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江那镇蓝莓引种表现及产业化发展初探

作者: 何树丽

砚山县江那镇蓝莓引种表现及产业化发展初探0

摘    要:蓝莓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水果之一。通过对砚山县江那镇蓝莓引种表现进行介绍,对当地蓝莓产业化发展提出建议,为江那镇发展蓝莓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蓝莓;种植;砚山县;江那镇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1-002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63.9       文献标志码:B

蓝莓,学名越橘(越桔),其果实多呈蓝色,具有独特的风味、保健功能和经济价值,是21世纪以来全球发展最迅速的第三代水果。全球越橘属植物约450种,以马来西亚等地最为集中,有235种以上。我国已知91种、24变种、2亚种,南、北各地均产,主产西南、华南[1]。云南省产46种、12变种[2]。文山州原产18种、6原变种、4变种。近年,还有笃斯越桔、白果越桔、矮越桔、网脉越桔等越桔分布的新记录[3],其中乌鸦果、笃斯越桔、矮越桔3种具有食用或药用价值,可称为文山地区的野生蓝莓。

蓝莓栽培仅百余年历史,最早始于美国。我国蓝莓研究和产业化生产起步较晚。我国自1999年商业化栽培蓝莓以来,据不完全统计,蓝莓种植面积近2万hm2,鲜果产量8 000 t[4]。2004年玉溪市澄江县进行蓝莓引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开启了云南省蓝莓产业的新篇章。目前云南省已有20多个县(市)引种试种蓝莓,种植面积约0.08万hm2,主要分布在昆明、曲靖、玉溪、大理和丽江等市(州)。云南省的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有关专家认为,云南省是我国最适宜蓝莓生长的区域之一。

与国内其他省份及云南省其他地区相比,砚山县蓝莓种植起步稍晚,当前存在种苗不足、基地不大、生产成本高、相关技术力量薄弱、科技成果转化慢、缺乏强有力蓝莓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支撑、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蓝莓产业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章通过对江那镇引种种植的蓝莓生长量、生长势、抗逆性、结果表现进行跟踪,对当地蓝莓产业化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 引种立地条件

引种试验示范基地位于江那镇。江那镇地处砚山县城,是砚山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辖区海拔在1 400~1 630 m之间,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气候类型,年平均降水量990 mm,年平均气温在15~16 ℃之间,无霜期303 d。土壤共分为红壤、黄壤、紫色土、石炭岩土地、水稻土5个土类、11个亚类、13个土属和31个土种,红壤面积最大,土壤pH值4.5~7。项目实施地点为紫色土,由紫色页岩、砾页发育而成,属酸性紫色土,土壤pH值5~7.5。砚山县江那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合种植蓝莓。

2 种植材料

蓝莓品种选择是栽培的关键。2004年以来,云南省先后引进灿烂(Britewell)、夏普蓝(Sharpblue)、芭尔德温(Baldwin)等24个蓝莓品种,进行种苗繁育、品种比较试验和栽培试验示范,目前已初步筛选出综合经济性状表现较好、适宜滇中及以南地区种植的灿烂、夏普蓝、密斯蒂(Misty)、巴尔德温、园蓝(Gardenblue)、粉蓝(Powderblue)、蓝雨(Bluerain)等优良品种。根据以上引种结果,综合江那镇地理气候条件,选择适于南方较高海拔地区种植的南高丛蓝莓、兔眼蓝莓和北高丛三大品系共9个品种,初始种植材料从山东济南、辽宁丹东等地引种,详见表1。

3 蓝莓的植物价值及物候期

3.1 植物价值

蓝莓果肉细软,种子极小,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蓝莓干、蓝莓果酱、蓝莓果粉、蓝莓果汁、蓝莓饮料等,是蛋糕、馅饼、糖果、冰淇淋、果冻、酸奶、奶茶等的高级添加原料。

蓝莓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据研究者对蓝莓营养成分的分析可知,蓝莓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花青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5],还含有其他果品中少有的熊果苷、花青苷等成分,具有改善视力、增强自身免疫力、抗癌、增强记忆力、抗氧化和减缓人类衰老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6]。

3.2 物候期

狮子山蓝莓示范种植基地物候观测见表2。由于江那镇气候条件优越,当地蓝莓成熟较早。花芽多在开春后开始萌动,花芽从萌动到盛花期大约30 d,花期约14 d,叶芽完全展开约在盛花期前10 d。蓝莓花受精后子房迅速膨大,约30 d后慢慢停止,果实逐渐着色,再需20~30 d完全成熟。南高丛蓝莓4月末至5月初成熟,兔眼蓝莓6月初至8月底成熟。夏普蓝、密斯蒂、奥尼尔、莱格西、都克等早熟品种还会在7—8月再次开花,9—10月果实成熟。

4 引种表现分析

2012年,文山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狮子山村小组首次进行蓝莓示范种植4 hm2。初期引进灿烂、夏普蓝、密斯蒂、园蓝4个优良品种,随后引进奥尼尔、莱格西、都克、瑞卡、梯芙蓝5个品种,种植蓝莓2万株,目前长势良好。部分产品经过包装已进入市场,主要销往州内各县(市),以及昆明、南宁、深圳等地。同时,该公司通过游园观光、实地采摘蓝莓鲜果、出售蓝莓盆栽等方式,吸引各地游客,庄园经济成效明显。蓝莓基地成为综合示范园区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的先行企业,被各级媒体竞相报道。各品种引种表现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引种的9个品种均能挂果,挂果率100%;综合分析品质,表现良好的品种多集中在兔眼品品系,南高丛系次之,北高丛品系较好。灿烂、园蓝等兔眼品种果实品质和市场评价最好,密斯蒂、奥尼尔等南高丛品种品质、长势等均表现良好,都克、瑞卡等北高丛品种品质、长势等均一般。

总体来看,砚山县江那镇基本能适应蓝莓发展,各品种均能挂果,但在发展中应该偏重于品质、长势均表现良好的南高丛品系、兔眼品系,对于北高丛品系引种应慎重。

5 优质蓝莓产业化种植的建议

5.1 选择适生品种、区域化栽培优良品种

外来物种的引种是系统性工程,对于经济林果类,不仅要考虑前期生长表现、是否能正常开花结实,还要考虑果实品质等经济因素,最为重要的是物种的后期表现如何、种子能否发育生长、是否会出现品种衰退等问题。

从植物学、生态学和经济学等多角度分析,一个物种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应该从以下方面考虑。第一,不需特殊保护,能顺利越冬、越夏,并能正常发育生长,无严重病虫害。第二,能以原方式进行正常繁殖。第三,能保持原有优良性状,不降低观赏价值或经济价值。第四,无不良生态后果。在引种时,要重视品种混乱、适应性差、生长不良等问题。经多点、多地区域试验,选择出优良品种,实现良种区域化,确保顺利发展。

5.2 加强本土苗木良种化

本土物种是最适宜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物种。文山州蓝莓资源丰富,原产18种、6原变种、4变种,近年还有笃斯越桔、白果越桔、矮越桔、网脉越桔等新记录,乌鸦果、笃斯越桔、矮越桔3种具有食用或药用价值。张云鹤等(2014)[7]通过测定蓝莓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证明文山州野生蓝莓的总酚酸含量是进口蓝莓的2.16倍,是青岛蓝莓的1.77倍,且各类清除自由基的IC50均远远高于进口蓝莓和青岛蓝莓。加强本土蓝莓的良种化、市场化发展,克服主产区多种病毒病为害蓝莓,是当前行政和技术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

5.3 生产栽培集约化、规模化

在江那镇蓝莓产业化生产开始阶段,采取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式是最佳的选择。文山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这方面经过多年实践与尝试。第一,建设0.13 hm2温室大棚,满足种苗扦插需要,开展大规格种苗繁育。第二,建设66.67 hm2优质蓝莓种植基地,按“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经营管理模式,由公司提供种苗和种植技术,种植户负责土地、管理、采收等工作,力争实现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管理技术、统一产品回收的集约化生产目标。第三,后期计划建设保鲜冷库,开展蓝莓汁、蓝莓干果、蓝莓果酱、蓝莓酒等产品研究。第四,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开展现代农业观光、生产、收获体验活动,拓展农业生产内容。

6 结束语

分析江那镇蓝莓引种、种植发展的实际情况得出,发展优质、高产的蓝莓产业,不应局限于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等方面,还应该关注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尤其是观光旅游、采摘果园的发展值得进一步实践与挖掘。蓝莓春季花芽首先萌发,花型倒钟状、白色,夏季果实呈蓝色,犹如一片蓝色海洋,秋季霜后叶片呈如枫叶般红色并可维持30 d以上,可作为观光果园的首选树种。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57卷)(第3分册):杜鹃花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第五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3]高志江.云南文山地区野生蓝莓资源分布[J].农村实用技术,2010(4):39-41.

[4]曾德禄,李松,向晨欣.云南高原特色早熟优质蓝莓种植业发展的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13,26(6):17-20.

[5]刘莉莉,姜传福.蓝莓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功能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9):62-63,65.

[6]郑炳松,张启香,程龙军.蓝莓栽培实用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7]张云鹤,韩中惠,高志江,等.云南野生蓝莓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J].食品科技,2014,39(10):249-253.

(编辑:郭 瑞)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