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地区孜然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 王志科王志科,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邮编838000。
收稿日期:2023-07-04
摘 要 新疆吐鲁番地区孜然传统栽培不覆盖地膜,种子发芽慢,生长势较弱,灌溉后草害较重,人工除草费工费时,生产成本高且产量较低。实践表明,机械覆膜、安装滴灌系统后既省工节水,又能减少病害发生,还可提高产量,增产率可达10%~15%。
关键词 吐鲁番地区;孜然;覆膜;高产
孜然又名安息茴香,属伞形目伞形科1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在新疆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南疆及东疆地区。
新疆吐鲁番地区古称“火洲”,气候条件独特,是东疆地区孜然的主要种植基地,每年种植孜然约1 000 hm2。在这里栽培孜然适应性强、病虫害少且籽粒饱满,香辛味浓郁,属于上品。传统栽培模式由于未覆盖地膜,种子发芽慢且生长势较弱,灌溉后草害较重,人工除草费工费时,生产成本高且产量较低。针对以上情况,经过几年种植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的孜然地膜高产栽培技术。
1 品种及种子选择
吐鲁番地区目前栽培有新疆大粒和本地种植户自留的地方品种。新疆大粒选颜色暗绿、自然成熟、籽粒饱满、香辛味浓郁、正规厂家生产的种子,本地农家品种要选色泽鲜艳、抗病性好(从根腐病发病严重田块中选留的生长势强的健壮植株留种)、果穗多、粒大饱满、成熟度好的优良种子。
2 整地施基肥
2.1 选地与整地 种植孜然最好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盐碱含量低的砂壤土或壤土,忌与伞形花科作物,如芹菜、茴香、香菜等连作。前茬作物采收后土壤深翻40 cm以上,待气温降至0 ℃左右时灌冬水。来年早春土壤开始解冻时整地,要求地面平整、无较大土块。
2.2 施基肥 上年秋茬作物采收完毕后可结合秋翻整地,亩施优质农家肥2 m3以上。春季播种前,亩施磷酸二铵10~15 kg、过磷酸钙5~10 kg,用旋耕机旋耕覆土,旋耕深度25~30 cm。
3 播前土壤处理
3.1 防草害 往年杂草较多的田块,可在春季整地时,1亩田块用48%氟乐灵乳油300倍液40 kg均匀喷施地表,喷后及时用旋耕机旋耕20 cm,防除草害。
3.2 防病害 为预防孜然根腐病,在播种前3~5天,每亩用绿亨1号600倍液30 kg均匀喷施地表,喷后及时用旋耕机旋耕20 cm。可与防草害处理结合进行。
4 播种
4.1 播期与播种量 吐鲁番地区一般在2月下旬播种,亩用种量1.2 kg左右。
4.2 机械播种 机械播种选择晴朗无风天气进行。播种前将地块充分耙平、耙匀后,使用覆膜、铺滴灌带、播种一体机机械化作业。地膜使用2 m宽黑色保温膜,滴灌带使用滴头间距20 cm的圆管带。按照“每幅地膜播种8行、行间距25 cm、每行穴距10 cm、穴深2.0~2.5 cm、每穴播种8~10粒,每两行中间一根滴灌带”的要求调试试播,调试达到要求后由配备GPS导航的“1204拖拉机”牵引播种。一幅地膜播种完毕后依次再播,两幅地膜间边距40 cm。
播种过程中要求地膜两边覆土宽度各 5 cm且覆土均匀,覆土较实,以防大风吹起影响孜然出苗。
4.3 防风处理
4.3.1 地膜压土 由于吐鲁番地区春季多风且风力较大,孜然播种后地膜易被大风吹起,造成水分散失,严重时会影响孜然发芽,造成断垄缺苗,因此播种后地膜需进行人工覆土。一是压膜边,对机械播种后的地膜边压土少或未完全压住的地方人工补压;二是压膜面,在地膜上每两行中间插花式每隔1 m左右顺行压土1 kg,注意不得压住播种孔。
4.3.2 设置风障 在地块周围用长2~3 m、宽5 cm的竹片纵向交叉插在地上,高1 m以上,覆厚0.02 mm拱棚膜,两侧用土压实。
5 田间管理
5.1 前期管理
5.1.1 播后滴灌 早春地温较低,播种后视土壤墒情滴灌8~10小时,播种穴周围土壤出现水印即可;第1次滴水10~15天后,天气转暖时再补滴1次,5~6小时。滴灌过程中要有人员在田间巡视,检查滴灌带是否有漏水或不滴水现象,以便随时修理调试。
5.1.2 间苗除草 孜然出苗后要及时间苗,除去病苗、弱苗,田间整体显绿后,若两幅地膜间或播种穴周围杂草较多,需进行1次人工除草。结合除草,再次间除黄苗、弱苗,促使健壮植株均匀分布,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效果。经过两次间苗除草,最终田间亩留苗30万~35万株。
5.2 苗期水肥管理
5.2.1 适时适量灌水 孜然2叶期滴灌,水量要足,以滴灌后4~5小时田间无积水为宜,后根据土壤墒情滴灌。孜然开花盛期在4月底5月初,吐鲁番地区气温较高,土壤含水量低会造成落花,降低产量,此时要滴灌1~2次小水,水量比头水少,滴灌后2~3小时田间保持湿润为宜。花后籽粒灌浆时结合追肥滴灌3~4次,每次4~5小时。全生育期滴灌15~18次。避免久旱后长时滴灌,4—5月高温期严禁滴大水造成田间长时间积水。总之,孜然生长中后期浇水要坚持“小水勤滴,滴灌要在早晚低温时进行,田间低洼处不能出现积水”的原则。
5.2.2 科学追肥 生长中后期根据植株长势科学追肥。苗期每亩随水滴施尿素1~2 kg。苗后花前,每亩分2~3次随水滴施速溶二铵1~1.5 kg,间隔2~3天。进入花期后,每亩分1~2次随水滴冲速溶性三元复合肥2~3 kg,间隔2~3天。结果期施肥以氮钾肥为主,每亩分1~2次随水滴冲速溶性氮钾肥2~3 kg,间隔2~3天。结合水肥一体化还可进行根外追肥:即在孜然开花盛期至籽粒灌浆期用0.3%~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人工或无人机田间喷雾,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6 病虫防治
吐鲁番地区每年上半年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加之孜然属香辛类作物,虫害较少。
孜然的病害主要是根腐病。防治要点:一是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平整土地、使用滴灌避免田间积水等;二是化学防治,孜然根腐病发病初期每亩用绿亨2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间隔7~10天。采收前7~10天严禁使用农药,全生长期不得使用高毒农药。
7 及时收割
5月底至6月初,孜然植株茎秆颜色开始由黄绿转白、针叶逐渐转黄、籽粒饱满即可采收,可人工采收也可以机械采收。
人工采收将孜然连根拔起,抖净泥土(抖动时幅度要小,以防成熟籽粒迸落),扎成小捆,集中运至晒场,晾晒1~2天后即可打碾收获。
机械采收使用收割机收获,其优点是采收效率较高,省时省力,是孜然大面积种植采收的主要措施。不足之处是浪费较多:倒伏的孜然无法收割,后续还需人工补收;采收时由于机械振动,孜然籽粒会迸落到田间,造成产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