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早结丰产栽培技术实施要点分析

作者: 艾帮义

经济林树种是能够带动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树种类型,油茶是典型的经济林树种,同时也是世界四大油料树种之一。基于油茶树的生长习性,该树种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从推动林业经济发展的角度,提高油茶种植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也能够成为带动林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来对油茶的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油茶种植和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应用思路。

一、油茶种植生长特性

油茶属于油料树种,是食用木本油料的主要来源。成年油茶树高2-6m,嫁接树种高度在1.5-2.5m的范围之间。树皮呈现出淡褐色、光滑的特点,树叶以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为主,基部楔形,长度在5-7cm之间,中脉有粗毛或柔毛,叶片边缘有细锯齿。花瓣呈现白色,种子为茶褐色或褐色,以圆形、半圆形、三角状为主。作为典型的木本植物,油茶的寿命较长。

从整体上来看,大部分的油茶适宜在年均温15-18℃、绝对低温-10℃、年积温4500-5200℃、年降雨量在1000mm左右的地区生长,且油茶的生长周期一般在260d左右。油茶种植生产对于土壤的要求为pH值4.5-6.5之间。油茶的生长周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需要经过新梢、花芽分化、抽梢孕蕾、果实生长发育等阶段。考虑到不同的油茶物种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长环境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具体种植油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区实际的地势和环境情况来做好油茶的生长和种植管理。

二、抚州市种植油茶的发展情况

抚州市地处江西省东部,东邻福建、靠近闽南“金三角”经济区,属于南方湿润多雨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17.06-18.44℃之间,符合油茶的生长环境要求。市内有抚河、信江以及赣江三大水系,拥有充足的水源灌溉条件。抚州市的红壤土为油茶的生长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林地土地资源也较为丰富。

近年来,基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抚州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出台落实的背景下,基于各个具体区县的油茶高质量发展目标,抚州市的油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东乡区采取“生态产业”模式在荒山上开发的上万亩油茶,让油茶产业成为振兴乡村的“绿色银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乐安县抓住苏区振兴和国家鼓励发展油茶产业的机遇,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全县种植高产油茶面积达20万亩,带动近万农户脱贫致富。

三、油茶早结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分析

结合江西省抚州市油茶生产种植的经验来看,更为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及完善的管理措施的应用,是能够提升当地油茶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在对油茶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油茶早结丰产栽培过程

①确定立地条件与整地处理

江西省抚州市地势整体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点,地形以丘陵为主,海拔500m以上的山地占市区总面积的30%,海拔100-500m的丘陵面积占50%,海拔低于100m的河谷平原占总面积的20%。立地条件会对油茶的生产情况产生重要的影响,丘陵山地已经成为现阶段油茶生产种植的主要环境条件,考虑到油茶本身需要尽可能种植在海拔600m以下的地区,在选择油茶的种植区域时,需要将地区的海拔高度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

在整地处理阶段,主要通过全垦、带垦等翻松土壤的方式来加深土层的厚度,从而达到改良林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和通气状况的目的,为油茶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基于不同地区地形地势条件的差异,全垦的整地方式通常被应用到平地或缓坡地的种植中,整地的深度控制在25-30cm左右,以环山定点挖穴的方式,穴规格为60×60×50cm;而带垦的整地方式更适合于山坡地,需要在控制带宽为1.2-1.5m的基础上,以相同的挖穴规格来进行整地处理。在挖穴后,可以应用石灰0.25kg、复合肥0.25-0.5kg或磷肥0.5-0.75kg、钾肥0.15kg氮肥0.15kg的组合方式来施加肥料,在油茶种植前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然后再通过回填表土的方式将穴填满。

②育种和栽种技术

随着现阶段生物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能够应用于油茶种植的优良品种也较为丰富。在选择实际能够种植于当地的油茶树种时,需要考虑不同油茶品种对地区土壤以及气候的适应能力,研发培育或选择更适宜的油茶品种。例如,抚州地区林科所能够基于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以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的方式培育出:赣抚20这一油茶作物品种,该种类的油茶能够适应海拔750m左右的高度,依靠抚州当地的红壤、微酸性土壤来种植生长,呈现出喜光、忌寒冷、耐贫瘠、纯林的生长习性和特点。在确定油茶良种的具体品种之后,还需要基于一年生或两年生的树种种植要求来培育或选择需要嫁接的壮苗。通常情况下,两年生的壮苗要求高30cm,地径为0.3cm;一年生的壮苗要求高15cm,地径为0.15cm。

在栽种油茶树苗时,首先需要基于选择的油茶树种特性来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以满足油茶作物对光和土壤合理利用的要求为主要目标,对于种植密度的选择需要结合种植场地的实际情况。例如,在土壤肥厚的山脚地区,定植密度可以选择2.5×3.0m或3.0×3.0m;在山腰地区,定植密度可以采用2.0×2.5m或2.5×2.5m;在山顶部分则以2.0×2.0m的定植密度规格为主。对于实际种植区域环境条件更良好的区域,可以适当扩大不同标准下的定植密度范围,保持林相的整齐。在确定定植密度之后,一般选择在2月上旬到3月上旬的时间来进行油茶良种的栽植。在栽植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树苗的栽植深,以让栽植深度能够超过苗木根茎1-3cm左右为标准。在栽植完成后需要覆一层松土,并将树种的基部堆成馒头形,避免因雨季降水量过多导致穴土沉陷浸水影响树苗的成活率。

③管理方式

在油茶的生长阶段,需要定期采用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抚育管理,才能够保证油茶良好的生长状态。对于油茶作物的管理方式,一般包括施肥、修剪以及病虫害三个部分的内容。在对管理方式进行分析时,着重针对油茶作物的施肥和修剪工作进行分析,将油茶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后文单独进行分析。

在油茶作物的幼年生长阶段,首先在建设修筑保水蓄水工程的基础上,在林间空隙中种植药材、油料等作物,应用这些作物来达到控制杂灌生长、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的作用。同时还需要配合中耕的方式为幼林施肥。基于油茶幼林的生长需求,一般需要在造林后的第一、二年施加氮肥,将尿素氮肥的施加量控制在50g/株左右,在油茶经过第三年开花结果之后,为其施加50-100g的尿素、100-150g的钙镁磷肥以及100-150g的氯化钾。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在冬季增施10-20kg的农家肥,以便能够保证油茶作物的健康生长。其次,在油茶的幼年生长阶段还需要做好植株的补植与修剪工作。对于植株的补植和修剪需要以保证造林密度为主要目标,在监测和检查油茶植株生长情况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缺株或病株的情况,需要及时应用同龄的壮苗来进行补植,在补植后也需要加强对于补植苗以及林地幼苗的管理。对于幼苗植株的整形修剪工作而言,则需要以植株整形为主,只需要轻度修剪和控制徒长枝,就可以达到促进幼苗主侧枝生长的目的,保留4-5个强健主枝,让主枝能够在主干上保持10-15cm左右的间隔,从而为幼苗的生长和后续油茶成年树的丰产稳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成林油茶生长和管理阶段,不仅需要通过垦复的方式来确保土壤的肥力和生长条件,还需要做好成林油茶的修剪作业。在垦复方面,需要依据冬夏两季气候变化情况的不同,控制好垦复的深度,冬垦深度在20-25cm范围之内,夏垦深度在10-15cm之间。在修剪作业方面,成林油茶的修剪需要重点解决油茶植株生长过程中存在的枝叶矛盾问题。在保持单枝能够健康生长的基础上,将成林油茶的枯枝、病虫枝以及高叉枝等及时除去,将油茶修剪成椭圆形或半圆形的树冠,以此来增加油茶的结果率,进而提高成林油茶的产量。

④引蜂授粉

在油茶的开花结果阶段,除了对油茶进行施肥和修剪的管理外,还需要重视油茶花粉传授的管理问题。在油茶的生长过程中,主要通过异花传粉的方式来进行花粉传授。结合油茶种植栽培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技术应用方式流程,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油茶的健康生长,往往还需要通过引蜂授粉的方式,做好对油茶开花阶段的管理工作。例如,在油茶的生长过程中,可以通过土蜂培育的方式,在每年10月到11月下旬的羽化期间,以培育、挖竹沟以及不喷洒农药等措施来达到吸引土壤蜂巢的目的,从而诱导土蜂在冠层下方挖坑挖洞,从而达到诱导雌蜂的目的,以便能够直接应用养殖蜜蜂的方法来提升油茶的传粉率和坐果率。

2、油茶种植栽培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结合江西省抚州市种植和发展油茶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进行油茶种植抚育管理的过程中,油茶作物主要会受到软腐病、烟煤病等病症以及油茶毒蛾和油茶尺蠖等病原昆虫的影响。对于这些病虫害问题的防治,需要结合各种病症和昆虫的习性来应用更适宜的防治和处理方法。

①软腐病

软腐病主要会作用于油茶叶果,患有软腐病的油茶叶果会大面积掉落,严重影响到油茶作物的营养供应和种植产量。结合油茶的种植经验,防治该病症需要在油茶的日常管理中做好修剪工作,避免油茶花生长过度。在冬季需要通过茶树林垦荒相结合的方式来及时清除种植区域内的病叶和病果。如果在油茶的生长中已经发现该病症,需要喷施50%的多菌灵、1%的波尔多合剂、50%的可湿性退菌特1000倍液来进行防治。

②烟煤病

烟煤病常见于高海拔下的油茶种植栽培当中,由蚧虫、蚜虫等害虫引发。患有该病症的油茶植株在树枝和叶子部分会形成黑色的圆形煤斑,并随着病害情况的逐渐加重而形成较厚的煤层。这种煤层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油茶作物的光合作用,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油茶作物枯萎,严重影响油茶的产量和质量。结合当前油茶种植的情况,研究发现烟煤病的发病规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在对该类病症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对这一发病规律的研究,在加强林间管理力度的同时,及时处理病死植物。如果在油茶生长管理中已经发现蚜虫等害虫,需要及时应用50%的DDV乳剂500-800倍液来进行防治。对于已经处在发病初期的油茶作物,则需要喷洒0.6%-0.7%的波尔多合剂;对于处在发病高峰期的油茶作物,需要结合不同的季节来控制波尔多合剂的浓度,在夏季喷洒0.3%,在秋季喷洒1.0%,在冬季喷洒3.0%含量的波尔多合剂。

除此之外,基于烟煤病的发生原理,还可以配合生物防治的方法,适当引进黑边瓢虫、大红瓢虫等蚜虫和蚧虫天敌的方式,来达到抑制害虫繁殖和降低油茶烟煤病发病概率的目的。

③油茶毒蛾

以油茶毒蛾为主的虫害具有间歇性的特点,这种害虫不仅能够以油茶叶为食,油茶花、幼果、树枝以及树皮都能够作为它的食物。对于这种害虫的防治,需要从阻止害虫卵繁殖入手,在冬季和早春季节采集卵团后进行集中焚烧,在油茶毒蛾的茧蛹期,需要及时对土壤进行复垦。基于油茶毒蛾聚类幼虫的特性,可以在三龄前应用50&敌百虫乳剂200倍液、90%敌百虫乳剂、50%滴虫松1000倍液等来对害虫幼虫进行控制。还可以应用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菌剂来进行喷洒作业。在此基础上,配合光、昆虫性激素诱杀等物理防治方法和生物天敌防治方法,能够有效达到预防和处理油茶毒蛾的目的,保证油茶的健康生长。

④油茶尺蠖

油茶尺蠖对于油茶生长情况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幼虫阶段,油茶尺蠖的幼虫以油茶树叶为食,会直接影响油茶的生长状态。在防治该害虫时,主要可以应用人工控制以及围垦灭蛹的方式,也可以在幼虫种群密度较高的情况下挖蛹,主要以人工的方式来杀死油茶尺蠖的羽化蛾,去除虫卵。在应用化学药剂的过程中,一般可以选择配置3%的敌百虫30kg/hm2,9%的敌百虫2000-3000倍液或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的方式来进行喷洒作业。还可以通过球孢白僵菌、蓝藻等细菌制剂来达到感染线虫死亡的目的。

3、油茶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现阶段能够应用于油茶种植栽培的品种较为丰富,不同的品种能够适应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以更优质的油茶作物来带动当地林业林区经济的发展。结合江西省抚州市种植和发展油茶产业的经验,在应用现代化的作物栽培技术时,需要以更科学先进的栽培技术为基础,在对当地的作物生长环境条件和作物自身习性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加大对作物良种的研发和培育力度,以提高良种幼苗抵抗力的方式来提高作物幼苗的栽种成活率。而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对于作物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工作。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对作物生长情况的科学管理,并配合相对应的作物经济生产和管理模式,为提升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作物栽培和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病虫害问题,也需要将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融入到作物管理工作当中,提高对于各种病虫害问题防治的重视程度。油茶本身有着丰富的经济价值,江西省抚州市能够依靠对自身发展环境的深入剖析来提高油茶作物对于当地海拔和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对于其他油茶的种植区域具有借鉴的作用。在未来的油茶产业发展中,无论是抚州市还是其他种植油茶作物的区域,都需要重视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优化,基于当前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更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来提高油茶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油茶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油茶的种植生产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我国南方地区地形地势以及具体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对于油茶的种植生产也需要对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适当调整。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能够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对于各种影响油茶生长情况因素的分析,经过试验证实该技术方法在油茶种植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值得在我国的南方地区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单位:344100 江西省抚州市自然资源局临川分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