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栽植技术及应用实例

作者: 祝博

摘    要:在城市基础建设中,市政工程、建筑工程都需要园林绿化作为配套,而基础工程一般无季节性要求,因此需要绿化施工打破季节限制,在非适宜栽植季节进行绿化施工。解决城市绿化反季节栽植难题,需深入了解苗木栽植成活的原理以及反季节绿化施工的技术要点。通过研究绿化施工中反季节绿化栽植技术,有助于在非适宜栽植季节进行绿化工程,并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同时,在绿化施工中应用反季节栽植技术,可消除季节对绿化工程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反季节栽植技术的概念和必要性,研究了反季节绿化栽植苗木的成活原因及技术优势,探讨了反季节栽植技术的难点及遵循原则,提出了反季节栽植技术要点、应用实例,以供参考。

关键词:反季节栽植;苗木;成活率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7-007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88;TU986.3       文献标志码:B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提高了对城市环境绿化的建设要求,不再只满足于住所本身品质的优劣,更注重改善工作、居住的生态环境。绿化工程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们改善居住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而保障绿化工程品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最合理的技术手段完成工程建设。

反季节栽植是绿化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因其打破季节限制,在非适宜栽植的季节进行绿化施工,有效解决了季节对绿化工程的影响。全面了解并掌握反季节栽植技术要点,是提高苗木成活率以及保障绿化施工顺利开展的重点,更是进一步提升绿化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键所在。

1 反季节栽植技术的概念和必要性分析

1.1 反季节栽植技术的概念

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栽植技术是指在不适宜苗木生长季节开展苗木移植工作。在绿化施工中,反季节栽植的苗木成活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需要考虑苗木栽植后的生长质量和栽植地的气候环境特点,并降低其他因素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打破季节限制完成苗木移植,提高成活质量。

1.2 反季节栽植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在绿化施工中运用反季节栽植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其原因有以下3点。一是打破了季节因素对绿化施工的影响,让原本受限的绿化栽植在非适宜栽植的季节开展,提高了绿化建设的工作效率。二是进入新时期后,人们对城市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取常规移植模式难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1]。运用反季节栽植技术,能有效克服季节性施工的特点,可以推动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三是在苗木成活率方面,虽然反季节栽植苗木成活率略低于季节性栽植,但对较为特殊的苗木,在遵循施工技术要点的情况下,能有效保证其成活率。因此,反季节栽植技术是一种降低施工成本的科学苗木栽植方法。

2 反季节栽植技术的成活原因及技术优势

2.1 反季节栽植技术成活原因

正常生长的绿化苗木,其地下根系与土壤结合紧密,地上部分与根系部分的生理代谢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

为方便绿化施工,需切除大量苗木用以吸收水分的须根,起苗后严重破坏地上部分与根系部分的平衡代谢,而苗木根系再生并重新恢复代谢平衡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栽植技术可以提高苗木成活率,使栽植苗木快速适应新的生长环境,及时恢复苗木的代谢平衡。

2.2 反季节栽植技术的优势

反季节栽植技术是绿化苗木在非正常生长季进行栽植,这种看似不符合苗木生物规律的反季节栽植技术,其实际成活效果与季节性栽植相差不大。从苗木生物发育的观点分析,每年3—5月和9—11月是根系生命力最好的阶段。

苗木的根系生命力除了上述月份以外都处于休眠状态,反季节栽植可在夏季和冬季进行。在绿化施工中,反季节栽植多以秋季、冬季为主,一方面,该阶段的树木根部没有进入休眠期,在栽种完成后苗木根部有较为充足的自我修复时间,能更好地孕育新根,提升苗木成活率。另一方面,该阶段叶片已经基本脱落,苗木整体水分蒸发量最小,相较于春秋季树叶繁茂,可防止因水分过多流失而降低成活率。

3 反季节栽植技术的难点及遵循原则

3.1 反季节栽植技术难点

3.1.1 苗木成活率

反季节栽植本身是反规律而为之的,植物在此期间处于休眠状态,缺乏再生能力,因此,植被移植的成活率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2]。绿化施工中最重要的任务是确保栽植的苗木能够稳定成活且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在绿化施工中影响栽植苗木成活率的因素包括苗木总体长势、植株物质含量、栽植时间、根部受损情况、植株根系的再生能力、后期养护管理以及应用的绿化技术等。反季节栽植苗木成活的关键是适宜的温湿度、根部吸水能力较好、土壤肥力充足、植株光合作用良好,可使苗木更好地生长。

3.1.2 苗木栽植后长势

春季作为园林施工中主要的绿化季节有其天然优势,此时的苗木枝叶还未展开,水分蒸发量较小,根系再生能力强,植株代谢功能正常。夏季和冬季由于气温过高或过低,枝叶蒸腾作用变大或变小,植株根系再生能力受限,都会导致植物长势不平衡,从而影响到苗木栽植完成后的长势。

3.1.3 反季节栽植成本

通过分析反季节栽植技术的应用实例,与季节性栽植技术相比,反季节栽植技术需要在苗木运输、栽植养护等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因而进一步增加工程建设投资。所以,严格按照“适地适树”进行栽植,并选择合理的种植方式,是降低反季节栽植成本的重要路径。

3.2 反季节栽植技术遵循原则

一是要在绿化施工前期筹备过程中提前梳理施工细节,预判可能遇到的细节问题并准备好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绿化施工中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二是要详细分析苗木栽植的土壤和气候环境,根据分析结果,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种植品种。三是对反季节栽植苗木的后期养护做好充分预案,分析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前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四是在栽植后苗木生长初期,要根据苗木的生长特性合理养护,从而提高反季节栽植苗木的成活率。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反季节栽植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一是在苗木选择上,栽植乔木是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元宝枫适合作为主要景观树进行种植,但是树种价格高,采用反季节栽植技术,其存活率较低。二是在选择苗木时,必须综合考虑所处气候和生长环境等,尤其是在盛夏时节,此时栽植要选择花灌木,这是因为其根系的生长速度快,养护管理方便。三是修剪苗木和防治病虫害,在反季节栽植的苗木要重视防腐、防病虫害、修剪枝叶和控制温度等环节,要结合苗木自身的生长规律,修剪枝条,以减少养分消耗和水分蒸发。

4 反季节栽植技术要点及应用实例

面对国际减排压力,我国在气候变化外交领域急需科学依据的支撑,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科学技术创新压力。为此,国家发改委批复《气候变化应对决策支持系统工程项目建议书》,以提高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国际话语权。该项目中的中国气象局高性能计算机楼室外景观工程,其景观绿化面积为3 885 m2,是集合了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花卉、草坪等多种植被种植的综合性绿化工程。由于该项目是国家重点工程,为保证施工进度,不能在最适宜的季节栽植苗木,而在盛夏时节进行绿化施工。因此,绿化苗木的反季节栽植成为保证整体施工进度的重要技术手段。

4.1 选择气候环境与树种

在绿化工程中实施反季节栽植技术,需要提前勘查现场,了解苗木栽植地区的总体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方便选择树种和栽植方式。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3方面。一是检测土壤含水量和营养成分,通过分析土壤样本了解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构成,控制栽植后苗木的水肥量。二是苗木栽植前要清理目标区域的土壤,避免种植土壤中杂物过多,控制土壤的密实程度,为苗木栽植打下基础。三是检测土壤的酸碱度,根据土壤pH值改良土壤,使其达到苗木栽植要求。例如,中国气象局高性能计算机楼室外景观工程位于北京市,属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降水期集中在6—8月。在土壤方面,由于该工程为拆旧改造,种植区域的土壤含有大量的建筑垃圾,对苗木栽植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前,一方面,要求施工单位提前准备场地,细致过筛栽植区域的土壤,清除土壤中大量残留的建筑垃圾。同时,保证苗木栽植的土壤厚度、土质通透性,保障苗木栽植后的土壤环境,避免苗木因栽植土壤不达标而死亡。另一方面,由于工程期处于盛夏季节,降水较多,但栽植前该区域未有降水,土层较为干燥,因此在栽植苗木前要浸湿种植土壤,并施加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

在分析栽植区域的气候环境后,要根据植物生长特性栽植适宜的苗木。选择适宜的树种是反季节栽植成功的关键。应用反季节栽植技术苗木需要面对更为恶劣的生存环境(干旱少雨、低温严寒)。因此,在选择树种上,一方面要选择抗性强、耐寒、耐旱的苗木;另一方面要选择植株健壮、长势旺盛的苗木,该类苗木的根系发达,不易受病虫害的影响。在确定绿化树种时,应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抗污染等抗性强的乡土树种,如国槐、法国梧桐、西府海棠、腊梅、大叶黄杨以及小叶黄杨等。

4.2 栽植时间与根叶修剪

在绿化工程中应用反季节栽植技术也有相对适宜的种植季节,在更为适宜的种植季节施工可以提高栽植后苗木的成活率。我国南北方存在一定的气候差异,因此运用反季节栽植技术的时段有所区别,在具体的绿化工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栽植时段。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最佳反季节栽植的时间是3—5月或者10—11月,而在北方地区最佳反季节栽植的时间是当年11月至次年5月,处于该时间段的气候和温度更适宜苗木生长。确定种植季节时还需考虑具体的栽植时间。具体来说,一天中早、晚是最佳种植时间,该时间栽植可有效避免苗木水分大量流失,提高栽植成活率。中国气象局高性能计算机楼室外景观工程苗木种植均选在阴天的傍晚进行。施工现场预先挖好树坑、备好种植土,尽量缩短栽植时间,做到随运、随栽。保证树木种植效率的同时,尽量避免因为日照和气温上升所带来的苗木水分蒸发。

应用反季节栽植技术时注意修剪苗木根叶,减少叶面呼吸和蒸腾作用,保证苗木在运输和栽植过程中维持代谢平衡。如果枝叶过多,苗木会因为自身蒸腾作用的影响,引发植株内大量水分流失,破坏代谢平衡,导致苗木死亡,降低栽植成活率。在苗木修剪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枝叶长度,截短后应为原长度的1/2。在修剪过程中需检查病虫害枝叶情况,清除带有病虫害的枝叶。需要剪去苗木根部的所有须根,并在伤口处涂抹愈合药剂,避免发生烂根的状况。在中国气象局高性能计算机楼室外景观工程施工中,重点针对树种类型进行修剪,如在合欢树栽植前,剪除根系中的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同时修剪树冠,保持树木的地上部分、地下部分代谢平衡。而对西府海棠、腊梅等落叶植物,在抽稀后进行强截,重点保留生长枝和粗干强枝。在剪除苗木根部全部须根外,栽植前对根系截口均用多菌灵消毒,再喷洒生根素溶剂,促使伤口愈合的同时促进苗木早发新根。

4.3 选形起苗与吊装运输

由于反季节栽植苗木,所处的自然环境更为恶劣,对栽植苗木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苗木枝干选形时,需选择整体长势旺盛且植株健壮的苗木枝干;在挑选根系时,需选择更为发达且无病虫害的根系;在选择苗木时,应选择植株强壮、根茎长势好、无病虫害的苗木。优先选用经过苗圃更换移栽过的苗木,因为该类苗木根系中吸收根总量较多,再次移栽时,对环境的适应力更强,在反季节栽植中成活率更高。起苗时,要选择更大的土球,苗木在反季节栽植时,土球更大可使其根系更加完整,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中国气象局高性能计算机楼室外景观工程施工前选择了树形优美、植株健壮的苗木。起苗时均带土移栽,土球大小根据树冠大小而定。树冠大的国槐整体长势好,根系分布的体积较大,土球适当起得更大一点,是其干径的3倍;树冠小的法国梧桐根系分布体积相对要小,土球是其干径的2.5倍。

在运输苗木时,需要提前预备一定的机械类工具,制定详细的运输路线,避免中午太阳直射时运输,选择夜间苗木进场,有利于降低苗木受到蒸腾作用的影响。苗木装车前需用草绳包裹枝干,夏季运输适当洒水可保持苗木湿润,避免因水分流失过快影响成活质量。苗木吊装时应固定好苗木土球,装车时按照土球朝向车头,树冠朝向车尾放置。在苗木装卸与栽植的起吊过程中,均要严格选用专用软型吊装带,以防吊装时树干受力勒伤树皮。在吊装国槐、法国梧桐等大规格乔木时,起吊的受力点均未集中在树干上,而是分散受力于包扎牢固的土球上。苗木吊装上车后再对其进行固定,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摇晃导致泥球散裂和枝条受损。

4.4 后期养护

苗木栽植完成后,应指派专人按照相关养护标准做好定时浇水、施肥等后期养护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严格控制苗木根部的水分含量,过多过少都将直接降低苗木的成活率。由于苗木刚栽植到位,其与周围土壤尚未建立连接,在遇到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状况时,容易损伤倾倒。因此设置苗木支架在防止苗木生长初期意外倾倒和保证生长垂直方面有重要作用。架设支架时需要注意与苗木根部保持距离,绑扎高度要根据苗木生长情况而定。栽植完成后的苗木先缠绕草绳,防止磨伤树皮,再绑扎好树木保护架,防止大风及浇水时树木倾倒,最后搭建井字型遮阳棚,对新栽植的树木遮阳保湿[3]。

5 结束语

反季节栽植打破了城市绿化工程施工的季节规律,使得生态景观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而在绿化施工中运用反季节栽植技术,需要全面把控好细节和工序,只有严格执行技术要点,才能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进而达到理想的种植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敏.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反季节栽植技术的应用[J].江西农业,2021(10):81-82.

[2]周少华.园林工程反季节栽植技术[J].科技与创新,2014(18):159-160.

[3]张海雯,应顺造.园林绿化苗木反季节栽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4):592-593.

作者简介:祝 博(1988—),男,汉族,湖南常德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绿化施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