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苹果蠹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 高磊
摘 要:为明确温度对苹果蠹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在RH(70±5)%、光周期L∶D=16 h∶8 h饲养条件下,设置15 ℃、20 ℃、25 ℃、28 ℃、32 ℃共5个温度梯度,研究其各虫态及幼虫各龄期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等。试验结果表明,在15~32 ℃范围内,苹果蠹蛾各虫态及幼虫各龄期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5 ℃下全世代平均发育历期最长,为123.3 d,32 ℃下全世代平均发育历期最短,为39.2 d,20 ℃、25 ℃、28 ℃下全世代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65.3 d、49.1 d、44.0 d;幼虫存活率在15 ℃、20 ℃、25 ℃、28 ℃、32 ℃下的平均存活率依次为36.00%、55.00%、39.33%、42.67%、19.33%;25~28 ℃是苹果蠹蛾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高温比低温对苹果蠹蛾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苹果蠹蛾;温度;生长发育;幼虫存活率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1-000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3 文献标志码:B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属鳞翅目卷蛾科,起源于欧洲南部,为害苹果、梨、沙果、杏、海棠、桃等多种果树[1]。幼虫钻蛀果肉,在果心部位取食使果肉变成豆沙馅状,并有虫粪排出果外,致使果实腐烂。该虫具有适应性广、繁殖力强、食性繁杂、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属我国A类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2]。
1951年我国新疆首次发现苹果蠹蛾[3]。1987年苹果蠹蛾开始由新疆向东传入甘肃省敦煌、玉门、酒泉、张掖等地。其传播速度、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和抗药性都在逐年加重,近几年有加速向东扩散蔓延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我国苹果、梨等主产区的生产安全。由于甘肃省苹果、梨等果树种植面积大,且环境条件适宜苹果蠹蛾的生长发育,其为害不容小觑。以甘肃省酒泉市为例,2006年酒泉市有100 hm2面积发生该虫害,占果树发生面积的80.8%,平均被害株率达51.2%,平均蛀果率为15.5%[4]。
为了控制苹果蠹蛾发生程度,近几年有关苹果蠹蛾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性观察[5]、降雨与分布、天敌调查、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等方面[6-8]。温度是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因子,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规律、成虫习性具有显著影响,例如温度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桃小食心虫、棉铃虫等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因此,研究温度对苹果蠹蛾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对其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基础[9-11]。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苹果蠹蛾采集于甘肃省酒泉、张掖、武威等地的果园。将采集回来的幼虫放在离心管中,或将蛀果置于网袋中,同时在网袋中放入一些黄板纸,然后放入培养箱,条件设置为温度(25±1)℃、RH(70±5)%、光周期L∶D=16 h∶8 h,诱集其结茧化蛹。待成虫羽化后,将其收集于产卵箱中,加10%的蜂蜜水作为食料,箱子单面覆保鲜袋,诱集产卵。
1.2 仪器及用品
试验仪器有温度计、光照培养箱。试验用品有70%~75%的酒精、琼脂、牙签、离心管、毛笔、培养皿、脱脂棉等。
1.3 试验方法
1.3.1 人工饲养方法和室内种群建立
将田间采集的种群进行室内饲养,成虫羽化、交配、产卵,从F1代开始饲料喂养。采用5 mL饲料管进行饲养,每个管中装入约2 mL饲料,管口塞上脱脂棉,饲料配方参考Asser(2009)并有所改进[12]。用消过毒的牙签挑一点饲料或用毛笔轻挑起虫子放在饲料管中,1个饲料管中仅放1只虫子。然后塞住管口,每天接的虫子放在一起,记录日期。
每周检查1次,及时清除死虫,防止细菌和病毒感染。待老熟幼虫化蛹,把蛹集中放到培养皿中,然后将培养皿放到产卵箱里,待其羽化、交配、产卵,收集下一代卵。如此连续饲养,建立室内种群,为后续研究提供虫源。
1.3.2 温度对苹果蠹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人工气候箱中分别设置15 ℃、20 ℃、25 ℃、28 ℃、32 ℃共5个温度处理。选取同一天孵化的初孵幼虫,接入饲料后置于气候箱中进行饲养,条件设置为L∶D=16 h∶8 h、RH(70±5)%。每个处理50头幼虫,3个重复。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幼虫生长发育状况,统计幼虫各龄发育历期、死亡数、各虫态历期、存活率等参数。由于卵在同一温度下发育历期之间差异较大,难以进行统一处理,在此暂不对卵期进行分析。
1.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所有数据用SPSS 19.0进行处理,用Duncan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温度下各虫态发育历期
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P<0.01水平下,15 ℃和20 ℃的幼虫期、蛹期差异极显著。P<0.05水平下,15 ℃、20 ℃、25 ℃和32 ℃的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差异显著。15 ℃时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发育历期显著长于其他4个温度。
2.2 不同温度下幼虫各龄期发育历期
由表2和图1可见,在15 ℃、20 ℃、25 ℃、28 ℃时,苹果蠹蛾幼虫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P<0.01水平下,一、二龄幼虫在15 ℃和20 ℃时差异极显著,四、五龄幼虫在15 ℃和32 ℃时差异极显著。15 ℃时,发育历期最长,一龄历期最长,为18.31 d,三龄最短,为13.69 d。P<0.05水平下,20 ℃时,一、二、三龄幼虫发育历期与25 ℃、28 ℃、32 ℃时差异显著,随温度升高发育历期缩短,五龄幼虫发育历期与32 ℃间差异显著,五龄发育历期最长达12.80 d,四龄发育历期为5.89 d。25 ℃、28 ℃之间,幼虫各龄期发育历期差异不显著,五龄发育历期最长,二龄最短。32 ℃时,各虫态发育历期最短,一、二龄幼虫历期却高于25 ℃、28 ℃的发育历期,五龄发育历期明显缩短。
2.3 不同温度下幼虫各龄期的存活率
由图2和表3可见,苹果蠹蛾幼虫各龄期的存活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变大后减少。P<0.01水平下,只有二龄幼虫在25 ℃时与15 ℃、32 ℃差异极显著。P<0.05水平下,一龄幼虫差异不显著,在20 ℃时最高,其中一龄存活率高于其他4个龄期,达到92.67%。二龄存活率在20 ℃、32 ℃与其他温度差异显著,彼此差异也显著,最大达到88.67%,最小为40.67%。四龄幼虫在20 ℃、28 ℃、25 ℃下存活率较高。五龄幼虫除32 ℃外各龄期之间差异不明显,28 ℃下存活率最高。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对苹果蠹蛾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龄期幼虫对温度的耐受力更强。20 ℃时苹果蠹蛾幼虫的存活率最高,为55.00%,32 ℃时最低,为19.33%。
参考文献:
[1]韩鼎,邓根生,张先平.苹果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汉中科技,2011(6):3-9.
[2]程才,杨其斌,尚吉荣,等.苹果蠹蛾综合防治技术要点[J].西北园艺(果树专刊),2008(3):23-24.
[3]张学祖.苹果蠹蛾(Carpocapsa pomonella L.)在我国的新发现[J].昆虫学报,1957(4):467-472.
[4]闰玉兰.苹果蠹蛾在酒泉市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J].甘肃农业科技,2008(4):59-60.
[5]南宫自艳,宋萍,王永娟,等.苹果蠹蛾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4,30(2):260-265.
[6]罗礼智,李光博.温度对草地螟成虫产卵和寿命的影响[J].昆虫学报,1993(4):459-464.
[7]周昭旭,罗进仓,陈明.苹果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消长动态[J].植物保护,2008(4):111-114.
[8]谭博,王岩,曹晓艳,等.利用性诱剂监测新疆果树食心害虫的消长动态[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7):1287-1291.
[9]李保平,孟玲.苹果蠹蛾幼虫和蛹寄生蜂种类[J].昆虫天敌,2001,23(4):185-187.
[10]林进添,梁广文,陆永跃,等.温度和寄主植物对桔小实蝇成虫主要生物学参数的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14,36(1):2-11.
[11]李定旭,王红伟,王佳阳,等.桃小食心虫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J].昆虫学报,2010,53(7):773-779.
[12]樊江斌,吴正伟,尚素琴,等.苹果蠹蛾半人工饲料与饲养温度的优化[J].植物保护学报,2015,42(1):45-50.
[13]岳健,何嘉,张蓉,等.不同温度下多异瓢虫实验种群生命表[J].昆虫知识,2009,46(6):921-925.
[14]Lisa G. Neven. Effects of short photoperiod on codling moth diapause and survival[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2013(1):520-523.
[15]杜磊,柴绍忠,郭静敏,等.苹果蠹蛾成虫产卵特性[J].应用昆虫学报,2012,49(1):70-79.
[16]陈泽坦,李荣幸,钟义海,等.不同温度条件下三角新小卷蛾实验种群生命表[J].热带作物学报,2008(1):93-96.
[17]吴坤君,陈玉平,李明辉.温度对棉铃虫实验种群生长的影响[J].昆虫学报,1980(4):358-368.
[18]杨富银,陈明,罗进仓,等.不同食料对苹果蠹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植物保护,2009,35(5):62-64.
[19]于江南,吾木尔汗,肉孜加玛丽,等.苹果蠹蛾越冬生物学及有效积温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4(5):319-321.
[20]翟小伟,刘万学,张桂芬,等.苹果蠹蛾不同防治方法的控害效应比较[J].植物保护学报,2010,37(6):547-551.
[21]刘月英,罗进仓,周昭旭,等.不同温度下苹果蠹蛾实验种群生命表[J].植物保护学报,2012,39(3):2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