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区杨树育苗技术与人工高质量造林管理措施实践探讨
作者: 李东山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逐渐加快,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需要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更好地满足资源的科学利用要求,最终推动国家经济的现代可持续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通过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减轻传统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林业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对保证生态安全有着很大的帮助。人工造林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在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有优质的林木种苗作为支撑。当然对于干旱地区来讲,气候因素是影响林木种苗培育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种苗培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做好抗旱处理工作,以此来提高种苗培育质量,确保造林成效和造林质量。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干旱地区杨树的育苗造林技术要点,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干旱地区人工造林的现实意义
1、调节气候,改善水土保持
干旱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往往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干燥、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杨树育苗及造林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杨树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生长,通过人工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杨树生长过程中还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调节气候。另外杨树根系发达,能够在干旱地区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杨树所产生的落叶还能够改善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保水和透气能力,有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通过杨树造林,可以有效地改善干旱地区的水土保持状况,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2、促进区域经济生态发展
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人工造林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从而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通过详细的规划人工造林工程,可以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木材的供给量,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同时,森林资源还可以为当地的其他产业提供原材料如纸浆、纸张等,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提高抗灾能力
人工造林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减少水分蒸发,从而提高土地的抗旱能力,树木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减少风蚀,提高土地的稳定性。此外,树木还可以为当地的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在干旱地区,水资源是极为宝贵的资源,而人工造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节约和利用水资源。树木可以通过蒸腾作用增加大气湿度,促进降水,同时也可以降低气温,减少水分的蒸发,通过合理的林分结构和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当遇到极端干旱天气情况时,能够充分发挥土壤的蓄水供水能力,缓解干旱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干旱地区杨树育苗技术
1、苗圃地的选择
乌拉特中旗位于内蒙古西部,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5~10℃,无霜期120~150d,年降水量350~500mm,光照充足。结合上述气候特征,在苗圃地选择过程中应该以沙壤土或壤土为宜,确保排水良好,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富含有机质,土壤酸碱度pH值6.5~8.0,苗圃地周边要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水质良好,水源距离苗圃地较近,方便灌溉,地势平坦或微倾斜,坡度不超过5°,避免风口或低洼地带,交通便利,便于苗木运输和管理,同时苗圃地还需要远离工厂、矿山等污染源,有良好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苗木被盗或破坏,具备一定的配套设施,如育苗棚、仓库、办公用房等
2、苗圃地的处理
春季解冻后进行整地处理,整地前清除杂草和残茬,翻耕土地至深度30~40cm,耙平土地,去除大土块。结合征地要做好底肥的思路工作通常施用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667m2,磷酸二铵50~100kg/667m2,尿素50~75kg/667m2,在翻耕土地之前,将磷酸二铵和尿素与有机肥混合后,一起撒施。整地结束之后制作苗床,苗床宽度1.2~1.5m,长度不限,高度15~20cm苗床间距50~60cm。在操作过程中根据苗床大小,用木板或竹条围成苗床,将细碎的土壤填入苗床内,压实,在苗床上撒一层细沙或木屑,厚度约5cm。
3、品种选择及插穗的采集时期
①抗耐力品种选择
在干旱地区进行杨树扦插育苗,选择合适的品种是确保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应该选择抗旱性强、生长速度快、能够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对本地主要病虫害有较强抵抗能力、材质坚韧、木质均匀的品种,以满足不同的木材需求。依据上述要求,适合的杨树品种主要有辽河杨、辽宁杨、I~107杨、I~63杨、中林46杨、74杨、林22杨、鲁杨等几种。
②最佳插穗的采集时间
杨树插穗的采集时间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插穗的生根和生长,春季采条时间一般在土壤解冻后,而秋季则在树木落叶后。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杨树个体作为采条来源,保证采条母猪的年龄在10~20年,选择一年生木质化完好的优质杨树枝条。采集部位通常自树干的基部、中部和顶部。将插穗切割成长度为15~20cm的小段,上端保留一个完整的芽,下端则切成斜面状,以增加吸水面积,秋季采集时应该将插穗上的叶片和嫩枝去除,仅保留顶端的少量叶片,以降低水分蒸发和维持插穗的生命活动。修剪完的插头要按照不同部位进行进一步的分级处理,然后50根或者100根为一捆进行打捆处理。若需长途运输或延迟扦插,应将插穗放入湿润的沙土中,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插穗干燥和腐烂。
4、冬前插穗的储存
对于冬前采集的插穗,不能够立即进行扦插处理的可以将其放置在露天的沙土当中进行储藏。选择地势相对较高,排灌良好,土质疏松,通风良好背阴的地点开挖深1m,宽1~1.5m的坑,长度结合插穗的长度综合确定。在坑的底部铺上10cm厚的湿润沙子,将采集到的差距按照30~45°的角度倾斜铺放,插穗的厚度控制在10~15cm,压紧之后在上方覆盖湿润的细沙,厚度控制在10cm,按照一层插穗一层湿润细沙的原则,进行逐层堆放,确保插穗的纱布能够露出地面10~20cm。
5、扦插处理方法
①扦插前的插穗处理
插穗在扦插处理之前,将其放置在清水当中浸泡24~48h增加插穗的含水量,减少生根抑制物质,提高生根率,捞出之后将其放置在500~800ppm的ABT生根粉溶液当中浸泡1~4h。
②科学扦插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杨树扦插育苗的最佳时间为春季解冻后至萌芽前,通常选择在3月中旬~4月上旬进行,行距60~80cm、株距20~30cm、插条长度15~20cm、扦插深度10~15cm。在进行扦插操作过程中应该确保插穗上有饱满的顶芽和2~3个侧芽。将插条下端斜剪成马蹄形,增加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促进生根,按照株行距在苗床上挖穴,将插条斜倾斜于地面,30~45°插入穴中,深度为10~15cm,压实土壤,扦插后立即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6、扦插后的苗期管理
①出苗期的苗床温度湿度管理
扦插后及时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板结,然后每天浇水1~2次,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调整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同时在苗床上搭设遮阳网,确保遮光率达到60%~70%,防止强光灼伤扦插苗。扦插处理过程中要保证温度适宜,当气温高于30℃时,加强遮阳和喷雾降温,当气温低于15℃时,及时覆盖地膜保温。扦插2~3周开始检查生根情况,可轻轻拉动扦插苗,有一定阻力即表示已生根。扦插苗生根后,逐渐减少遮阳网的遮光率,促进幼苗生长,如果苗床过于拥挤,应及时间苗,保留健壮的幼苗。同时在生根初期阶段可以少量追施氮肥或者复合肥,促进幼苗生长,通常使用复合肥 15~20g/m2,将其配制成1%的溶液进行苗床浇施,并在这个阶段要保持苗床土壤墒情控制在70%左右,墒情不足时要及时进行灌溉,但应该避免过量灌溉导致烂根。
②生长初期的管理
扦插苗成活后,每间隔2~3周进行浅松土,深度约5~10cm,改善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松土时间选择在晴天进行,避免雨后土壤过于湿润。结合松土还需要做好人工除草工作,及时清除苗床中的杂草,避免与苗木争夺养分和水分,在除草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仔细,避免伤害到苗木根系。同时做好苗床的科学灌溉,确保苗床见干见湿,浇则浇透。在灌溉处理过程中一般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浇水,避免中午高温时段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5月上旬之后,每间隔10~15d灌溉1次,每次灌溉2~3d之后对苗床进行1次松土除草。
③速生期的管理
6月上旬~8月中旬是杨树扦插苗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此时要在适当的松土灌溉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追肥,一般在6月下旬进行第1次追肥,7月上旬进行第2次追肥,追施尿素15~20kg/667m2或者碳酸氢钠30~40kg。当杨树的新生儿生长到30~50cm时,要及时将组织以外的分枝去除,随着苗木的生长要随时进行除蘖和打杈。8月之后会进入到雨季,这个时期要注重做好苗床的排灌工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以后要及时清理排水沟,将苗床当中的积水快速排出,避免苗木根系出现腐烂加重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进入8月下旬之后要严格控制灌溉和施肥,促进苗木的木质化,如果苗圃地过于干旱,可以适当进行灌溉,并在苗木落叶土壤松动之前灌溉一次越冬水,提升苗木的越冬能力。
④常见病虫害防治
杨树黑斑病防止发生在叶片嫩梢及果穗上,自上而下蔓延,以危害叶片为主,初期首先在叶背面出现针状凹陷发亮的小点,后病斑扩大到1mm左右,黑色、略隆起,叶正面也随之出现褐色斑点。可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杨树烂皮病主要危害杨树的茎干,病斑初期为暗紫色或暗褐色,略微肿胀,后期病斑绕树干环形扩展,导致树干枯死,该种病害可以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使百克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杨树锈病危害杨树的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点,后期形成锈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可以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25%使百克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柳毒蛾等食叶害虫的在幼虫3龄前喷施Bt和病毒防治,用药量Bt200亿IU/667m2,1.8%的阿维菌素乳油1800~2000倍液,也可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即在害虫产卵初期3~4个/667m2放蜂点、放蜂量3~5万头。在幼虫盛发高峰期,使用25%的杀虫双水剂1000~1500倍液,或90%的敌百虫晶体1000~1500倍液,或50%的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三、人工造林技术
1、造林地块的选择
在利用杨树进行造林处理过程中,应该确保年平均气温在6~8℃以上,无霜期在140d以上,年降水量在350~500mm,造林地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土壤pH值在6.5~7.5之间,土壤含盐量低,地形平坦或缓坡,坡度小于15°,无严重水土流失,周边有充足的水源,满足杨树生长需水。同时还需要确保造林地交通便利,便于苗木运输和管理。在具体选址过程中,应该确保地块大小适宜有一定的规模,便于管理和经营,地块形状应尽量规则,便于机械化作业,选择坡向适宜的地块,避免风口或阴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