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人工栽培技术

作者: 黄小强 桓德强 杨浩

黄小强,陕西省佛坪县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邮编723300;桓德强,杨浩,陕西省洋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收稿日期:2023-04-27

摘   要   鸡头黄精是产于秦巴山区的一种重要名贵中药材,野生资源逐渐减少,人工栽培发展缓慢,根据鸡头黄精的生物学特性及大量实践,在黄精栽培过程中采用集中育苗、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精细管理、适期收获、安全加工等措施,可以大幅提高黄精的产量和效益。

关键词   黄精;育苗;精细管理;加工

1   特性与用途

1.1   生物特性   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又名鸡头黄精、老虎姜、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鸡爪参,为百合科黄精属轮叶系植物。黄精根状茎圆柱状,由于结节膨大,因此节间一头粗、一头细,粗的一头有短分枝,直径1~2 cm。茎高50~90 cm,或可达1 m以上,有时呈攀援状。叶轮生,每轮4~6枚,条状披针形,长8~  15 cm,宽4~16 mm,先端拳卷或弯曲成钩。

花序通常具2~4朵花,似成伞形状,总花梗长1~2 cm,花梗长3~10 mm,俯垂;苞片位于花梗基部,膜质,钻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5 mm,具1脉;花被乳白色至淡黄色,全长9~12 mm,花被筒中部稍缢缩,裂片长约4 mm;花丝长0.5~1 mm,花药长2~3 mm;子房长约3 mm,花柱长5~7 mm。

浆果直径7~10 mm,黑色,具4~7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8—9月。

黄精喜欢阴凉潮湿疏松的土壤环境,一般野生在潮湿溪流旁边或者弥漫散射光的林下,阳光强烈和干旱地方很少有野生分布。

1.2   黄精的用途   黄精是重要的安全性极高的中药材,内服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生津、益肾的作用,外用可以治疗疥癣、斑秃,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名贵药材,近年来在保健品和药品食品领域销售逐年递增,市场需求稳健平稳,是丘陵山区适宜区值得发展的中药材优势品种。

2   种苗繁育

2.1   有性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黄精地块留种,种子地在开花初期适当追肥,每隔两周追肥1次,追肥以氮磷钾(25-10-5)三元复合肥为主,每亩追肥20 kg,如遇干旱天气不得追肥,防止肥害。

黄精果实自然变黑变软后采摘,采摘后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沙藏后播种,沙藏后播种时间一般在11月之前。播种以密植为主,不适合稀播。

黄精育苗地选择阴凉潮湿地块,干旱向阳地块不适合育苗。黄精出苗缓慢,育苗地底肥以磷酸二铵较为安全,播种时撒入毒死蜱颗粒防治地下害虫,播后及时喷洒封闭除草剂。除草剂可选敌草快、乙草胺复配,或乙氧氟草醚同乙草胺,或者精异丙甲草胺等,播后地表覆盖有机质或者遮阴网保湿降温。

黄精幼苗出土后较瘦弱,怕干旱强光,有条件的尽量采用喷滴灌和遮阴网配合,随幼苗长大逐步增加光照驯化移栽。

2.2   无性繁殖   黄精根茎全年可以移栽,根茎移栽见效快产量高,是黄精生产的主要繁殖手段。

黄精根茎有明显节环,根据根茎质量可以切段繁殖,一段保持3个节环,切段自然晾干或晒干自然愈合,然后用精甲霜灵、咯菌腈、噻虫嗪喷雾包衣集中育苗。

黄精切段当年栽植不发芽,要在地里经历一个夏季后逐渐长出芽头,可在芽头形成后移栽,也可留地1年后带芽移栽。

黄精切段繁殖仍需要密植,地块处理、施肥及管理类似种子育苗繁殖。

3   地块选择

黄精适应性广,沙壤土、壤土、沙土、黏土均可种植,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厚、无严重干旱或低湿地块。前茬作物以玉米、豆类、瓜类、薯类等作物为好,贝母、玉竹、百合等百合科作物尽量避免,如前茬为其他根茎类作物,需要特别防治地下害虫。

种植黄精地块需多次旋耕,做到土壤松散,质地细腻,低湿地块做好周围畦沟设置,排水要畅通,下雨畦面不得有积水。

4   合理施肥

黄精生长周期较长,需肥量较大。施肥主要以氮磷肥为主,少量施入钾肥,对铁、锌、铜等微量元素肥较为敏感,缺乏微量元素往往导致黄精白化且病害严重,生长不良。种植前或者黄精出苗后施入有机肥,常用有机肥可以选择养殖场发酵粪肥,或糟糠类,均可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利于黄精生长。

栽植前整地一次性施入基肥,复合肥选择氮磷钾(25-10-5)颗粒肥40~60 kg/亩,或尿素20~30 kg/亩、57%磷酸二铵20~30 kg/亩。微量元素肥亩施入硫酸亚铁2~4 kg、硫酸锌2~3 kg、硫酸铜1~2 kg,整个种植周期只需要施用1次。

栽植后追肥一般在秋冬出苗前,趁雨雪天气每亩施入复合肥20 kg,黄精齐苗后结合中耕除草可以多次追肥,追肥数量根据肥料养分含量和种类灵活掌握,整体原则:少量多次,看苗追肥,避开高温,依肥定量。

追肥需要避开高温季节,7月后一般不提倡追肥,以防引起肥害,导致提前倒苗。

5   科学栽植

5.1   合理密植   黄精适宜密植,平地畦垄种植,缓坡地平栽。种植时根据黄精根茎大小合理掌握密度,一般大根茎栽植略稀,小根茎略密,行距30~50 cm,株距20~30 cm。根茎斜放,芽头朝向畦面中心,为根茎生长预留一定空间。

5.2   适时播种   8—12月根茎移栽,不能太迟,播种越迟越不利于根系生长,来年出苗瘦弱或处于休眠状态而难以发芽。没有芽头或芽头损坏的种段应另外种植,不能与正常种段混种。

5.3   巧施种肥   移栽时,在种植行内每亩用57%磷酸二铵15 kg,与有机肥混匀施入,可明显促进黄精生长,改善商品性,增加抗逆能力。

5.4   预防病虫草害   黄精生长年限长,要注重预防病虫草害。种段用精甲霜灵、咯菌腈、噻虫嗪等包衣处理,可有效预防根茎腐烂和黑斑病等发生,在种植行内施入二嗪磷杀灭地老虎、蛴螬、地蛆、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也可用辛硫磷和颗粒肥拌匀全田撒施预防。

种植后及时喷洒除草剂,常规使用乙氧氟草醚、乙草胺地表喷雾,封杀结合,可以大量减少草害发生。在黄精出苗前,用草甘膦配合乙氧氟草醚、乙草胺杀灭杂草。

黄精常见病害有灰霉病和根腐病,用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混合喷雾或者灌根,也可用三唑类复配杀菌剂预防。

6   精细管理

6.1   设置支架   黄精植株直立性差,基本倾斜生长,黄精全部出苗后在畦面两端设立支架,延黄精种植行拉绳支护地上茎,防止下雨后植株匍匐倒地,被泥土污染,感染病害。

6.2   打顶摘花   第1年不留种,需及时摘除花蕾及时打顶。商品种植黄精除留种地之外,其余均摘花打顶,提高单产和品质。

6.3   地表覆盖   黄精喜冷凉潮湿环境,喜欢有机质丰富的土壤环境,种植行内可覆盖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也可覆盖菌渣。

6.4   合理灌溉   黄精怕高温干旱,有条件的地块尽量实施喷灌、滴灌或沟灌,可延长黄精生长时间。

7   适时收获

生长时间太短产量不高且商品质量不好,时间太长不利于经营循环,一般在种植3年后夏末秋初收获,商品切割后芽头可作为繁殖材料使用。

8   安全加工

收获后及时晾晒、脱毛、清洗、分级、漂烫、烘干等,根据需求切片或整个加工,用不锈钢容器漂烫或蒸煮。成品分为酒黄精、蒸黄精等,整个加工过程需要注意水质、空气、环境等清洁与安全,确保加工品质量不受影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