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苗木发展现状分析及趋势探讨
作者: 弓海志摘 要: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园林和植物的建设工程越来越普遍,然而在施工技术不断改进的先进条件下,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往往忽视了植物后续的养护。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化建设,相关人员应多加关注和探讨园林蔬菜花卉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应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绿化园林。文章以城市中园林绿化建设为主题,探究了园林植物栽植技术,分析了发展情况,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栽植;现状;趋势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7-006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现阶段,我国园林绿化项目和管理工作应在熟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建设效果。只有明确了这一系列问题,才能够找到原因,并结合目前的实际开展情况采取措施。我国的城市园林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短板,在各项工作的平衡下,应把握好一些方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我国园林建设的发展成果
目前,全国各城市都在认真制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森林建设规划,加强绿化红线管理,大力推进节约型、生态型、功能完善型城市森林和园林绿化建设,积极开展国家绿化模范单位、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区、县、镇)创建活动,有力促进了城市绿化发展,改善了人居环境。目前,我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49.45万hm2,绿地面积133.81万 hm2,公园绿地面积40.16万 hm2;建设区域内的绿地覆盖率为38.22%,绿地率为34.17%。与此同时,各地区按照区域特点,在城市绿化、城市片林、城市林荫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开发,保护了城市生态环境。
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国家级湿地63个、市级湿地41个。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绿色环保先进单位的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国家园林绿化示范点335个(21个城市,89个县,225个单位)获得了嘉奖;至2010年共有国家园林城市180个,国家园林城区7个,国家园林县城61个,国家森林城市22个[1]。
2 园林绿化苗木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
城市的园林建设是城市公共事业、环境建设、国家绿化的一个主要内容,环境优美、整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都需要进行绿色建设。城市绿化工程以绿化、植树、栽种植物为基础,将多种绿色元素引入到都市中,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绿色体系和美丽的风景。城市的绿色程度与品质是衡量环境质量和文明程度的一个主要指标。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和绿地率是评价绿化程度的主要指标。绿地覆盖率是指在城市绿地中,乔木、灌木、草坪地被等各种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在整个城区内的比例;绿地率是指各种类型的城市绿化面积所占据的比例。相关林业研究表明,只有达到30%的森林覆盖率,才能有效减缓气候变暖。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每个城市的公共空间必须为60 m。美国的人均绿地面积是40 m2,英国是25 m2。在制定的绿化法规中,我国人均绿地面积应达8 m2。在市区内、某些特定区域或工程区域,其绿化覆盖率更高。园林绿化在我国已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大树可以在一年中呈现出多种颜色和状态,形成多种景观。同时,由于大树自身的生态和生物特征,对改善和美化环境都具有很好的效果[2]。
2.1 美化生活空间
各种树种的茎、叶、花、果各有其形态、颜色风格。栽植多种树种能营造出多种景观,不但能以其形、色、香、声、韵等多种形式来装饰人们的居住环境,带来诗意的感受,还能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形式上的改变。另外,利用林荫、花果等吸引动物,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鸟语花香的动态景象。在有限的都市环境中,合理地使用和布置绿化景观,既能使都市环境更加美丽,还能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植被和群落的功能,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3]。
2.2 提供休息场所
城市的高层建筑和车辆较多。公园是空气新鲜、风景优美的地方,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场所,是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观赏花草、节日假期、茶余饭后休息、会友、健身的地方,所以需要修剪公园苗木。
2.3 给人以美的享受
园林绿化可以陶冶人们的心智,提高人们的审美度,并使人们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异域特有的植物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经过人性化处理后植物各具特色,使城市具有趣味性,所以培育和鉴赏园林花草对美化城市具有很大的作用。
3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技术
目前我国的园林绿化苗木栽植情况以及养护管理工作有着一定的成果,但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园林工程在建设上还有很多短板,亟待解决。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后,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善,高质量高效率建设园林。
在园林种植方面仍然存在质量问题,在选取过程中没有认真、仔细地结合环境特点。同时,缺乏专业性的分析和研究,没有切实分析土地质量以及温度的数据,使得园林绿化工作没有做到位,最终使得资源浪费在人力和财力上。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改善,而不是空喊口号或改变理念,应制订奖惩措施,落实好相关政策和规定[4]。
3.1 控制苗木质量
质量的把控往往是重中之重。如果质量大打折扣,就会影响苗木的成活率,那么园林绿化将没有意义。只有确保苗木处于一个达标的状态,符合规范,才能在后续的工作中顺利进行,这需要管理人员自上而下设定好规范流程和奖惩措施,使得施工人员重视质量,从而避免浪费资源、资金和人力。苗木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人员应做到心中有数,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加观察。只要细心,才能重视质量问题,同时也是对园林绿化工程负责。
3.2 遵循生长规律
每一种植物的生长规律都有着不同之处,有些苗木对于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气候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判断,应该结合其生长规律以及近几年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总结,应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使得苗木更好地生长。生长规律不仅体现在整体的把握,同时也要重视细节,如果细节没有做好,就会造成大的损失。
在栽培前应分析每种植物所需的温度、湿度以及土壤性质,可使植物更好地生长,避免出现特殊情况。植物的生长规律与时间、四季有关,应听取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调整种植方案[5]。
3.3 合理分析土壤
分析土壤的意义是在各个指标上分析土壤的性质,无论是在物理层面还是化学层面分析苗木的栽培状况,都有助于园林绿化工作开展。只有分析好土壤的湿度以及成分,才能促进苗木更好地生长,栽培苗木应合理施肥以及灌溉,同时也减轻了施工人员后续的工作压力。科学合理地保护苗木不仅局限于这一项工作,同时有利于整个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4 注意运输与移植
质量是重要的问题,但保证苗木质量有很多环节,主要体现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施工前要注重运输与移植的质量,施工中是保证质量的关键环节,施工后的防护是文章要重点讨论的问题。在运输过程中应了解植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这样才能使其安全到达种植地。同时在移植时要注意力度避免苗木死亡。要合理分析苗木的种类,制定最佳的方案,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移植和运输方式,结合苗木的特性说明所需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园林绿化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美化性。
4 园林绿化苗木养护技术
4.1 清洁工作
为了使植物更好地生长,应提前清洁好施工土地,保证土壤的质量和种植环境,为园林绿化更好的发展打好基础。在清理过程中,分析土壤成分,保证绿化环境的合理性,使其可持续发展。
4.2 施肥管理
养分是在苗木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其赖以生存的要素。施肥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土壤养分含量较少的季节,应重视施肥管理,避免苗木出现营养不良、枯萎甚至死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类不同种类的苗木,逐一管理,提高种植效率,让每株植物都能良好地吸收养分,合理发育。
4.3 病虫害防护
从古至今,植物与虫害就在不停地斗争着,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工作人员专业性加强,可减少病虫害,所以应发挥好技术优势,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患于未然。面对一些病虫害,应提前预防,准确预测,这样才能杀灭病虫害。同时,所使用的药剂应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助于城市文明建设。
4.4 修剪护理
在苗木的生长过程中修剪工作至关重要。修剪树木有助于美化环境,也有利于苗木生长。在生物学方面去除顶端优势,根据环境的实际情况修剪植物,满足其生长需要。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平衡城市的生态环境,只有做好绿化工作才能做好护理工作。
4.5 补栽与营养
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有的植物会枯萎和坏死,这时需要及时补充营养,去除病根,更新苗木。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止损,而且也弥补了园林绿化景观上的缺陷,同时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好反思与总结,监测实际情况,在数据和预测中为后续的工作做好预警。
4.6 防寒防护
有些地区四季分明,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对于特殊植物应做好防护。在这个过程中,要配备好人工、材料,制定方案,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好园林绿化工作的成果,提高防护管理的效果。
5 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5.1 特色化发展
从我国的发展动向来看,“特色化”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发展园林苗木时,由于盲目地培育苗木,造成了一些苗木供大于求,有些苗木甚至无人问津,苗木市场竞争力较弱,没有城市特有的吸引力。在今后发展园艺幼苗时,必须走“特色化”道路。在开发时要结合城市文化、历史等因素,结合城市景观树种的培育特点与城市特色,从而形成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促使园林绿化特色化发展。
5.2 标准化发展
在我国的园艺苗木行业发展中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实践中逐步规范化。随着时代发展,苗木行业必须要跟上时代步伐,从个人化向规模化发展,只有如此,整个行业的培育、销售、售后服务更加规范,有利于形成产业效应。目前,我国园林绿化苗圃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在发展中出现了不正常的状况,会影响苗圃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关林业部门要宏观管理我国苗木生产,促进我国苗木生产发展,达到统一的行业标准。
5.3 类型多样化发展
由于品种繁多,其培育价值和观赏价值各有差异,因此,在加速发展我国的园林植物苗圃时,要防止培育单一品种,例如“木桶效应”,如果不能实现平衡,必然会制约行业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通过多种方式培育和栽培苗木,不仅可以增加园林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城市发展。在我国的园林苗木行业,苗圃迅速发展,各类品种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应用大量抗性较强的树种。组合多元化品种,可以为我国苗木生产提供一条完善的生态链,促进苗木可持续发展。
5.4 高端苗木需求增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裕,人们对苗木品种、规格、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档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档树种一般指名贵、规格大、造型优美或有特色的高档绿化树种,主要用于别墅、高档小区、大型旅游景点、市政绿化等方面。我国现有高档树种有罗汉松、日本黑松、白皮松、海枣、茶梅、红豆杉、檀香、狐尾椰、土沉杏、红枫、乐昌含关、对节白蜡、香樟等。将高档绿化树种应用于城市绿化中可推动林木业的发展,满足大众需求。我国苗木生产已经由低端品种转向高档品种,发展苗圃要以质量取胜,而非数量。
5.5 支持大苗进城
在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中,缺少大型树木。在城市园林中,大型树木具有显著的绿化作用。部分地区因“搬树入城”等原因,导致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损害。繁育城市绿化苗木,可维护乡村自然生态,实现苗木产业转型升级,满足城市绿化的需要,是未来绿化苗木产业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5.6 苗木生产标准化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