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的全链条科学实施探讨
作者: 张玲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肉羊养殖业所占的比例逐步加大,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使得养羊密度加大,导致疫病发生机会日益增加,养殖户和消费者对健康养殖模式的需求极为迫切。肉羊养殖是一个涉及生产中多个阶段的全链条,必须进行科学养殖,确保养殖环境的健康和产出的食品安全。
一、肉羊选种与育种
1、肉羊的品种选择
运用特定肉羊品种作为父系进行经济型杂交繁殖,是目前全球普遍采纳的一种高效益肉羊养殖方式。在我国玛纳斯县,选取了专业肉羊品种——萨福克羊作为父本,与当地以及多产仔的母羊品种进行杂交,获得了明显的杂交优势和可观的经济收益。
萨福克羊,通常称作“黑头羊”,是全球范围内体型和体重较为出众的专业肉羊品种,它以成熟早、生长迅速、肉质优良、肉中脂肪含量低、瘦肉比率高等特性而闻名,被认为是制造高品质肉羊杂交后代的理想父本。自1989年起,玛纳斯县引进澳大利亚的萨福克种羊,建立了萨福克肉羊的纯种繁殖基地,成功地适应了进口的萨福克羊,并且展示了其在杂交繁殖中的运用。萨福克羊已然成为新疆地区肉羊生产中的关键父本品种。
2、肉羊的育种策略
肉羊育种策略的核心目标是优化并增强肉羊的经济产出能力。普遍采用的繁育技术涉及精心挑选交配个体、制订恰当的交配计划以及执行繁殖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措施。
(1)必须挑选那些具备优越遗传特质和高生产力的公羊进行交配,以确保优良基因能够遗传给后代。
(2)要根据养殖的目的来决定合适的交配方式。例如,纯种繁殖或是杂交繁殖等。
(3)还需实施有效的繁殖管理,这包括调节交配时间、保证羊群的交配成功以及实施分胎次管理等策略,以此来进一步提升肉羊的繁殖效率。
二、场舍布局
在从事肉羊育肥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养殖环境的搭建,保证羊舍能够提供一个适宜羊只栖息的环境,并且配备必要的降温与保暖措施。
1、选择羊舍地址时,需挑选地形较高、避风且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段,还需确保排水通畅,并保持与居民点和道路的一定间隔。
2、依据肉羊的养殖规模及数量来规划圈舍的大小,一般每头羊需要大约1平方米的空间。
3、在羊舍附近规划出一片活动场地,该场地的面积应大致为羊舍面积的60%左右,并确保活动场内设置足够的水源,以供羊只随时饮水。
4、要严格监控羊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圈舍温度不低于5℃,湿度在65%左右,并定期进行通风换气。在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应选择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让羊群进行活动。
三、高效繁殖技术
1、同期发情技术
采用氟孕酮阴道硅胶栓塞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联合应用的方法,构成了一种便捷且高效的同步发情手段。此法能促使羊群在36-72小时时段内实现同步发情,有助于羔羊集中出生,从而简化了管理流程,并显著提升了繁殖存活率。在选择激素类药物时,应优先考虑宁波市三生药业有限公司出品的专为绵羊设计的氟孕酮硅胶栓塞以及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在挑选和准备母羊时,需要从奶头状况、是否怀孕、体态、品种和年龄等多方面进行细致筛选,淘汰那些年老的母羊以及那些患有生殖道疾病或乳腺炎的个体。同时,对于那些体态瘦弱或者过于肥胖(曾流产或连续不孕)的母羊也不予选用。分群后,必须对羊群执行布鲁氏菌病的检测,并且进行羊梭菌三联四防疫苗和口蹄疫的免疫接种。现将激素诱导同期发情技术介绍如下:
(1)埋栓。埋栓当日为第1天,选择上午进行。将硅胶栓浸渍于食用油脂中,以润滑为度,随后将母羊妥善固定,利用肠钳或长柄镊子将栓置于阴道内7-10厘米深处,避免过浅导致栓脱落。线头需留出适当长度,既不应过短以免取栓不便,也不宜过长以防脱落,一般以3-4厘米为宜。
(2)取出阴道栓。置栓后第13天上午进行取栓操作。先将羊只固定,以手指探查并牵引预留线头,缓缓将栓拉出,如遇栓与阴道壁粘连,需轻柔旋转或分离取出。之后用双抗冲洗液清洗阴道,此步骤有助于提升受胎率。每只羊使用双抗冲洗液的配比为:青霉素80000单位、链霉素100000单位,混合20毫升生理盐水。
(3)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在取栓的同时,对每只羊进行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400国际单位。具体操作为:取1000国际单位PMSG,加入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每只羊注射2毫升,确保每只羊接受400国际单位的剂量。
(4)取栓次日下午起至第4天上午,采用标准的人工授精技术,分4次进行集中人工授精。
2、冻精制作技术
冷冻精液,也称为冻精,是目前大型羊场进行肉羊品种改良时广泛采用的一项先进生物技术。此技术有效提高了优质种公羊的繁殖效率和品质,同时降低了养殖成本,并能有效防止生殖道疾病的传播。以下是冻精的制备步骤:将种公羊固定,随后提取其精液,并对精液的浓度及活性进行检测。筛选出质量合格的精液后,进行稀释,并在4℃的冰箱中放置2.5小时以平衡。之后,再次检测精子的活性,确保达到标准的精子进行冷冻,并装入袋中或塑管中。最终,将这些冻精储存在液氮罐中,以备后续使用。
3、人工授精技术
(1)建立简易人工授精站
选取养殖区域内约30平方米的房舍进行适度修缮,确保室内地坪洁净、墙壁整洁、保暖性能良好、光线明亮、空气清新无异味,同时维持输精室温度在18℃,验精室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
(2)人工授精技术流程
①精液采集。首先,挑选性格温顺、体型适中的发情期母羊作为配种羊,采精前需对其臀部进行清洁,避免在采精过程中伤害公羊的生殖器;同时清理公羊腹部的不洁之物,以防精液受到污染。其次,检查假阴道的内胎是否存在漏气、漏水或皱褶扭曲的情况;使用生理盐水对内胎进行2次冲洗;在假阴道内胎与外壳的夹层中加入52-55℃的温水150-180毫升,确保内胎温度在39-42℃之间;在调试完毕的假阴道一端安装集精杯,另一端涂抹稀释液或凡士林,深度达到假阴道的1/3;向夹层中吹入空气,并检查、调整内胎的温度和压力,使假阴道内胎呈现三角形,皱褶紧闭透光但不向外膨胀。最后,引导公羊至母羊旁,采精者蹲在母羊右侧后方,右手横持假阴道,进口部向下,与母羊骨盆水平线成35°-40°角或与地面成35°-40°角;当公羊爬上母羊背时,迅速用左手轻按阴茎包皮,将阴茎引导进入假阴道内,保持假阴道与阴茎成一直线,待公羊向前冲时即为射精;采精者在公羊跳下后,紧贴包皮将假阴道退出,立即将集精杯口朝上,稍作停留后擦拭干净,排出气体,取下集精杯并密封。
②精液稀释。稀释精液的目的在于增加精液总量,提升优质种公羊的交配成功率,增强精子活性,并延长其生存期限。在稀释精液之前和之后,都需对精液的质量进行检测,稀释前需评估射精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动力以及颜色和气味;稀释后则需关注精子的浓度和活动力。稀释的倍数会根据精液的浓度、活动力以及计划配种的母羊数量来决定,通常的稀释比例是1∶2,也就是1毫升精液混合2毫升生理盐水。在稀释过程中,必须保持稀释用的生理盐水温度与精液温度相同,即在35-38℃之间。
③输精。首先,挖掘一个尺寸为70厘米长、60厘米宽、50厘米深的专用输精槽,在槽前方1米处设立输精支架,左侧放置一盆温度控制在35-38℃的生理盐水,右侧则摆上一盒干燥的棉球或消毒的卫生纸。然后将母羊头部固定在输精支架上。右手持输精器快速插入子宫颈0.5-1厘米深处,稍微回抽开膣器,然后注入0.05毫升的精液,最后取出输精器和开膣器,并擦拭干净以备再用。对于初次生产的母羊,由于难以找到子宫颈口,可以将输精量增至1毫升,并进行阴道深部输精。对于早晚2次公羊试情发现的发情母羊,应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进行输精,2次输精间隔6小时。
四、高效饲喂技术
1、羔羊饲喂
初生的羔羊身体机能尚未健全,抵抗力较弱,很容易感染各类疾病,从而造成死亡。为此,必须提高育羊管理的质量,采取合理的管理方案。在出生后的头3个月,羔羊依赖于母乳生存,尽管母乳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但过量哺乳会使母羊体力过度消耗。若未能及时补充营养,母羊的奶量将减少。因此,需提高母羊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以增加奶量并保持奶质。高质量的奶水能够增强羔羊的体质和免疫力,确保其健康成长,减少疾病的发生。羔羊出生20天后,可以对母羊的蛋白质摄入进行适度调整,同时增加粗饲料的比例。在喂养羔羊时,可以选择添加精细饲料,并掺入适量的黄豆或黑豆,以丰富其营养。若不会对羔羊健康造成负担,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青饲料,以控制饲养成本。在羔羊的养育过程中,应遵循逐步过渡的原则,断奶后应维持原有的饲料配方。待羔羊长至5个月时,可以调整其饲料组成,适当增加粗饲料的比重。
2、母羊饲喂
需密切关注孕期母羊的饲养质量,尤其是临产前的母羊,需适当增加饲料中的营养含量。建议调整精料与粗料的配比为40%精料和60%粗料,这样有利于提高新生羔羊的体重。在哺乳阶段,应适当增加饲喂含水量高的青绿饲料,以增加乳汁分泌,确保羔羊的哺乳需求得到满足。产后40天起,可以逐步减少精料和粗料的比例,以降低乳汁产量,便于羔羊尽早断奶。断奶之后,要重视母羊的催情饲养,保持每日精料的补充量为0.4公斤,并给予2毫升的亚硒酸钠维生素E肌肉注射,以促进母羊的受孕率和繁殖数量。
3、种公羊饲喂
(1)非配种阶段
必须将种公羊与母羊实施分栏管理,确保各自独立生活空间,防止种公羊成长过程中出现发育不良或相互间的争斗。推荐的营养配方是:玉米占比50%,豆粕25%,燕麦占14%,麸皮10%,以及1%的食盐。一般情况下,体重大约80公斤的种公羊,每日应摄入精细饲料约0.5公斤。饲养时应结合胡萝卜、高品质的牧草等粗饲料一起喂养。在种公羊进行交配前,应增加其营养摄入,保证其身体状况和肥瘦程度达到中等偏上的水平,以此为基础,确保配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2)配种阶段
公羊在交配前1个-1个半月期间,必须摄取丰富的养料,以确保其产生高品质的精子,这一时期的饲养量需增加到交配期的65%。交配期间,精料的配比应为玉米占40%、豆粕占35%、燕麦占14%、麸皮占10%、食盐占1%。通常,体重约80公斤的公羊每日需摄入1.3-1.5公斤的精料、1公斤胡萝卜及2公斤的高质量牧草,以保障其获得充分的营养。同时,还应适度增加运动量,防止公羊因过度肥胖而影响精子品质。
五、疫病防控技术
1、建立健康监测与监测体系
(1)构建一套完善的养殖健康管理方案是打造检测与监控系统的首要环节。这一方案需涵盖周期性的健康评估、免疫接种以及疾病预防等多个方面。
(2)掌握肉羊普遍面临的疾病种类和健康指标对于完善监控系统至关重要。这些常见疾病主要涉及病毒性感染、寄生虫侵害以及营养缺乏等问题。基于兽医的专业指导,制定出相应的监控指标,例如体温、体重、排泄物样本及血液样本等。按照养殖健康管理方案和监控指标,对肉羊实施定期的健康评估。具体操作时,可邀请兽医专家现场诊断,或者利用专业的检测设备与试剂来完成各项检查。
(3)构建一个记录系统,用于存储检测结果和数据,便于后续分析。可以利用电子表格或专业的养殖管理软件来记录数据,追踪变化,并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4)加强对养殖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让他们熟知并掌握肉羊健康管理的知识技能,并且注重与兽医及同行业养殖者的交流,以便及时交流和学习最有效的养殖实践。
2、免疫管理
针对本地疫病状况,须规划恰当的防疫方案,针对那些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疾病采取根除策略,以减轻肉羊受到的疾病威胁。在养殖实践中,普遍采用的羔羊防疫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出生后第7天接种0.2毫升的羊传染性脓疱皮炎减毒活苗,第14天接种3毫升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第20天接种3毫升的山羊支原体肺炎疫苗,第30天接种包含羊快疫、猝死症、羔羊痢疾、肠毒血症的三联四防疫苗,剂量为2毫升,第40天接种1毫升的小反刍兽疫减毒活苗,第50天和第70天分别接种1毫升的口蹄疫O型、A型双价疫苗,断奶时再接种1毫升的山羊痘减毒活苗。
(2)成年肉羊的防疫计划则是:每年春秋两季分别肌肉注射1.5毫升的三联四防疫苗,定期接种2次山羊支原体肺炎疫苗,每次3毫升,皮下注射,每年在尾部皮内注射1次山羊痘减毒活苗,剂量为1毫升,同时每年接种3次口蹄疫O型、A型双价疫苗,每次1.5毫升。妊娠期的母羊不宜接种疫苗,以免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
(3)在高效养殖环境中,还需加强疾病监控,以保障羊群维持在最优的健康防护水平。
3、环境优化
提升养殖场肉羊生长效率的关键在于环境的优化。优化养殖环境不仅能够提升肉羊的生活质量,还能激发其生长潜能,增强对疾病的防御力,进而增加存活率和出栏比例。
(1)确保空气流通至关重要。有效的通风能够提升圈内氧气浓度,降低有害气体与病菌的繁殖,提升肉羊的居住舒适感,加强其免疫力。
(2)对温度的管理也不可忽视。温度是影响肉羊成长与发育的关键因素,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维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
(3)饲料的环境同样重要。饲料的品质、清洁度以及喂养方法均会对肉羊的健康和生长造成影响。比如,挑选高品质的饲料原料、确保饲料的清洁、科学地制定饲养方案等。
综上所述,要想养殖好肉羊,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需要从养殖场的建设开始,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生产过程中不能按照传统的养羊模式进行,需要采取人工改良等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群的质量,才能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514500 广东省兴宁市畜牧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