随着万物的复苏,光照和热量逐渐充足,加之春雨的滋润,为白桦树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在深秋季节进行栽植,虽然植物即将进入休眠状态,但其根系仍然保持活跃,这使得被切断的根系能够更快地愈合,从而为来年的春季发芽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栽植之前,需要在林地里开挖种植穴,这个种植穴的直径应该比土球的直径大出约35~40cm,深度则应超出土球55~60cm左右,由于白桦树对水分较为敏感不耐水湿,因此在种植穴的底部铺设一层大约15cm厚的河砂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的排水和渗水能力。具体的栽植过程中,需要小心地将带有土球的苗木完整地放入种植穴中,确保根系能够完全舒展开来,同时要注意避免打碎土球,接着,要分层回填土壤,并确保每一层都夯实紧密。栽植完成后有两项重要的后续工作需要立即进行。首先,要浇一次透水,这通常被称为“定根水”,它对于新栽苗木的成活至关重要,其次,为了防止新栽的树苗发生倒伏,需要合理地搭设三角支撑架来对其进行稳固,这些支架应该形成120°,一端埋入土中约20cm深,另一端则固定在树苗的第一分枝处,为了避免支架与树皮之间发生磨损,可以在捆扎处包裹一层布类物质来起到防摩擦的作用,这些细致的护理措施将有助于提高白桦栽植的成活率,并促进其健康生长。

4、白桦栽植后的养护管理

白桦树在栽植后的养护管理中,浇水工作需做到位,在勤浇水的同时水量控制也是关键,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确保土壤保持微微湿润的状态,由于白桦树对水分较为敏感,不耐湿,因此一旦浇水过多或遇到雨季,就必须注意及时排水,以防根系受损。在栽植后的前三次浇水中可以喷洒硫酸亚铁稀释液,以帮助植株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之后,就可以进入正常的养护阶段,此时可以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浇水次数和浇水量,确保白桦树健康生长。施肥也是养护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施肥能够提升植株的抗性,提高出苗率,并促进苗木的健壮成长,在施肥时应遵循“看苗施肥”的原则,根据苗木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肥料,例如,在苗木扎根期,可以以氮肥为主;而在苗木木质化时期,则应以磷、钾肥为主。施肥方法上推荐在树木根茎50cm左右处开挖环形沟进行施肥,这样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更好地满足植株对养分的需求,同时,施肥时间应避开雨天,以免肥料被雨水冲刷流失,在施肥时还要合理控制肥料的浓度,避免出现烧苗现象,确保施肥的安全和有效性。此外,修剪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春季不宜进行修剪,以防伤流影响植株生长,而秋季则可以进行适当的疏剪,及时去除枯枝和病虫枝,减少养分的消耗和病害的传播,修剪后剪口处应涂抹愈合剂,以防止养分和水分的蒸发以及伤口感染,促进剪口的快速愈合。

总之,白桦育苗及栽培技术的科学应用是提升白桦生长质量、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精选种苗、合理配置栽植地、科学施肥与浇水,以及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白桦的成活率,促进其健康生长,进而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白桦育苗及栽培技术将会不断优化和完善,为白桦的产业化发展和生态效益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应持续关注相关技术的最新动态,积极探索创新应用,以期在推动白桦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作者单位:810500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林川乡人民政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