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河绿地体检暨数据库构建技术

作者: 李彩霞 韩伟 赵红军

城市滨河绿地体检暨数据库构建技术0

摘 要:为探索城市绿地建设维护和城市生态空间提升路径,采用AHP层次分析法、SBE法、POE评价法、ESV法、CVM法5种评估方法对张家口市的清水河滨河公园、万全滨河公园、下花园区戴家营河公园3个滨河公园开展绿地体检工作。绿地体检报告表明,绿植保有量为54.04%,人本满意度为75%,生态服务价值量为13.62万元,绿地贡献率为52.58%。通过此次测算分析,提出“2+3+1+1”技术体系,即2大外部资源条件、3类基础服务、1类生态价值、1类附加价值,共计7项滨河绿地体检指标。

关键词:滨河绿地体检;数据库构建技术;绿地系统;评估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2-120-4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2.028

0 引言

开展绿地体检可以全面掌握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厘清城市公园建设、养护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绿地体检是从精准把握新时代绿地内涵等方面进行的,这样可以科学地提高绿地生态绩效水平,从而提升绿地生态服务价值,推动城市绿地健康更新。笔者阅读大量文献,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北京林业大学李雄教授团队以柳州市为试点城市完成的首个公园体检研究报告[1],其所提出的公园体检方法和技术为张家口市的绿地体检提供了理论指导。参考借鉴李雄教授团队研究成果,此研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SBE法、POE评价法、ESV法、CVM法5种方法对张家口市滨河绿地进行体检,并形成研究报告,以助力城市公园建设,提升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的科学化、系统化、人性化。

1 研究对象

该研究尝试选取了张家口市3个具有代表性的滨河绿地进行体检研究,旨在探索张家口市城市更新下绿地空间发展的新方向。3个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

1.1 清水河滨河公园

清水河两岸城市景观绿地北起正沟街,南至明湖桥东西两岸,总面积约96万m2。沿河两岸建有清雅园、戏水广场、清河公园、东方红游园、青年公园,纬三桥以南建有31个具有各县区特色的游园绿地。

1.2 万全滨河公园

万全滨河公园是万全区“岸绿、水清、景美”的滨水生态景观带,全长为3.1 km,沿河两岸建设木栈道、景观平台、天桥等多处景观平台,河道内设鸳鸯湖、生态花溪、芦苇荡等诸多水上景点。

1.3 戴家营河公园

戴家营河是下花园区境内的一条季节河。近年来,通过廊道景观、城乡干道、河流流域、村落庭院、荒山荒坡、高铁沿线“六大绿化工程”,当地建成了集休闲广场、水幕电影、林间小品、亲水平台为一体的10 km滨河公园。

2 评估方法

绿地系统体检评估包括绿地植物群落评估和绿地系统景观美学评价,分别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SBE法;绿地人本体检评估采用POE评价法;生态赋能体检评估采用ESV法;绿地增值体检评估采用CVM法。

2.1 绿地系统体检评估

绿地系统体检评估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SBE法,用AHP法对绿地植物群落和景观质量进行评估,从而摸清公园现状,促进公园的生态发展,提升园区管控水平。

2.1.1 绿地植物群落评估

2.1.1.1 指标权重分配

根据公园植物群落基本情况,构建植物群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是张家口市滨河公园植物群落景观(A),准则层包括植物群落生态效能(B1)和植物群落景观功能(B2),评价因子包括气候效应(C1)、生物多样性(C2)、综合生态效益(C3)、环境和谐性(C4)、景观色彩性(C5)、景观观赏性(C6)、景观协调性(C7)、景观层次性(C8)。通过矩阵法进行检验,植物群落评价指标权重见表1。

2.1.1.2 综合评价等级

按照植物群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3个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指数确定各植物群落评价因子的水平值,将其与评价因子的权重值相乘,获得综合评分值。运用公式CEI=S/SO×100%获得植物群落等级(CEI为综合评价指数,S为评价分数值,SO为理想值),以差值百分比分级法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等级[3]。质量等级划分标准见表2。

2.1.2 绿地系统景观美学评价

运用SBE法对滨河公园绿地景观要素进行量化分析,通过绿视率、植物整齐度、植物生长势、场景整洁度、总体协调性和园路形态6个要素对滨河公园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和植物景观美学特征进行分析[4],分为5分、10分、15分3个分值。

2.1.2.1 滨河公园量值分析

滨河公园量值分析是对滨河公园植物群落结构和植物景观美学特征进行分析,评判者选取每个要素的均值作为各要素量值。此研究选取植物组成、植物配置、季相变化、意境美度、植物长势、植物协调对比共计6个植物景观评价要素,即评判者对照3个等级(5分、10分、15分)的评分要求对每张照片6个要素进行评分,选取每个要素的均值作为各要素量值。

2.1.2.2 SBE值确定

采用SBE法进行植物景观美学评价,对滨河公园公共空间进行现场拍摄,3个公园分别拍摄216张、12张、6张照片样本,邀请风景园林专家共计15人进行评判[3]。采用7分制作为美景度衡量标准,按植物类型分成6组,分别对234张照片进行室内评判[4]。每张幻灯片正式播放时间为20 s,让现场评判者打分以确定SBE值。

2.1.2.3 评判值标准化处理

对评判值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公式见式(1)、式(2)。

Zij=(Rij-Rj)/Sj                            (1)

SBEi=[Zij]/Ni                           (2)

式中:Zij为第j个评判者对第i个景观的标准化得分值,Rij为第j个观察者对第i个景观的打分值,Rj为第j个评判者对所有景观对象评分值的平均值,Sj为第j个观察者对所有景观打分值的标准差,Ni为第i个景观的有效评判者数量,SBEi为幻灯片i的SBE值[5]。

2.2 绿地人本体检评估

人本体检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绿地基础资源条件(基础服务设施)和全龄游憩功能进行评估。开展绿地人本体检评估有助于深度把握公园服务现状,全面衡量绿地的游憩供需,从而提升绿色人本服务能力。采用POE评价方法对3个滨河公园进行人本体检评估,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滨河公园主体对象、客体对象及使用者行为进行分析。

POE法是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对经过设计并正被使用的设施进行系统评价研究的方法,常用调查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两种。该研究采用定量评价法,即问卷调查法。该研究利用使用者对空间环境的感受进行评价,调查内容包括使用者的性别、年龄等。因此,使用者对空间环境的认识是空间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为确保调查时间和对象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在2023年2月27—28日、2023年4月10—11日、2023年6月1—2日、2023年8月17—18日、2023年10月24—25日,分5个时间段向张家口市清水河滨河公园、万全滨河公园、戴家营河公园的使用者发放问卷,共计600份,对不同年龄、不同居住地、不同活动偏好的人群展开调查,使调查结果更加全面。

2.3 生态赋能体检评估

绿地环境生态体系服务价值评估的目的是评价景观环境品质的生态赋能能力。根据式(3)进行计算。

ESV=[Ai]×Vci                           (3)

因滨河绿地接近湿地公园,此次评估套用湿地系统系数2 317.62元/hm2进行计算。

2.4 绿地增值体检评估

对公园游憩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有助于全面提升公园活力值。此次采用的方法是CVW法,通过问卷形式对滨河公园的游憩非使用价值的支付意愿和支付方式进行调查。由于样本大小可直接影响调查研究的成本、实践和可信度,因此运用统计学原理将受访游客的样本数量设置为n,以Acheaffer抽样公式计算确定,抽样公式见式(4)。

n=N/(N-1)σ2+1                         (4)

式中:n为抽样样本数;N为游憩地年接待人数;σ为抽样误差,一般取6%。

3 结果与分析

3.1 滨河公园的绿地系统体检评估分析

3.1.1 滨河公园植物群落综合评估分析

滨河公园植物群落综合评估主要是对绿植保有量进行评价,邀请5位专家、5位专业人员和5位非专业人员,对所选的24个单元进行评价,计算出清水河滨河公园绿植保有量为41.64%,万全滨河公园绿植保有量为56.65%,戴家营河公园绿植保有量为63.83%。

通过计算可得张家口市滨河公园的总体绿植保有量为54.04%,具体分析如下。清水河滨河公园从36个分区评价结果来看,Ⅰ级较少,只有1个,占样方的2.8%;Ⅱ级只有5个分区,占样方的13.9%;Ⅲ级只有5个分区,占样方的13.9%;其他均为Ⅳ级,占样方的69.4%。以上说明清水河滨河公园植物群落指标处于一般水平。万全滨河公园从2个分区评价结果来看,均为Ⅲ级,说明万全滨河公园植物群落指标处于一般水平。戴家营河公园未进行分区,从评价结果来看,植物群落指标处于一般水平。

3.1.2 滨河公园的绿地系统景观美学评价分析

使用Excel 2016对现场调研数据按照标准化公式式(1)、式(2)进行统计和计算。

根据统计及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清水河滨河公园36个分区中有20个景观美学评价分值较高,其绿地系统景观效果较好;万全滨河公园没有进行分区,但从评价分析中可以看出,整体分值不高,其绿地系统景观效果一般;戴家营河公园没有进行分区,但从评价分析中可以看出,整体分值不高,其绿地系统景观效果一般。

3.2 滨河公园的绿地人本体检评估分析

3.2.1 主体对象分析

通过调查,对滨河公园的主体对象进行分析。公园使用者以退休老年人居多,性别比例相差不大。

3.2.2 客体对象分析

通过调查,对滨河公园的客体对象进行分析。公园步行道使用者较多,但公园一小时到达的人较多,说明部分公园未达到500 m服务半径的要求。

3.2.3 使用者行为分析

通过调查,对滨河公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公园使用者满意度比率较高,人本满意度为75%,公园整体遮阴比率不高,后期需要加强。

3.3 滨河公园的生态赋能体检评估分析

根据计算可知,清水河滨河公园生态服务价值量为22.25万元,万全滨河公园生态服务价值量为11.06万元,下花园区戴家营河公园生态服务价值量为7.54万元,整体生态服务价值量为13.62万元。

3.4 滨河公园的公园绿地增值评估分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