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

作者: 姜春艳

为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时代发展红利,助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于2023年12月23日印发《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明确了2025年和2030年两阶段发展目标,提出了13项具体措施。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 年,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举措不断完善,在促进解决区域、城乡、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上取得积极进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更加普惠均衡,面向重点区域和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进一步落地,数字经济东西部协作有序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数字素养与技能、信息无障碍和新形态就业保障得到有效促进,数字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到2030 年,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形成较为全面政策体系,在加速弥合区域、城乡、群体、基本公共服务等差距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一批东西部协作典型案例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数字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实施方案》围绕推动区域数字协同发展、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强化数字素养提升和就业保障、促进社会服务普惠供给4个方面,提出了13项具体措施。

在推动区域数字协同发展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以8个国家算力枢纽、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为抓手,立体化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同时组织实施云网强基行动,提升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弥合区域“数字鸿沟”;推进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制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经济东西部协作,支持协作双方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向中西部、东北地区合理有序转移。

在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加快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在提升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深入发展“数商兴农”;加大农村数字人才培养力度,持续推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水平,促进多元联动治理。

在强化数字素养提升和就业保障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各类教育、科技、文化机构积极开放教育培训资源,将数字素养培训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社区和老年教育教学活动;实施“信息无障碍”推广工程,聚焦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定需求,持续推动各类应用开展适应性改造;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加快探索适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点的社会保障参保办法。

在促进社会服务普惠供给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支持面向欠发达地区开发内容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加强教育服务精准化供给,建立专业化数字教育人才队伍;强化远程医疗供给服务能力,深入推进智慧医联体平台建设,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到2025 年统筹建成县域卫生健康综合信息平台;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实现养老服务便捷可及、供需精准对接;完善数字化社会保障服务,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应用。

《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区与相关部门间,东部与中西部、东北地区间要加强对接沟通、工作协同、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建立横向协同、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工作合力。《实施方案》明确,各地方、各部门要将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作为政策规划重点方向,统筹并加强资金、数据、人才、项目等各类要素资源保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