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低产林改造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作者: 杨建春我国每年八角的产量占全世界75%以上,其中主要原产地来自广西,广西藤县一直是八角的重要生产基地,该县八角因为色泽亮、香味浓郁,连续多年被誉为“中国八角之乡”,但是藤县在十几年前因为管理不规范,出现严重减产的现象,同时八角的收购价格持续下滑,导致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受到相当大的影响,科研人员紧抓八角低产林的改造技术,并一直致力于八角的病虫防害工作,有效提高了藤县八角的产量,并促进了当地经济效益的提升。
一、八角林处于低产的主要原因
1、管理不规范
因为我国大部分种植八角林地区采取的管理方式是粗放型管理,所以基本上都是半野生的状态。大部分农民过于重视采收而疏于管理,并没有采取科学管理,例如,很多农户在种植完八角以后,一直采取的是放任不管的状态,任由八角肆意生长,种植完以后没有及时地投产,极个别农户种植完将近10年以后才会投产,在这期间八角林因为生长密度太过密集、没有及时地施肥,必然会影响八角的产量。
因为一直采用上述的管理方式,所以八角的收购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而且农户并没有重视八角林的精细耕种,导致八角林处于种地面积广,八角树常年花果挂枝,其养分被大量消耗,土壤中的氮、钾等微量元素被落叶以及果实所带走,土壤养分流失严重。部分八角林因为疏于管理出现杂草丛生、日照不足,所以林木有枯黄甚至枯死的情况。
2、品种混种
八角的品种较多,农户在种植期间没有对品种进行有效区分,出现品种混种的情况。多种八角树混种,容易出现产量不稳、植株变异、种植时间长、产量低等多种异常现象。科研人员建议种植的良种嫁接苗和无性系繁殖苗优良树苗,农户没有及时有效区分,导致几种品种混种,出现得不偿失的情况。
3、采摘不规范
大部分八角林的成熟时间应该是在每年的霜降时分,但由于大部分农户抵不住收购价格的诱惑,在每年的7-8月份就摘取并未成熟的八角。未完全成熟的八角在晾晒以后容易出现产量低的情况,同时其质量也受到影响,因此就会出现八角产量低、收购价格低等恶性循环的现象。
同时农户在采摘八角期间,采摘的动作过于粗鲁,八角脆弱的枝条容易被折断,很容易导致八角林被损害,在第二年八角的产量也会随之降低。
二、八角低产林的改造技术
1、科学管理
只有对八角林实施科学的管理方式,才有可能提高八角林的产量。首先八角在春秋结果之前,种植户就需要将八角林多余的树苗砍伐掉,生长处于劣势的树苗要及时清理,防止影响正在结果的八角树,也会避免种植过于茂盛,八角林的种植密度需要控制在450株/hm2之内,给予八角林充分吸收阳光的空间,促进其光合作用,帮助八角林更好的发育,而每年的疏伐时间需要控制在5-6月份,在秋梢还没有完全抽出之前完成以上工作,保证正常结果的八角树不受影响。其次,将病弱以及劣质的八角树及时砍伐掉,能够保证整体八角林的质量不受影响。最后,需要定时对八角林进行除草、剪枝等工作,防止多余的杂草与八角林争夺土壤的养分和水分。而且及时的除杂也可增加土壤的肥力,进一步破坏金花虫、蚜虫等害虫的生长环境,保证了八角林的生长环境不受影响。
2、科学种植
①我国在20世纪就已经确定了17种适宜种植的八角树苗,其中包括了柔枝红花八角、柔枝淡红花八角、柔枝白花八角和普通红花等多个品种,这几种八角树苗的产量高、产量稳、抗风险能力强,已经作为大力推广的八角种苗,可以选用嫁接苗,也可以采取八角优良无性系组培苗。
②农户在种植八角树苗期间需要遵守去劣留优,去弱留强,去密留疏的原则,每一年采摘期结束后,需要做到每667m2种植30~40株,成林植株树冠间隔以1.0~1.5m的生长空间,增加成苗与土壤和日照的光合作用。采取上述种植方法,不仅能够保证八角林的营养环境,还能增加八角林的优质产量,最终能够有效防止病虫的侵害。
③八角林因为具有特殊的香气,所以会吸引不少的杂草和灌木与之争取生长空间,从而夺取八角林的养分和日照空间,最终会出现八角林通风性差、病虫增多的风险。因此农户需要定时利用农具清理藤蔓和灌木,使用除草剂或者是割草机清理杂草。还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可在雨季进行除草工作,也可采用人工除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冬季来临前需要做好除草工作,并及时清除杂草,以免发生病虫影响植物生长环境。
④八角在成长中对水分要求较高,必须要给予适当的灌水,要长时间保持土壤的湿润。一般到了干旱季节,更要注意及时灌溉,从而保证充足水分,避免出现烂根现象。在炎热的夏季,还要注意及时的排水防涝,防止因积水导致烂根现象发生,避免影响到八角根部的正常呼吸,并导致叶片发黄枯萎,对其健康生长出现不利影响。
3、科学采摘
①林业部门需要适当宣传采摘八角的适宜时间,提醒农户不受眼前价格的诱惑。每年霜降以后才是采摘八角的合适时间,也是决定八角是否高产的关键时间,提前采摘八角必然会导致八角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
②农户采摘之时,需要注意尽量不破坏八角的树枝,防止影响下一年的产量。科学且规范的采摘,才是保证八角产量的关键点。
三、八角林常见病害以及防治方法
影响八角林产量的其中原因就是来自病害,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减产,从而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八角林常见的病害一般有炭疽病、缩叶病、日灼病等疾病,尤其是炭疽病,是一种极为常见且发病速度较快的病害,而且该病害的传染性也非常快,八角林处于幼苗阶段容易出现多种病害。以下具体分析八角林常见的病害防治方法:
1、炭疽病
①发病原因
现阶段炭疽病是多数八角林较为常见的病害,而发病主要原因是八角的种子自身病菌、八角林成年以后染病,没有及时防治,疾病被大量传播造成的病害。在感染炭疽病之后,叶片上会接连出现斑点,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的防治,斑点现象会继续增多,八角的叶片最终也会面临枯萎直到掉落,抵抗能力较弱的八角树苗甚至会出现果实未成熟即掉落的情况。
②防治方法
农户在培育幼苗之前,需要提前将八角种子进行浸泡消毒;消毒水使用的是50%托布津,浸泡时间停留在20分钟左右;随后要利用清水对八角种子进行清洗,并经过通风晾干24小时以上,等待种子表面全部干透以后再培育幼苗;八角种子在培育之前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以通风性好且透光性良好的土壤为宜;幼苗在生长阶段要合理地种植,严格控制种植密度,避免通风性差,影响幼苗的存活率。
2、缩叶病
①发病现象
八角幼苗或成苗感染缩叶病以后,叶片会出现明显的扭曲现象,叶肉逐渐变厚呈现畸形的状态。叶梢乃至叶柄均会出现畸形、叶片和嫩枝部位均会出现褪绿的现象,颜色呈绿色或嫩绿色相间,部分叶片会有害虫爬过的迹象。缩叶病的发病时间在较为寒冷的秋冬季节或者是早春季节。
②防治方法
缩叶病的防治方法与炭疽病的防治方法相同,若八角幼苗早期出现缩叶病,需要及时地将幼苗砍伐,并且要集中销毁,防止感染其他健康的八角树苗。农户还需注意病株周围是否会出现昆蛞蝓之类的昆虫,需要及时消杀。
3、日灼病
①发病原因
八角适宜种植于阴凉通风处的土壤,若在幼苗阶段没有被其他天然植物所覆盖,导致灼热的太阳光直射在幼苗上,很有可能导致幼苗出现灼伤的情况,抵抗能力较弱的幼苗甚至直接会出现死亡的情况。若农户发现八角的叶片明显变软、颜色发黄,病情严重的幼苗根茎部分明显发黑乃至有裂纹出现,意味着出现了日灼病。该病害的发病时间集中在每年的6-10月份。
②防治方法
农户需要在其区域内种植其他可遮挡光照的植物,而树盘周围也需要覆盖湿润的物体,也可使用高秆类农作物进行遮挡,从而提高八角树苗的存活率,最终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
4、烟煤病
①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是八角树土壤湿度大,吸引了蚧壳虫、蚜虫等,导致的病害。烟煤病的发病部位集中在八角树苗的叶片以及枝条,会出现黑色的烟煤状物。发病初期肉眼可见黑色的圆点,若不及时防治会辐射到周围的枝条,同时叶片会卷起,影响光合作用,轻者花果会减少,重者八角树不结果,甚至树苗枯死的情况。
②防治方法
农户需要定期巡视,若出现蚧壳虫、蚜虫,要及时的使用乐斯本10倍液或速灭抗10~150倍液进行喷杀。如果八角林种植的密度过大,需要定时疏伐,若植株之间枝条出现过密的情况,要定期的修剪,保证树苗良好的通风性。
5、白粉病
①发病原因
八角林出现白粉病的主要原因是天气潮湿而种植过密引发的病害,发病时间在每年的5-10月份。八角林出现白粉病会导致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末,农户若不及时防治,叶片会逐渐枯黄脱落,果实掉落,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
②防治方法
农户需要根据树苗的品种,定期为八角林施肥,能够有效提高八角林的抗病能力。出现白粉病且较为严重的树苗要及时地砍伐,集中销毁。
6、猝倒病
①发病原因
猝倒病是八角林幼苗时期常见的病害,幼苗抗病能力弱,若感染该病害不及时防治,很有可能导致幼苗出现较高的死亡率。发病原因是夏季温度过高,雨水大湿度大引起的病害,发病时间在5-6月份。
②防治方法
猝倒病需要以防治为主,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农户选择山地土壤种植八角幼苗,山地土壤病菌少,适宜种植苗木,若依然选择熟地种植幼苗,很有可能会出现土壤湿度大、排水性能差的现象。其次,因为猝倒病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性能差,因此农户在播种之前需要使用农药喷洒进行消毒,也可以采用火烧的方法进行高温消毒,能够有效抑制病菌繁殖。再次,八角种子需要经过挑选、浸泡和催芽等过程,浸泡过程需要使用甲基托布津类农药。最后,八角幼苗种植以后,农户需要定期施肥、除杂草;若有发病的幼苗,则要使用1∶1∶100波尔多液和百菌清等药剂交替喷杀,病害严重的幼苗及时砍伐并销毁。
四、八角林常见虫害以及防治方法
八角林出现减产的一方面原因是病害,另一方面是因为虫害,其中虫害最为严重的则是八角尺蠖。此虫害会啃食八角林的树叶,导致落花减产。八角林出现虫害的防治措施如下:
1、八角尺蠖
①发病原因
八角林出现八角尺蠖属于常见的病害,主要原因是八角林湿度大,每年雨水充沛的前提下会吸引八角尺蠖啃食八角叶片,紧接着会啃食花蕾以及嫩枝,导致整片树枝会光秃,最终减产甚至树苗死亡。以广西藤县古龙镇为例,该县在去年5月份曾经遭受过虫害,部分农户因为没有及时喷杀八角尺蠖,导致减产,该地农业大学的专家及时前往藤县进行防治工作,并提供了生态修复方案。
②防治方法
若农户的八角林在冬季之前已经遭受过虫害,需要利用八角尺蠖的特殊习性,在3月份及时地翻土,能够消灭一部分的冬蛹,杀灭部分虫源。八角尺蠖的天敌是胡蜂,农户可以养殖胡蜂,并且利用胡蜂喜食八角尺蠖的天性,能够消灭虫害,而且养胡蜂也能获得一部分收入。八角尺蠖有趋光性,八角林若发生虫害,可以利用它的习性使用黑光灯进行诱杀,也可以利用黑光灯进行高压杀虫,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八角尺蠖有受到惊扰会掉落的习性,农户可以使用工具适当的摇晃树冠,促使幼虫掉落,然后集中销毁。农户可以在每年的4月份,使用白僵菌灭杀尺蠖幼虫,灭杀的最佳时间是雨后或者是高温时间,药量需要根据每亩0.15~0.25公斤为宜。
2、蚜虫
①发病原因
蚜虫每年能够繁殖多次,因此八角林遭受蚜虫虫害的时间最长,蚜虫出现在每年夏季干燥的时间,若八角林种植密度过高,遭受蚜虫侵害的现象就会越严重。
②防治方法
农户需要每年夏季之初定时修剪八角林的树枝,若种植过密的区域需要及时的疏伐,出现蚜虫的八角林,可以使用40%的克蚜星进行灭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