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疫病流行新趋势及防治技术研究

作者: 陈旭蕾

鸡疫病流行新趋势及防治技术研究0

在肉鸡养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中,疫病呈现高发趋势。如果在肉鸡养殖中发生疫病,将会导致大面积肉鸡感染患病,甚至会造成肉鸡的大批死亡,对养殖户的财产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养殖户需要结合当地疫病的流行趋势,利用科学的防治技术来增强鸡疫病防控工作效果,解决疫病对养殖户、消费者带来的不良影响。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鸡疫病流行趋势,并对目前常见的鸡疫病类型进行分析,以此来探究鸡疫病预防工作与治疗方法的具体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鸡疫病防治技术水平,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一、目前鸡疫病流行的新趋势

1、疫病种类多,防治难度大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已知的对养鸡场威胁性较大的疫病便高达80多种,特别是感染率极高,致死率较强的疫病也有10多种,过于庞大的疫病种类,加之疫病病毒传播过程极易出现变异,使得养鸡场难以开展有效的疫病防治工作。同时,肉鸡排泄物中的病毒源与微生物在养殖场中的长期残留,让鸡疫病药物治疗过程中,病毒细菌可能会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导致疫病治疗效果不佳。

2、疫病来源广,危害性变强

现如今,养殖户为扩大养殖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盲目引进国外品种,不通过检疫便直接与本地肉鸡进行混养,在种种因素影响下,一旦外来疫病爆发,将会迅速导致养鸡场内出现大面积感染,加之防疫人员缺乏这类疫病治疗,最终导致养鸡场内大面积肉鸡死亡。同时,高密度的肉鸡养殖为传播性强的疫病病毒提供了极大便利,如传染性呼吸道疾病,这类疾病主要损害肉鸡的抵抗力,引发更多疾病发生,从而为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3、混合病高发,病情复杂化

在对鸡疫病统计过程中发现,目前养鸡场中单一性疾病大规模爆发的概率正逐渐下降,基本上都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疾病大规模感染,标志着我国鸡疫病继发性、并发症正在逐渐增长,并且这两种类型的病毒构成组合复杂多变,如寄生虫类疾病、细菌类疾病等,无疑提高了鸡疫病防治工作的难度。比如,呼吸道传染疾病在养鸡场内大肆传播,使得肉鸡疾病抵抗力下降,导致其他相关性疾病的爆发;或是由几类肉鸡疾病同时感染,导致养殖鸡大面积死亡。

二、常见的养殖场鸡疫病种类

1、传染性疾病

在养鸡场工作开展过程中,肉鸡传染病是危害性、破坏性最高的鸡疫病,因其具有强烈的感染能力,使得患了传染病的鸡会将病毒传播给其他的鸡,如果养殖户没有及时做出有效的隔离与控制,可能导致整个养殖场内的肉鸡都被感染。传染性疾病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潜伏期、前驱期和明显期。虽然这类疾病在肉鸡患病中期症状逐渐明显,养殖户可以通过对肉鸡的饮食等情况进行辨别,从而发现其异常并及时进行控制。但由于传染病的病毒传播速度快,感染性较强,使得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难度大,一旦疫病在养鸡场内传播,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使养鸡场内的鸡全部感染,甚至会造成大面积死亡。

2、寄生虫疾病

这一种疾病在肉鸡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属于高发类疾病,如绦虫和球虫病等,对肉鸡而言危害性较为严重。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在某种介质下才能传播,如饲料、饮用水等,寄生虫会长期寄生在肉鸡体内进行繁殖,消耗宿主体内营养,损害鸡体内器官、系统等功能,不利于肉鸡的生长发育。有些寄生虫虽然不会造成鸡群的大面积死亡,但会影响鸡肉的品质,或是导致母鸡产蛋量下降;有些寄生虫感染和致死率较高,导致养殖场鸡群大面积死亡等,使得养殖效益降低,引发这类疾病的原因主要是未做好科学的饲料管理所导致的。

3、普通类疾病

除了以往两大类疾病,还有普通类疾病。这一疾病指的是在肉鸡养殖过程中,时常出现的疾病,对于养殖鸡而言危害性较小,如常见外伤、肢体疾病、消化系统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相比于其他类疫病,普通类疾病虽然发病率较高,也便于养殖户进行预防和治理,但如果养殖户对这类疾病就产生忽视感,那也将会对肉鸡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

三、做好鸡疫病预防工作具体措施

1、生长环境预防

①精准选择地址

如果想要实现肉鸡得到健康的生长发育,对养鸡场所处环境的舒适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对此,在进行养鸡场选址过程中,既要选择地势地形平坦,附近有充足水源的地区,并要综合考虑分析该地区的交通、风向等一系列因素。通过对养鸡场中的生活区、饲料区等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并构建疫病肉鸡的隔离区域和粪便堆积处,从而有效遏制鸡疫病扩散的传播速度,为养殖户提供充足处理时间。比如,在生产区中配置齐全的消杀设备设施,对进场人员进行消毒。

②科学建造鸡舍

在建造鸡舍过程中,养殖户要根据肉鸡生产需求,按照生产过程布设场地内的建筑设施。对于鸡舍内部空间和结构设计而言,需要满足各项要求,如防火、防疫、环保等,以此来保证肉鸡养殖的顺利进行。同时,鸡舍位置要选择在养鸡场内上风上水的地方,并要将疫病隔离区放置于养鸡场下游,有效降低疫病的传染途径。另外,对鸡舍内部的保温及通风情况,养殖户也要进行科学设计,保障鸡舍内空气流通、温度潮湿等达到规范标准,避免出现鸡舍内细菌病毒的滋生。

③改善环境卫生

在肉鸡养殖之间,养殖户要对养鸡场周边环境卫生现状进行改善,增强肉鸡饲养管控水平。通常情况下,养殖户需要及时关注鸡群的抵抗力,时刻注意养鸡场周边的自然环境要素,结合风向、温湿度等变化及时调整养鸡场内外卫生情况。同时,养殖户要定期对养鸡场内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杀处理,尽可能清除该区域的细菌病毒源等,从而避免出现鸡疫病传染情况发生。

2、育雏阶段预防

①优选优良品种

在鸡苗引进前,养殖户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详细了解种鸡养殖场的信誉、管理、布局等情况,保证种鸡养殖场没有问题后再进行种鸡选择。在此过程中,养殖户要了解种鸡养殖场日常管理情况,种鸡生长发育情况等,并要选择种鸡在7~12个月之间产蛋繁殖的鸡苗,避免出现鸡苗体重太小或太大的情况,从而保障鸡苗引进的健康程度。同时,鸡苗整体均匀度的平均,也会降低养殖户的饲养难度及防控难度,所以要适当引进同批次的鸡苗,并要确保其外貌特征符合所选品种的要求,以此来确保母体抗病性强,没有直接性的遗传病。

②筛选健康鸡苗

健康的鸡苗出生后,习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烈,眼睛大而精神饱满,绒毛干净有光泽,腿爪结实有力,叫声清脆,当在手中握住时会有温暖、饱满的感觉,并且挣扎过程十分有力。如果鸡苗出现精神萎靡,眼睛半睁不睁等情况,便可以判定这类即是弱苗,养殖户要对引进鸡苗进行筛选,就地淘汰这些不易成活的鸡苗,避免对自身经济效益造成影响。

③鸡苗免疫接种

养殖户要清楚认识到鸡苗免疫接种的重要性,无论引进鸡苗如何健康茁壮,都要对鸡苗接种疫苗,避免出现潜在疫病在养鸡场内大范围传播。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呼吁养殖户要正规机构和门店购买疫苗和药物,并以分发文件、短信通知等形式提醒养殖户及时给鸡苗接种疫苗,避免错误接种疫苗种类或是最佳接种时间。另一方面,养殖户要不断提高自我学识,增强其疫苗辨识能力,丰富肉鸡养殖专业知识,以此来更好地完成鸡苗免疫接种工作。

④鸡苗运输管理

待鸡苗选择完成、破壳后,绒毛干燥时便可以进行运输,并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应当交由专业运送车辆完成,配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陪同,运输车辆及用具等更是要进行全方位消毒处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装鸡苗的箱子错位摆放,有序重叠,合理距离,保证箱子周围的通风和温度情况,并要时刻观察鸡苗情况,如果种鸡场与养殖场距离较远,应及时为鸡苗补充水分。另外,在装卸时要轻打轻放,避免鸡苗受到挤压等影响,造成运输过程中死亡情况。

3、成鸡养殖预防

①强化饲料管理

在肉鸡养殖过程中,饲料管理工作是尤为重要的,是决定肉鸡养殖效益的关键。对此,需要科学控制鸡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搭配均衡,科学规划投喂次数,从而保证肉鸡健康生长发育。当鸡苗成长到一定程度后,种植户要将鸡苗饲料转变为成鸡饲料,根据肉鸡饲养标准增强饲料中的能量,加大养殖鸡体重。在此过程中,要做到定时定量,为成鸡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饲料,并配制杂粮谷物等,满足成鸡生长需求,保障鸡群的整齐度。当肉鸡养殖至3个月时,如果养殖户不进行售卖,因其进食量的变大,养殖户不但要为其提供足量饲料,还要满足肉鸡足够的光照等生长条件,避免外界对鸡群产生不良影响。

②加强饮水控制

在肉鸡养殖期间,不但要加强对饲料的管理工作,更要合理控制肉鸡饮水量,做好水源品质的管理,通过对肉鸡饮水质量进行检测,避免由于水质条件过差,引发肉鸡出现大肠杆菌病等疫病。在水源方面,养殖户可以选用井水,或是流动水等,并要在饮用水中加入钠盐等微量元素,从而提高肉鸡饮水质量,为实现肉鸡饲料饮水均衡提供助力,从而避免饮水不当引发相应鸡疫病。

③增强疫病预防

在成鸡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坚持预防为主原则,积极引进先进的疾病预防技术,针对常见的鸡疫病类型采取有效预防管理,从而降低鸡疫病暴发造成的影响范围和深度。在日常预防管理工作中,养殖户也要为成鸡定期接种疫苗,提高其免疫能力,或是定期进行养鸡场内疾病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鸡疫病发生影响成鸡生长健康。同时,需要提高养鸡场内的环境管理水平,定期开展驱虫工作,避免成鸡体内出现寄生虫,或是定期进行养鸡场内部病毒消杀,针对养鸡场内鸡舍、鸡栏,周边环境等,并要注重肉鸡排泄粪便的清理与消毒。另外,养鸡场应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做好消毒处理,避免病毒外来进入。

4、病死鸡的处置

①无害化处理

掩埋、焚烧等方式处理病死鸡,这些处理办法较为便捷,且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但是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比如,掩埋法是将病死鸡深埋土层中,利用自然降解方式进行处理,但时间缓慢、过程较长,即便用石灰等材料设置隔离层,可能也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焚烧法是将病死鸡放置在焚烧炉中进行高温分解再掩埋,这一方法将会产生烟雾对周边空气造成影响,但对于大面积病死鸡而言,可以进行快速处理。

②化学处理法

主要是对病死鸡尸体中加入促进分解的化学用品,使得尸体快速腐烂降解。这一方法成本较低,可以对大量病死鸡进行处理,并且环境污染轻微,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不适宜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的区域内使用。

③高温降解法

这一方法是基于无害化处理方式的基础上,研发创新出的新的病死鸡处置技术。主要是向病死鸡尸体中加入分解性生物酶,并对其进行粉碎后在高温环境中进行发酵,形成有机肥料。焚烧方式是将尸体放置焚烧炉中进行高温焚烧,将病死鸡降解至碳化合物,并对所产生的烟雾进行二次燃烧,在此技术应用下,可以将排放的空气污染降至最低程度。

四、鸡疫病治疗方法具体分析

1、传染病的治疗

①新城疫

对于已经发病的鸡群可以采用新城疫疫苗进行紧急性接种,采用正常鸡疫苗接种的两倍剂量进行饮水免疫;可以使用抗生素等药品,对鸡群中可能引发的继发性细菌感染进行有效控制;使用速补应激康或是电解多维等,进一步提高和改善鸡群的疾病抵抗力。

②禽流感

对于已经发病鸡群与新城疫疾病治疗手段相一致,控制继发细菌性感染的同时,提高发病鸡群抵抗力;需要使用抗病毒制剂,如金刚烷、病毒睉、干扰素。

③法氏囊病

需要对鸡苗、成鸡的鸡舍温度、通风情况进行调整;改善饮水管理,在饮用水中加入5%的糖和0.1%的盐;调节鸡饲料结构配置,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能量,提高维生素含量;使用抗生素等药品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及时对鸡舍内外及养鸡场周边环境进行消杀处理工作;使用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对发病鸡进行治疗。

2、寄生虫病治疗

①仔鸡蛔虫病

对于已经发现患有蛔虫的鸡群,需要对鸡舍进行逐一排查,观察同栏同舍内的其他仔鸡是否患有相同类似的症状,并推断出什么样的原因所导致的;在仔鸡进场后的第1周及第3周分别进行药物驱虫,按照规范驱虫程序选用丙硫苯咪唑药物与饲料搅拌喂养。

②鸡球虫病

需要使用地克珠利、磺胺药物以及青蒿等中西药结合方式对患病肉鸡进行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好止血等方面的对症下药;及时调整饲料与饮水管理,加入多种维生素、抗生素等药剂,增强患病鸡群的抵抗力;及时清理病鸡粪便,堆放发酵以杀灭寄生虫卵囊。

3、常见疾病治疗

①大肠杆菌病

这种疾病属于条件性疾病,当鸡群抵抗力低下时就会侵害肉鸡机体,致使其发病。需要改善鸡舍内的通风、温度条件;定期进行药敏试验选择,选择抗病性强的药物进行全群给药;使用庆大霉素、新霉素等药剂与饲料和饮水混合,连用3~5天便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②慢性呼吸道病

需要对种鸡鸡群进行净化,减少种鸡—鸡苗—成鸡间的垂直传播;进一步强化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避免鸡苗出现应激反应情况;采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药剂按比例混合饮用水饲喂鸡苗。

③腹水综合征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通风,减少不良应激反应;实施限喂制度,控制仔鸡进食时间;注意鸡群防范,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食盐等营养物质,以此来提高仔鸡机体抵抗力。

综上所述,随着肉鸡养殖中鸡疫病的高发现象,为养殖户敲响了警钟。对于当前肉鸡养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鸡疫病预防和治疗工作缺陷,养殖户要给予其高度重视,应当结合自身养殖场情况,制定更加完善的疫病防控措施,通过事前鸡疫病预防工作,事后鸡疫病治疗办法,以此来提高鸡疫病防治水平,从而确保我国肉鸡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324100浙江省江山市农业农村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