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厚朴丰产栽培技术管理的具体应用与提升策略分析

作者: 周红侠 曹雯 刘小平

城固厚朴丰产栽培技术管理的具体应用与提升策略分析0

厚朴属于落叶乔木品种,树高介于5-15m之间,其花、皮、种子均具有药用价值。厚朴具有味道苦涩、性能温和的特性,具有化痰止喘、除湿祛痛的功效,在市场上需求空间较为广阔。厚朴栽培时技术选择是否科学,决定着其产量与品质,然而传统的栽培技术无法满足厚朴丰产、优产的栽培需求。对此,在厚朴种植过程中,需要科学应用与全面推广厚朴丰产栽培技术,进而提高厚朴种植产量、提升厚朴栽培品质,进而为消费市场提供充足、优质的厚朴产品。

一、城固县栽培厚朴的现状分析

城固县是陕西省汉中市下辖县城,处于陕西南部汉中盆地的中部区域,该县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润、降雨充足的特点。城固县拥有9.92万亩的中药种植面积,其中厚朴的栽种面积约为5万亩,成片栽植的厚朴面积可达2万亩以上。城固县所栽植的厚朴胸径较大,部分超过20cm,采剥利用率相对较高。然而以往城固县栽植厚朴时,遵循密植原则,认为提高栽植密度可以增大厚朴种植产量。但厚朴栽培时若栽植密度过大,会抑制厚朴植株的生长速度,且抚育管理措施若不科学、合理,也可能对厚朴成活与茂盛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城固县的林业工作者根据气候条件、土壤、光照等因素,通过种子处理、苗木培育、科学种植、规范管理,较大幅度提高了厚朴种植的品质和产量。

二、城固县厚朴丰产栽培技术的具体运用

1、厚朴种子采集处理技术

①选种与采种

城固县厚朴种子通常在每年的9月、10月期间成熟,待果实由青变紫,且种子果鳞中的种子颜色发红后,便可进行采收。采种时要先将厚朴果实摘下,放置于通风性佳的室内空间风干,果实堆放时,厚度应控制在20cm以内,每日应对果实进行1-2次的翻动处理,防止发烧变质。风干2-3d后,再将其挪到室外,放置在阳光下进行晾晒,厚朴果实表面开裂后,便可将种子取出。由于城固县的厚朴需要在第二年春季播种,可在果实采收之后直接装入麻袋中,封好口后置于阴凉、通风的仓库中存贮,不必将种子取出。若需运送种子到其他地区栽种,则要取种后将种子清理干净,适度晾晒,采取水选方式,将漂浮在水面上的瘪种、坏种去除后再装袋运输。

②种子处理

播种厚朴之前,可采用5%的碱水浸泡,用手反复揉搓,除去种子表面蜡质。或者放到冷水中浸泡,48h后将种子捞出后混入粗沙之中,浸泡后种皮会变软,此时可采用人工方式揉搓种沙混合物,种子外层红蜡质便会脱落下来。从冷水中浸泡后的种子,也可直接捞出放在竹箩之中,然后通过踩挤使其外层蜡皮脱除。除此之外,还可运用浓茶水对厚朴种子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介于24h-48h之间即可,也可达到快速去除蜡质的目的。去除蜡质的种子,需要利用清水对其进行冲洗,然后放在阳光下晾晒,之后便可用于播种。

2、厚朴苗木培育技术

①选整育苗地

播种之前,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灌便利的田块作为厚朴育苗地,要求所选田块处于背风区、光照充足、交通较为便利。选好育苗地后,需要立即消毒土壤,可利用多菌灵作为土壤消毒药剂,用量为150-200g/667m2。土壤消毒完成后,应开沟作畦,畦宽与畦高分别为120cm与25cm,需在厚朴育苗田间设置步行道,宽度控制在30cm即可。制作苗床时,可将基肥同步施入,城固县一般选择腐熟厩肥作为基肥,用量为2000kg/667m2,将肥料均匀混合到土壤中后,再将苗床整平即可。

②适时播种

通常是在春季或秋季时节播种,春播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完成,而秋播则选在11月中旬至下旬期间。由于春播利于提高厚朴发芽率,可以增强厚朴长势,因而城固县培育厚朴苗时,通常选择春播。播种时,应采用条播法,即在畦面上开沟,沟深应介于2-3cm之间,然后将种子播撒在沟中即可,播种量要控制为15-20kg/667m2,株距应介于5-7cm之间,行距应为25-30cm。播种之后,应立即在种子上方覆盖一层细土,并轻压踏实,以增强土壤与种子之间的接触度,再将稻草覆盖在畦面之上,然后进行灌溉,有条件的进行洒水,防止地表土壤板结,适时查看畦面的干湿度,一旦发现土壤缺水应立即洒水,保持土壤表面湿润。

③苗期管理

城固县厚朴播种后,通常21d左右幼苗即可生出,出苗后应立即揭除稻草,使幼苗接收到充足的阳光。厚朴苗生出3片真叶时,可结合除草进行松土,以便提升土壤的透气性,防止杂草抢夺厚朴苗的营养与水分。幼苗出齐后10d左右,要去除病弱苗,若出现缺苗现象,应立即补苗,间补苗需要选在阴凉的天气进行。在7月开始结合松土除草工作同步追施苗肥,选择碳酸氢铵,施肥量应控制在15kg/667m2,根据苗木长势。每月1次,连续使用3次。进入7月后,可进行定苗,确保苗与苗间的距离以15cm为宜,亩产约2.5万株。

3、厚朴定植造林技术

①造林地选择与修整

厚朴造林前,需选择适合的地块作为造林地。选择海拔高度适合、阳光充沛、土壤肥沃的坡地作为造林地,坡度应小于30°,地块要富含有机质,以微酸性林地为最佳,土壤最好是砂壤土或壤土。造林地选好后,应对造林地进行修整。全面清除林间杂草、灌木等杂物后,采用穴状整地法、带垦整地法或全垦整地法进行整地,只有坡面低于25°度的林地可采用全垦整地法。厚朴苗木定植时,应先挖掘定植穴,穴长应为60cm,宽度与高度均为40cm即可。定植穴开穴的同时可施入基肥,选用腐熟农家肥或者三元复合肥均可,两种基肥按20:1比例混合,2kg/穴左右。

②确定造林时间

厚朴可在春、秋两季造林,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科学确定造林时间。城固县春季造林通常选在每年的2月份,而秋季造林一般在12月进行。造林时,各个定植穴中只放入1根附带3-5条根须的壮苗即可。将苗木垂直插入定植穴中,确保其根系充分伸展,之后采取分层方式将土填入坑中,首层土填完后,应向上轻提苗木,以便增强苗木根系及土壤之间的贴合度,确保苗木根系能够充分吸收营养。然后继续填土,填满穴后应踩实土壤,并立即浇灌定根水,并将薄土层覆于其上。城固县厚朴林的造林密度应控制在2250株/hm2。

③构建混交林

厚朴造林时,尽量不建造纯林,最好与其他树种混合栽种,可混交的树种有马尾松、杉木等等,厚朴与其他树种可按照1:1比例混交,也可将厚朴种植量增大到其他树种的2倍。构建厚朴混交林时,需要结合造林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混交方式,除了行间混交外,也可选用行带混交方法。科学构建厚朴混交林,可通过不同树种的搭配栽种,对立地条件进行改良,可以提高厚朴林的空间利用率,并创建适宜的小气候,有助于提升物种多样性,增强厚朴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对厚朴优产与丰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4、厚朴抚育管理技术

①合理间作与中耕除草

厚朴造林后,可在林间间作大豆、花生等农作物,也可间种部分中草药,进而提高林下经济效益。抚育管理阶段,还需适时开展中耕除草,通过中耕将板结土块敲碎,以增强土壤的松散度与透气性,并及时拔除杂草,防止杂草与厚朴植株争抢营养,减少杂草引来的害虫量,降低虫害对厚朴的侵害程度。厚朴幼树,共需实施4次中耕除草,首次选在4月中旬,第二次为5月下旬,第三次与第四次应分别在每年的7月、11月中旬进行。中耕除草时,要注意除草时不可过深,以免损伤厚朴根系。在厚朴林进入郁闭期后,中耕除草次数应调整为1年1次。

②水肥管理

厚朴具有喜温、喜湿、喜凉的特性,其对于高温天气的耐受力较低,因而连续降雨或连续晴天的气候条件下,厚朴长势均不佳。为此,厚朴造林后,应在其成活之后结合土壤情况科学实施水分管理,要求土壤具备充足的水分,并要注意连续降雨后及时排除过多的积水,防止水淹导致厚朴根系腐烂。厚朴栽植成活后,需要及时追施肥料,以保障厚朴生长所需营养充足供给。造林后前3年,每年追肥1次即可,城固县通常是在每年5月追肥,追施肥料选用三元复合肥,施肥量50kg/667m2。追肥时,应在苗木外围树冠投影范围边缘处挖掘环形施肥沟,将肥料倒入后再将土覆盖其上,以免肥料挥发而影响肥效。

③除萌截顶与斜割树皮

厚朴是萌蘖性强的树木品种,通常会在植株基部萌出新芽,然后逐渐长成枝干。为保持厚朴植株通直生长,应在新芽萌出后及时剪除。定植造林10年左右,待厚朴植株生长至10m后,需要将其主干顶梢截掉,以使厚朴干皮厚度增大、重量提升,进而提高厚朴产量。与此同时,还需要剪除病弱枝、丛生枝,确保主干与主枝能够获取到充足营养,以此实现丰产优产目标。厚朴造林10年之后,还需对其树皮作斜割处理,以此增加树皮厚度。可在每年春季时节,采用利刀在厚朴枝下15cm处环绕树干切割树皮,可切割成5等份,斜向下刀4次,树皮切割后要将ABT2号生根粉溶液喷涂在刀口处,以促进伤口恢复。

5、厚朴病虫害防治技术

①防治立枯病

立枯病是城固县栽培厚朴时的常见病害,此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主要对厚朴幼苗产生侵害。幼苗破土后,感染立枯病的幼苗基部会呈缢缩、腐烂状态,且会形成颜色偏深褐且向内凹陷的斑点,待病情加重后幼苗会折倒,进而逐渐枯萎死亡。预防厚朴立枯病时,关键在于选择适合的育苗地,避免在高黏土地栽种厚朴,并应确保栽种地排水性佳、通透性好。其次,要科学制作苗床、合理挖掘排水沟,确保苗床中的积水可以及时排除,防止由于育苗地过于潮湿而滋生病菌。一旦发现出现立枯病症状的幼苗,应立即拔除。处于发病初期的厚朴树,可采用浓度为5%的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给药,每周给药1次,持续2-3次即可。喷药时还可利用浓度为40%的克瘟散替代多菌灵,通过两种药剂轮换应用保障立枯病防控成效。

②防治根腐病

城固县栽培厚朴时,易发生根腐病,此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幼苗及不足4年的小树最易受到此病侵害,感染此病后,苗根部会形成颜色偏褐的水渍,发病严重时,苗根会腐烂变黑进而枯死。此病多发于6-8月期间,连续多日降雨、天气阴晴交替的气候条件下,会加剧此病的发生。为防治厚朴根腐病,城固县在育苗、造林后期,需要按时开展中耕除草,并及时追施肥料,从而促进厚朴植株长势,增强其对病菌的抵抗能力。同时,抚育管理阶段要做好清沟排水,防止林间积水过多,通过降低土壤湿度,减少根腐病的发生率。此外,还可采用化学药剂治疗已出现根腐病的厚朴植株,选用浓度为40%的克瘟散或50%的退菌特,两种药液均配制成1000倍液使用,每周喷药1次,持续用药3次即可见效。注意两种药液要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③防治枯叶病

厚朴种植中还易患枯叶病,患有此病的厚朴叶片上会形成4mm大小的黑褐色圆斑,病情加重后,病斑会持续增大,直至布满叶片,若环境较为潮湿,病斑上还可见到黑色点状物,最终病叶会枯萎死亡。厚朴幼苗、3年以内的幼株患有枯叶病的几率最高,夏季时节降雨量大,会增大此病的发生率。防治厚朴枯叶病时,要注意监测天气状况,及时清除林间积水。同时要科学施肥,合理搭配氮肥、磷肥与钾肥,为厚朴苗生长提供充足营养,进而提升其抗病性能。发现病株后,应立即摘除病叶并集中焚毁。然后采用浓度为70%的甲基手布津可湿性粉剂,将之配成1000倍液对病株喷施,也可采用浓度为50%的退菌特,配成800倍液给药,1周喷药1次,持续给药2-3次即可有效防控枯叶病。

④防治褐天牛

厚朴种植中,常见的病害为褐天牛,此害虫的幼虫、成虫均会侵害厚朴植株,其幼虫会从厚朴树干中钻入,啃食树皮,会在树皮上遗留形状不规则的虫道,侵害严重时会抑制厚朴植株的正常生长。而褐天牛的成虫通常入侵厚朴的木质部,会损伤其树干,产生大量木屑,受害较为严重的厚朴树,会逐渐枯萎而死。防治褐天牛害虫时,主要是在成虫高发阶段,将厚朴树裂口位置处存在的虫卵、幼虫全部刮除,以降低害虫总量。还可利用钢丝钩杀钻入厚朴木质部的褐天牛,或是将浓度为80%的敌敌畏药液滴在虫蛀孔洞内,以此杀灭褐天牛。入冬后,还可将石灰粉涂刷在厚朴树干上,预防褐天牛在树干上产卵。

6、厚朴采收与加工

厚朴造林后5-8年左右便会开花,应于开花后,在阴凉天气进行采摘,也可在晴天清晨采摘花蕾,采摘时要注意不可损伤厚朴枝条。采摘后应利用沸水烫花,或采用蒸笼蒸花,蒸花4分钟后再将之放在阳光下晒干即可。厚朴树造林后生长至15年左右便可对其树皮进行采收,城固县通常是在每年的5月、6月采收厚朴树皮。应先用刀具在厚朴树基部以上按照40cm的间隔环割树皮,然后再纵向切割一个长刀口,之后采用扁竹刀分别剥除各块树皮,下部树皮剥好后,要将厚朴树砍倒,从而继续剥除上部树皮。剥下的厚朴树皮要横向放置并运送到加工厂,经过烫皮处理后,放在木桶中覆盖湿稻草发汗,发汗时间为24d,待树皮颜色呈深褐色且断面具有一定光泽后,便可取出卷筒,大块与小块分别卷成双筒与单筒,再用刀具将两端切齐后放在阴凉通风处阴干即可。

综上所述,厚朴是我国的珍稀树种,同时也是药用价值较高的树种。为提高厚朴栽培产量及质量,在育苗阶段重点加强采选种子、种子处理、适时播种、苗期管理几个环节。造林阶段则将造林地选整、造林时间控制、混交林建设作为核心,抚育管理阶段则要做好合理间作、中耕除草、水肥管理、除萌截顶、斜割树皮几项工作,还需科学防治厚朴易患的立枯病、根腐病、枯叶病等病害以及褐天牛虫害,并做到厚朴花、厚朴树皮的适时采收。在这些要点的严格控制下,可保障厚朴栽培的产量与质量,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723200陕西省城固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