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藨子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作者: 谢小兵,赵明,王斌,虎威
摘 要:为提高茶藨子扦插种植中的成活率,研究茶藨子在扦插生根过程中本体营养物质的变化过程,主要研究了可溶性糖和淀粉两种营养物质在扦插试验期内的含量变化。设计测试检测方法,分别测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在扦插0 d、14 d、28 d、42 d、56 d、70 d时间段内茶藨子试样的含量变化,总结变化规律得出,在愈伤组织的形成期和根的诱导期,营养物质的含量都会呈现下降趋势。
关键词:茶藨子;扦插;营养物质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5-003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67.19 文献标志码:B
茶藨子又被叫作麦粒醋栗,落叶灌木,生长高度为1~2 m,幼枝光滑并带有部分红色,老枝呈现灰黑色。茶藨子在我国西北部广泛分布,例如甘肃、新疆和青海等地[1]。
目前,茶藨子通常被称为第三代新型果树,不但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2]。不仅如此,茶藨子的果实具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将其果实制作成饮料和酿酒。其果实可以入药,使用水进行煎服可以治疗感冒,对月经不调起到作用,具有降血脂、补血、补脑等功效。使用沸水将茶藨子芽、花或嫩叶进行浸泡,可以替代茶,不仅可以清热,还可以明目、润干等[3-4]。茶藨子的果实、叶子和根中还含有很多黄酮类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血脂、调整血压、软化血管等作用。研究显示,每100 g茶藨子中有74 mg的黄酮。除此以外,茶藨子中含有的豆素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在农药杀虫领域发挥作用[5]。
茶藨子不仅可以当作药材进行食用,同时还可以预防其他植物的病虫害。茶藨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6-8]。因此,研究茶藨子的种植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本次试验材料选择了五裂茶藨子,插条来自青海某地,挑选生长健壮、表现优良、没有病虫害的不同枝龄。插条长度为8~12 cm,粗细均匀,而插条上面必须保留1~2个顶芽。切口应平滑,上切口要距离上芽0.5~1 cm,下切口要距离芽的下方1 cm左右,切口上端和下端分为斜切和正切。
1.2 方法
试验主要研究茶藨子扦插生根过程中其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研究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同一条插条在不同时间营养物质处理测定,第二种为不同条插条在同一时间营养物质的测定。设定试验组和对照组,从而针对两组不同处理进行营养物质含量的测定。
1.2.1 可溶性糖测定
本次试验中可溶性糖的测定使用蒽酮比色法。取得茶藨子的韧皮部分放进烤箱中,110 ℃烘烤15 min,后将烤箱的温度调节到70 ℃储存12 h。将韧皮部分磨碎并称取50 mg,将其作为样品放到容量为10 mL的离心管中,同时加入浓度为80%的酒精4 mL,进行离心。将上清液收集,剩下的残渣再次加入浓度为80%的酒精4 mL。重复两次后提取,并且将上清液进行合并。
在上清液中加入10 mg活性炭,将其放入到温度为80 ℃的水中,脱色30 min,定容到10 mL的容器中,将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测定滤液。提取1 mL滤液,加入5 mL蒽酮试剂混合,经过10 min的沸水浴煮,自然冷却。选取OD值625 nm波长处进行测定,将等量浓度为80%的酒精溶液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糖含量,记录为标准曲线。
1.2.2 淀粉含量测定
使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提取可溶性糖的残渣,加入3 mL蒸馏水搅拌均匀,置于沸水浴当中进行15 min的糊化处理。待试样冷却后,加入2 mL浓度为9.2 mol/L的高氯酸充分搅拌。提取15 mL搅拌均匀的溶液,进行10 min的离心操作。将离心处理后的上清液导入到25 mL的容量瓶中,加入3 mL蒸馏水,置于沸水浴中进行15 min的糊化护理。待冷却以后加入2 mL浓度为4.6 mol/L的高氯酸溶液,继续搅拌直至溶液均匀后,提取15 mL溶液,再次进行10 min的离心处理。经过离心后的上清液加入到容量瓶中,使用水对沉淀物洗涤1~2次,再次离心。将合并离心之后溶液放到容量为25 mL的容量瓶中,此时使用蒸馏水进行定容,为测定淀粉含量完成试液准备。
提取1 mL待测定样品放入到试管中,加入5 mL蒽酮试剂,快速摇匀,然后在沸水浴中煮泡10 min,煮泡完毕取出来冷却。在波长为625 nm下测量OD值,测得淀粉含量数据,绘制曲线。
1.3 试验数据处理
将原始数据录入Excel,并根据数据绘制相关图表。
使用DPS软件针对已经记录到的数据信息分析方差和显著性,根据分析结果记录试验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可溶性糖含量和生根的关系
茶藨子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针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如下。从开始进行扦插试验到第28天,两组数据间的差异呈现降低的趋势;第28天到第56天,对照组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而试验组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这段时间的差异比较明显;第56天至第70天,对照组和试验组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对照组呈现的差异更为明显,而试验组差异不明显。
通过对于扦插生根过程中植物形态的观察可以得出,可溶性糖在急速下降时,愈伤组织和根正在形成。
茶藨子插条在不同时间可溶性糖含量的方差分析如表2所示。从表2分析数据可知,不同的时间条件下,两组中茶藨子插条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出显著的差异(P<0.01)。
2.2 淀粉含量和生根的关系
针对茶藨子扦插生根过程中淀粉含量的变化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可知,在扦插过程中,不论是对照组还是试验组,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如下。从开始进行扦插到第28天,淀粉含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并且在第28天的时候降低到最低点,由此可以判断出,当愈伤组织正在形成时需要大量养分,而这些养分通过淀粉的降解所提供。
茶藨子插条在不同时间淀粉含量方差分析如表4所示。
3 结论
无论是什么植物,在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会产生变化,因此营养物质是扦插生根过程中必要的条件。可溶性糖主要在植物进行细胞分裂和呼吸代谢时为其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植物细胞原生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淀粉。淀粉在植物不定根发育过程中,可以将自身降解,从而转化为单糖,为插条提供所需要的能量,起到间接调节的作用。
通过茶藨子扦插生根的试验表明,在插条的生长过程中,茶藨子每一个生长阶段,插条的淀粉含量试验组都会高于对照组,而对于可溶性糖则正好相反,试验组会低于对照组;在整个试验周期内,愈伤组织形成期和根的诱导期,两种营养物质都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高林,由佳辉,杨小平,等.不同激素处理对石生茶藨子绿枝扦插的影响[J/OL].分子植物育种:1-19[2021-05-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6.1068.S.20201209.1519.014.ht mL.
[2]付锋,田年军,徐志刚,等.不同激素处理对茶藨子属植物嫩枝扦插作用研究[J].绿色科技,2018(13):11-12.
[3]李建军.外源激素处理对华蔓茶藨子扦插生根的影响[J].新农业,2018(7):14-16.
[4]林丽霞,林建忠,张雪芹,等.赤霉素浸种对宁夏尖叶茶藨子种子萌发的影响[J].福建林业,2021(5):41-43.
[5]颜增玉,马明呈,王博.五裂茶藨子播种繁殖试验[J].防护林科技,2016(9):55-56.
[6]殷霈瑶,苑军,刘秀香.长白茶藨的繁育[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12(8):27-28.
[7]王占林,樊光辉,贺永远,等.青海高原茶藨子属树种资源与育苗技术[J].北方园艺,2012(19):43-45.
[8]张军,朱力国.俄罗斯主要金黄茶藨子品种[J].中国林副特产,2020(5):71-73,76.
(编辑:郝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