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运用探究
作者: 贺佰成 魏传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根据我国的国情来看,发展农业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类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这让我国农业行业领域的发展有着较好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让农业生产领域的相关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这之中,绿色植保技术已经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绿色植保技术能够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病虫害问题进行有效防治,能够较好地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较好的环境。从整体角度来看,绿色植保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理技术方法,另一类是化学技术方法。因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有着更高的要求,进而也就对植保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行业领域当中的推广以及应用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个人建议,以供参考。
一、绿色植保技术简述
1、绿色植保技术的内涵
绿色植保技术能够对有害生物采取绿色环保的治理措施,从而进行有效预防控制,对这一技术进行合理利用也对当前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绿色植保技术实际上就是严禁使用具有较高毒性,并且容易残留在农作物上的农药。在预防治理方面,绿色植保技术对农业生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更加重视,在利用技术的观念上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重视农业生产产品质量与安全性,任何一个阶段出现问题都将会与绿色植保的规范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
2、利用绿色植保技术的重要意义
第一,绿色植物保护技术能够对我国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速度,我国在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创造了很多有价值的产品,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且也给大自然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以及破坏。人类在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当中,会大量地使用农药,并且对农药品种的选择、用量非常不合理,这就导致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已经威胁到了农业生产的质量以及效率,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应当要在农业生产行业领域当中合理的应用绿色植保技术,既要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以及效率,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第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人们对于农业产品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除此之外,人们现在更加关注无公害无污染的农产品,这也导致之前大量使用农药种植生产出来的农产业变得无人问津,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在生产绿色食品的过程当中,要合理、科学地利用农药,严禁使用无法降解的高毒性农药。除了以上研究的内容以外,还需要尽量防止出现生物抗药性的情况发生。如果种植农户在农业种植生产的过程当中滥用农药,也没有合理的选择农药的种类以及使用剂量,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部分害虫耐药性越来越强,甚至针对农药出现了进化,出现超级害虫这一类新物种。超级害虫对农药有较强的耐药性,并且对农作物的影响非常大。从以上叙述当中能够看出,合理利用绿色植保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保护环境,有效防治病虫害;第三,能够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更重视生产以及发展过程当中能否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尽快调整农业生产种植农户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加快农业产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型升级。目前有一些农作物生产工作人员或者是企业为了能够提高农产品销量,选择缩短农作物生产时间,以此,来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这样做很有可能会导致农业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进而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有效发展推广绿色植保技术能够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可以对理论信息进行扩充,进而能够更快地促进现代化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农药残留在农作物上的危害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虽然利用农药杀死害虫,消灭各类病害的效率最高、效果最好。但是因为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大,一定会导致有一部分害虫对农药出现了抗药性,并且抗药性也在逐渐增强,这就会导致病害虫害的预防治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同时,过量的使用高毒性难降解的农药会严重破坏污染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而会导致农作物的质量以及生态环境的质量出现严重下降,进而会威胁到我国公民的人身健康。从实际情况来看,利用农药来进行病害虫害防治,只有一小部分农药被植物吸收进入体内,这一小部分的农药能够起到杀死害虫的效果,其余绝大部分农药就会残留在农作物表面或者是农田土壤以及水源当中,这些残留的农药将会严重破坏土壤以及水源的质量。除此之外,大量无节制地使用农药,虽然能够将害虫杀死,但是也会对农田当中其他的有益生物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将原有的农田生态环境平衡破坏。最后,大量使用农药将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在种植粮食以及蔬菜的过程中大量地使用农药,将会有很大一部分农药残留在粮食或者蔬菜表面,当农药残留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人类食用这些农药含量超标的粮食或者蔬菜就会导致出现食物中毒的现象。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大量的农药残留在土壤或者水源当中,这些残留农药就会顺着食物链进行,最终进入到人体内,进而就会导致人们出现各种类型的疾病,甚至会导致出现死亡情况。
二、在应用绿色植保技术过程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绿色产品要求越来越高,绿色植保技术应运而生,但是在应用绿色植保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水平比较低
我国对于绿色植保技术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并且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从农业行业领域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生产相应技术水平较低,尤其是在对病害虫害的预测以及防治治理工作当中,很难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也是因为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制约,人们现在很难将环境友好型的材料进行有效使用。从我国某一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来看,即便是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支持,但是实际应用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应用力度也远远不足,很多农民因为其自身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掌握了解的知识比较匮乏,很难对先进的技术进行学习、掌握了解以及合理应用,技术支持力量比较少,另外,传统的农作物种植生产观念影响比较深远,这些原因最终导致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始终无法真正落实到位,并且绿色植保技术因为针对性数据的缺失导致发展的速度比较慢,技术科学性、合理性较差,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2、使用范围不够广
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各个地区的气候、水文条件差别较大,这导致我国很多地区之间农业产业的发展实际情况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比如,平原地区和山地地区水土资源丰富程度存在差异,季风气候地区与亚热带气候地区天气情况也存在差异,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农民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比较全面,但还是有很多地区的农民并没有比较完善的农业产业发展资源,并且这些地区信息比较闭塞,对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不能够及时了解掌握,这就导致其农业生产行业领域发展情况比较落后。因为无法整体进行平衡发展,所以导致整体农业行业领域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3、病虫害防治手段落后
从当前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对农业种植以及生产过程当中病虫害的特点了解掌握不全面,因此,无法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病虫害的防治还是依赖于利用化学手段,应用范围最广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依然是喷洒农药。虽然当前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手段比较多,水平较高,但是这些防治方式见效比较慢,对天敌的选择性以及专业性都比较强,并且能够真正起到作用的范围比较小,极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达不到预期效果。利用物理手段防治病虫害存在的问题有:杀虫灯标靶精准度较低、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将益虫杀死,并且物理手段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无法适用于多种环境。另外,很多农民对农药了解不深入,对其中相关知识理论不熟悉,而且各个地区之间以及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实际情况差别较大。在应用病虫害防治手段时所使用的方式不够合理,并且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于农业生产质量以及安全不够重视。
三、提高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当中应用水平的对策措施
为了能够在农业种植生产过程当中更好的应用绿色植保技术,有效提高农业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水平,应当要将以下几项工作做好:
1、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绿色植保技术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重视程度。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种植以及病害虫害防治工作的技术人员数量较少,并且普遍存在个人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较差,这些原因都会导致绿色植保技术很难进行实际应用以及推广落实。目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要加强对绿色植保技术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培训教育的关注,只有提高绿色植保技术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各个地区农民的绿色植保的意识以及能力。与此同时,快速提高绿色植保技术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够更好地帮助其与农户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进而能够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
2、加强对绿色生产技术的培训教育。绿色生产技术培训教育工作主要大的对象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这种类型的培训教育能够较快地提高农民个人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够让农民更快更好地了解科学合理种植农作物的优势以及重要意义,这样就能够有效促进绿色植保技术工作人员将绿色植保技术的相关理念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比如,在应用绿色植保技术进行农业种植生产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到杀虫灯以及各种新型绿色植保仪器设备,因此这就对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应用绿色植保技术进行农业种植和生产,就必须要会使用专业的种植生产机械设备,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绿色植保技术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当前学习以及从事的工作能够给农业经济所带来的现实意义,能够激发农民学习以及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种植以及农业生产的效率以及质量,促进农业产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快速发展。同时,绿色植保技术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入户的方式,与农民进行深入详细沟通交流,或者可以在当地组织农民进行集中知识理论与实践的集中培训,让农民能够真正了解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当中的优势,这样就能够加快绿色植保技术推广应用的速度,让其能够在更广的范围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3、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农业种植施肥方案。农业种植以及生产的过程当中不能对每一个阶段的开展时间随意制定,所以,在进行绿色环保施肥的这一过程也需要依照所种植的农作物的属性、根据预期目标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方案,相应的农业种植生产技术人员要根据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理论以及实际经验,来确定农作物生长发育中各个阶段所需要的施肥类型以及施肥量,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合理的施肥,避免出现过量施肥或者是施肥力度不足的情况,过量施肥很有可能导致农作物无法吸收过多的营养,进而导致农作物出现脱水情况,不利于农作物正常生长并且会造成肥料浪费,施肥力度不足会导致农作物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造成生长发育迟缓,进而导致农作物质量下降,这些情况都会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尽量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4、合理制定科学的病害虫害防治体系。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农业种植生产过程当中的病害虫害进行预防治理,相关部门应当要构建完善的病害虫害预防治理体系,要对种植的农作物以及害虫进行明确的类型划分,这样能够对农业种植生产过程当中出现的病害虫害问题进行分类,进而能够找到最方便、最可靠、效率最高的病害虫害预防治理方法。在建设病害虫害预防治理体系时应当要注意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实时更新,避免出现体系建成之后由于长时间未能更新数据信息,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况出现。在对体系当中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的过程当中,应当要对绿色植保技术应用的实际案例进行全面采集,并且要针对不同的案例对相应问题的处理方式进行采集,这样才能够保障相应数据信息真实有效,进而能够找到更好地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问题的对策措施,加快我国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快速发展。
5、加大对病害虫害的问题处理力度。当前我们所要求的并不是在对农业种植生产过程当中的病害虫害问题不能使用农药,而是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合理地使用可以降解的、毒性较小的农药,并且要合理地使用农药剂量。比如,在种植小麦的过程当中,针对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等等,都必须要使用农药进行处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农药的剂量要合理,合理选择可以降解、毒性较小的农药,并且要针对小麦发病的位置进行喷涂农药,避免出现粗放的喷洒农药,这样就能够有效实现绿色植物保护。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对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的关注力度,比如,应用杀虫灯、高空灯以及其他类型的绿色植物保护仪器设备,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解决农业种植生产过程当中的病害虫害问题,促进农业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更加愿意采购并食用绿色无污染的蔬菜水果以及粮食,在这一实际前提下,我国农业生产行业领域应当要加大对绿色蔬菜水果以及粮食作物的生产种植,尽量降低使用农药预防治理农作物病害虫害的依赖性,加快推动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重视过程当中的合理应用,加快绿色植保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样做才能够满足当前我国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725000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农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