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肺炎诊断措施及中西药治疗有效结合的病例分析

作者: 祁昌斌 夏守俊

母羊肺炎是一类威胁羊群健康生长和降低生产效率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种疾病的发生往往与特定病原如巴氏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多种病原在污染潮湿环境下能够大量繁殖,迅速传播病原感染之后表现为持续性的高热、剧烈咳嗽、呼吸急促、食欲减少,直接影响到羊的正常生产。随着养殖规模的显著扩大,养殖户对外引种期间由于不能够执行严格的产地检疫,再加上养殖空间较为拥挤,养殖密度较大,养殖环境通风条件相对较差,使得环境恶化,羊群身体抵抗能力低下,增加了母羊肺炎的发病概率。饲养管理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规范化养殖管理和疫苗免疫接种的重要性,不断加强防治工作经验的有效总结,认真探讨引发母羊肺炎的发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为更好地推动羊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在开展防治之前应该探讨引起母羊肺炎的发病原因,并结合实际病原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防治的针对性合理性有效降低肺炎的发生流行率,切实推动羊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本次研究探讨了母羊肺炎的发病原因,并结合实际病例分析了母羊肺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母羊肺炎的发病原因

1、病原体感染因素

引起母羊肺炎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包括多种病原体感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细菌性感染是母羊肺炎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中以巴氏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最为常见,病原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引起肺泡炎症反应,导致肺炎的发生。而病毒性肺炎则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所致,病毒入侵之后直接感染肺泡上皮细胞,引起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肺炎的发生。除了细菌病毒感染之外,支原体感染是当前养殖场中比较常见的一类肺炎类型,支原体在环境当中广泛存在,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引起肺泡炎症反应,导致肺炎的发生。

2、羊养殖环境污染和环境应激

养殖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空气质量、水源和饲料的污染,养殖密度较大,空气质量不良,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超标,会刺激母羊的呼吸系统,导致肺炎的发生。养殖场的水源和饲料的污染也会降低母羊的免疫力,使其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另外季节变化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羊舍的有效调控,羊群出现应激刺激,也会降低身体抵抗力。例如,气温、湿度和饲养密度等的不适宜都会导致母羊产生应激反应,影响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增加肺炎的发生风险。

3、母羊营养调控不当

母羊肺炎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其中饲料营养调控不合理,营养价值差,发霉变质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对母羊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均衡,或者缺乏必要的营养成分,就会导致母羊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感染肺炎。此外,饲料保存不当,出现了发霉变质就会产生大量的毒素,这些毒素会损害母羊的呼吸系统,导致肺炎的发生。

二、母羊肺炎的病例探讨

3月中旬,在陕西省镇安县的一个肉羊养殖场中的母羊群体当中出现了一类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羊表现为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到32℃,食欲不振,经常咳嗽,有时会出现痉挛性咳嗽,随后从鼻腔当中流出了铁锈样的鼻翼,用手轻轻按压胸骨柄会表现出明显的痛苦症状,随后养殖场患病羊的数量逐渐增加,不同年龄的母羊发病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严重程度会存在较大差异性。出现患病病例之后,养殖户将患病羊单独隔离,对污染的建设进行彻底有效的清理和卫生消毒,并选择使用青霉素链霉素药物进行治疗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症状,逐渐加重,并且在发病两周内出现了两只病死羊。兽医街道求助之后到达养殖场对整体发病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在养殖建设当中存在年龄不同的母羊,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面有大量的粪便堆积饲料,营养价值相对较差,并且在该类疾病发生前出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通过对免疫接种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该养殖场本年度的免疫接种程序较为混乱,只对羊群进行了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接种。随即被病死羊进行了解剖观察,发现存在明显的胸膜肺炎症状,然后将病料进行了实验室诊断,在病例当中分离到了肺炎支原体。由此可以判定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支原体肺炎,在此基础上为养殖户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很好地控制了病情,避免损失进一步加大。

三、母羊肺炎的流行病学

1、肺炎支原体病原类型

肺炎支原体属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的成员,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革兰氏阴性染色,但是革兰氏染色剂并不能很好地将其染色。该种病原微生物微小,直径通常在0.5nm,对培养基的营养要求相对较为严格,一般的培养基不能够生长,需要添加特殊营养物质和多种酶的情况下,才能够缓慢地生长,培养周期通常在5~7d。在自然条件下,病原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差,对紫外线光热都比较敏感,一般的消毒剂也能够短时间内将其杀死。病原菌侵入羊群机体之后,在患病羊的肺脏组织中大量增生,使患病羊的肺脏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常用的消毒剂,如0.1%的高锰酸钾溶液,2%的氢氧化钠溶液,2%的来苏尔溶液和2%的福尔马林的溶液都能够短时间内将其杀死。

2、羊对肺炎支原体的易感性强

不同来源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羊群都很容易受到该种疾病的感染,特别是幼龄阶段的羔羊和年龄较大的羊更容易受到病原的入侵。并且该种疾病在养殖场当中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发生流行特点,新发病的养殖场疾病传播速度较快,一旦有个别患病羊出现临床症状,就会短时间内向整个圈舍传播蔓延,并且发病较急,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高,随后耐过急性期的患病羊临床症状逐渐缓和,发病率逐渐下降,大部分会变成慢性型或者隐性型,成为该种疾病的携带者。老疫区羊群对该种病原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发病周期相对较长,症状不是很明显或者发病症状较为缓和,多数患病羊会表现出亚急性发病经过或者慢性发病经过。

3、羊支原体肺炎传染源

养殖场存在发病症状的羊群和没有发病处于隐性感染阶段的羊群都是最主要的传染源,能够持续向外排出病原,都可以成为该种疾病的传播源头。患病羊隐性感染羊能够向外排出大量的病原体,病原体污染周边的土壤、养殖管理用具、水源和饲料之后,能够实现病原的快速扩展蔓延,健康羊群通过与患病羊直接接触,能够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以通过接触各种污染环境,受到病原的间接入侵,造成病原逐渐扩大蔓延。

4、羊支原体肺炎传播途径

羊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典型的呼吸系统疾病,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感染羊群,其中呼吸道是最主要的传播渠道。病原可以经飞沫散移到空气当中,然后经过羊群的呼吸进入到呼吸系统,在呼吸系统当中定植并逐渐向着肺脏组织入侵。另外肺炎支原体也可以经消化道感染,病原污染饲料、饮用水、养殖管理用具之后,健康羊通过饮水和采食饲料受到病原的入侵,哺乳母羊也可以通过乳汁将病原传播给犊羊。母羊在妊娠阶段一方面能够通过胎盘将病原垂直传播给犊羊,导致犊羊出生之后天然携带有该种疾病。同时妊娠母羊在分娩过程中污染垫草、养殖管理用具实现病原快速传播蔓延,如果消杀效果不理想,也会造成病原感染新的犊羊。

5、羊支原体肺炎传播特点

羊支原体肺炎发生流行不存在典型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流行。但由于冬春季节外界环境不良,应激因素相对较多,再加上圈舍温度忽高忽低,羊群很容易受到冷应激刺激导致身体抵抗能力下降,给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流行提供条件,因此冬春季节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一般在12月到第2年的3月份是发病流行的高峰期。羊支原体肺炎在不同地区会呈现出不同的流行趋势,大多呈散发性流行或者地方性流行。另外饲料搭配不合理,饲料营养价值相对较差,养殖管理不科学,长时间运输,天气突然发生变化,疫苗免疫接种不到位等多种应激刺激都会降低羊群的身体抵抗能力。因此注重做好养殖场的针对性管理工作,科学搭配饲料,减少环境当中的诸多应急刺激,可以有效降低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率。

四、羊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

通过对发病养殖场的发病情况进行进一步观察,能够得知该病的潜伏期大约为18~20d。在潜伏期末期到发病初期,病羊可能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和食欲减退等症状。随后,病羊开始出现咳嗽,并流出浆液性的鼻涕。约4~5d后,咳嗽症状加重,变为干咳且痛苦,浆液性鼻涕也会转变为粘脓性,并常粘附于鼻孔和上唇,呈现铁锈色。肺部受影响的病羊在一侧出现胸膜肺炎的变化,表现为肺叶实变,叩诊有实音区。听诊时可听到肺部的支气管呼吸音或摩擦音,触压胸壁时,病羊表现出敏感和疼痛。由于肺部的炎症,病羊会出现呼吸困难,并且高热持续不退。眼睑肿胀,流泪或有粘液脓性分泌物,病羊可能出现腰背拱起,表现出痛苦状。对于怀孕的母羊,这种疾病还可能导致流产。

五、羊支原体肺炎病理变化

通过对养殖场的两只病死羊解剖之后,能够发现呼吸系统病变最为明显,尤其是两只病死羊都会表现出明显的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变。胸膜表面可能出现纤维素性或化脓性炎症,胸膜增厚,严重时胸膜与肺脏粘连。肺脏表面呈现纤维素性炎症,出现灰色或淡黄色、质地变硬的实变区,与健康的肺组织界限清晰,随着病程的发展,实变区可能会出现坏死和空洞。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胸腔内有浆液性、纤维素性或化脓性渗出物,严重时可能引起胸腔粘连。有时还可见到肝脾肿大,胃肠黏膜充血、出血等变化。

六、羊支原体肺炎实验室诊断

1、涂片染色镜检

革兰氏染色操作时从病料中取出适量,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干燥后用革兰氏染色剂(结晶紫)染色30s,碘液媒染1min,95%酒精脱色,直至酒精不再脱色为止,在用沙黄复染1min,上述4个步骤,分别操作完成之后都需要进行水洗操作然后干燥,放置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姬姆萨染色操作是取并量制作成涂片然后使用姬姆萨染色剂(天青A和伊红)染色5min,硫酸钡媒染1min,95%酒精脱色,直至酒精不再脱色为止,伊红复染1min,上述几个步骤完成之后,分别进行一次水洗干燥水洗,然后放置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革兰氏染色剂通常不能够将肺炎支原体很好的染色,吉姆萨染色剂能够将支原体很好的染色,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球形、椭圆形或丝状等多种形态,其核糖体结构被染成红色。

2、血凝试验

羊支原体肺炎实验室诊断推荐采用血凝试验。在72孔V型微量反应板的一边,从第一孔开始,分别标明被检血清、阳性猪血清、阴性猪血清及抗原对照,各占一排孔。用微量移液器将血清分别加入各孔,进行稀释。用微量移液器吸取摇匀后的2%抗原致敏红细胞悬液,每孔加0.025mL。在阳性对照孔中加入0.025mL 2%抗原致敏红细胞悬液,在阴性对照孔中加入0.025mL稀释液,将反应板置于湿盒中,在37℃下温育1h,温育结束后,观察各孔的红细胞凝集情况。在阳性和阴性对照成立的基础上,被检血清孔的红细胞凝集程度与阳性对照孔相似,判定为阳性。被检血清孔的红细胞凝集程度低于阳性对照孔,判定为阴性。

七、羊支原体肺炎治疗措施

1、羊支原体肺炎的西药治疗措施

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支原体肺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将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有效结合,达到协同监测的效果。临床治疗过程中推荐使用恩诺沙星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治疗,使用剂量为0.5mL/kg·bw,2次/d,连续使用3d为一个疗程。也可以选择使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使用剂量为0.05mL/kg·bw,2次/d,连续使用5d为一个疗程。缓解患病羊的呼吸道症状,推荐使用氨茶碱每只羊使用4mL肌内注射,同时加强营养补充,肌肉注射维生素C注射液,使用剂量为10mL,肌内注射上述两种药物一次用量。

2、羊支原体肺炎的中药治疗措施

羊支原体肺炎在中医学中通常归属于“肺热喘嗽”的范畴,其病因病机多认为是由于外邪侵袭,导致肺气郁闭,热邪壅肺,从而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治疗原则通常是清热解毒、宣肺化痰。风寒闭肺型常用三拗汤加减,该中药处方是由麻黄5~15g、杏仁5~10g、甘草5~10g、生姜5~15g、大枣5~10g组成,风热犯肺型可以使用银翘散加减,连翘10~30g、银花10~30g、桔梗5~10g、薄荷(后下)5~10g、甘草5~10g、荆芥5~10g、淡豆豉5~10g、牛蒡子5~10g,痰热壅肺型可以这样使用麻杏石甘汤,麻黄3~10g、杏仁3~10g、石膏10~30g、甘草3~10g、银花10~30g、连翘10~30g、桔梗3~10g、薄荷(后下)3~10g,加水量约为药材的5~10倍,煎煮时间为30~40min,煎煮后的药液量约300~500mL,按照3~5mL/kg·bw进行口服,2次/d,连续使用5d为一个疗程。具体服用量和疗程需要根据羊的病情和体质进行调整。

八、羊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措施

为有效预防像支原体肺炎这类母羊肺炎的发生流行,在日常养殖管理期间应该保持羊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过度拥挤,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为母羊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其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并要注意妥善保存饲料防止霉变,避免母羊摄入营养不均衡或变质的饲料。每周对羊舍、饲料槽、饮水器等一次全面消毒,减少病原体的滋生,推荐使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0.1%的过氧乙酸溶液,2%的来苏尔溶液。在寒冷季节,应确保羊舍温度在10~15℃,避免母羊受寒。坚持每间隔2~3周对母羊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呼吸困难、精神沉郁等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针对支原体感染引发的肺炎推荐使用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成年羊每只使用5mL,6月龄以下的羊,每只使用3mL,免疫期12个月,皮下或者肌肉注射。

综上所述,导致母羊肺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包括了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病原入侵因素,在进行疾病防控期间,应该从综合角度入手,要加强环境管理和营养调配,治疗过程中应该将抗生素治疗和中药治疗有效结合,保证治疗的协同兼治,确保在短时间内能够缓和患病羊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母羊肺炎的发生流行率,保障牲畜健康和养殖效益。

(作者单位:711502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大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711501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米粮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