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群养殖过程中呼吸道疾病发病机理及综合性防治对策

作者: 张毅

鸡群养殖过程中呼吸道疾病发病机理及综合性防治对策0

呼吸道疾病是一种综合性传染疾病,其发病原因与许多因素有关。侵犯人体呼吸道的病原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大量存在。倘若在鸡群的养殖过程中没有制定出一系列有效防范呼吸道疾病的管理措施,将很难杜绝鸡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概率,并且严重影响鸡群生长的效率。近年来,鸡呼吸道疾病的流行性特点发生改变,大多数呼吸道疾病可检查出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感染,且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诊断难度较大。因此,养殖户应当根据医师建议合理安排对呼吸道疾病的防控,采取综合性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早发现早处理的效果,进而降低呼吸道疾病在鸡群中发生流行的概率。因此,了解鸡呼吸道疾病的病原特点、发病机理以及综合防治措施对于鸡群健康至关重要。

一、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

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是多因素的,涵盖了病原体感染、环境因素、免疫状态以及营养状况等多个方面。首先,病原体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其中,病毒性因素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禽流感病毒(AIV)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等,因其变异性强、传播迅速,成为防控的重点。细菌性病原则以支原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为主,这些细菌常在鸡群中潜伏,一旦管理不善或环境条件恶化,便可能爆发流行。其次,不良的养殖环境,如养殖密度高、通风不良或贼风、温湿度不适宜、尘埃和有害气体积累等,都可能诱发或加剧呼吸道疾病。这些环境因素直接刺激呼吸道,同时降低鸡只的免疫力。此外,鸡只的免疫状态也是影响其健康的重要因素。免疫力低下的鸡只更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免疫力的降低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包括不恰当的疫苗接种、应激反应、营养不良以及其他潜在疾病。

二、鸡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呼吸道疾病是在养殖鸡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病原因有许多,其中主要是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 传染性强

这类呼吸道疾病的传染性极强,能在短时间内广泛感染养殖场内大多数鸡群。在养殖密度越高的鸡舍,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速度越快。呼吸道疾病常见扩散源为病毒和细菌,它们通过呼吸道的分泌物、禽类粪便以及直接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典型的例子就是新城疫和禽流感等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2、 地区和季节性差异

一些呼吸道疾病在特定区域和季节流行更广泛,比如传染性支气管炎在较为寒冷且湿润的环境下更容易爆发。此外,气候条件的变化也会对呼吸道疾病传染和扩散的程度产生一定影响。

3、年龄因素

易感群体的数量是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关键因素,尽管各个年龄段的鸡群都会感染呼吸道疾病,但呼吸道疾病病原微生物对不同年龄段的鸡群具有选择性,通常而言,年龄较小的鸡群免疫系统较弱,更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因此,养殖人员可以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提前做好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措施,从而确保鸡群健康生长。

三、鸡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

鸡感染呼吸道疾病后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一般表现为呼吸困难、眼鼻分泌物增加,嗓音发生变化等。具体表现为鸡群大范围出现喘息与气短,特别是在受到刺激后更加明显,其呼吸频率可能超过30次/min。此外,鸡眼部大多表现为泪液增加,眼睑肿胀,鼻孔可出现黄绿色分泌物,严重时某些鸡会出现声音嘶哑、拉风箱的现象。

除了上述呼吸系统症状外,呼吸道疾病还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症状,如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等。在发生呼吸道疾病的早期阶段,鸡群可能表现出轻度食欲不振,伴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拒绝摄食的情况,鸡只的体重会明显下降。此外,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鸡精神状态也会出现异常,通常表现为活动减少、精神萎靡,羽毛变得蓬乱和无光泽。成年鸡在感染呼吸道疾病后,会出现下蛋量减少的情况,且下蛋的蛋壳会变薄或发生变形。有些免疫力较差的鸡在感染呼吸道疾病后,会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病变,如气管和支气管的炎症,甚至可出现肺炎症状。

四、鸡呼吸道疾病诊断

1、观察生理状态

养殖户应当仔细观察鸡只的行为活动和生理状态,从而对鸡呼吸道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此外,在对鸡呼吸道疾病进行诊断时,不应只关注鸡只的某一临床表现,而应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其中主要包括评估鸡只的活动水平、食欲、呼吸模式、羽毛状态和运动精神状态。例如,一个健康的鸡群通常活跃,而受到呼吸道疾病影响的鸡只可能表现出活动减少、精神萎靡、埋群扎堆等现象。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鸡只食欲会降低,摄食量减少。此外,部分鸡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同时其羽毛光泽暗淡。通过综合考虑上述临床症状后,及时掌握鸡群感染呼吸道疾病情况,从而尽早对鸡群进行治疗,减少经济损失。

2、流行病学诊断

需要对鸡群周边家禽养殖分布、疾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分析,了解哪些呼吸道疾病曾在此地区或周边流行,可帮助兽医及养殖户对当前的疾病风险作出评估。此外,养殖户还应考虑当地的气候规律和环境条件,从而掌握呼吸道疾病流行的节点。养殖户还应调查野鸟群聚、迁徙等情况,这些因素都与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概率有关。

3、病理解剖

解剖学诊断能够对呼吸道疾病做出更为准确地判断,通过对死亡鸡只的内部器官进行仔细检查,了解疾病的具体影响和病变范围。诊断侧重于观察鸡的呼吸系统,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寻找病理变化。在进行解剖时,仔细检查气管和支气管内部是否有过度的黏液积聚、炎症迹象或其他异常物质。肺部观察寻找充血、水肿、出血点或肺泡的破坏等迹象。除了呼吸系统外,还需要检查心脏、肾脏和肝脏等器官,以评估呼吸疾病是否引起全身性影响,导致全身器官的次生感染或病变。

4、实验室检测

在鸡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中,实验室检测可以精确地认定病原体类型和疾病的具体性质,其通常包括病原体分离与培养、血清学检测和分子诊断技术。①病原体分离与培养是传统的疾病诊断方法,通过采集患鸡的组织样本(如咽拭子、肺组织)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可以直接观察和鉴定病原体;②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鸡只血液中的特定抗体或抗原来诊断疾病。使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AGID(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检测到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从而确认疾病的存在;③分子诊断技术,使用PCR(聚合酶联反应)检测技术,能够检测出极少量的病原体DNA或RNA。这种方法对于早期诊断和快速识别病原体(包括病毒和细菌)特别有效。

五、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措施

1、及时隔离传染源

及时将传染源隔离可显著降低呼吸道疾病在鸡群中流行的程度。养殖户应当定期巡查养殖场内是鸡只健康情况,并及时将患有呼吸疾病症状的鸡剔除隔离,死亡鸡只集中焚烧处理。如果发现感病鸡只存在烈性传染病的症状,应当第一时间上报动物预防疾病控制机构,同时采取紧急防疫措施,对养殖场内进行全面消毒。

2、做好生物安全措施

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避免引入外来病原体。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存活。消毒区域主要包括鸡群的居住区,鸡群的运动场地以及外来人员。通常对鸡群居住区每日进行三次带鸡消毒,选择刺激性较小,安全性较高,广谱的消毒剂。对于鸡群运动场地则选择每周进行两次环境清理消毒。而对于外来人员的消毒通常采用0.1%戊二醛、稀碘溶液、过硫酸氢钾溶液、季铵化合物、苯扎溴铵等消毒剂进行雾化消毒。

3、加强对健康鸡群的免疫保护

根据当地家禽疾病流行情况,定制科学的免疫程序。使用有效的疫苗,如IBV、AIV和ILT等,通过激活鸡只的免疫系统,提高其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力。加强鸡群的免疫力是有效防止呼吸道疾病流行的重要措施。定期抽检鸡群的免疫抗体水平,对于免疫抗体水平较差的鸡群应当进行补充疫苗接种。此外,由于不同疫苗接种后,抗体在鸡群持续的时间不同,养殖户应当及时进行强化免疫措施,从而保障鸡群的健康。

4、进行科学选址与引种

在选择场地进行建设养鸡场时,应当选择距离化学污染工厂较远的地方,从而确保鸡群获得良好的养殖环境。在引种阶段,养殖人员应当严格把关,将垂直传播性的病原微生物排除在外。引种前,育雏舍使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同时使鸡舍内维持空舍状态,一般持续时间应当超过15d。在进行饲养过程中,管理者应当安排好每日的粪便清除工作,长时间粪便积留在鸡舍内会产生有害物质,对鸡群健康造成威胁。在夏天时,有害气体超标直接影响鸡群的健康。因此,养殖管理户应当设置好鸡舍通风,保持空气流畅。此外,养殖户每月还应安排至少三次的大扫除,从而确保鸡群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

5、常见鸡呼吸道疾病治疗

①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并列为家禽二类传染病。此种病毒对炎热环境适应力不强,超过58℃的环境下难以生存,但传染性支气管病毒可对低温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同时这类病毒植株具有很强的变异性。传染性支气管病毒常侵犯鸡只的生殖道与肾脏,其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有时也会经食槽、饲料等进行传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死亡率较高,一般可达20%。

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初期阶段,有一部分鸡会出现呼吸道症状,例如,流鼻涕、咳嗽、流泪、声音嘶哑等。随着病程不断发展,患病鸡难以站立,容易挤在一堆,不愿运动。倘若产蛋鸡在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会严重影响产蛋率,同时出现摄食量减少和精神不振的现象。在染病1~2周后产蛋鸡生产的蛋较软,且出现蛋清会与蛋黄发生分离的现象。

对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养殖户可以采用中药治疗法。可将猪苓5g、贝母5g、广木香6g、黄芪10g、橘红5g、石苇2g、淡竹叶4g、苦参2g、前胡3g、五倍子3g、石榴皮5g,加入300mL纯净水煎煮20min给鸡饮水灌服,每日服用两次,一般连用一周,可以缓解鸡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对于某些病程较重的鸡,可在上述配方的基础上,加入矮地茶3g,金荞麦根5g,同时加入300mL纯净水煎煮20min,每日服用两次,一般连用一周。

②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同样属于病毒性疾病,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所引起。该病毒常经呼吸道和眼部途径进行传播,携带病毒的鸡康复后也具有传染性。传染性喉气管病毒同样不耐高温,在55℃高温环境下可存活15min,在37℃环境下可存活1d。传染性喉气管病毒对氯仿和乙醚等脂溶性化学试剂较为敏感。

传染性喉气管炎全年都可以在鸡群中流行,季节特征性较弱。传染性喉气管炎一般感染潜伏期在1~2周。潜伏期时间的长短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毒株的毒力有一定关系。一般而言,被感染的鸡群的感染病毒毒力越弱,潜伏时间就越长。发病初期患病鸡眼部会出现流泪症状,同时也带有流鼻涕的症状。在急促呼吸时,可闻及支气管湿啰音。随着病程逐渐加重,可出现明显呼吸道症状,如哮鸣音。

传染性喉气管炎治疗可以使用中药疗法与西药疗法。中药疗法一般是将黄连15g、陈皮10g、天冬5g、川贝8g,加水250mL纯净水煎制,灌服5mL/只,每日服用两次。这一配方可达到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此外,还可使用西药疗法。在患病鸡初期阶段使用多西环素配合泰乐菌素进行治疗。

③禽流感的治疗措施

家禽流行性感冒又称禽流感,是由流感性病毒而引起的家禽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该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播性。并且禽流感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性,不同病毒粒子之间的基因组片段可进行随机组合,进而融合成新型病毒基因,新型病毒基因的复制能力与感染能力更加强大。因此,对禽流感进行接种疫苗处理的效果有限。

禽流感急性发病和慢性发病之间的临床症状有一定区别。急性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病毒引起,其潜伏期较短,一般在3d左右发病。急性型禽流感病毒主要侵犯鸡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死亡率较高。而慢性禽流感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如咳嗽、流鼻涕等,但死亡率较低。但若此时继发细菌性感染,会使病鸡的摄食量减少。在产蛋时期,产蛋率也会有所下降。

若发现存在鸡群感染禽流感的情况,养殖场管理人员应当立刻进行隔离措施,同时观察患病鸡的发病状况,进行对症治疗。对于感染禽流感较为严重的病鸡,应当及时进行灭杀处理,并集中进行焚烧,确保将传染源及时清除。

④鸡传染性鼻炎的治疗

鸡传染性鼻炎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这种疾病主要由副嗜血杆菌所引起。副嗜血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球杆菌,其在外界环境中存活的能力非常弱,一般在几小时内就会死亡。但在寒冷条件下存活的时间较长,有时甚至可以存活十年以上。在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初期,患鸡会出现流鼻涕和打喷嚏的临床症状,其产生的鼻液气味非常难闻,同时在干燥后可以形成黄色结痂。随着病程逐渐加重,患鸡面部会出现肿胀,有时可发生眼结膜炎。若产蛋鸡感染鸡传染性鼻炎后,会导致其产蛋量下降。严重可出现呼吸困难,食欲丧失等。鸡传染性鼻炎同样也可以采用中药治疗法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为提高养殖鸡的经济效益,养殖场的管理者应当掌握各类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从而提高鸡群的存活率。在对鸡呼吸道疾病进行防范过程中,应当综合考量各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并根据不同鸡群的生长特征,设计出合理的防控方案,同时应当提高鸡群自身免疫力,以降低呼吸道疾病对鸡群的危害。

(作者单位:511800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