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丰产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作者: 欧顺祥,周树英摘 要:在我国现阶段发展进程中,辣椒逐渐成为了我国农业体系中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类型。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随着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种植户对辣椒产量以及质量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需要全面优化种植手段,以保障辣椒可以实现丰产栽培的效果。文章主要探讨了当下在农业发展进程中采用的辣椒丰产栽培技术,提出了辣椒种植过程中常用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目的在于提升种植户的种植能力,实现辣椒丰产。
关键词:辣椒;丰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5-007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87 文献标志码:B
现阶段,随着我国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辣椒生产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人们不仅对辣椒品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对辣椒的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种植户而言,需要在辣椒种植的过程中,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全面提升辣椒的丰产栽培效果,避免辣椒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从而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1 辣椒栽培常用技术手段
1.1 轮作种植
轮作种植是辣椒栽培过程中常用的栽培方式,可以充分保障辣椒的种植效果,对辣椒的丰产栽培目标具有良好的影响,有助于提升辣椒的品质与产量,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通过对过去农业生产情况的调查发现,在应用轮作种植技术后,辣椒根部通常会出现病菌,从而对周边的土壤造成污染,为病虫害提供了生长环境。为了保障科学合理地进行辣椒种植,需要进一步对辣椒轮作和间作种植技术进行合理分析与运用,全面提高辣椒的种植水平,提升其种植的经济效益。
1.2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现阶段,在辣椒的栽培过程中,传统栽培技术存在的缺陷逐渐暴露。窄行栽培技术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辣椒的整体产量,可以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较多的经济效益,但是会出现单位面积下辣椒生长吸收养料不足的现象,同时植株之间会相互遮挡阳光,从而影响辣椒品质和质量。因此,应合理把控这一种方式,将密植程度与当地的实际土壤情况相互结合,帮助农户全面提升种植的科学性。
2 优质品种
现阶段,在种植辣椒的过程中,种植户要选择品质高、适应性强的品种,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例如,某地区在辣椒种植过程中,结合当地的土壤环境,选择了羊角红1号与红丰1号两个品种,经过长期种植逐渐成为了当地的主要辣椒品种。辣椒不仅可以制作辣椒酱,也能成为大量企业深加工的原料。在辣椒品种逐渐成形后,两个辣椒品种也为当地辣椒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在选择品种时,种植户还要到种植区域中,针对种植气候条件、土壤品质等诸多方面的条件进行分析,以此了解具体的种植条件。在全面了解到当地种植信息后,科学合理地选择辣椒品种,保障辣椒可以顺利地实现规模化的生产与管理。
3 辣椒秧苗育种
3.1 处理种子
播种前,种植户要集中晾晒1~2 d贮备好的种子,使用清水浸泡4~6 h后使用10%磷酸三钠完成浸种工作,以保持较强的清水清洗效果,再把种子浸泡在55 ℃清水中10 min。需要注意的是,在浸种过程中,要始终把控好浸种温度,一旦温度过高会直接导致种子出现死亡的情况。为了保证浸种环节的可靠性,种植户还要在此期间对种子进行适当搅拌处理。及时补充温水,捞出种子后催芽24 h。
3.2 苗床
在选择苗床的过程中,需要选择背风向阳的区域,同时要在土壤疏松肥沃的区域中种植辣椒。在这个区域中要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保障整体排灌具有便捷性。在对土地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深翻晒垄,特别是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环境,选择的土壤在种植辣椒前不能种植辣椒、茄子或西红柿,保障该苗床中养料充足,从而保证辣椒健康生长。在对土壤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还要使用薄膜密封2~3 d,彻底消毒土壤环境,再进行后续的播种工作。
3.3 育苗时间
一般情况下,在不同地区开展的辣椒种植工作中,往往要严格基于当地的实际气候环境,科学安排育苗时间,同时合理设置辣椒育苗时间。一般情况下,苗期会设定为55 d,之后的辣椒定植时间为每年4月下旬,以避免出现晚霜危害,降低辣椒种植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
3.4 整地播种
为了选择良好的苗地种植辣椒,种植户需要合理使用肥料。可以选择腐熟的肥料种类,在对肥料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及时搅拌肥料以及均匀播撒,保证肥料能全面渗透到土壤中。在对水资源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做好覆盖土的处理工作十分重要。保证覆盖土始终保持较高的湿润度,可以提升苗床的发芽率。
3.5 苗期管理
3.5.1 出苗前处理
播种后棚内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30 ℃,夜间温度控制在18~25 ℃。出苗70%后要及时去除床面上的地膜以及覆盖物。在床面上覆盖一层细土,以保障土壤能获得较多的养分,避免出现苗倒露根的情况。
3.5.2 分苗床苗期管理
种植户在分苗前7 d需要对播种的床苗进行针对性地分拣。两叶一心方法属于分苗床苗期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要求在晴天上午进行,同时小心地将苗床浇透水。取苗过程中,使用铲子等工具从根系位置小心铲出辣椒苗,避免动作幅度过大,保持苗种的生命力。分苗完成后,需及时覆盖塑料棚并在上面盖上草帘,使棚内温度保持稳定。同时,始终保持良好的通风,以防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避免给苗种带来负面影响。幼苗出现明显缺水时,应及时进行浇水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定植前10 d要将覆盖物全部揭去。
3.6 定植
在幼苗生长过程中,7~10片真叶时需要及时移苗定植。种植户要利用宽窄行的起垄方式覆膜栽植。一般而言,宽行控制在70~80 cm,窄行40 cm左右,穴距为30~35 cm,以达到良好的辣椒种植效果,特别是在定植过程中能充分保障部分挖穴栽苗的处理效果。同时,在种植区域中覆盖地膜,进行破膜引苗处理。之后还要及时浇水,保证薄膜的严密程度。
4 大田栽培管理
4.1 控制肥料
辣椒是一种需要充足养分的农作物,种植辣椒的过程中要保障充足的底肥。种植户需要保证肥料用法和用量合理,在施用肥料的过程中,要合理施用氮肥、钾肥以及磷肥,保证辣椒实现高效生长。现阶段,在具体的施肥过程中,种植户更倾向于采用腐熟有机肥。应结合当地种植的实际情况施用肥料,促进辣椒生长,保证辣椒的种植符合相应的要求。
4.2 适时定植
在辣椒种植的过程中,种植户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种植情况进行定植。为了调节辣椒的上市时间,应避开盛花期后进行移栽,保证辣椒顺利生长。辣椒本质上是一种无限花植物,在春季进行播种会提升辣椒的产量与品质。
4.3 定植浇水
在辣椒种植过程中,选择早晨及下午进行定植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定植之前需要提前对秧苗进行彻底地浇水,保障秧苗的水分充足。
4.4 缺苗补栽
缺苗补栽是辣椒种植的重要步骤,也是定植后缓苗处理环节的主要步骤之一。种植户要对缺苗断垄情况进行针对性补充,定期对每行辣椒检查分析,遇到生长不合理的辣椒要及时更换和补苗,可以极大提升辣椒整体的种植效果。
4.5 去除赘芽
去除赘芽环节基本在辣椒定植45 d后开展,辣椒在这个阶段会生长到25 cm,此时需要去除第一分枝的全部赘芽[1]。
4.6 中耕破膜
定植后60 d内进行中耕破膜工作,之后还要再进行辣椒的封垄处理,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对后续辣椒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采取良好的管理方式,最大程度提升整体的种植效果。与此同时,在辣椒种植工作开展中,要始终采用小水浇灌的方式保证土壤水分充足,避免出现辣椒早衰、倒伏的问题。
4.7 水肥管理
辣椒生长的各个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都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分阶段进行水肥管理,确保辣椒快速生长。在水肥管理的过程中,应始终在辣椒地封垄的环境下进行。种植户要积极对辣椒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行评价与分析,保障辣椒在整体的水肥管理过程中健康生长。在辣椒的栽培过程中,始终要保证水肥管理方面的有效结合,积极促进辣椒生长并保证其发展具有稳定性。同时,在施肥过程中,适当添加氮肥、磷肥与钾肥,可以提升坐果率[2]。在进入到盛果期后,需要有效提升整体的施肥效果,并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提升辣椒对肥料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5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
5.1 桃蚜
桃蚜是辣椒种植过程中常见的害虫,本质上是一种多食性虫害,对辣椒的危害极大。在对其进行长期的研究中发现,桃蚜为害复杂程度较高。有翅与无翅的雌蚜会大量繁衍,春、夏初是整个蚜虫危害高发期,桃蚜会借助风力大面积转移,扩大传播范围。
在防治桃蚜的过程中,种植户应在栽培阶段开始对桃蚜进行针对性处理,科学合理选择种植时间,避免在桃蚜的迁飞高峰期种植。还要尽可能地远离十字花作物,减小辣椒接触桃蚜的可能性。
同时,采取与其他农作物相互间作的方式,控制桃蚜的传播程度。基于我国现阶段的种植相关规定,种植户需要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严格分析施药情况的安全性,避免药物对辣椒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提升绿色化种植效果[3]。
5.2 辣椒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通常包括花叶型、丛枝型以及坏死型几种病症。出现这些病害后,辣椒的植株较为矮小,同时果实发硬,容易脱落,植株上部也会存在较为明显的矮化情况。要大力控制辣椒病毒病,基于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彻底铲除病害。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一般早熟品种相比晚熟品种有着较强的抗病性。在进行抗病性处理时,要结合种植品种的特征合理选择,提升种植效果。
具体防治的过程中,有多种类型的种植方法可以对辣椒病毒病进行预防。例如使用抗病品种,全面提升种子自身的抗病性。还可以对种子进行针对性的消毒处理,将种子放入热水中充分浸泡后搅拌,再用30 ℃的温水浸泡处理。采用间作的方式进行种植并覆盖遮阳网,合理控制温度,全面提升种植的整体效果。种植户还要在辣椒种植过程中,合理使用物理设备阻碍蚜虫迁飞。处理种植区域中的杂草,可以很好地避免为蚜虫的生长提供场所。只有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才可以保证辣椒在种植过程中健康生长。
5.3 辣椒疫病
辣椒疫病发生后对辣椒的产量会带来较大影响,通常导致辣椒减产20%~30%。辣椒疫病通常发生在辣椒幼苗阶段,随着病斑的扩散,会逐渐加大对辣椒的侵害[4]。
为了有效防治辣椒疫病,种植户需要在种植前对种子进行针对性处理,保证种子有较强的抗病性,还要加强对种植环节的认知,通过科学合理的种子处理方式,全面保障辣椒种植的合理性。
5.4 辣椒青枯病
辣椒青枯病会给辣椒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保证种植过程中全面提升辣椒的产量和质量,应尽可能提早播种。青枯病基本上在5月上旬发病。为了避免在病害高峰期间种植,应进行提前播种处理。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进行种植,并且在整地处理环节加上一定的石灰粉,以实现对土壤环境的彻底消毒。在种植过程中,对于轮作3次以上的种植土壤,要避免种植茄科作物。
在排水处理环节,要对青枯病菌进行相应地把控,避免病害随着水流传播。种植区域内应及时排水,避免出现积水问题。后续的整枝、松土以及追肥处理环节,要在发病的前期阶段就进行有针对性处理,同时避免出现杂草。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移除并在区域中使用石灰水进行消毒。
5.5 综合防治措施
在种植工作开展过程中,应选用优质的种植品种,基于不同的种植模式,因地制宜选择品种。通过这样的种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种植方面的实际需求。
对土壤环境进行良好把控,特别是在一些种植区域的处理上,要合理分析灌溉、管理以及有机质含量等方面。在棚室消毒环节,需要使用一些合理的化学药剂,提升整体防治水平。在棚室消毒处理上,应采用针对性药物杀死大部分的病菌和病虫。
在种植管理环节,可以使用地膜覆盖的方式处理辣椒根部的整体环境,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要合理灌溉,因为辣椒的根部较脆弱,必须保持土壤环境的通透性。与此同时,应始终控制地上部分的透光程度,对种植工作开展有效管理,在后续的种植环节中对辣椒的生长开展精细化管理。需要注意的是,施肥工作开展中,应基于科学合理的平衡施肥方式,最大化提升施肥工作的开展效果。特别是在种植环节,对于炭疽病的防治,需要在发病初期阶段使用甲基托布津溶液与代森锰锌相结合进行防治,可以很好地满足防治和种植方面的实际需求。在进行种植辣椒的过程中,还要积极做好对其他病虫害的处理工作,利用完善的管理手段,提升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6 结束语
现阶段,在辣椒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基于丰产栽培的方式,积极提升整体栽培的效率,还要最大程度上保障整体的种植环节,全面提升辣椒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必田,郎义,张义会.镇雄县辣椒丰产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J].农家参谋,2021(24):38-39.
[2]乔登艳,李兆丽,王玉琬.盐碱地日光温室辣椒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7(1):89-91.
[3]杨树忠.辣椒产业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5):133-134.
[4]杨树忠.辣椒产业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5(6):79-80,139.
(编辑:郭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