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周口玉米机械种植技术创新策略推广应用模式
作者: 翟永康
在农业现代化的浪潮中,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周口市作为河南省的农业大市,其玉米种植业的现代化进程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发展需求。因此,探索一种新颖、高效的玉米机械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智能化、精准化角度切入,结合周口市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创新的推广策略,以期为当地农业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一、周口市玉米机械种植技术的现状
周口市是河南省农业大市之一,玉米种植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周口市玉米机械种植技术得到显著发展,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周口市玉米机械种植技术普及率已达到很高水平,根据数据显示,全市的玉米机械化种植比例已经超过了85%,特别是在播种、施肥、灌溉和收割这些关键步骤中,机械化的普及率都已经超过了90%。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政府支持、群众积极的结果。政府通过强化农机合作社建设,切实降低农民购买及使用机械成本,调动农民采纳机械化种植技术的积极性。从机械种类及技术应用来看,周口市玉米种植机械化呈多元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当前市场上有很多种玉米种植机械可供选择,主要有旋耕机、播种机、施肥机、灌溉设备和收割机,涵盖玉米种植整个流程。与此同时,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玉米种植机械逐渐走进了农民的视线中。这些智能化设备可以实现精准播种、精准施肥以及智能灌溉,极大地提升了玉米种植的精准度与效率。
二、周口市玉米机械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模式的价值
玉米机械种植技术在周口市的推广应用模式对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度分析,机械化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推广和应用显著提升了玉米作业效率。根据估算,与传统的人工种植方法相比,机械化种植能够将玉米的种植周期缩短大约30%,同时还能减少大约50%的劳动力投入。这表明,在相同的时间段里,农户有能力种植更广泛的玉米种植区域,进而提升产出和经济收益。以周口市的一个大型玉米种植基地为例,通过应用机械化的种植技术,土地的玉米产量相较于传统种植方法提升了大约 10%/667m2,并且每年的收入增加超过了200万元。
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出发,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机械化作业降低了劳动力的投入和人工成本;另一方面采用智能化和精准化种植技术,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了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浪费。根据数据显示,使用智能施肥和灌溉方法的玉米种植区,土地上的化肥使用量可以减少大约 20%/667m2,农药的使用量可以减少大约30%,同时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提升。这直接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通常会出现化肥农药超量施用和土壤板结的现象,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但机械化种植技术以精准施肥和智能灌溉为手段,降低化肥和农药用量,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与此同时,一些智能化设备具有秸秆还田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特点,有利于降低农业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这些举措的落实,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周口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周口市开展玉米机械种植技术推广模式有显著价值与意义。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周口市玉米种植业现代化进程也会加快,给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三、周口市玉米机械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模式的实施方法
1、建立统一的推广标准
周口市玉米机械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模式,建立统一的推广标准非常关键。
首先,从玉米机械种植设备规格上进行规范。明确规定了适用播种机,施肥机和其他机械设备类型及关键参数。比如说,播种机的行距应调整在50~70cm的范围内,以满足各种玉米品种的生长要求。为了确保玉米植株在田地中的均匀分布,株距的调整精度需要达到±1cm。经过对多个玉米种植区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当播种机的行距和株距满足特定标准时,玉米的通风和光照状况可以得到良好的保护,从而使产量增加大约10%~15%。
其次,在选种方面,统一推广标准应覆盖其质量标准。种子的纯净度必须达到或超过98%,而其发芽的成功率也应高于95%。这表明,在每100颗种子里,杂质的数量不应超过2颗,并且超过95颗的种子可以正常地发芽。依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当使用满足这一标准的种子时,玉米的发芽率比常规种子提高了大约20%。同时应清楚地列出适宜周口地区的气候与土壤条件玉米品种,例如郑单958和先玉335。这类品种对本地适应性较好,可有效地抵御病虫害及不良气候等危害。
最后,在种植流程上,对耕地准备、播种、后期田间管理等环节进行了细致规范。为了促进玉米根系的健康成长和养分的有效吸收,耕地的深度应当维持在20~30cm之间,这样能让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在种子播种的过程中,建议的播种深度是3~5cm,过深或过浅都可能对种子的萌发和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根据对周口市多个玉米种植户的种植效果的追踪分析,那些严格按照指定播种深度进行操作的农户,其玉米出苗的整齐度可以超过90%。施肥环节也要有统一的标准,明确基肥,追肥类型,施用量及施时。比如说,作为基础肥料,可以选择氮、磷、钾的比例是15∶15∶15的复合肥料,使用量在50~60kg/667m2之间。在玉米的拔节期和大喇叭口阶段,可以进行追肥,具体来说,尿素的追施应为10~15kg/667m2和15~20kg/667m2。依据周口市农业科研机构提供的试验田数据,按照这一施肥准则,玉米植株的生长状况更为健康,其穗粒数量和千粒重均有显著提升,最终产量有望增加大约12%。
通过这些统一推广标准的建立,能够让周口市玉米机械种植技术有规律可循地贯穿于每一个环节中,促进玉米种植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发展,保证玉米产量与品质的稳步提高。
2、协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在周口市玉米机械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模式上,新媒体技术辅助是创新而有效的普及途径,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推广技术,拍摄一批形象、直观的玉米机械种植技术短视频,例如拍播种机操作示范录像,细致地演示了怎样调整行距、株距和播种深度等主要操作步骤。每段视频时长以3~5min为宜,既保证了内容完整也不使受众产生疲劳感。经过对短视频平台数据的深入研究,观察到这种技术展示的视频平均播放次数可以超过5000次,获得的点赞数超出500次,同时评论和分享的次数也相当可观。由此可见,短视频可以引起广大农民的注意,并对玉米机械种植技术进行了有效传播。同时,设立玉米种植技术有关公众号,定期刊登图文技术文章,涉及玉米机械种植方方面面。如刊登了关于不同玉米品种特点及种植要点等文章,阐述了怎样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筛选适宜品种,穿插了高清图片及详细图表,例如不同品种玉米生长周期比较图,不同施肥量影响图。根据公众号后台的数据统计,一篇高质量的技术文章的阅读量可以达到2000~3000人次,而且用户的转发率相对较高,大约可以达到10%~15%。这样就使玉米机械种植技术迅速在农民间扩散开来。
3、建设“智能农机+精准农业”的模式
在周口市玉米机械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建设“智能农机+精准农业”模式是重要创新战略。该模式将智能化、精准化种植技术与管理理念相结合,提升玉米种植效率与品质。
政府要鼓励扶持农民引进使用智能农机具,这些智能农机具以自动化和智能化为特征,可实现精准播种、施肥和灌溉。通过使用智能农机具,农民能够更准确地把控种植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提升作业效率与质量。比如,智能播种机能够根据土壤条件以及种植要求对播种深度以及种子间距进行准确把控,保证每一粒种子能够获得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同时,政府要促进精准农业理念的运用与普及,精准农业注重农田环境精准监测与管理,并通过农田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向农民提供个性化种植方案与管理建议。比如,通过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建立,农民能够实时掌握土壤水分状况并准确地安排灌溉时间与水量;通过病虫害预警系统的建立,农民能够及时地发现和应对病虫害,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为打造“智能农机+精准农业”,政府仍需强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如加强农田道路建设、增加大型农机具通行能力等,加大电力设施建设力度,保障智能农机具正常使用,推进农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土地质量,增强产出能力。
建设“智能农机+精准农业”模式,是周口市玉米机械种植技术推广的一项重大创新战略。引入并应用智能农机具,普及精准农业理念,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可提升玉米种植效率与品质,促进周口市玉米种植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4、示范引领,辐射带动
周口市玉米机械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中,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策略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设置示范点、展示区等方式,使农民切身感受到机械化种植技术带来的切实成效,进而提高了他们对新技术的信任感与依赖性。
一是政府要选择玉米种植区域内有代表性的区块设立机械化种植技术示范点。这些示范点要对播种、施肥、灌溉至收割整个机械化作业过程进行演示,使农民对机械化种植技术优点及使用方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政府也可邀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到示范点进行现场指导、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民解决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采取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策略,政府能够促进玉米机械种植技术在周口市的推广应用。通过设立示范点与展示区,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可提升农民对新技术感知与接受程度,促进机械化种植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与普及。
5、社会化服务和金融支持
周口市玉米机械种植技术推广中,社会化服务和金融支持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全方位社会化服务与金融支持,能够为农民采纳机械化种植技术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
关于社会化服务,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向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市场服务。如政府可开设技术咨询热线或者在线服务平台等,及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与援助;搭建市场信息发布平台,向农民发布最新市场动态、价格信息等,如图1所示,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协助农民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在金融支持上,政府要配合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和贷款贴息。如政府可建立专项贷款基金,向购买机械化种植设备的农民发放低息贷款,联合保险公司推出以机械化种植技术为标的的保险产品,减少农民因技术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在政府提供服务与扶持的同时,也应鼓励与扶持社会力量加入社会化服务与金融支持中。如农业企业、合作社及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领域投入,增加农民资金来源与扶持力度。
6、紧密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
周口市玉米机械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中,区域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交流必不可少。周口市通过与其他地区加强交流合作,既可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成功实践,又可共享、推广其技术成果、实践经验,达到互利共赢。
周口市应积极地与其他主要的玉米种植省份或地域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和合作,通过举办技术研讨会、交流会,并邀请有关地区农业专家、技术人员及农户代表参加,就玉米机械种植技术发展趋势、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进行研讨。在此过程中,周口市有机会借鉴其他地区在机械化种植领域的前沿经验,包括先进的种植方法、设备选择以及作业流程等方面,并根据自身实际加以消化、吸收、创新。接下来,周口市可以与其他区域合作,共同推进玉米机械种植技术的示范性项目,通过协作设立跨地区示范点或者展示区等方式,集中展示机械化种植技术的优势与成效,这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民到此参观考察,而且能够促进各区域间技术交流与协作,促使机械化种植技术能够在更加广阔的领域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周口市也有机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例如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来加强与其他区域的远程合作和交流。通过搭建线上技术交流平台、共享数据库等,实现技术信息的实时分享与互动。如此,甚至不同区域间,都可以很容易地开展技术交流与协作,协同促进玉米机械种植技术进步。周口市除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以外,也可在玉米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上和其他区域开展合作。如从种子选育到肥料供应,再到农产品加工与销售都进行合作,从而形成一个完整产业链的合作模式。这既能够提升玉米种植整体效益与竞争力,又能够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与提升。另外,周口市可通过政府合作机制促进区域间政策协同与资源共享。例如,可以与其他地方的政府机构合作,共同出台促进玉米机械种植技术进步的策略,如提供经济补助、税务减免等,以减少农户使用新技术时的费用和潜在风险。同时也实现了科研资源、技术成果以及人才资源的共享,推动了区域之间协同创新与发展。
周口市在紧密区域间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要重视本土化技术人才与创新团队的培养。通过同其他区域的合作交流来吸引并鼓励更多的青年投入到农业科技方面的研究和学习。同时也可与大学,科研机构等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或者联合研发中心,为本土化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机会及平台支持。
实施以上创新策略后,周口市玉米种植业机械化、智能化、精准化程度有望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显著改善,作物产量与品质显著提高。同时新技术与新模式的推广与应用,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放眼未来,周口市玉米种植业现代化进程必将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应用的进一步普及而加快,给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
(作者单位:466000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农业机械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