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防火现状及对策建议
作者: 王昭霞
作者简介:王昭霞(1989—),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草原防火。
摘 要:森林草原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加之大众用火不规范等,导致森林草原火灾频发,森林草原防火形势日益严峻。因此,亟须强化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保障森林草原资源安全。为此,以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简要概述该区域森林草原资源现状及火灾发生情况,重点探讨了保护区森林草原防火现状,分析发现当地存在大众防火意识淡薄、火灾隐患众多、监测巡视不到位、专业防火队伍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森林草原;火灾;防火;祁连山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1-112-3
DOI:10.19345/j.cnki.xckj.1674-7909.2024.01.028
0 引言
森林草原火灾作为一种突发性强、难以预见、危害严重、救援困难的常见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及损失。现如今,受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暖冬现象频现,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总量及受害面积均显著增加,森林防火形势严峻[1]。防范森林草原火灾需各级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草原面积广泛,一旦发生森林草原火灾,火情会快速蔓延,再加上山高沟深,火灾往往难以得到及时扑救,轻则烧毁部分林木,造成一定的经济财产损失,重则危及护林及救援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因地制宜地采取科学、有效的森林草原防火对策十分必要。
1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草原资源现状及火灾发生情况分析
1.1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草原资源现状
祁连山保护区地处黄土、蒙新与青藏三大高原交汇的祁连山北麓。区域内现有林地87.4万hm2,各类型林地面积见表1,森林覆盖率达28.8%[2]。2017年以来,随着整改整治力度的持续增强,祁连山保护区草地面积显著增加,植被生长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与植被生产力均大幅提升,其增幅依次为10.88%、7.81%与14.80%[3]。保护区众山纵横,奇峰林立,森林茂密,是甘肃省内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据统计,保护区内分布有高等植物95科451属1 311种,有8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还分布有野生脊椎动物28目63科286种。保护区有堪称甘肃省内最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4],在我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及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作用显著。
表1 祁连山保护区各类型林地面积统计 hm2
[林地
类型 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
林地 未成林
造林地 无立木
林地 宜林地 面积 16.86 1.41 57.49 0.43 0.28 3.99 ]
1.2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分析
祁连山保护区空气干燥,降水稀少,林木枝叶繁茂,林下堆积大量可燃物与腐殖质,再加上人为剧烈活动,农事、祭祀、生产及旅游用火增多等,导致当地森林草原火灾频发,对森林草原资源危害严重。据统计,2016—2021年祁连山保护区共发生森林火灾170起,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28.3起[5],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①2—4月发生频次较高,这一阶段祁连山保护区降水稀少,再加上气温快速回升、风力较大,易引发森林火灾;②阳坡地与林缘草灌地火灾发生频次较高,在阳光直射下,植物体内水分快速蒸发,导致植物体内水分明显减少,此时一旦遭遇明火极易引发火灾;③春冬季节气温回升,林区人员活动频繁,大多数入林人员选择在阳坡地活动,甚至在这一区域开展野外用火等,极易引发火灾。
2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草原防火现状
2.1 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05—2018年,祁连山保护区在各自然保护站人员活动频繁区的山口、路口等位置新建49处森林防火检查站、21处火险因素监测站、4处火险因子采集站;安装14套视频监控系统、9套视频接收系统,另有39套视频监控系统仍在建设当中。祁连山保护区还积极维修林区34处水窖、取水点,新建33座水窖,改建8个防火物资储备库等。除此之外,还购置了大量防火物资和装置,包括20辆防火运输车、7架无人机、55部卫星电话等,为高效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2 防灭火队伍建设情况
祁连山保护区现有专职护林员68人,有专业森林消防队3支(总人数96人)。同时,保护区还成立了以护林人员为主、以周边民众为辅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总人数接近300人,为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人力支撑。
2.3 森林草原防火管理体系状况
历经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祁连山保护区形成了森林草原防火 “双线四级”(即行政一条线,县、乡、村、组四级;业务一条线,林业局、林场、护林站、护林员四级)承包的管理格局,并逐步确立各级森林防火责任。除此之外,祁连山保护区还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应急预案,与区域内各乡镇密切合作,遵循“全社会抓保护,全民搞防火,政府负全责”的原则,尽职尽责,全力以赴,确保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顺利开展[6]。
3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草原防火存在的问题
3.1 大众防火意识淡薄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草原资源丰富,火灾隐患众多,仅凭林业部门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则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亟须号召全体民众参与其中。但是,由于林区周边民众对森林防火认识不到位,野外用火、携火种入林等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尤其是清明节、春节等时期,上坟祭祀现象极为普遍,违规用火频繁,且范围广、火点众多,使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草原防火面临巨大压力。
3.2 火灾隐患多,扑救难度大
首先,祁连山保护区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导致这一区域降水较少,再加上山大沟深、道路崎岖不平,本就稀缺的水很难第一时间运输至火灾现场。而且,一旦遭遇暴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护林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一旦出现强降雪天气,道路被积雪覆盖,则防火道路形同虚设,会直接影响防火救援进程。其次,随着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等项目的推进,祁连山保护区内枯枝落叶等可燃物显著增多,大大增加了林火扑救难度。除此之外,祁连山保护区入林口众多,设置临时防火检查站任务繁重,再加上入林人员较多,不仅导致管理困难,还显著增加了森林草原火灾隐患[7]。
3.3 专业防火队伍建设滞后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草原面积广泛,防火任务繁重,要求防火人员数量较多。然而,受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等因素影响,保护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人员数量逐年减少,无法满足森林草原火灾扑救要求。另外,森林草原防火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低等现象较为突出[8]。一些基层森林草原防火队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在面对森林草原火情时往往无从应对,不仅导致防火效率低下,严重时甚至还会危及防火人员的生命安全。
4 强化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草原防火的几点对策建议
4.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大众森林防火意识
森林草原防火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引起祁连山保护区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对其进行广泛宣传,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森林草原防火知识进社区、进林区牧区、进校园活动,尤其应将林区工作人员、周边居民、入林作业与旅游人员、中小学生等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人群,深入开展安全用火、紧急避险等知识宣传教育,切实提升大众的森林草原防火意识,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格局[9]。二是强化与各类媒体的合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等各种媒介,刊发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标语与公益广告,还可以及时曝光一些反面案例,既可以广泛宣传与普及森林草原防火知识,又能起到警示与震慑作用。三是在“两会”、五一国际劳动节、清明节等重要时段,集中开展大密度、高频率宣传活动,倡导文明祭祀风尚[10]。四是在林区火灾高风险区的入口、路口等处设置醒目的标志标牌,提醒广大民众从自身做起严防森林火灾,以尽可能消除火灾隐患,保障森林草原资源安全。
4.2 消除火灾隐患,降低扑救难度
为切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降低火灾扑救难度,祁连山保护区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在林区火灾高风险区修建水井或防火蓄水池,为以水灭火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二是由于保护区山路崎岖,扑救队伍与相关设施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火灾现场,因此祁连山保护区可以积极引进直升机设备,依靠直升机取水灭火,并输送相关物资设备。三是定期安排护林员及时清理林区内枯枝落叶,并集中将其运出林区,以避免火灾发生时火情持续蔓延。四是在春节、清明节等重要节日,保护区应当增派巡护人员,严格做好跟踪防范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入林作业、旅游、扫墓等人员的管理,严格做好重点防范。如果有必要,还要与其签订防火责任书。五是严格落实领导分片包干责任,细分各相关领导负责区域,并严格执行全天不间断值班制度,以确保火情发生时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置,从而实现祁连山保护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4.3 建设专业的森林草原防火队伍
建设专业的森林草原防火队伍是提升森林草原防火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祁连山保护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严格开展防火人员的选聘工作,加强与林业专业院校的合作,引进林业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以充实祁连山森林草原防火队伍。二是定期组织防火工作人员参加扑灭火知识与技能培训,并为其配备专业且先进的防灭火设施与设备,使扑火人员熟练掌握防火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林区的用火规定及森林火险等级划分。三是适当提升防火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并优化其生活工作环境;定期对防火人员考核,并将工资与考核结果挂钩,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定期开展灭火实战演练,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教训,以提升扑火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工作技能。五是严格做好森林草原防火队伍管理工作,所有防火人员务必统一着装,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如果有必要,还应落实上下班打卡制,以避免出现脱岗、漏岗现象。
5 结束语
森林草原防火作为生态建设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紧密相关。因此,祁连山保护区必须未雨绸缪,认清森林防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采取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消除火灾隐患及建设专业的森林草原防火队伍等有效举措,为保障祁连山森林草原资源安全及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邸桃元.关于黑茶山林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思考[J].山西林业,2022(S1):10-11.
[2]贾德成.浅谈祁连山保护区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甘肃科技,2020,36(2):88-89.
[3]中国甘肃网.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植被指数增幅达10.88%[EB/OL].(2023-02-02)[2023-10-10].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95352875910824463/?channel=&source=search_
tab/2023-02-02.
[4]张业飞,杜刚,刘海鹏.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防火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2(12):95-96.
[5]张东林.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特征及其防火对策[J].广东蚕业,2022,56(9):29-31.
[6]王尚雄.祁连林区森林草原防火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林业实用技术,2014(1):39-41.
[7]莫宝山.甘肃省哈溪林区森林草原防火对策浅析[J].内蒙古林业,2020(3):20-21.
[8]梁帆,袁应泽.浅议庆阳市森林草原防火现状及建议[J].甘肃林业,2022(4):29-30.
[9]吴丽.山西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林业,2022(1):24-25.
[10]马明.山西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山西林业,2021(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