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矮砧密植苹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作者: 李兵

浅谈矮砧密植苹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0

苹果作为人们生活当中最为普遍且喜欢食用的水果之一,对苹果的产量以及品质都有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大面积推广苹果矮砧化密植栽培技术,使有限的地块其经济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本文对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病虫害防治综合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苹果矮砧化密植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苹果树栽植的主要技术

1、优质生长环境

苹果树的生长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苹果产量与品质。生产优质果需有良好生态环境。生长期间首先要保证土壤养分的充足,也就是土壤环境培育期间要有充足的养分肥力来保障苹果树生长发育;二是促进苹果树迅速发展,育苗种植时保证土壤弱碱性;三是苹果树需要温差,昼夜温差大,降水量较少等环境条件能增加果实甜度。

2、科学育苗

苹果树是利用矮砧密植栽培的技术,因其树干矮小、易管理、便于林间机械化操作、可早产丰产等特点,科学育苗显得尤为重要。砧木的好坏对果树嫁接的成败至关重要,海棠树根系较发达,对水、肥吸收能力特强,树生长很快,对苹果树亲和力亦很大,因此常被用作砧木嫁接在苹果树上,成活率高、创面愈合亦快、果实品质好。

3、矮砧密植栽培

按照“宜地宜树”原则,选用适宜苹果品种矮砧密植种植,株行距为1m×3.5m以保持园相整洁。以2~3年生,根系和分枝发达的幼苗为好,可在当年开花,3年后即大量结实并进入盛果期。树苗定植时,在挖好的40cm见方的树穴中加入有机肥,浇水时,1000g水加1g“碧护”,可提高树苗成活率。

4、果园生草种植

为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可对果园暴露地块进行生草制。生草生长旺盛,为了防止生草和果树争肥水,提高新鲜生草品质,每年可按生草长势收获4次,将割下来的生草覆在树下,这就使果园土壤的表层终年被草木所覆盖,可以大量地接受雨水和减少水分蒸发。所割生草也能增加土壤腐殖质,利于有益微生物活动,进一步提升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既蓄水又保水、抗旱防涝等作用,还可增加果树营养和果品产量。

5、果园盖地膜

地膜覆盖技术的效果与生草栽培技术相同,都是为了增温保墒、抗旱防涝、使果品品质好、增产。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果树栽植后于3月初,顺行做1m宽的畦,逐畦放清水,待水完全渗入土中时,盖上幅宽约1m的地膜,用泥土将畦埂两侧压紧,保持膜面宽约80cm。覆盖地膜还可以在雨后覆盖,其目的是保墒节水、减少水分蒸发、增加肥效,为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活动提供方便。

6、抹芽,摘花

新植苗木萌发较慢,抹芽时间不能太早,树在萌芽后20天左右,树体就会恢复正常。新芽达到5cm左右就开始抹芽了,此时气温升高很快,伤口就会及时痊愈。当采用大苗建园后,部分果树在当年即出现花芽,应全部摘掉,才能保证树体的养分。幼树建园后,为了保证主干生长,应抹去主干80cm以下所有花蕾,仅在顶端选留一个长势旺的花蕾,以免竞争枝抽生。另去掉所有苹果花,促当年果台副梢长出结果枝条。

7、果实套袋后

苹果果实在生长过程中,及时套袋,既可以有效地防止鸟类啄食和减少部分病虫害侵入,又可以降低采收期因采摘而引起的果树机械伤害。套袋结束后应及时喷施波尔多液和甲基托布津杀菌剂防止苹果斑点落叶病和早期落叶病。喷施齐螨素乳油和甲氰菊酯乳油杀虫剂防止食心虫和螨类。

8、田间管理等

搞好果园松土,剪枝,疏花疏果管理,使果园通风透气,以满足苹果树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气,水供应,促使果树迅速成长。芽期采用滴灌方式进行肥水灌溉,每10天灌1次水,每次灌水50m3/hm2,水中加入氮、磷、钾混合肥料。其中2年内苹果树,氮、磷、钾质量比为1∶1∶1,3年以上的苹果树,氮、磷、钾质量比为1∶0.5∶1.2。

定期修剪苹果树,按照树枝的生长方向进行科学修剪,将树木受到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根据枝条的粗细程度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宜的树形并进行合理剪枝,通常以纺锤形为主。需要注意的是,在冬季不可以任意砍枝,以免导致树木受伤受冻。

二、矮砧密植果园存在的常见问题与改进对策

1、前期建设投资较大

矮砧密植果园种植密度较高,需建立支架,铺设滴管等设备设施,同时还需安装耕地机械、除草机械和喷药机械等机械化操作设施,前期投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确保正常经营。有的果园因资金短缺,果园配套基础设施不足,无法及时搭设支架、夯实树体,遇到大风暴雨时,树木东倒西歪、树势转弱、园相不齐。遇有干旱、得不到及时浇灌、树木长势差的情况,则形成“小老树”,效益不高。

2、定干太低

矮砧密植果园不是“树越短越好”,如果定干过低,在40cm以下,挂果后下部枝条易与地面接触,影响通风透光,果实不容易着色,叶片较薄,产量也不稳定。所以矮化密植的苹果干高50~60cm,树高3m左右最合适,使树形建造较快,横向枝条抽生较多,修剪量比较少,萌发的花芽品质好,所结的果受光均一丰满。

3、整形修剪不规范

一是修剪太重,断茬严重,当年生枝发芽,营养生长不协调,枝疯长、树形混乱、影响果园的通风采光。二是修剪太轻,惜枝如命而不舍得剪,致使树体横长,基部枝条太大而干性弱。不整形的树体只要枝条粗度大于中干的1/3,即应疏除,否则树体的稳定性及丰产性都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4、肥水供应不充足

树体由于矮化、根系浅、不能及时提供肥水等原因,树势易变弱、长势不旺。此外,施肥时尽量采用氮磷钾混合肥,部分果园偏施尿素和其他氮肥,导致无用徒长枝“暴饮暴食”,花芽小,果实产量也比较低。

5、管理人员的问题

矮砧密植果园需管理人员认真管理与维护。管理人员小农思想严重,为上级劳动不如为自己劳动尽心,在果园管理上不可能尽职尽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奖罚制度来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与责任心,使他们能细心照料果树生长并结出优质果实。

三、果园病虫害的类型和防治技术措施

1、矮砧密植园中苹果病虫害发生类型

食叶害虫包括红蜘蛛,棉蚜,潜叶蛾和苹小卷叶蛾,蛀干害虫包括朝鲜球蜡蚧,草履蚧,桑盾蚧和粉蚧,危害果实害虫包括苹小食心虫和桃蛀果蛾。苹果病虫害对果树的生长以及果品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

2、预防和控制技术措施

①加强果园栽培管理

一是要经常清理果园内外枯枝落叶,维护果园卫生和减少病虫来源。二是增施磷、钾肥,多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夏季应适时剪除长枝和病枝,并适当剪除树冠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要及时排除雨后积水,降低果园湿度和病害流行程度,将落到地上的病叶清理干净,将病果捡出,并将病原物及时消灭,以防落叶病菌和病果病菌重新感染树体。涂白树干通常从11月中旬起,将生石灰,石硫合剂和水搅拌成涂白剂均匀地涂于树干表面。树干涂白既可起到保温保湿、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又可有效地控制树干裂缝内潜藏的病虫和降低病虫翌年的发生基数。

②严把检疫

选抗病虫品种关,育无毒幼苗,砧木和嫁接苗消毒,用黑膜遮盖,制止越冬病虫的出土危害。设置隔离林并严把检疫预报关,当苹果树发现检疫性病虫害时,应立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集中除治或者灭杀,彻底根除病虫害隐患,避免向无病虫区进一步扩散蔓延。

③物理防治

一是在果园中设置频振式杀虫灯或者投放紫外黑光灯利用害虫趋光性引诱卷叶蛾,食心虫及其他鳞翅目,鞘翅目昆虫;另一种是利用害虫对色、味的趋向性在果园内设置黄板粘捕诱杀;三是利用害虫对气味的特殊趋向性,在树干上挂上糖醋瓶(糖,醋,酒和水的质量比是1∶4∶2∶8),诱杀苹果害虫;将性引诱器挂于树上,以含十二碳二烯醇组分的性信息素为性引诱剂对苹果蠹蛾及其他有害昆虫进行雄虫监测引诱,造成雌性昆虫不育以阻断产卵链条和降低后代繁衍数量。物理控制方法绿色环保、对树木副作用小、能确保果实品质安全。

④化学防治

首先,果树萌芽时全园喷洒辛菌胺1.8%加戊唑醇25%,以消灭越冬病菌为主。早春遇到低温及倒春寒时,叶面喷施“碧护”5000倍液加甲壳素加钾肥,能增强抗冻性。其次,在果树萌芽后和新梢快速生长过程中,交替喷洒多抗霉素,代森锰锌,异菌脲和吡唑醚菌酯杀菌剂3~4次能防止早期落叶病的发生。三是发生苹果炭疽病时,可喷洒多菌灵悬浮剂400倍液,防治白粉病使用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防治食心虫可用高效氯氰菊酯连喷2次,防治螨类用四螨嗪和哒螨灵,真菌性病害用代森锰锌和甲基硫菌灵。

⑤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在自然界中保护寄生性天敌或捕食性天敌释放赤眼蜂,寄生蝇和捕虫蛾,也可以利用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病虫害生物防治。释放周氏啮小蜂控制苹果蠹蛾和其他食叶害虫寄生死亡率高达80%以上。

3、加强田间管理,促幼树速生

科学的施肥和灌水保证果树前促后控矮砧密植果园能迅速形成,达到早果和丰产的目的,肥水管理至关重要。春季土壤解冻时,全园应立即补充水分和肥料,以后每月一次,至9月施入基肥。

春季新梢旺长初期,主要施用硝酸铵钙和其他高氮复合肥,每亩15~20 kg。春末夏初新梢长度80%达10 cm后,改为磷酸一铵等中氮高磷复合肥每亩施10~15 kg,并适当控制新梢生长速度和促进磷积累,从而为花芽分化创造了条件。7-8月,改为磷酸二氢钾等磷钾复合肥,每亩施肥量为8~10 kg。

果园追肥要坚持前促后控、肥水结合的原则,最好是水肥一体化设备滴灌施肥,每次施肥用水量要按施肥前、施肥中、施肥后3∶2∶1配比,每亩用水量为3m3。在干旱天气可以适当提高用水量以保证施肥效果。

9月搞好秋施基肥,沿行距方向,于果树新梢周围开一条宽深30cm沟道,每亩施完全腐熟有机肥1000~1500 kg或商品有机肥500~800 kg,并配合有机肥每亩施氮肥5~8 kg。11月初在土壤上冻之前浇封冻水1次,每亩浇水4~5 m3。

树盘覆盖、行间适当套种,本地区春旱少雨、气候干旱、多风、果园水分蒸发严重,为了充分利用有限水资源,满足苹果幼树的正常生长,实行树盘覆盖是十分必要的。常见覆盖材料包括黑膜,秸秆,园艺地布等。就覆盖效果而言,园艺地布的覆盖效果最好,它不仅能阻止水分蒸发、增加地温、促进果树迅速生长、抑制树盘杂草的滋生,而且对果园土壤的透气性也没有影响。

具体方法:初春土壤表层15 cm土解冻时,树盘修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凸字形,树木两侧用0.8 m宽或1 m宽的黑色园艺地布覆盖。覆地布要注意使用滴灌的果园要在滴灌带下预留一定空隙,便于滴灌过程中水滴入土壤,树体根茎附近的地布要夯实,防止在夏季高温季节地表温度过高和地表下面的蒸汽灼伤幼树。

为了增加果园前期效益可以套种瓜类,豆类等生长周期短,与果树争水争肥现象不明显,没有常见病虫害发生的低秆作物。还可以通过行间自然生草或人工生草等措施来改良果园小气候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论是自然生草或人工生草均要加强草料管理。当草高30 cm以上时要及时刈割并盖在树盘上,以免杂草疯长和与果树争水分、争肥料。

4、结合四季修剪培育目标树形

矮砧密植苹果园多为高细纺锤树形结构,树体为高细纺锤形或圆柱状结构,实现这一树形目标就要搞好四季的管理。

刻芽抹芽在苹果幼树中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在主干上易产生光秃带现象,除了在萌芽前施追肥补水外,还应结合刻芽促枝进行。

具体方法:发芽前2周(一般在3月中旬),在芽体上方0.5 cm处,用钢锯条或专用刻芽剪刻芽,刻芽周长是主干周长的一半,深达木质部(锯条刻长,刻深必须符合要求,不然就会影响刻芽效果)。若幼树的光秃带较长,可定干于树干顶端充实处,疏去顶端侧枝。如果到了5月树体光秃带仍较多时,可以选择5月底天气晴好的中午在光秃带上环切一圈,以促进下部芽体长出新枝。

树体发芽后,对主干上离地面80 cm以下部分发芽的芽子(包括根部发芽的根蘖等)要全部抹去,冬剪剪锯口发芽的几个芽子视情况抹去,剪锯口余地较大者可不必抹去,一是可保养剪锯口创口,二是枝与枝之间能互相压制,以免侧枝生长过快,利于拉开枝干比和促使中短枝的形成。对采取高定干处理的幼树在剪口以下第一芽头萌动时,应及时抹去剪口以下第二和第三芽头,以免在顶端产生三杈头而导致树体上强下弱。

适时夏剪在5月初新枝长10 cm时用牙签撑开枝的基角。操作时,为保护枝条,应一手用大拇指按住枝条基部,一手用牙签撑枝,防止将枝条撑劈。

6-7月当枝长达60cm时用拉枝器进行拉枝。6月份达到长度要求的建议拉到120°,7月份达到长度要求的建议拉到110°,8月份达到长度要求的建议拉到100°。拉枝之前要先把枝拿软,把枝平放,不要拉得呈拱形。

一般把枝条长度控制在80 cm以内,对于长度达到或超过80 cm的,应采取措施控制生长,如可每隔30cm拧一次枝条,使其旋转180°,也可摘心。摘心时应在摘去顶端嫩芽的同时,将顶端3~4片叶片留叶柄摘心。

冬季整形矮砧密植园幼树修剪的重点在于促进树体扩冠,主干生长和控制枝干比等,因此要控制修剪数量,在冬剪时应先疏去病虫枝,二是着重疏去粗度大于主干粗度1/2的枝条,剪口留马蹄形并留2~5cm桩。对过长枝条可以在春、秋梢相交处进行短截以控制其长度。为了避免冬季的极端低温对剪锯口造成冻伤,一般于翌年2月开始修剪。剪完之后,在剪锯口处适时涂上封剪油一是为了保护创面,二是为了促进创面的愈合。

总而言之,矮砧苹果通常选用鲁丽,瑞雪,红富士,维纳斯黄金等高品质新品种,按“矮砧宽行密株,水肥一体化生产”的模式进行建设。在果树生长初期,做好幼苗的防护及拉枝固定工作。肥料力求选用专项性肥料并适当添加部分微生物肥料,以改善果实颜色,增加糖分,促进品质。修剪主要在夏季进行,做到以果压冠。推广果实套袋技术有效地制止了桃蛀果蛾及其他害虫危害。适时喷洒杀虫杀菌剂以免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对果园进行精心经营,保证果树丰产和果品优质。

(作者单位:276400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龙家圈街道农业农村办)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