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苹果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科学防治技术要点的应用探讨

作者: 程玉蕾 裴悦

栖霞苹果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科学防治技术要点的应用探讨0

栖霞位于山东烟台西南部,地形多为丘陵,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果树生长。栖霞市的苹果产业被誉为农民的“生命树”,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栖霞市拥有128万亩的苹果种植面积,年总产量达22亿公斤,产值超过160亿元,农民收入的85%来自苹果产业。栖霞苹果的品牌价值连年攀升,2021年达到68.29亿元,全国排名第五。政府积极支持苹果产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和“苹果全产业链提升工程”,提高种植、生产销售、生态、技术和文化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保持“苹果之都”的领先地位。这些措施使栖霞市的苹果产业茁壮成长,为地方富民致富增收,助力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苹果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困扰果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障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本文将介绍山东栖霞苹果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并提供科学防治技术的要点,以帮助果农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苹果园。

一、栖霞苹果主要病虫害种类

栖霞苹果的病虫害种类比较多,主要分为以下6种:

1、苹果炭疽病

苹果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但也会影响枝条和叶片。苹果炭疽病初期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小的黑褐色斑点,这些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病斑,直径可达1-3厘米。病斑中央稍凹陷,边缘稍隆起,呈现明显的轮纹状结构。随着病害的发展,病斑会进一步扩大并融合,病斑颜色逐渐加深,呈现黑褐色。严重时,果实会产生龟裂,内部腐烂,失去商品价值。此外,病害还会侵染果梗、叶片和嫩枝,导致这些部位出现黑褐色病斑,叶片会逐渐枯黄脱落,嫩枝会变得干枯脆弱。

2、苹果霉心病

苹果霉心病主要危害果实的核心部位。苹果霉心病的典型症状是果实的核心部位发生霉变。病害初期,果实外观正常,难以察觉任何异样。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果实的核心部位开始变质,呈现黑褐色霉变,有时伴有糜烂和异味。切开受感染的果实,可见果心处被病菌侵染,果肉呈现灰白或黑褐色霉斑,质地松软。霉变部位逐渐扩展,严重时可导致整个果实腐烂,失去食用价值和市场价值。霉心病的病斑多呈不规则形,边缘模糊,且往往从果实的萼部或果柄部位开始蔓延。

3、苹果轮纹病

苹果轮纹病对果实、枝条和叶片都造成严重危害。苹果轮纹病主要表现为果实和枝条上的病斑。果实上的病斑初期呈现为小的褐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可达数厘米。病斑中心凹陷,边缘隆起,呈现出典型的轮纹状结构,病斑表面有时会出现黑色小点,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随着病害的加重,病斑逐渐变成黑褐色,果实失去光泽,质地变硬,严重时会导致果实干枯,失去商品价值。在枝条上,轮纹病的病斑初期为水渍状的浅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大斑点。病斑中心凹陷,边缘隆起,呈现轮纹状,严重时会导致枝条的木质部变色、龟裂,甚至引起枝条的枯死。

4、苹果锈病

苹果锈病主要影响叶片和果实,对苹果的生长和产量造成显著影响。苹果锈病的主要症状在叶片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橙黄色或黄褐色的小斑点,这些斑点逐渐扩大,形成明显的病斑,病斑边缘清晰,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中央逐渐变成黑褐色或橙褐色,形成锈状突起物,这些突起物是病菌的孢子堆。严重感染时,叶片会出现大量病斑,导致叶片变黄、早期脱落,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树体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在果实上,苹果锈病的症状相对较少,但也会有一些表现。果实上会出现类似于叶片上的橙黄色病斑,严重时病斑部位会变硬,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品质。

5、苹果蚜虫

苹果蚜虫主要危害苹果树的新梢和嫩叶,对苹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苹果蚜虫主要集中在苹果树的新梢、嫩叶和幼果上。受害初期,蚜虫会聚集在新梢和嫩叶的背面,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变形,颜色变浅,出现黄斑。严重时,叶片会逐渐变黄、脱落,新梢生长停滞,植株变得矮小,影响树势。蚜虫分泌的蜜露还容易诱发煤烟病,形成黑色霉斑,进一步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果实的品质。在幼果期,蚜虫的危害会导致果实变形,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市场价值。此外,蚜虫还是多种病毒病的传播媒介,通过吸食汁液将病毒传播到健康的植物上,进一步加剧病害的危害。

6、苹果蠹蛾

苹果蠹蛾对苹果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危害。苹果蠹蛾的幼虫主要危害果实。受害果实初期出现小孔,这些小孔是幼虫蛀入果实时留下的,通常伴有红褐色的虫粪。随着幼虫的蛀食,果实内部逐渐被掏空,果肉变得松软腐烂,果心部分尤为严重,导致果实提前脱落。果实外表可能看不出明显的变化,但切开果实后可以看到内部被蛀食的痕迹和虫蛀隧道。严重时,一个果实内可能有多个幼虫蛀食,果实完全失去商品价值。苹果蠹蛾的成虫是一种小蛾子,体长约1厘米,翅展约2厘米,前翅灰褐色,带有深色斑点,后翅浅灰色。成虫活动在夜间,白天隐藏在树叶或树皮缝隙中。

二、科学防治技术要点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控制栖霞苹果病虫害的基础和关键环节,通过合理的农事操作,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农业防治主要分为以下3个方面:

①清洁果园

保持果园的清洁是防治病虫害的首要措施。果园内的落叶、枯枝、病果和杂草等都是病菌和害虫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定期清理果园,及时清除落叶、病果和枯枝,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地和传播源。此外,清理果园还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避免与苹果树争夺养分和水分,有利于苹果树的健康生长。冬季清园是关键时机,应彻底清理果园内的植物残体,并进行土壤翻耕,减少越冬病虫害的基数。

②合理修剪

合理修剪可以改善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菌和害虫的繁殖环境。修剪过程中,应注意去除病虫害严重的枝条、过密的枝叶和徒长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湿度,抑制病菌和害虫的生长繁殖。修剪还可以促进苹果树的合理生长,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修剪工具应保持清洁,避免病菌通过工具传播,同时在修剪后及时对伤口进行保护处理,防止病菌侵入。

③轮作换茬

轮作换茬是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的一种农业防治方法。长期连作的果园,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基数较高,容易引发病虫害的暴发。通过轮作换茬,将果园内的苹果树与其他作物如豆类、谷物等进行轮换种植,可以破坏病虫害的繁殖环境,减少其基数。同时,轮作换茬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健康状况,有利于苹果树的健康生长。在轮作过程中,应选择与苹果树无共同病虫害的作物进行种植,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通过利用物理手段干扰病虫害的生存和繁殖,从而减少对栖霞苹果的危害。物理防治主要分为以下3个方面:

①诱捕器

诱捕器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治工具,用于捕捉和减少果园中的害虫。常见的诱捕器包括信息素诱捕器和食物诱捕器。信息素诱捕器通过释放性信息素吸引雄性害虫,干扰其交配,从而减少下一代害虫的数量。食物诱捕器则利用害虫的食性特点,设置诱饵引诱害虫进入诱捕器后无法逃脱。这些诱捕器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以确保其有效性。通过广泛使用诱捕器,可以显著减少果园中的害虫数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②防虫网

防虫网是一种物理屏障,用于阻止害虫进入果园,保护苹果树免受害虫侵害。防虫网通常由细密的塑料或纤维网制成,覆盖在果树或整个果园上,形成一个物理隔离层,阻挡害虫的侵入。使用防虫网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网眼大小,以确保通风良好,同时有效阻挡害虫。防虫网特别适用于防治飞行能力强的害虫,如苹果蠹蛾、果实蝇等。在害虫高发季节,及时安装和维护防虫网,可以显著减少害虫的侵入,保护苹果的健康生长。

③光诱捕

光诱捕是利用害虫对光的趋向性进行诱捕的一种方法。不同害虫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吸引力,常用的光诱捕装置包括紫外灯、荧光灯等。这些装置在夜间发光,吸引害虫靠近并被黏在设置的粘虫板上或被电击致死。光诱捕装置应合理布置在果园内,特别是在害虫密集区域,以提高诱捕效率。同时,应定期清理和更换粘虫板,确保光诱捕装置的正常运行。光诱捕不仅可以减少果园中的害虫数量,还可以监测害虫的种类和数量,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手段控制病虫害的一种环保方法,通过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中的天敌和生物农药,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栖霞苹果的危害。生物防治主要分为以下2个方面:

①天敌保护

保护和利用害虫的天敌是生物防治的重要策略。天敌包括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和病原微生物等,它们对害虫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常见的天敌有瓢虫、草蛉、寄生蜂、捕食螨等。通过在果园中设置适宜的生态环境,如花卉带、草丛等,为天敌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增强天敌的数量和多样性,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同时,在农事操作中,尽量减少对天敌有害的农药使用,保护天敌的生存环境。通过加强天敌保护,可以形成果园内自然的生态平衡,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②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制剂或天然物质制成的农药,对环境友好,对非目标生物安全。常见的生物农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农药,以及植物提取物、昆虫信息素等。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常用的细菌农药,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其作用机制是产生毒蛋白,侵染害虫的消化系统,导致其死亡。另一种常用的生物农药是白僵菌,这是一种真菌农药,通过寄生在害虫体表,侵入其体内,导致害虫病变死亡。此外,植物提取物如苦参碱、印楝素等也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

4、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控制栖霞苹果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危害。化学防治主要分为以下3个方面:

① 药剂选择

选择合适的农药是化学防治的关键。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发生时期和果园具体情况,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确保防治效果和果实安全。常用的农药有杀菌剂、杀虫剂和杀螨剂等。例如,针对苹果蠹蛾,可以选择菊酯类、阿维菌素类等杀虫剂;针对苹果霉心病,可以选择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在药剂选择时,应优先考虑生物农药和环境友好的药剂,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②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确保化学防治效果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控制好用药的时间、频次和剂量。一般来说,病虫害发生初期是用药的最佳时机,此时药剂的防治效果最好,用药量也相对较少。用药时应均匀喷洒,确保药剂覆盖整个植株,特别是病虫害多发部位。同时,应注意不同药剂的混用禁忌,避免药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药害。合理用药不仅可以提高防治效果,还能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

③轮换用药

轮换用药是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的有效措施。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药剂,容易导致病虫害对该药剂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因此,应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药剂的作用机制,合理安排不同类型药剂的轮换使用。例如,可以在一个防治周期内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如内吸性药剂和触杀性药剂,防止病虫害对某一药剂产生抗药性。轮换用药不仅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还能提高整体防治效果,保障栖霞苹果的健康生长。

5、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将多种防治措施有机结合,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病虫害防治体系。通过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对栖霞苹果病虫害的全面防控。综合防治主要分为以下3个方面:

①综合措施

综合措施是指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手段,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防治体系。例如,在果园管理中,首先通过农业防治措施如清洁果园、合理修剪、轮作换茬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基础;同时,结合物理防治措施如诱捕器、防虫网、光诱捕等,控制害虫数量;再结合生物防治措施如天敌保护、生物农药等,增强防治效果;最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及时控制病虫害的暴发和扩散。通过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保障果园的健康生长。

②预测预报

预测预报是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气象条件和环境因素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果园内的病虫害动态,建立病虫害预警系统,发布预警信息,指导果农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此外,还可以通过田间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抗药性变化,为科学用药提供参考依据。通过预测预报,可以实现早发现、早预防、早防治,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③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实现综合防治的重要保障,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规范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例如,在果园管理中,应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治档案,记录每次防治的时间、方法、药剂种类和用量等信息,为后续防治提供参考;同时,加强果园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确保防治措施的正确实施。此外,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防治设备和技术,如无人机喷洒、精准施药等,提高防治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通过科学管理,可以实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保障栖霞苹果的优质高产。

综上所述,山东栖霞苹果病虫害防治需要科学、规范、细致的管理和操作,只有这样才有助于降低病虫害对果园的危害,提高果品质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进而实现可持续的果业发展,从而为果农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作者单位:265300山东省栖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