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初探
作者: 党裔育
摘 要:为进一步深化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完善数据库建设、优化完善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特在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关塘村下关村民小组农户的责任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田间试验-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3种元素中,影响水稻产量的首要因素是氮肥,其次是钾肥,最小是磷肥。经田间试验、数据测量、收集整理,然后通过肥料利用率公式计算出,氮肥利用率为39.3%、磷肥利用率为41.5%、钾肥利用率为39.8%。
关键词:水稻;肥料利用率;玉林市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5-002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探索玉林市水稻对氮、磷、钾肥的需求规律,验证水稻肥料利用率参数,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通过开展氮、磷、钾肥缺素对比试验,探索水稻作物氮、磷、钾肥的利用率情况,为指导科学施肥、实现化肥零增长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1]。2021年下半年在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关塘村进行了肥料利用率试验,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1年7—11月在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关塘村下关村民小组农户的责任田进行。该责任田远离道路主干道,四周农田水利建设完善,水源丰富,面积3 000 m2,一直种植水稻。试验田为潴育沙泥田,试验前采样检测,pH值为5.8,有机质16.8 g/kg,全氮1.07 g/kg,有效磷123 mg/kg,速效钾64 mg/kg,土壤肥力属中等水平。
1.2 试验材料
试验使用肥料,氮肥为广西河池尿素,含氮量为46%;磷肥为广西鹿寨化肥厂生产的钙镁磷,含磷量17%;钾肥为加拿大氯化钾,含钾量60%。供试水稻品种为和两优1号,玉林市种子工作站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设置3次重复,小区面积24 m2,长6 m、宽4 m。试验小区四周设置水沟,确保小区灌水、排水统一通过水沟进行。杜绝出现串灌、串排现象[2]。小区四周筑有田埂将小区隔离,田埂宽28 cm、高16 cm。运用塑料薄膜深埋35 cm以上,包埂,以免出现串灌,四周设立有保护区,保护区不施肥[3]。栽插时一律按照重复拉线,定点栽插,株距19 cm,行距26 cm,每小区栽植23行,每行21株,每小区合计483蔸,水稻肥效试验方案处理见表1。
1.4 试验实施
2021年7月16日浸种;7月18日播种;7月28日划小区筑田埂;7月31日包田埂,各个处理按要求做好试验田小区、保护行、灌排水沟设置。8月1日按方案要求施足基肥。为防止福寿螺和杂草为害,另撒施茶麸和除草剂。拉线定点插秧,并要求整理均匀[4]。试验在等量氮肥、磷肥、钾肥条件下开展,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求的肥料施用时期进行,具体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见表2。
在水分管理上,做到露水插秧,插秧后回浅水层,分蘖期浅灌勤露,够苗及时排水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孕穗至抽穗开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干干湿湿,以利养根保叶,成熟期自然晾干。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虫、稻飞虱[5-8]。11月14日收割,收获时记录单位蔸数,分区进行整区验收、分区过秤,每小区取样1 kg进行考种,分区收集籽粒、秸秆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测试全氮、全磷、全钾养分含量[9-11],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全肥区的100 kg经济产量N吸收量=(全肥区籽粒产量×全肥区籽粒N含量+全肥区茎叶产量×全肥区茎叶N含量)/全肥区籽粒产量×100 (1)
全肥区的100 kg经济产量P2O5吸收量=(全肥区籽粒产量×全肥区籽粒P2O5含量+全肥区茎叶产量×全肥区茎叶P2O5含量)/全肥区籽粒产量×2.29×100 (2)
全肥区的100 kg经济产量K2O吸收量=(全肥区籽粒产量×全肥区籽粒K2O含量+全肥区茎叶产量×全肥区茎叶K2O含量)/全肥区籽粒产量×1.205×100 (3)
无氮区的100 kg经济产量N吸收量=(无氮区籽粒产量×无氮区籽粒N含量+无氮区茎叶产量×无氮区茎叶N含量)/无氮区籽粒产量×100 (4)
无磷区的100 kg经济产量P2O5吸收量=(无磷区籽粒产量×无磷区籽粒P2O5含量+无磷区茎叶产量×无磷区茎叶P2O5含量)/无磷区籽粒产量×2.29×100 (5)
无钾区的100 kg经济产量K2O吸收量=(无钾区籽粒产量×无钾区籽粒K2O含量+无钾区茎叶产量×无钾区茎叶K2O含量)/无钾区籽粒产量×1.205×100 (6)
全肥区吸N总量=全肥区籽粒产量×全肥区的100 kg经济产量N吸收量/100 (7)
全肥区吸P2O5总量=全肥区籽粒产量×全肥区的100 kg经济产量P2O5吸收量/100 (8)
无磷区吸P2O5总量=无磷区籽粒产量×无磷区的100 kg经济产量P2O5吸收量/100 (9)
无钾区吸K2O总量=无钾区籽粒产量×无钾区的100 kg经济产量K2O吸收量/100 (10)
氮元素肥料利用率=(全肥区吸N总量-无氮区吸N总量)/所施用肥料中N总量 (11)
磷元素肥料利用率=(全肥区吸P2O5总量-无氮区吸P2O5总量)/所施用肥料中P2O5总量 (12)
钾元素肥料利用率=(全肥区吸K2O总量-无氮区吸K2O总量)/所施用肥料中K2O总量 (1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下的生育性状表现比较
水稻的生长与氮、磷、钾元素紧密相连,无氮元素的小区在株高、有效分蘖穗数等性状要比其他区少。株高由高到低的排列为处理2>处理4、处理5>处理3>处理1,有效分蘖穗数由多到少的排列为处理2>处理4、处理5>处理1、3,有效穗的平均长度由高到低的排列为处理2>处理5>处理4>处理1>处理3。综合来看,处理2在有效穗丛数、株高及穗长3个方面的综合生育性状表现相对更好,良好的水稻个体发育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群体结构,继而有望更加显著地提高水稻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具体见表3。
2.2 不同施肥处理产量效果比较
处理1产量少于其他任何处理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产量仅为4 878 kg/hm2,而处理2所获得的产量最高,达到7 296 kg/hm2。从穗粒结构和千粒重的综合结果看,处理2的优势比其他小区的更为明显。收获前每个试验点选一个重复,每个小区以X形定5点,每点随机、连续定两蔸共10蔸齐地面割下带回室内进行考种调查,考种后每个处理封存好留作植株分析用,具体见表4、表5。
3 结论和讨论
本次试验表明,全肥区产量为7 296 kg/hm2,缺氮元素区产量为5 335.5 kg/hm2,缺磷元素区产量为7 045.5 kg/hm2,缺钾元素区产量为6 795 kg/hm2。
氮元素的相对产量为73%,磷元素的相对产量为97%,钾元素的相对产量为93%。
氮元素产量反应为1 960.5 kg/hm2,磷元素产量反应为250.5 kg/hm2,钾元素产量反应为501 kg/hm2。从中可以看出,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氮肥,其次是钾肥,再次是磷肥[12-13]。
经田间试验、数据测量、收集整理,然后通过肥料利用率公式计算出,氮肥利用率为39.3%,磷肥利用率为41.5%,钾肥利用率为39.8%。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或者田间试验,应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刘婧怡,左青松,王龙,等.不同盐分条件下油菜氮、磷、钾素积累与分配差异[J].中国农学通报,2021,37(12):24-30.
[2]王福根,卫星杓,赵国春,等.无患子细根形态及垂直分布特征对配方施肥措施的响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5(4):58-66.
[3]汤婧.水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初报[J].北方水稻,2019,49(1):41-42.
[4]赵秀河,周玥玥.广西北海市冬作马铃薯关键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21(13):24-26.
[5]潘丽萍,邢颖,陈锦平,等.不同硒肥施用模式对冬种马铃薯硒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21,52(5):1215-1221.
[6]潘岚,覃金鼓,蒙懿.冬作马铃薯不同地膜覆盖与打孔播种效果试验[J].耕作与栽培,2021,41(3):56-58.
[7]汪勇.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21(26):118.
[8]张磊,李怀胜,刘金霞,等.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氮磷减施对春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21,
50(7):15-22.
[9]安昊,段玉,张君,等.氮磷钾肥对食用向日葵籽实灌浆及油分积累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21,49(3):29-35.
[10]刘霞.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8(13):9-10.
[11]李亚超,张洁,马坤伟.咸宁市水稻肥料利用率研究[J].耕作与栽培,2018(5):29-30.
[12]倪秋凉.不同架式栽培对“福建百香果1号”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东南园艺,2021,9(2):23-27.
[13]吴载璋.杉木不同生长类型对养分供应的持续效应[J].亚热带植物科学,2021,50(3):197-202.
(编辑:郝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