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云杉常见病虫害发病原因及针对性防治技术实践分析
作者: 李羊旦新形势下,随着林业种植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青海云杉作为常见树种类型之一,主要生长于青海、甘肃等地。结合青海云杉的生长特点来看,具有较强的抗寒水平,但是比较害怕水涝灾害,通常选择栽植在河谷阴坡等区域。在实际开展栽植过程中,经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扰,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出发,围绕青海云杉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有效性的防治技术,从而为推进青海云杉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意义。
一、青海云杉的生长价值
1、青海云杉的生长条件
青海云杉作为特有树种类型,主要生存在青海、甘肃等区域,这一树种对生长环境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与条件,对外界气候严寒天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耐干旱、耐低温、耐水涝等特点,但是在生长初期由于根系不够发达,无法抵抗外界大风大雨天气的侵袭,一般生长在1800~3000m的谷底或山阴处。
2、青海云杉的生长价值
①青海云杉的生态价值较高
青海云杉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特别是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来看,由于地势较高、土壤贫瘠、空气稀薄等多方面要素的制约,无法确保土壤肥力良好,进而影响到农作物的实际收成情况。此外,云杉借助根系进行保持水土有效性,从而避免出现流水冲蚀情况,可以大大缓解地上河水位逐渐抬高引发的各类危机。
②青海云杉的经济价值较高
青海云杉比较喜欢生长在严寒的地区,进而影响到苗木生长较为缓慢,木质更加坚固,成为优质家具制作的主要原材料来源,这类苗木打造的家具使用寿命更长、外观造型更加美观。与此同时,当前青海云杉作为社会大众热烈欢迎与追捧的绿化植物类型,具备较强的观赏性,成为园林景观盆景的主要选择来源,具有较高的产量及销量。
二、青海云杉病虫害的发病原因
1、种植技术不合理
从青海云杉的生长特点来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在一些严寒、干旱的极端气候中生存,特别是在幼苗阶段比较容易受到来自多种病虫害的威胁,进而对青海云杉的正常生长产生严重影响。在实际种植环节,可以通过人工育苗的形式提高云杉育苗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如果出现种植技术不合理,这会严重影响到云杉的生长状况。
2、种植林区规划不到位
结合当前林区生态系统来看,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物类型,林业人员要充分利用好内部空间及林业资源等,从而为开展青海云杉种植奠定良好基础。如果林业人员在实际种植环节未能科学开展林区规划工作,这会导致林区内部的树种类型过于单一,久而久之林区整体的云杉竞争力、免疫力逐渐下降,从而提高了感染病虫害的概率。在同一片林区内,如果云杉彼此之间缺乏其他生物阻隔,一旦其中一株云杉感染了病虫害,这会迅速出现大规模、大面积蔓延的情况,从而导致后期的防治工作带来更大难度。
3、青海云杉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
一旦青海云杉在感染病虫害以后,由于树形较高导致病虫害防治技术偏高,难以及时进行生长状况的全面观察与监测工作,进而不利于落实好防治工作。此外,少数林业人员所具备的防治技术相对落后,无法准确进行病虫害类型的有效识别,所以无法开展针对性、有效性的防治工作,未能进行病虫害类型的有效研判,这会对后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更多难度。
三、青海云杉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1、青海云杉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①叶锈病防治技术
在实际生长过程中,叶锈病作为主要病害类型之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如果未能及时开展好观察与监测工作,那么难以第一时间发现,从而直接贻误了最佳的防治时期。随着叶锈病的病害情况日益严重,这会直接限制云杉的正常生长发育,在针叶、芽孢等部位出现干枯和脱落等状况,如果未能及时开展防治工作,会导致林区内大规模、大面积云杉出现病虫害感染情况。
在具体防治过程中,选择以每年6月份为主,运用塑料薄膜进行搭建大棚,控制好实际高度,这样可以降低外界阳光对幼苗产生灼烧情况,还可以通过郁闭的形式进行叶锈病的全面防治。特别是处于病害严重的状况下,要选择浓度为20%的丙环唑乳油以2000倍液进行喷洒用药,在第一次用药以后需要间隔2周再次进行喷洒用药。
②立枯病防治技术
在每年的4~6月,立枯病在青海云杉植株中呈现出高发态势。在实际进行种植环节,如果土壤过于板结或湿度偏大,这会给病害侵袭带来更多机会,进而出现植株腐烂死亡的情况。
在具体防治环节,在进行播种育苗前期需要开展整地工作,这样可以确保土壤疏松与透气,合理控制好土壤湿度,这样可以有效进行立枯病的防治工作。除此以外,还需要及时开展苗床的消毒工作,采用硫酸铜溶液进行消毒,从而降低病害的扩散与蔓延情况。
③梢枯病防治技术
在开展青海云杉种植过程中,梢枯病作为常见病害类型,主要是由刺黑球腔菌诱发而致的病害,直接会危害到一年生枝与针叶,其中针叶的颜色会逐渐从黄色变为褐色,进而出现整个针叶脱落、死亡等情况。梢枯病会直接侵害到青海云杉的幼苗、小树,在染病初期会感染青海云杉的枝梢,其中在处于3月下旬~4月中旬会加重浸染程度,进而出现针叶失绿的情况,随着病情的不断扩散与蔓延会慢慢向下部位进行发展,进而出现针叶全部脱落等情况。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每年5月上旬~9月下旬是病害的高发时节,随着外界温度的逐渐升高,每一个染病青海云杉的新梢会逐渐扩散与蔓延。
在具体防治环节,一是要加强严格检疫工作,严厉杜绝将染病苗木直接带到造林地中;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努力培育具备较强抗病害能力的优质壮苗,从而切实加强对青海云杉幼苗的抚育工作,适时开展浇灌、施肥、修剪等各项工作;三是要及时摘除一些濒临枯死的染病植株,将其直接带出造林地进行集中烧毁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阻隔梢枯病菌的蔓延与扩散;四是要在3月下旬,采用浓度为70%的甲基硫菌灵兑水25kg或者浓度为80%的代森锰锌兑水30kg进行喷雾处理,每半个月进行喷洒1次,这样可以降低染病情况。从梢枯病的发病情况来看,每年7~8月作为病害的高发时期,这也是开展病害防治的黄金阶段,要全面加强苗圃、育林地的药物喷洒工作,每10d进行喷洒1次,连续开展3~4次以后即可以取得显著成效。
2、青海云杉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①松皮小卷蛾防治技术
在青海云杉虫害类型中,松皮小卷蛾比较常见,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适应性。这类害虫在幼虫阶段就会危害青海云杉,不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每只松皮小卷蛾雌虫会产卵500粒,在自然界中天敌少,整体孵化率偏高。因此,在具体防治过程中,要重点加强灾害区域的全面封锁工作,坚持群防群治的基本原则,通过进行大面积喷洒药物,从而取得良好的防治成效。此外,相关林业部门要加大经费的实际投入力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防治工作中,全面精准掌握虫害的生长特点,从而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进行有效防治。
②云杉树叶象防治技术
云杉树叶象主要生存在地底下,主要危害青海云杉的根系部位,会产生大批量植株死亡的情况,在成虫阶段主要危害青海云杉的芽孢、嫩梢部位,会出现叶片变黄、脱落等状况。
这类虫害的寄生范围比较广,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要切实加强林区苗圃的管理工作,针对一些未发生过虫害的区域要全面加强检疫工作,严厉禁止从外地进行引进苗木。
③松天牛防治技术
松天牛主要蛀食树干、叶片等,最为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植株出现死亡状况。与此同时,还会直接引发松材线虫害。
在具体防治环节,可以采用磷化锌药剂直接注入孔洞中,从而实现虫害的有效消杀。特别是在羽化期,可以采用浓度为50%杀螟松以200倍液进行灭杀;在孵化期,可以采用浓度为40%氧化乐果以1000倍液进行灭杀。
④云杉小蠹虫防治技术
在青海云杉实际生长与发育环节,一旦遭受云杉小蠹虫侵袭以后,容易出现苗木长势不佳等情况,更为严重情况下会出现苗木死亡。
为了全面加强这类虫害的防治工作,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种植人员要及时清除携带云杉小蠹虫的苗木植株,将其直接运输到造林区以外进行熏蒸或剥皮处理,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虫害二次孵化或成虫羽化进而再次出现侵害情况;二是在遭受虫害侵染前一周,种植人员可以选择在造林区危害严重的边缘地段10~25m位置处进行加装信息素诱捕器,从而在染病初期进行虫害的全面诱杀处理;三是在感染病害初期,也是云杉小蠹虫的产卵高发期,这个时期可以选择一些长势偏弱的云杉进行剥皮处理,在树干的虫孔位置处进行喷洒浓度为45%氧化乐果乳油100倍液,这个阶段正值云杉小蠹虫的高发阶段,可以采用浓度为45%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进行喷雾灭杀,从而大大实现云杉小蠹虫的全面防治。
⑤梢斑螟防治技术
从梢斑螟这类病害的染病情况来看,在幼虫阶段以啃食青海云杉嫩梢部位为主,进而导致新生树梢呈现出弯曲、钩状,在其表面会经常性覆盖蛀屑、粪便等物质,从而出现红黄色的树冠。一旦青海云杉连续遭受多年虫害以后,进而出现树冠秃顶、枯梢密布等情况。
在实际开展这类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选择浓度为25%的灭幼脲悬浮剂800倍液进行有效喷洒,每周开展1次,连续2~3次即可以取得最佳防治效果。此外,在开展药物喷洒环节,可以借助杀虫灯、烟雾剂等各类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灭杀虫害,从而切实提高整体防治成效。
四、青海云杉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云杉管理与维护
从青海云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来看,加强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防治环节,不仅要切实提高培育技术手段,保障栽培栽植整个过程安全与稳定,借助全方位防控工作有效遏制各类虫害的发生频率。在此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明晰云杉管理与维护的具体责任,一旦未能严格落实病虫害防治措施,就会出现大批量、大面积云杉死亡的情况,针对具体负责人进行严厉查处与惩罚。通过加强日常监督工作,可以发挥种植人员日常管护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日常防治环节不断提高自主防治水平,针对各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进行有效分析,从而一旦染病以后可以及时采取最为有效的措施。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日常种植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切实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及管护能力,引导管护人员进一步明确具体病虫害类型及发生规律等要素,从而开展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效果。经过开展一系列的系统培训工作,种植人员在面对各类病虫害环节可以加强针对性、有效性防治工作,进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努力营造出更加健康安全的生长环境。
2、提高培育技术水平
为了切实加强青海云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最为关键要素是提高培育技术水平,从根本上加强全面控制。在实际进行播种环节,要加强种子的有效筛选处理,一方面要保证培育品质,另一方面要做好消毒工作,从而提高实际成活率,具备较强的病虫害抵御水平。在实际开展优质青海云杉苗木培育环境,要尽量选择主干强壮、无病虫害侵染的苗木,从而提高抗病虫害水平。还要及时进行青海云杉种植土壤、灌溉水分、土质肥力的改善处理,在播种前期完成翻地工作,使得土壤更加疏松,从而极大增强实际排水性,避免出现积水过多而导致土壤过于湿润的状况,进而诱发一系列的病虫害。如果青海云杉处于良好生长环境条件,可以借助自身的抵抗力进行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要针对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症状及形成原因进行充分分析,努力构建适合云杉快速生长的生态系统,直接阻隔病虫害传播与蔓延的链条,从而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实际开展培育环节,可以将青海云杉与其他树种进行混合种植,从而营造出更加良好的生长环境,进而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预防与全面控制,从根本上进行解决这类问题。针对青海云杉的常见病虫害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确定培育环节的关联性,加强优先与完善培育技术,从而推进病虫害防治的系统化、完善性。
3、完善检疫与预警工作
在实际开展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注重从源头进行着手处理,切实加强苗木的严格检疫工作,确保所栽种的青海云杉没有问题。在开展青海云杉种苗的全面检查环节,要严格执行检疫工作标准,进而从根本上进行规避可能出现病虫害的各类风险问题。不论是在开展种子或种苗运输环节,要加强全过程检疫处理工作,避免将病虫害直接带入造林区或绿化区,进而产生大面积、大范围感染的情况。在实际防治环节,要巧妙融入信息技术手段,针对往期病虫害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搜集,主要包括发病规律、发病特征、时间节点等多方面要素。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可以针对各类病虫害进行充分挖掘,明确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从而系统全面掌握各类信息。此外,要加强构建智能化病虫害预警系统,在未出现任何病虫害前期要加强预测工作,科学做好防治工作,从而推进防治手段高效化、智能化。
4、开展综合防治措施
针对各类常见病虫害类型,如果只是采用单一的防治手段效果欠佳,所以要综合采用防治技术手段,结合病虫害实际情况选择2种以上的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等防治技术,从而大大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在具体使用环节,要综合各类技术手段的优势之处,结合病虫害发病时间段、各类症状等要素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技术,开展系统有效的全面防治工作。其中在进行化学药物选择过程中要尽量选择低毒环保的药剂,这样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
新形势下,随着林业行业的快速发展,青海云杉具有较强的经济、生态价值,在保持水土平衡、生态系统稳定方面发展出重要作用,但是一旦感染各类病虫害就会直接影响到实际种植效益及成效。在实际种植环节要结合常见病虫害类型进行充分分析与研究,从而围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农业防治等层面进行针对性、有效性的防治工作,从而切实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水平,推进青海云杉实现稳定有序成长,为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814000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