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 王淑芬 李荣

王淑芬,李荣,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邮编037002。

收稿日期:2023-07-19

摘   要   黄花菜是珍贵的药食同源作物,是山西大同地区传统经济作物。结合当地生产经验,总结了黄花菜从选地、种苗栽植、田间管理到采摘、更新等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供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   黄花菜;田间管理;高产;山西大同

黄花菜,俗称忘忧草、金针菜,属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珍贵的药食同源作物。黄花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和丰富的卵磷脂,集美食、观赏、保健、医疗功效于一身。山西大同种植黄花菜历史悠久,种植面积26.5万亩,产量14万t,产业前景广阔,态势强劲。结合当地生产实践,总结了黄花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   选地

黄花菜对土壤适应性强,最好选择有灌溉条件的、无污染、无重金属残留、土层深厚、肥力高、土壤疏松、中性的环境种植。

黄花菜要高产,秋季要挖伏土,花蕾采摘完毕后深挖翻土,加深和熟化耕作层,疏松土壤,增强透气性。土壤经过秋天烈日暴晒和冬季冰霜雨雪,可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减轻病害,创造适宜黄花菜根系活动的土壤环境。翻挖行间土壤,一般深挖20~30 cm,株丛周围浅挖,利于加速土壤分化,引根下扎,增强抗旱能力。选择晴天土壤较干旱的时候进行,用齿粑将土壤大块儿翻转。黄花菜株丛周围的土壤要挖空,切断衰老根群和肥大的纺锤根,促进新根生长,增强植株吸收养分能力。

2   栽植种苗

选用适合当地的抗逆性强、高产优质品种,采收后到翌年春发芽前,当年秋花薹枯死后栽植,有利于长出新的根群。

生产中常采用分株繁殖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选择生长健壮的多年生黄花菜,从母株丛挖出部分或全部根茎,抖掉泥土修剪,切去主根上的黑蒂,清除病根、老根、纺锤根、过长的支根,保留根系10 cm,有叶片的保留3 cm。大小苗分开种植,便于集中管理。

黄花菜采用宽窄行栽培,便于植株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每亩栽植4 000株左右。宽行70 cm,窄行35 cm,穴距35 cm,每穴3~4株,移栽深度种苗根部入土3~4 cm,土表露苗4~5 cm。栽后踩实,浇水缓苗。

3   田间管理

黄花菜是肉质根,中耕有利于根群生长发育,在春苗出土时进行中耕松土除草,结合浇水追肥进行2~3次,苗期可深锄,抽薹后浅锄,行间内可深锄,蔸周围浅锄。

黄花菜是喜水作物,生长前期需水量不大,抽薹期是大量需水的临界期,抽薹后需水渐增,开花期、盛花期需水最多,采摘期必须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保证水分供应,这是黄花菜高产的有利措施之一。采用喷灌、滴灌,省水省力,是目前黄花菜种植区大面积推广的高产有效措施。滴灌适宜于地形有起伏和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应能力较强,可减少中耕除草,有效控制土壤湿度,降低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结合滴灌追施水溶肥,叶面喷施磷、钾、钙等微量元素肥料。

黄花菜喜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氮肥为辅,磷、钾肥合理搭配,根据黄花菜的不同生育阶段,分4次施肥。

1)施足促蘖肥。结合秋季深翻施入,亩施优质有机肥4 000 kg,酸性土壤亩施入生石灰   50 kg,以中和酸性,施肥后翻土。

2)早施促苗肥。在黄花菜春苗开始出土时进行,亩施入腐熟的人粪尿250 kg,钾肥8~   10 kg,结合中耕进行。

3)重施促薹肥。黄花菜进入抽薹、孕蕾期,是黄花菜需肥量最多的时期。在花薹开始分化期施第1次,花薹从心叶中露出,花薹苞叶尚未散开时施第2次,两次共施入45%的复合肥30 kg/亩,开穴干施,施后覆土。加强营养供应,促使花薹发育粗壮,抽薹整齐,花蕾肥大,延长采摘期。

4)补施促蕾肥。催蕾壮蕾,提高成蕾率。采摘10天后,每亩追施尿素10 kg,采摘期每隔1周喷施磷酸二氢钾500倍液,喷施2~3次,以保花多蕾大,小蕾不落。

4   采摘

适时采摘,采摘期大约50天,从6月下旬到8月上旬,每天5:00—10:00采摘,选择个大饱满、花嘴欲裂未裂、色泽金黄、3条接缝明显的花蕾,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花柄,从花蒂处轻轻折断,不要损伤幼蕾和花薹,边采摘边放入干净卫生的容器内。采摘结束后要加强后期管理,积累养分,促进冬芽发育,为来年高产奠定基础。

5   更新老蔸

黄花菜栽植时间长,一般10~15年,甚至更长,植株地上部分分蘖过多,养分不足,土壤板结,通气性差,地下部分长出纺锤根,根系生活力衰退,植株矮小,采摘期缩短,落花落蕾,产量下降。黄花菜采摘期10年左右,要及时更新老蔸,更新方法:一是半更新,在秋季挖土或扩种前,把老龄黄花菜株丛连根挖出1/3或1/2做种苗;二是全部更新,把老龄黄花菜株丛全部挖出,重新分株栽植,虽然当年产量减少,但新栽植株生长健壮整齐,管理方便。更新老蔸要在2~3个年度分批进行,既不影响当年效益,又兼顾长远效益。

6   病虫防治

黄花菜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红蜘蛛、蚜虫和锈病。红蜘蛛是黄花菜的主要虫害之一,在叶片背吸取汁液,被害叶片出现小白斑,红蜘蛛数量增多,叶片呈灰白色,向下卷缩,严重时叶片枯黄,花蕾干瘪;蚜虫主要吸食叶片、花蕾、花薹的汁液,使叶片发黄枯萎,花蕾发育不良,落蕾加剧,是黄花菜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一种害虫;地老虎主要危害幼苗,切断幼苗近地面的茎部,使植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锈病主要危害叶片、花薹,产生铁锈色泡状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铁锈色。

防治方法:选择适合当地的抗病虫品种,采摘后及时清除杂草病叶,集中焚烧,减少传播病源;放养七星瓢虫,能有效地控制蚜虫、红蜘蛛危害,用诱杀法捕灭地老虎等成虫;用吡虫啉、哒螨灵防治蚜虫、红蜘蛛,粉锈宁、治锈灵防治锈病,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浇灌在被害植株周围防治地老虎。

黄花菜食用花蕾和嫩叶,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禁止使用有机氯农药和剧毒农药,采摘前10天禁止喷施农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