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祁连圆柏嫩枝扦插成活技术有效应用的初步探讨
作者: 隆更发
祁连圆柏为青海特有树种,生长于高海拔,适应性强,抗逆性能好,是一种优良的人工造林树种,也是一种重要的绿化树种。与人工播种育苗相比,嫩枝扦插育苗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育苗时间,可以使苗木的成活率提高2~3个月,这对于森林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人工造林的有效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根据多年工作中经验,对祁连圆柏嫩枝扦插成活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促进祁连圆柏幼苗的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祁连圆柏的特征特性
1、祁连圆柏的植株性状
成年祁连圆柏高可达20m,胸径可达3.5m,树冠呈塔状或锥状,老龄树体呈钟形。在幼苗期或在基部徒长分蘖枝条上的三角状披针形,刺叶三枚交互轮生,底部有节向下伸展;老树多为鳞状叶片,对生,紧靠在小枝上。花朵为雌雄同株;果实呈浆果,不裂,外层覆有白色粉末。
2、祁连圆柏的生长条件
圆柏喜光,幼树耐荫蔽,喜欢温暖凉爽的天气,比较耐冷,适应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能生长在酸性、中性和石灰质土上,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土壤的干燥和湿润。但最好是在土壤中性,深度较深,排水良好的地方。发芽能力强,耐修剪,寿命长,根系深,侧根也非常发达。对各种有毒气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所有的针叶树木中都具有很高的抵抗力。
3、祁连圆柏的分布范围及用途
圆柏是青海地区的一种重要树种,生长健壮、病虫害较少,一般常见的有锈病,刺柏红蜘蛛等。因其四季常青,树冠美观,在公园及庭院中可孤植、行植或丛植以供观赏。又因生长慢、耐修剪、可作绿篱,还能作其他松柏类的砧木。
二、祁连圆柏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缩短祁连圆柏的育苗周期
祁连圆白嫩枝扦插育苗技术通过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嫩枝进行扦插,能够快速生根,成苗时间较传统育苗方法大幅缩短,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育苗效率,而且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满足了大规模林业生产的需求。快速成苗的特点,使林农能够更迅速地进行苗木移栽,缩短了育苗到栽培的时间间隔,进而加快了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进程。
2、有利于培育健壮幼苗,满足林业建设要求
祁连圆白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应用,通过选择优良母株进行繁殖,保证了幼苗的遗传一致性和优良性状的继承。扦插苗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能够在移栽后迅速适应新的生长环境,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同时,扦插育苗技术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进行繁殖,从而培育出更具抗逆性的幼苗,满足不同地区林业建设的需求,栽种方法不仅提高了苗木的质量,而且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祁连圆白嫩枝扦插育苗技术,通过快速繁殖大量优质苗木,能够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尤其是在生态脆弱区和荒漠化地区,通过大面积种植适应性强的祁连圆柏,不仅能够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祁连圆白作为一种优质的经济林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推广祁连圆白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祁连圆柏的扦插育苗技术
1、祁连圆柏幼苗期搭建遮荫棚
祁连圆柏在幼苗时期不耐光照射,强烈的阳光会导致叶片灼伤,所以在幼苗生长之前,必须有一个遮荫棚。在搭建遮荫棚前,整理苗床,要保证苗床地势较高、通风良好、背风向阳、有足够的光照,周围有足够的水源和电力供应。荫棚应为东西走向,采用竹杆或钢材搭建,高度3m,宽度6m,长度与苗床长度相结合,在荫棚中应配备完善的灌溉设施,扣好棚膜,并在棚架上安装结实的支架,以达到遮阴处理。
2、祁连圆柏苗床准备
苗床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电路方便的绵黄土或沙壤土上,用遮荫网架起一座抗风力较强的遮荫棚,周围用铁丝进行加强,其面积的大小由育苗多少来决定。苗床长8~10m,深度20~25cm,宽1.2m,间隔0.8~1.0m,并设置比床面走道和排水沟低的高度。在每个床表面0.8~1.0m的距离上,设置1根直径2cm的塑料管空架在床面之上,在塑料管上每隔40cm安装1个平嘴喷头,塑料管的一端与自来水连通,并安装1个阀门,而另一端则是直接用阀门堵死。在进行育苗前,首先要配置好一种营养基质,其组成成分为有机质土、河沙、珍珠岩,其比例为2∶2∶1。在配制前,先将药剂的成分过滤一下,然后将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放入每立方米的土壤中,进行彻底的消毒。在填充营养土之前,先将罐子放在育苗床上,然后将罐子的四条腿都放好,然后将罐子里的营养土填充到罐子里。
3、祁连圆柏插穗采集
在插穗采集时,母株的树龄对其扦插存活率有较大的影响。一般以7~8年生的健壮母树为试材。要保证母树的生长状况良好,分枝状况良好,没有病虫害。若为春天的扦插,采收的时间通常在5月中至6月初。若为夏天,则应于7月底至8月初采插枝。在这两个阶段中,收集到的插条都是比较湿润的,这样可以更快地成活,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插条的存活率。一般来说,收集的树枝必须是木质化的,半木质化的,并且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其长度必须在10~30cm之间,粗细必须为0.6cm。收集到插条后,去掉根部的所有叶子,仅留下顶端的三片叶子,将插穗的根部剪掉,以60根为一捆,将其捆绑,放入300mg/kg或100mg/kg的6号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4h或12h,经过浸泡,插穗的生根率达到70%。
4、祁连圆柏扦插处理
插穗准备好后,将插穗斜置于装有营养基质的容器内,每隔一段距离插一根,插深5~6cm。在正式扦插前,要对苗木进行分类,保证不同品级的苗木生长在同一区域,便于后期的管理。扦插结束后要及时浇透水,水渗后要将插穗扶直。在60天的精心管理下,插条的存活率通常在70%以上。
5、扦插后的苗床管理
插穗扦插完成以后,由于外部的气温逐步上升,幼苗的蒸发也在持续增加,因此要按照插穗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进行有针对性的苗床管理。在进行总体的栽培时,要注意掌握好气温,降低光线对嫩枝的伤害。通常情况下,在树荫顶上放一张有70%左右的黑遮阳网罩。苗期扦插发芽比较慢,所以发芽后要分期进行。在扦插后40d之内,要做好苗床营养介质的供水,保持苗床的湿度,每日3~5次,一次1~2min,主要是保持插穗叶片湿润,使土壤的含水率在40%~50%之间。苗床环境中的气温为25~28℃,土壤基质的气温为18℃,并通过对遮阳网片和通风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达到对荫蔽大棚的温度的有效调整。当外部的气温上升时,温室的内部的湿度变得更大时,应将周围的通风口开启,使其保持通风。在切块完成后,可以选用0.1%高锰酸盐钾肥和0.2%多菌灵对苗床1次灌根,间隔15天1次,连施2~3次。在两个星期内,用50mg/kg的丁二烯对扦插根部进行液体喷雾,以加速扦插根部的生长,以保证迅速的成活率。扦插后40~60d为育苗成活率最高的时间。在此时期,要注重对根部的保护,以促使扦插生根。要注意苗床的温度调节,不能太高,一般是18~22℃,15~18℃。在温室大棚内的气温超过一定限度后,立即开启通风口进行通风冷却,其它的种植管理方法与第一步一样。在插穗生根成活以后,根据常规的育苗管理措施,有目的地进行有计划地进行栽培,在第二年,在育苗的平均高30cm以后,就可以进行容器苗的定植,也可以进行山上绿化,存活率在90%左右。
6、扦插后幼苗移植
移栽到田间的幼苗,在移栽前10~15日,就得把地膜掀开,等幼苗完全适应田间气候后,再进行移栽。移栽的苗圃要有一片平坦的土地和一片松软的泥土。同时要做好土壤的消毒及地下的害虫的预防,在移栽后要及时地进行浇水、中耕、保墒、增温。适宜的移栽时期为4月20日,即“春雨”前后。将其移植到营养钵中的时候,使用13cm×15cm的营养钵,将其装入田间的土壤中,然后挤紧排放出去,苗床的宽度是1.2m,长度是根据数量来确定的,在苗床与苗床之间留有0.8~1.0m的工作带,这样便于管理。在育苗盆栽中,在育苗盆栽之前,要在育苗盆栽上覆盖一层薄膜,以增加育苗的成活率,为来年育苗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4月中旬以后可以开膜试种,15日以后可以上市销售,也可以移栽到田间。
7、祁连圆柏常见病虫害防治
①叶枯病
祁连圆柏叶枯病主要通过病原菌的孢子传播,病原菌在病叶或病枝上形成孢子囊,孢子囊破裂后释放出大量孢子,病害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孢子随空气流动、雨水或昆虫传播,接触到寄主叶片后,萌发成菌丝,进一步侵入叶片组织。初期叶片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形成直径1~5cm的病斑,病斑中央逐渐变为灰白色,边缘呈棕褐色,病斑周围的组织逐渐枯死,呈放射状,病叶逐渐变黄,最终脱落。在病害严重时,祁连圆柏的叶片大量脱落,导致枝条光秃,影响生长和观赏价值。为了防止祁连圆柏叶枯病的发生,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②枝枯病
祁连圆柏枝枯病是由疫霉的真菌引起的疾病,主要侵害祁连圆柏的枝条和叶片,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孢子囊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后,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通过风雨传播,感染新的植株,主要侵害植株的枝条和叶片,导致叶片枯死、枝条枯萎,病害的传播速度受气温、降雨、湿度等因素影响,高温多雨季节病情严重。初期叶片出现淡褐色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整个叶片枯死。病菌侵入枝条后,枝条逐渐枯萎,枯死部位呈灰褐色,病健交界处明显,严重时,整棵植株的枝条都会枯死,形成光秃状。防治期间可以使用5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③根腐病
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树木的生长和存活造成严重影响,主要由土壤中的真菌、细菌等病原菌引起,当树木生长环境恶化,土壤积水、土壤板结、土壤酸碱度不适宜等,病原菌容易侵入树根,引发病害。从发病季节来看根腐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和秋季最为严重,春季气温回升,病原菌繁殖加快;秋季气温下降,树木生长缓慢,抗病能力减弱,病害容易蔓延。根腐病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病害表现为树根局部腐烂,树木生长缓慢;中度病害表现为树根大部分腐烂,树木生长受阻,枝叶枯黄;重度病害表现为树根全部腐烂,树木死亡。发病初期病根表面出现褐色或黑色斑点,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腐烂区,腐烂区质地松软,易剥离。严重时,病根呈空洞状,失去支撑作用。病根腐烂后,树干出现凹陷、开裂、溃疡等症状,病树树皮粗糙,易剥离,枝叶枯黄、脱落,生长缓慢,严重时,病树枝叶全部枯死。发现病树后,及时清除病根、病枝,并烧毁。对病树进行药剂防治,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防治,每隔15~20d灌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④松毛虫
松毛虫(Dendrolimus pseudotsugamalus)是一种重要的林业害虫,主要危害祁连圆柏等松柏科植物。松毛虫成虫体型较小,雌雄异形,雌虫体长约为10~15mm,棕红色,背部有黑色斑点,雄虫体长约为9~12mm,腹部末端有2对蓝色附器,幼虫体长约为20~30mm,灰绿色,背部有黑色斑点,腹部有许多刺状突起。松毛虫在青海、甘肃、陕西、四川等省份均有分布,其生命周期一般为1年,成虫在5月至6月间出现,雌虫在树干上产卵,卵孵化成幼虫后开始为害。幼虫共5龄,龄期分别为1龄、2龄、3龄、4龄和5龄,幼虫在7月至8月间为害最严重,此时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幼虫的生长发育。松毛虫主要为害祁连圆柏的嫩枝、嫩叶和球果,幼虫侵入嫩枝、嫩叶后,会导致叶片枯黄、脱落,进而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球果受害后,会导致种子产量降低,影响繁殖,严重时植株的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防治该种害虫推荐使用2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⑤木蠹蛾
木蠹蛾是一种常见的林业害虫,主要危害祁连圆柏。以下是关于祁连圆柏,柏木蠹蛾成虫为中型蛾类,体长20~30mm,翅展60~80mm,雄蛾触角羽毛状,雌蛾触角丝状,前翅灰褐色,有两条明显的暗褐色横纹,后翅灰白色。卵椭圆形,长约1.5mm,宽约1mm,表面光滑,初产时为淡绿色,后变为淡黄色。幼虫体长30~50mm,头部黄褐色,身体黄绿色,体表有白色纵线。胸部有5对足,腹部有10对足,蛹长20~30mm,黄褐色,头部较大,胸部较宽,腹部较细。祁连圆柏木蠹蛾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树皮下越冬,成虫羽化盛期为6~7月,幼虫为害期主要集中在7~9月,该种害虫目前主要分布在祁连山、秦岭、太行山等地区。受到害虫危害之后幼虫在树皮下取食,导致树皮受损,出现裂缝,为害严重时,树皮会脱落,露出木质部,导致树干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树干逐渐枯死。幼虫危害严重时树冠还会出现枯萎现象,导致树木生长缓慢,树形不整齐。防治该虫害虫推荐使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总之,大力推行祁连圆柏嫩枝扦插法,可以极大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保证在较短的时间里,可以培育出更多的高质量的苗木。在新的历史阶段,从插穗采集到扦插处理,再到后期的苗床管理,都要进行细致的工作,将育苗过程中的许多不利因素降到最低,保证扦插后可以迅速成活,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810500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