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玫瑰葡萄性状表现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 刘婷
阳光玫瑰葡萄是20世纪90年代来自国外培育成功的新兴水果种类,其品质具有独特的玫瑰香气,且果肉脆甜、果皮较薄,在2009年引入我国后被称之为葡萄界的爱马仕。由于其产量较少与颜值较高等特点,一跃成为我国高档水果之一,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阳光玫瑰葡萄生产商利用消费者对高档产品的向往,将其定价普遍较高,并只在高档店内进行买卖,以上特点皆受种植人员的喜爱,因此不少种植人员将自身场地改造为阳光玫瑰葡萄的专属栽培场地,山东省各地种植人员也对此种类水果跃跃欲试,而这种大规模的生产,使高档阳光玫瑰葡萄走向高产量生产,从而导致价格趋于平民化,其质量也良莠不齐,加之种植人员对阳光玫瑰葡萄的整体栽培管理不当,例如出现果实气味逐年衰退、果穗大小粒以及果锈等不利影响,对未来阳光玫瑰葡萄的商品性以及收益能力造成冲击,最终致使阳光玫瑰葡萄的市场评价与影响力大幅下降。
一、当前阳光玫瑰葡萄品种的性状表现
1、产品特点
阳光玫瑰葡萄在幼苗初期,其叶子背面可看到白色茸毛,且叶子表面具有光泽状态,颜色主要为浅紫红色,裂痕通常呈五角形。随着葡萄的生长,其叶片主要为深绿色,形状近乎为心形状态,并呈现大而厚等特点。而叶脉的背面主要为浅绿色,且在生长前期成龄叶片主要为平展状态,在生长后期其叶缘稍翻,叶柄呈现浅红色状态。当枝梢处于稍嫩时,其末端呈黄绿色,当枝梢老熟时,主要为暗红褐色,同时阳光玫瑰葡萄的新梢生长速度较快,在成长至4~6节时平均为15cm左右,且此品种为两性花,在冬季的嫩芽萌发力弱于夏季。阳光玫瑰葡萄主要以嫁接脱毒苗为主,其脱毒苗的萌发率可达至80%以上,枝梢成功率也较高,达至95%以上,以山东省为例,针对此品种的生长习惯开展定植工作后,多数第二年可达至丰产状态,随着第三年的生长逐步进入稳定期。除此以外,其种类品种的果穗处于中等偏大状态,存在副穗,且葡萄果实大小较为均等,果粒呈椭圆形状态,果实整体较为紧密,在阳光葡萄成熟后,其果实颜色由黄绿色转为金黄色,较好生长周期下的果实不存在掉粒或裂果等情况,且果皮较薄,葡萄整体散发浓郁的玫瑰香气。
2、产业特点
在2009年阳光玫瑰葡萄进入我国各区域后,其地方专家通过多次数的实验与种植,发现我国较多区域适合阳光玫瑰的种植与推广,例如广西,云南,四川以及河南等,并对其种植区域内的温度、土壤条件以及湿度等影响因素给予控制,帮助种植人员形成完整的果实供应链。我国山东省阳光充足、温度良好、地理优势较为明显,且水果的生产周期较为适宜,当地种植人员可大力发展特色葡萄产业,迎合阳光玫瑰葡萄的生长周期,率先开展数字农业转型,发展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幅度加强阳光玫瑰葡萄的品种质量,为后续当地进行规模化与系统化发展提供依据。除此以外,新时代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阳光玫瑰葡萄也逐渐加入线上销售阵营中,并采用基地至电商最后到顾客的形式,与各种平台的销售渠道进行合作,加之各个物流的帮助,使得阳光玫瑰葡萄从各大种植基地运往全国各省市的高端水果零售店内进行销售,同时种植人员也可在基地内进行网络直播等平台活动,通过线上购买的形式,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销量以及自身收入。以2022年为例,电商平台与全国各地的阳光玫瑰葡萄生产商进行合作,共同开展以电商和生产商合作的超级农货节,并以多种渠道给予宣传和销售,使得阳光玫瑰葡萄在2022年登上水果品类较热产品的榜单中,此种直销模式也为种植人员的销售渠道和实际收入提供帮助,也提高消费者对高价水果的信赖,充分拓宽阳光玫瑰葡萄多渠道销售的新思路。
二、阳光玫瑰葡萄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
1、定植管理
在阳光玫瑰葡萄的基地建设期间,应对水源、温度以及阳光等条件给予重视,优先选择具有良好排灌条件、交通便利以及较少存在环境污染情况的地区给予建设,并在定植工作开展前,通过专业设备对田间进行晾晒和翻耕,使其形成高25cm,宽度105cm的种植区域,再将有机肥与种植土壤进行搅拌,使土壤呈现健康状态,并存在较高的营养成分,从而更好地迎接脱毒苗。而种植人员也要按照适宜的行距,对种植区域进行挖掘,并对营养杯进行裁剪,使其杯内的土壤与根系呈现紧密状态,再加入土壤中,轻轻压下土壤,最后将幼苗轻轻上提,填入土壤后,使其嫁接部位与地面保持在10cm左右,并于表面覆盖秸秆,以达到保湿作用。
2、修剪整形
在阳光玫瑰葡萄园开展定植工作后,种植人员需要留有稍微健壮的新梢当作母蔓,并对其它副梢进行消除,当主蔓生长至8叶时,可开展摘心工作,帮助两边枝条形成交叉形状,同时在两侧各留一个侧枝,其长度约为18cm左右,侧枝达到6叶时可进行摘心,并在第二条钢丝线后使其自然下垂,当此枝长至18个叶片左右时,即可进行摘心,并将其整个侧枝作为后一年的母枝。而修剪工作主要分为冬季修剪与夏季修剪,一方面,冬季修剪工作主要在开始下雪至冬至之间完成,同时在当年开展冬季修剪工作时,使结果蔓均匀分布至篱架表面,而主蔓则要延长6芽左右进行修剪,其它蔓则要留有2芽左右,并运用单双枝递进法进行回缩,使结果蔓均匀分布至两侧,在第二年开展冬季修剪工作时,其架面分布的结果蔓与第一年大致相同,而在一年后,结果蔓主要分布至棚架的架面上。另一方面,在开展夏季的修剪工作时,种植人员要随着主蔓的生长痕迹,将其逐渐布满棚架架面,并保持其相邻蔓之间存在大约1.2m的距离,随后将其固定。
3、花果控制
首先在花果管理期间的叶芽管理中,种植人员应当在阳光玫瑰葡萄出现萌芽后,除去多余的较弱病芽以及多头芽等,并且当其新梢留存6片左右的叶子时进行摘心,当其长至快成熟阶段时,再次进行摘心工作,以此消除花序下的副梢,而在花序上,种植人员应当留有一片叶,防止其出现日灼病。除此以外,种植人员应当在阳光玫瑰葡萄的萌芽期以及开花前后,进行一次庇护工作,并在采摘前同样进行庇护工作,以此提高果实质量,防止其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其次,针对花穗的管理上,种植人员要对架面上的结果蔓进行管理,使其每隔1-2个新梢时,留下1个自然下垂的花穗,并且呈现左右均匀分布状态,两穗之间应相距15cm左右,并在花前一周对生长较好的花穗进行整理,主要针对其穗尖5cm的位置。与此同时,由于阳光玫瑰葡萄多数存在果核,而无核品种的栽培将会产生质量优异或口感更佳的产品,因此在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阳光玫瑰葡萄通常要经过无核化以及保果处理。最后针对套袋管理,种植人员要在进行第2次药剂处理后的10天左右选择晴天进行套袋,并在疏果达到标准数的60粒左右开展此项工作,同时为降低套袋后果穗出现的各类疾病,例如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影响,种植人员需要采用甲维盐水分散粒剂、苯醚甲环唑等化学药剂,详细喷洒至果穗中,并在晾干后进行套袋,注意将袋口仔细扎好。由于阳光玫瑰葡萄的果粒容易生成果锈,因此种植人员要在其成熟后直接带袋采摘,并且采摘后仔细观察,将部分幼小、畸形或残缺不全的果粒进行剪除,最后将品质较好和口感丰富的阳光玫瑰葡萄进行再次包装与销售。
4、肥水控制
为实现阳光玫瑰葡萄的自动化水分供给,山东省各地种植基地可采取专业化和系统化设备,并根据当地气候差异以及蓄水条件给予水源供给,在通常情况下,阳光玫瑰葡萄在萌芽期间,需要较大的供水量,并且种植人员要注意在开花前一周及时停止供水,此种控制手段可充分提高果实的坐果率。同时阳光玫瑰葡萄的生长最快期间处于生理落果到果实软化阶段,此过程需水量较大,且当温度较高时,易出现蒸发状况,从而导致葡萄体内出现生理性缺水现象,因此种植人员应当每隔15小时及时供水。与此同时,当果实生长至成熟期时,应进行适当控制供水,从而增加果实甜度,降低果实发生病害的几率。除此以外,秋冬季节要根据山东特定气候以及水源条件进行水分供给,并在越冬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灌水,以此提高果实抗冻性。而面对土壤的施肥管理需要在每年的10月或者11月开展,在定植当年种植人员应顺行向离阳光玫瑰葡萄树50cm左右进行开沟,第二年则在另一边并逐年进行轮换,其深度达35cm左右,且施加优质的腐熟有机肥和硫酸钾复合肥,并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搅拌,而在萌芽期时,其追肥主要为硫酸钾复合肥以及尿素等。在开花后的5天,种植人员应开沟加入硫酸钾复合肥,同时为提高果实的质量,应在开花前后以及果实硬核期进行其他施肥管理,主要喷洒300倍的富硒肥。
5、病虫害管理
阳光玫瑰葡萄的主要病害为白腐病、霜霉病和灰霉病等,其害虫包括红蜘蛛和介壳虫等。在发生危害时,植株会产生异常状况,例如当葡萄出现灰霉病时,主要在幼果期时间发生,而白腐病主要处于阳光玫瑰葡萄的着色阶段,具体时间为6月中旬-7月下旬。而霜霉病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为初发阶段,并在梅雨季节较为严重。针对以上病虫害具体的防治方法为以下几点:灰霉病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1000倍液。除此以外,还可在病害发生期间采用70%浓度的甲基硫菌灵化学药液给予防治。而白腐病可采用50%浓度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而霉霜病也可采用喹啉铜的1500倍溶液,并在每隔10天左右喷洒1次。与此同时,在具有红蜘蛛的阳光玫瑰葡萄园,可连续使用10%浓度的乳油进行防治。而介壳虫为灾害的园林可连续喷洒1000倍的介死净水溶液,即连续喷洒,3次左右,以此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三、新时期阳光玫瑰葡萄行业面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管理对策
1、提高产品质量
阳光玫瑰葡萄在我国的种植领域相对较大,且市场已趋于饱和状态,但对于现阶段的种植情况来讲,产量较高并不代表品质好,其低廉的品质也是约束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向上发展的直接因素,因此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品种质量应是重中之重。以山东省阳光玫瑰葡萄产业结构为例,其种植情况要根据果实成熟期、山东各地自然条件、物流储存技术、种植人员自身能力以及市场需求等综合因素进行调整,并对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分级管控,对土壤较好条件进行重点品种构建,对稍差土壤条件进行产量把控,对不适宜发展此类品种的区域进行改造和转种,从而实现对种植区域进行整体管理与控制。同时基于各城市的气候特点进行科学化以及专业化的分析,邀请种植经验较多的专业人士以及科研专家进行背调与研究,构建具备综合性和系统性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区域,充分提高山东省地区的果实品种质量,在产量较大的市场环境中以质取胜,充分提升其自身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
2、开展系统生产
如今的销售方式使得国内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人员要进行系统化的生产,且对以往零散化的分疏生产进行优化与革新,以此达到品质统一和精细化管理模式,充分提升阳光玫瑰葡萄产业的实际经济效益,针对此环节首先需要山东省各地政府提高扶持力度,开展相应的帮扶政策,对阳光玫瑰葡萄产业进行针对性提升,例如开展专项基金、提供定向技术培训以及开展科研推广和品牌塑造等工作,充分实现政府在阳光玫瑰葡萄行业的管理、激励和引导作用。其次种植人员可开展大规模的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和精细化指导工作,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阳光玫瑰葡萄生产团队,并对其团队施展高水平和高质量的管理力度,重点培养出具有领导力的优秀定植人员、施肥人员和管理人员等,构建一体化管理模式,实行共同供苗、共同种植以及共同育肥等方式,充分把控阳光玫瑰葡萄产业的最终质量,在经过整体包装进行分批售卖。最后种植人员应积极与各地优秀技术者进行交流与互动,开展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交流会,不断提高自身种植技能,也对未来阳光玫瑰葡萄产业的市场动向和行业发展给予洞察,保证阳光玫瑰葡萄产业的正向运转。
3、塑造特色品牌
由于阳光玫瑰葡萄品种受到光照时长、种植方式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甜度、外形以及品质具备较大差别,以目前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国内并未产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当地品牌,反而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急切的投资心理,导致阳光玫瑰葡萄的品质大幅度下滑,因此其品牌口碑和经济收益利益连年下降。由此可见,打造特色品牌、保证品种质量应是种植人员关注的焦点。一方面,种植人员可利用当地环境特点,充分提升阳光玫瑰葡萄的自身品质,构建高水平和高质量的种植场地,从源头进行把控,并以当地特色品种为宣传打响名号,构建富有本地特色的市场品牌。另一方面,山东省政府可举办品种交流会等宣传活动,提高当地品牌影响力,为后续市场推广以及销售转型提供依据,同时也可对品种背后的文化内涵给予优化,设立地域品牌地标,拓展品牌营销渠道,优化销售模式,逐步构建出具备重大市场影响力的特色品牌。
目前阳光玫瑰葡萄已从鼎盛时期逐渐趋于平民化发展,这一过程与当前较大竞争的市场环境紧密相连,准确了解阳光玫瑰葡萄行业现状,并提高栽培技术是种植人员应考虑的关键问题。面对此品种行业质量良莠不齐和市场价格混乱等的情况,种植人员需要结合多方势力,共同迎接国内阳光玫瑰葡萄行业的新篇章,并对当前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整理,以此管理种植过程,提高栽培技术,实现系统化管理模式,开展组织化的生产运营方式,打造自身独特品牌,实现阳光玫瑰葡萄产业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发展。本文以当前阳光玫瑰葡萄品种的性状表现为基本点,阐述了阳光玫瑰葡萄高产技术栽培的主要内容,例如定植管理、修剪整形、花果控制和肥水控制等,并提出新时期阳光玫瑰葡萄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管理对策,旨在为未来阳光玫瑰葡萄品种的高质量和高水平栽培提供新思路。
(作者单位:256400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