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林木夏季方翅网蝽和美国白蛾防治的系统研究分析
作者: 王爱兰 郭良伟
林木夏季方翅网蝽和美国白蛾是严重威胁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害虫之一。方翅网蝽以法桐叶片为食,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美国白蛾则以取食叶肉,大龄幼虫可取食叶脉,严重时可以将整株全部吃光,对树木的健康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有效防治这两种害虫,减少其对森林资源的危害,本文主要针对林木夏季方翅网蝽和美国白蛾的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季节性分布、损害情况和防治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保护林木的健康生长。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控制害虫数量至关重要。
一、夏季方翅网蝽和美国白蛾的特征
1、夏季方翅网蝽特征
法桐方翅网蝽一年发生5代,成虫在法桐树皮下、地面的枯枝落叶和树冠下的地被植物上过冬。成虫在4月中下旬就会进行活动并开始取食,在叶背上进行产卵。成虫的寿命约为30~55d,每一只雌虫产卵数量大约在300粒,产卵持续约30~40d。5月初卵孵化后,第二代便会呈现出世代重叠现象,且世代重叠程度严重,从5~9月是为害盛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气温低于10℃时开始越冬。成虫出蛰的温度为8~10℃,如果温度超过10℃会向树冠转移。成虫具备较强的耐寒性,可以抵御低至-22.3℃的低温。该虫可以通过借风或者通过成虫活动来传播,也可以随着苗木或带皮原木来进行远距离传播。
夏季方翅网蝽雌成虫体长约3.2~3.7mm,体宽大约在2~2.3mm,腹部呈肥大状态,末端呈圆锥状,产卵器明显。针对雄虫,它的体形一般比较小,腹部会呈现出瘦长状,在腹部的尾端会发现一对爪状抱握器。头部顶部和体腹面颜色表现出黑褐色,在足和触角部位呈现出浅黄色。头部为兜盔状,略微扁平。腹部宽而短,后部有明显的收缩。卵的长度约为0.4mm,宽度约为0.2mm,形状呈现出茄形,顶部出现卵盖,以圆形状出现,颜色为褐色。若虫经历5龄,老熟若虫体长约1.6~1.8mm,体宽大约在0.8~1.2mm,会发现头部出现5个刺突,触角会出现4个节,前翅前端表现出褐色,后翅表现出黄白色。腹部为黑褐色,侧缘为黄白色。主要的鉴别特征是侧背板和前翅外缘具有成列的小刺,前翅的前缘在基部强烈外弓,形成长方形的翅。
2、美国白蛾特征
美国白蛾在山东一年的时间可以发生三代,蛹时期会在树皮、墙缝和表土等位置过冬,羽化盛期分别出现在4月中下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上中旬,这种害虫比较喜欢光线强烈且气候潮湿的地方,所以在具有这样特点的地方可以常见,成虫大部分会在黄昏的时候进行羽化,凌晨的时候交尾,产卵的位置主要是在植物的叶背上。幼虫可以将其分为6~7龄,1~2龄的幼虫会取食叶片,叶片被取食以后会表现出透明的纱网状,只剩下叶脉,针对3龄幼虫,它会将植物的叶片咬成缺刻状,若是4龄期,它可以在网内分散取食,5龄以后的幼虫开始进入到了暴食期阶段,这时候食量大增,严重情况下,它会把整株植物的叶片全部啃食干净。近些年来,发现美国白蛾发生期具有不整齐现象,具有世代重叠情况。该虫的取食范围非常广泛、繁殖能力比较强且传播途径广,针对该虫的防治仍然存在困难。
二、林木夏季方翅网蝽和美国白蛾对林木的危害
方翅网蝽属于一种寡食性害虫,其主要危害植物主要以悬铃木属植物为主。正常情况下,方翅网蝽会直接聚集于叶片的背面,吸取树叶的养分。首先,大量的养分被吸取会导致叶片失水并发生枯黄、掉落。当危害严重时,树木的叶片会大面积发生坏死,最终导致整株植物死亡。方翅网蝽口器较为锐利,会对植物的叶片组织产生损害,还会传播炭疽病菌,最终导致法国梧桐出现死亡。及早发现和处理方翅网蝽的寄生现象,对于控制法国梧桐的病情发展非常重要。
美国白蛾则主要以林木的叶片为食,它们的幼虫喜欢吃林木的嫩叶,会大量取食叶片或整株吃光。美国白蛾幼虫的侵害会导致林木营养不良,生长受限,并影响树木的风险抗性。此外,美国白蛾成虫会进行大规模的繁殖,大量产卵附着在林木上,孵化后的幼虫进一步加重了对林木的伤害。由于美国白蛾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和高繁殖力,其侵害往往规模巨大且难以控制。这两种害虫不仅直接取食林木的嫩叶,削弱了林木的养分摄取能力,还可能造成机械伤害和导致林木发育异常。大规模的害虫侵袭会导致林木整体衰弱、减产、死亡,并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三、林木夏季方翅网蝽和美国白蛾防治的重要性
首先,林木夏季方翅网蝽和美国白蛾的防治可以减少经济损失。这些害虫不仅直接影响林木的生长和产量,还可能导致林木的死亡和自然资源的损失。通过采取措施,做好防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经济方面的损失,保护林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林木夏季方翅网蝽和美国白蛾的防治对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这些害虫的大规模繁殖和侵袭会导致林木的大面积死亡,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林木在生态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和角色,包括固定碳、保持土壤水源、防风固沙等。如果林木受到严重的害虫侵害,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恶化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及时控制和防治林木夏季方翅网蝽和美国白蛾的数量,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四、林木夏季方翅网蝽和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方法
(1)林木夏季方翅网蝽
生物防治方法是利用方翅网蝽的主要天敌,包括史氏盘腹蚁、白条蜘蛛、草蛉和螳螂。史氏盘腹蚁主要以方翅网蝽的卵和幼虫为食,控制它们的数量。为了使用史氏盘腹蚁进行生物防治,需要提供盘腹蚁的栖息地,例如提供合适的巢穴和食物来源,同时控制其他化学农药的使用,以免对盘腹蚁造成伤害。白条蜘蛛可以通过捕食方翅网蝽来控制其数量。白条蜘蛛的引入需要在林木上建立合适的生境,例如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提供充足的食物,以促进白条蜘蛛的繁殖和生存。草蛉是一种肉食性昆虫,可捕食方翅网蝽的幼虫。为了利用草蛉进行生物防治,可以通过放置草蛉的幼虫或成虫在林木上,以增加其数量。在采取生物防治措施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要点。首先,避免前期使用化学农药对有益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免破坏方翅网蝽的天敌种群。其次,通过人工繁育天敌来达到防治效果,可以直接将繁育后的天敌释放到受方翅网蝽危害的地区。同时,定期监测和评估天敌的数量和防治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2)美国白蛾
周氏啮小蜂是一种寄生蜂,这种动物可以将自身的产卵器插入到美国白蛾等害虫的蛹内进行产卵,造成被美国白蛾蛹死亡,防治可以将周氏啮小蜂放入需要防治的目标范围,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农药污染,进一步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更能以虫制虫,最大程度维持生态平衡。但是,周氏啮小蜂的繁育需要大量的工程量,时间周期较长,同时防治效率并不高。在使用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放蜂时间和天气条件。一般最佳的放蜂阶段是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阶段和化蛹初期阶段,此时天气一般偏暖,应选择气温25℃以上、晴朗、风力小于3级的天气进行放蜂。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经过橄榄油处理后柞蚕茧采用皮筋来捆绑在树上,使里面的周氏啮小蜂自己飞出来就可以。
2、化学防治方法
(1)林木夏季方翅网蝽
①树干注射:这种方法起到的效果比较显著,且可以减少用药的次数,污染小、可以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但采用这种方式需要注意一些事项:药剂类型以内吸性水剂为佳,保证药量。注射量以树木胸径来确定:每1cm胸径用原药1~3mL,如果胸径不超过10cm按照1mL/cm确定药量;胸径在10~25cm按照2mL/cm确定药量;若胸径超过25cm按照3mL/cm确定用药量。注药孔数量根据树木的大小实际情况确定,如果胸径不超过10cm,只需要1孔,如果在10~25cm范围则需要2孔;如果在25~35cm范围则需要3孔;若是超过35cm需要4孔。选择浓度为25%的杀虫双水剂、40%久效磷、40%乐果乳油等药物进行注射可以达到显著的效果。
②涂抹树干:在方翅网蝽的盛行期5~8月,可采用内吸性化学农药进行树干涂抹防治。采用浓度在40%的氧化果或者浓度在48%毒死蜱原液20mL/株,对其进行稀释,稀释比例是1∶2~5倍液,将其进行树干涂抹,涂抹的宽度大约在20~30cm范围,涂抹以后需要采用有色塑料薄膜进行包扎,在之后的5~7d将薄膜拆解下来,涂药频率为20~30d一次,不能每次涂抹相同的部位,避免造成药害。全年施药3~5次,可将该虫的发生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③喷雾。这种措施主要在若虫期和初量羽化成虫期开展,需要在没有风的条件下开展,进行高压喷叶,确保药液可以穿透冠层使得叶片的下表面湿润,化学喷雾防治一般使用10%吡虫啉、10%啶虫脒、2.5%溴氰菊酯,用药频率保持在8~10d一次,连续喷施2~3次。
(2)美国白蛾
喷雾方法是一个常见的应用方式,在幼虫时期阶段实行,通过农药的喷洒来进行防治。在喷雾式防治方法中,可以考虑选择无公害、没有污染的生物农药。喷洒时,可以适量喷洒在树木的低处位置,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药物的投入成本降低,也可以把对环境的危害和影响降到最低,为了提高化学防治效果,喷洒的时间和阶段也非常关键。选择树木生长阶段的5~9月进行虫害药物防治是最好的时机。在这个阶段,美国白蛾的幼虫活动较频繁,防治效果更为显著,可采取飞机喷药防治与地下人工喷药防治相结合,提高防治效果。
3、物理防治方法
(1)林木夏季方翅网蝽
①在11月上旬需要清除树干上的翘皮,因为方翅网蝽成虫可能在这些缝隙中生活。在清除过程中,务必要将树干上的翘皮清除干净,并注意周边环境是否有成虫存活。如果有,应该进行灭杀。还要清理干净所有树叶落在篱笆上的地方,针对清理的树皮和落叶,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
②树干涂白。涂白的位置是树干基部,主要使用石硫合剂。这种处理方法能够使树干变得明亮,增加反射光线,降低方翅网蝽成虫在树干上产卵的选择性。通过涂抹树干,可以有效减少方翅网蝽的寄生和繁殖,对防治方翅网蝽具有积极的影响。
(2)美国白蛾
①人工猎杀:一是在低龄幼虫期(2~4龄)剪除网幕,集中销毁。二是在秋季第三代化蛹后,可以通过深挖泥土的方式将蛾蛹深埋至泥土深处,以杜绝美国白蛾的繁衍和存活。另外,为了彻底消除美国白蛾的繁殖源,可以大量搜集掉落的树枝和枯叶,均匀洒落在地面上,并进行集中焚烧。三是绑草把,第1代在6月中旬~下旬,7月上旬前进行解除烧毁草把;第2代在7月下旬~8月上中旬进行;第3代在9月中旬开始,第3代因为世代越发不整齐,草把早绑,晚解,待化蛹结束后即12月~翌年3月,解下草把集中销毁。
②诱诱法:在美国白蛾成虫发生的时期,可以在虫害盛行的位置放上黑光灯,利用灯光吸引并将害虫诱杀,关于诱虫灯的防治要合理,进行四周空旷区域的合理布置,以获得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在诱虫灯的间距方面,每一个诱虫灯之间的距离要间隔100~200m,此外,还应定期对诱虫灯进行喷药毒杀以消灭诱杀的美国白蛾成虫。
③诱捕器诱捕:在成虫羽化期,利用悬挂性诱捕器,诱杀成虫。每40m悬挂一个诱捕器,或悬挂1~2个/667m2诱捕器,可有效诱杀美国白蛾成虫,且一片诱芯可持续使用4~6个月,效果比较明显。
4、农业防治方法
(1)夏秋季及时清除落叶并集中焚烧,消灭虫卵
美国白蛾和夏季方翅网蝽的卵多数存在于落叶上,在夏秋季节要及时清除落叶并集中焚烧,以消灭它们的卵。通过清除落叶可以减少害虫的数量,阻断它们的繁殖来源,减少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2)发生期及时剪除受害严重的叶片,并集中带出苗田外焚毁
在害虫发生期间,如果发现作物上受害严重的叶片,需要及时进行剪除,并将这些叶片集中带出苗田外部进行焚毁。法桐方翅网蝽成虫会大量聚集在树皮或者是落叶的部位进行过冬,在秋季及时对树皮层以及落叶进行清理,这样一来,就减少了越冬虫的聚集。该蝽出蛰时对降雨敏感,可于春季出蛰结合浇水对树冠虫叶进行冲刷,也可在秋季采用树冠冲刷方法来减少越冬虫量。通过剪除受害严重的叶片可以减少害虫的寄生和繁殖,避免害虫对作物的进一步危害。
(3)适时修剪,减少法桐方翅网蝽的发生世代数
针对夏季方翅网蝽这类害虫,可以采取适时的修剪措施,减少法桐方翅网蝽的发生世代数。适时修剪可以削弱害虫的适生环境,减少害虫的存活和繁殖机会,降低它们对法桐的危害。如果是修剪比较频繁的法桐,它会在每年的春季和夏季重新发出新叶,这个时候则为害虫提供了春季和夏季所需要的食物。而每隔5~6年再进行修剪,树体已经形成了花枝,只在每年的春季再萌发新叶,这个时候害虫就只在春季发生。
林木夏季方翅网蝽和美国白蛾对林木的生长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为了降低害虫对森林系统的危害,促进林木健康生长,进行对害虫的防治研究势在必行。林木夏季方翅网蝽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其幼虫以树木叶片为食,会造成叶片凋落和萎缩,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枝条死亡甚至树木倒伏。美国白蛾则主要以树木的嫩叶为食,大量食害会导致森林植被受损、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对这两种害虫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害虫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农民和林木经营者等各方的共同参与。只有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才能有效地控制林木夏季方翅网蝽和美国白蛾的危害,保护森林的健康和生态平衡。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为有效防治林木夏季方翅网蝽和美国白蛾提供科学依据,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273115 山东省曲阜市石门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