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红柿丰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及水肥科学管理分析
作者: 王斌燕
西红柿作为人们日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大棚西红柿栽培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以往传统西红柿栽培技术在季节方面的限制,满足了消费者对于西红柿的需求。为了保证西红柿的品质,提高西红柿的产量,推动大棚西红柿产业快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大棚西红柿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大棚西红柿水肥管理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目前随着市场对西红柿需求量越来越大,大棚西红柿种植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吃到健康、高品质、高质量的西红柿,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研究大棚西红柿的栽培技术,对大部分西红柿栽培技术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开展科学的水肥管理工作,满足西红柿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降低西红柿病虫害发生的概率,提高大棚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
一、 大棚西红柿丰产栽培技术应用
1、大棚西红柿科学选种及种子处理技术
大棚西红柿的种子质量直接关乎大棚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做好大棚西红柿选种工作至关重要。虽然大部分西红柿栽培技术突破了以往传统露天栽培技术的限制,实现了反季节蔬菜的培育,但是其在应用过程中并不拥有露天栽培的光照条件。在大棚西红柿品种选择方面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对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以及种子的环境适应能力的分析和考虑,确保西红柿的品种在弱光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如果西红柿的收获季节是秋冬两季,需要在选种方面选择晚熟、抗病虫害能力强、植株高大的品种。为了提高后期西红柿种子的成活率,需要对西红柿种子进行科学处理。在播种之前,需要将选择好的西红柿种子放在阳光下进行晾晒。晾晒的目的是将种子中多余的水分去除掉,晾晒时间不可过长,一般控制在2—3小时左右。晾晒完成后,需要将种子放入一定量的恒温水中对种子进行有效清洗,在清洗的过程中劣质的种子会漂浮在水面上,通过此方法可以淘汰劣质种子,留下饱满优质的种子。随后将种子放在一定量的温水中进行浸泡处理,控制好浸泡温度和浸泡时间,一般温度保持在30℃左右,时间保持在5小时左右。浸泡完后,选择适量的硫酸二钠加入水中对种子继续进行浸泡,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浸泡完成后,需要对种子进行清洗处理。最后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放置在28℃的环境中,当种子的露白达到80%后方可进行播种。
2、大棚西红柿栽培土壤耕作和改良技术
如果土质不满足西红柿的栽培要求,会影响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土壤的透水性能,需要耕作处理大棚内的土壤,增加土壤肥力,为西红柿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目前采用的土壤耕作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土壤浅耕技术。如果在夏秋季节对土壤进行翻耕,可以通过浅耕的方式将土壤中的杂草清除,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不过长期使用浅耕法,土壤中的水分和肥料会出现逐渐流失的情况,土壤的结构也会遭受一定的破坏。二是,土壤免耕技术。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土壤进行耕作,或者借助相关的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耕作,清理掉土壤中的杂草,确保土壤环境满足西红柿的生长需求。三是,土壤覆盖法。它主要将绿肥或者农作物的秸秆覆盖在土壤的表面,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发生腐蚀分解现象,此操作可以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可以将地膜覆盖在土壤的表面,减少水分的蒸发量,保持土壤的温湿度,实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为后续西红柿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提供保障。同时,还需做好土壤改良工作。目前,西红柿种植的范围越来越广,不同的栽培地区所具备的土壤条件有所不同。如果西红柿栽培地区的土壤属于劣质土壤,比如盐碱地、沙漠地、土壤黏重性比较大的地区,土壤偏酸偏碱性地区等。通过土壤改良处理满足大棚西红柿的栽培要求。比如,可以通过定期持续性土壤浇灌作业的开展对盐碱地土壤所含盐分进行稀释。也可以选择适量的地膜覆盖在地表,在地膜覆盖之前依次开展土壤中耕、土壤施肥和土壤浇水作业,选择适合的除草剂对土壤进行喷灌处理,随后利用地膜对土壤进行密封覆盖,这样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实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达到对土壤改良的目的。在具体土壤改良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对土壤改良措施进行合理的应用,满足大棚西红柿的栽培需求,提高后期果品品质。
3、大棚西红柿播种育苗技术
为了提高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缩短西红柿的栽培周期,可以在大棚西红柿栽培过程中采用两茬播种方式。第一茬播种时间是每年的2—3月份,第二茬播种时间是每年的8—9月份。在播种作业开展前,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对西红柿播种时间准确确定。目前在大棚西红柿采用的播种育苗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直播技术。以苗床为载体的西红柿育苗方式。通常选择每年的5—6月份进行育苗。在育苗前,需要在苗床上覆盖一定的地膜。尽量选择无滴膜,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保持地表充足的养分,提高地表温度,增强透光性,让大棚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避免病虫害的发生。播种作业结束后,观察幼苗的出土情况,当幼苗出土率高于75%时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通风操作。在此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因为西红柿根部在生长过程中对外界的温度比较敏感,一旦温度过高会影响育苗的效果。二是,育苗盘育苗技术。当前在西红柿育苗盘育苗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育苗盘或者育苗钵将提前配置好相关的营养液放置其中,充分均匀的混合肥料和土壤。根据西红柿的生长特征以及上市时间,对西红柿的播种时间进行合理选择。冬、夏两季西红柿的苗龄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冬季苗龄时间比较长(45天左右)夏季苗龄时间比较短(20天左右)。育苗工作结束后需要进行覆土操作,控制好覆土的厚度,确保其保持在1.5cm左右。同时控制好温湿度。白天和晚上的温度分别保持在25—30℃和15—20℃。观察西红柿幼苗的生长情况,当其叶片生长了7—8片时,需要对西红柿进行及时移栽。
4、大棚西红柿幼苗移植和定植技术
移植作业开展之前,需要清理和消毒棚内土壤,将其中的杂草和秸秆彻底清除。可以采用烟熏的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在烟熏过程中可以使用适量的速克灵或者白菌清烟剂。为了确保烟熏处理的效果,需要做好大棚的密封工作,在不影响外部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对大棚土壤消毒的目的。为了杀死土壤中的害虫,降低后续病虫害情况发生的概率,可以借助石灰氮开展高温闷棚操作。首先对土壤进行深耕操作,然后在地面上覆盖地膜,此操作可以让土壤的地表温度迅速提高,实现对大棚土壤灭菌的效果。同时,在西红柿幼苗移栽前,需要为大棚土壤补充充足的养分和水分,确保其满足移栽后幼苗的生长需求,增加幼苗的存活率。在幼苗长出真叶之后,方可对幼苗进行移栽。此外,为了促进移栽后的幼苗根系能够快速有效的发育,需要在移栽前的1周对西红柿幼苗进行蹲苗处理和低温处理,确保西红柿幼苗的移植效果。在完成西红柿移植工作后,要做好西红柿定植工作,控制好幼苗之间的移栽距离。如果移栽距离过大,会减少西红柿的种植数量,降低西红柿的产量。如果移栽距离过小,会增加西红柿移植的密度,降低种植区域的透光性,增加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为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西红柿移植的密度进行准确把握。并针对西红柿幼苗种植过密的情况可以采用间苗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拔除其中长势较弱的幼苗,为其他幼苗的健康正常生长提供保障。在定植作业完成后,还需要对幼苗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根据实际情况为幼苗施加适量的磷肥和适量的钾肥,做好缓苗和灌溉工作,提高幼苗的存活率。
5、大棚西红柿田间管理技术
大棚西红柿生长的各个阶段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必须做好大棚温湿度的管理工作。比如在西红柿缓苗期,夜晚温度需要控制在10℃以上,白天温度需要保持在25—28℃左右,湿度保持在80%—90%左右。如果大棚的温湿度不能满足西红柿生长的要求,可以通过通风排湿措施的应用或者采用覆盖地膜的方式控制大棚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其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西红柿在生长过程中为了满足西红柿的光照需求,需要开展日常晾晒工作。在晴天揭开大棚上的覆盖物,让西红柿吸收充足的光照。为了确保大棚薄膜的透光性,需要在日常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及时清理大棚薄膜上的污染物。为了实现对大棚光照条件的改善,可以在西红柿移植过程中适当的减少栽植的密度,并在定植过程中采用南北垄向的定植方式。此外,在大棚西红柿田间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还需要及时的整枝和打顶,对西红柿进行科学合理的疏花和蔬果操作,做好西红柿的摘芽工作。观察西红柿侧芽的生长情况,当其长到3—6cm时可以开展抹芽操作,将健壮的侧芽保留下来。在打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温度比较高的中午进行,有助于伤口的快速愈合。一般在西红柿生长的后期不需要开展打顶操作,需要及时摘除上面出现的病叶和老叶,为西红柿营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二、大棚西红柿水肥科学管理技术
1、大棚西红柿平衡施肥技术
做好大棚西红柿的肥料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为了增强施肥的效果可以配合使用不同的肥料,比如微生物菌剂、有机肥、化肥等。在具体施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科学施加底肥。可以选择有机肥料作为底肥进行施加。无论选择的是商品有机肥还是腐熟的农家有机肥,都需要对用量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每公顷需要施加的农家肥45,000—75,000kg为宜,施加的商品有机肥每公顷为15,000—22,500kg为宜。可以在底肥施加过程中采用沟施的方式施加适量的硫酸钾型复合肥。此外,在施加化肥的过程中也可以配合使用适量的微生物菌剂,既可以为土壤补充适量的有益菌和微量元素,又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同时也可以增强土壤肥力,满足西红柿生长的养分需求。二是,科学追肥。在大棚西红柿定植缓苗工作结束后,需要开展科学的追肥工作。在追肥方面可以选择适量的氨基酸肥料或者有益菌肥料进行冲施。为了通过追肥达到保根壮苗的效果,可以采用冲施的方式或者滴灌的方式施加适量的保姆菌。观察西红柿果穗的生长情况,当第一颗果穗出现膨大后,可以选择施加适量的300倍液的康乐中草药肥。在收获完西红柿果实后,可以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高钾肥,增强土壤肥力,为后续种植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科学施加叶面肥料。定植工作结束后的5—6天,可以在西红柿的叶面上均匀喷洒康乐中草药光炭肥。当西红柿开始坐果,并且完成第一穗坐果后,需要选择适量的300倍液康乐尔中草药光炭肥进行喷洒,喷洒频率10—15天1次。当完成第二、三穗坐果后,并且进入盛果期,需要按照之前的频率喷洒2—3次左右,控制好喷洒量,这样可以确保后期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2、大棚西红柿灌溉和排水技术
做好灌溉和排水工作是确保大棚西红柿健康生长的关键之一。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在了解西红柿生长特性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科学合理的灌溉和排水工作。根据西红柿根部的生长情况以及分布情况,准确掌握灌溉时间、灌溉量以及排水时间。在灌溉过程中可以采用侧旁灌溉的方法,浇透土壤,严格控制土壤水分。在灌溉工作结束后,为了避免大棚内出现积水情况,需要进行排水操作。因为,大棚中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较慢,为了更好的控制水分的蒸发量,可以在灌溉过程中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控制好棚内的湿度,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3、大棚西红柿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水肥管理模式是将灌溉和施肥作业分开进行,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目前,在大棚西红柿水肥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水肥一体化模式同步开展灌溉和施肥工作。可以在西红柿种植区域安装相关的设施设备以及建设完善的管道灌溉系统,并在灌溉水中加入需要施加的肥料,管道可以将水和肥料一同输送到西红柿的根部,促进西红柿对养分和水分进行高效利用和吸收,满足西红柿的生长需求,提高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维持大棚内水分和肥料的平衡。在灌溉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以免出现浪费。
三、大棚西红柿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目前,病虫害是影响大棚西红柿生长质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在西红柿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西红柿晚疫病。针对已经发生了晚疫病的西红柿,需要选择适量的枯草芽孢杆菌等,相关的药剂对西红柿进行灌根处理。也可以在西红柿的叶面喷施适量的烯酰吗啉药剂。二是,西红柿枯萎病。针对已经发生了枯萎病的西红柿,可以选择适量的护生元等相关的微生物菌剂对其进行灌根处理。三是,西红柿青枯病。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乙蒜剂或者清枯立克制剂与水进行均匀混合对其进行喷施。四是,西红柿根结线虫。可以采用适量的淡紫拟青霉菌或者适量的球孢白僵菌对西红柿进行灌根处理。五是,西红柿蚜虫和烟粉虱。可以制作适量的黄色粘虫板悬挂在大棚的入口或者大棚通风口位置,实现对西红柿蚜虫的有效诱杀。
综上所述,大棚西红柿栽培技术的应用,为西红柿反季节培育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满足了消费者一年四季对西红柿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大棚西红柿的品质和产量,需要对大部分西红柿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准确把握,做好大棚西红柿的水肥管理,科学预防大棚西红柿病虫害,为大棚西红柿的健康高质量生长提供保障,促进大棚西红柿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044000山西省运城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