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种植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作者: 杨再武

摘 要:为促进油茶产业发展,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油茶种植技术(包括林地规划、整地、种苗选择、栽种、施肥和管理等)进行全面总结,同时对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油茶产业链条完整,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显著,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应通过经营模式创新、集约化管理、加速技术推广等举措来进一步提高油茶的产量和效益,从而实现油茶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油茶;种植技术;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794.4;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4-104-4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4.021

0 引言

油茶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农作物,且油茶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多,使油茶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基于此,对油茶种植技术与油茶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油茶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在扩大油茶产业发展空间的同时,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1 油茶

油茶又名茶子树(Camellia oleifera Abel),由三角形茶籽、椭圆形树叶、褐色树皮共同构成其独特的外观[1]。油茶树的高度通常为4~6 m,怕寒喜暖,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高山丘陵地区,尤其是广西、湖南等地[2]。油茶树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且常面临病虫害的威胁。为了实现油茶丰产,并提高种植户收益,应推广先进的丰产栽培技术。不断提高油茶的种植水平,能有效促进油茶产业实现良性发展,提高其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

2 油茶种植技术

2.1 林地规划

在种植油茶过程中,首要任务是选取合适的种植地点及合理的种植布局,以确保油茶实现健康生长和高效产出。适宜种植油茶的区域多为山区(海拔为300~1 200 m),如湖南省一些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5~20 ℃,年降水量为1 200~1 500 mm[3]。油茶树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理想的土壤pH值为4.5~6.5[4]。在选择林地时,还要考虑土壤肥力和土层厚度,肥沃的土壤能为油茶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较厚的土层有利于油茶根系扩展和深入。同时,也不可忽视林地的灌溉水供应和排水条件。油茶树生长过程中要适量供水,良好的排水系统能有效避免油茶树根部腐烂。此外,林地规划还包括道路建设,以便于日常管理和产品运输。

油茶在苗期和幼树期有一定耐阴性,但成林后要有充足的光照。因此,要想实现油茶丰产,必须选择在阳光充足的阳坡或半阳坡造林。由于油茶在山坡中下部的长势和生长量均优于山坡上部,宜选择山坡中下部造林。油茶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以黄壤和红黄壤为最好,黄红壤和红壤次之[5]。

2.2 林地清理

林地清理能为油茶树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需要彻底清除杂草、病树、石块及其他能影响油茶生长的障碍物。适当的林地清理能显著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并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从而实现油茶树的健康生长。

在清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有益生物和生态的多样性,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人工和机械难以清除的杂草杂灌,可于5—9月喷施化学除草剂进行灭除。此外,对全园喷施护树将军消毒剂进行消毒杀菌[6]。

2.3 整地

整地包括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和提升土壤肥力,可为油茶树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科学整地能显著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有利于油茶树根系的生长。在整地过程中,深度翻土是一项重要工作,翻土深度以30~40 cm为宜,能有效打破土壤紧实层,增加土壤的疏松度和透气性[7]。此外,在整地过程中需要合理施用肥料。有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料不仅能提供油茶生长所需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整地过程中,施用充足的有机肥(如堆肥、绿肥)能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

整地是油茶种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有效改善土壤条件,为油茶树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从而提升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2.4 选用良种壮苗

在油茶树种植过程中,选用良种壮苗是确保种植成功和实现高产的关键。《湖南省油茶造林工程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油茶造林必须使用Ⅰ、Ⅱ级合格种苗,鼓励使用容器苗进行造林,以提高油茶的生长速度和最终产量[7]。Ⅰ、Ⅱ级合格良种嫁接苗标准如下。①Ⅰ级合格良种嫁接苗要求顶芽饱满、苗木无病虫害、嫁接口完整、无砧木萌芽。1年生苗地径0.25 cm,苗高11 cm根系长度15 cm。2年生苗地径0.40 cm,苗高40 cm,根系长度20 cm。②Ⅱ级合格良种嫁接苗要求顶芽饱满、苗木无病虫害、嫁接口完整、无砧木萌芽。1年生苗地径0.2 cm,苗高7 cm,根系长12 cm。2年生苗地径0.3 cm,苗高30 cm,根系长15 cm。合格的芽苗砧嫁接容器苗地径0.2 cm,苗高10 cm,根系长度15 cm,长度大于5 cm的侧根应有18根;无检疫对象,色泽正常,不少于3个生长点,顶芽饱满,无机械损伤,容器完好[8];根球完整,侧根发达均匀,不结团。合格的芽苗砧嫁接容器苗对苗木的苗龄、地径、苗高、根系长度及侧根数量都有明确要求。例如,合格的容器苗要求根球完整、侧根发达且均匀、不结团。

按照严格的良种壮苗标准对苗木进行检查,可显著提高油茶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优质苗木是实现油茶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户在选择苗木时必须严格遵循上述标准,才能确保油茶种植项目的成功。

2.5 栽种

选择合适的栽种时机、合理的种植穴尺寸和正确的栽植方法,能有效提高油茶苗木的成活率,为油茶树的健康生长和高效产出奠定坚实的基础。

栽种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来选择适宜的栽种时机。一般而言,油茶栽种的最佳时期是春季或秋季。栽种时,要选择适当的种植穴深度和宽度,种植穴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油茶苗木根系的扩展和苗木的稳固。建议种植穴深度为40~50 cm、宽度为40~60 cm,这样才能容纳苗木根系,并留有足够的空间供根系扩展[9]。栽种过程中,还要注意苗木的定位和方向。苗木应直立栽植,根颈略高于地面,防止因积水而导致根部腐烂。栽植后应立即浇水,使土壤与根系紧密结合,从而促进苗木早成活。

2.6 科学施肥

施肥也会对油茶品质和产量产生直接影响,应根据油茶树的生长阶段、土壤肥力状况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对施肥进行精准调整。

在油茶苗木成活后的初期生长阶段,施肥的重点是促进苗木根系发展和提高苗木的抗逆性。此时,推荐施用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料。在油茶树进入结果期后,磷肥和钾肥的重要性逐渐增加。磷肥有助于根系和果实发育,而钾肥对提高油茶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施肥还要考虑土壤特性。例如,在酸性土壤中种植油茶时,通过施用适量的石灰来改善土壤的pH值,有助于油茶树对养分的有效吸收。此外,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为油茶树的生长提供营养,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实地观察和土壤检测结果来调整施肥量和频次。过量施肥可能会导致营养过剩,从而影响油茶树的健康生长,但施肥不足也会影响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必须制定科学的施肥计划,通过精准施肥最大限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2.7 林地管理

林地管理是油茶种植得关键,包括修剪、病虫害防治、土壤和水分管理等。良好的林地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还能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定期修剪是促进油茶健康生长的关键,剪除病弱枝叶不仅能提高树体的通风透光性,还能减少病虫害的侵袭。此外,修剪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树冠结构,促进果实均匀成熟。通过定期巡视和监测,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 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油茶产业链

2021年,中国油茶产业产值为1 919.97亿元,同比增长25.6%;2022年,产值进一步增长至2 252.12亿元,同比增长17.3%。这反映出油茶产业在中国农业经济中占据显著地位,并有快速发展的趋势。

油茶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主要环节,每个环节对产业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油茶产业链上游涉及种苗、化肥、农药、种植用具等。2021年,中国油茶苗木产量为122 834万株,同比增长2.1%;2022年增长至132 783万株,同比增长8.1%。这反映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油茶苗木产业发展迅速。油茶产业链中游包括油茶种植、采摘、加工及运输等。2021年末,中国油茶林面积为459.19万 hm2,同比增长3.2%;2022年扩张至492.71万 hm2,同比增长7.3%。湖南、江西和广西作为我国油茶的主要种植区,其油茶种植面积占全国油茶种植总面的比例分别为33.07%、21.43%和12.38%。这些地区种植的油茶不仅为当地提供经济收益,还对生态环境修复起到促进作用。油茶产业链下游涉及油茶产品的销售流通,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从而满足国内外对油茶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油茶的高经济价值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市场中的热门商品。

从苗木生产到最终产品销售,油茶产业的每个环节都在中国农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油茶产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3.2 油茶产业综合价值

油茶产业的综合价值体现在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层面,油茶产业为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以油茶为核心的产业链条不仅创造了直接的农业收入,还带动了相关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茶油作为高品质的食用油,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而在市场上享有盛誉,可进一步提高油茶的经济价值。

在生态层面,油茶树对防止水土流失起到积极作用。营建油茶林有助于改善土地,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同时,油茶林可为多种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对维持生态平衡起到积极作用。

在社会层面,油茶产业在促进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中国南方山区,油茶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发展油茶产业还能带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水平提升,对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油茶产业的综合价值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4 油茶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4.1 发展模式创新,经营规模有序扩大

传统的油茶种植多采用小规模、分散的经营方式,存在效率低下、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油茶产业经营主体应有序扩大自身经营规模。

模式创新需要注重规模化经营。通过集中种植和统一管理,林农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规模化经营能更好地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生态环境保护,还包括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油茶产业各类经营主体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还要平衡好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确保油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友好的种植方法(如有机种植),可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油茶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的引导。政府在提供政策指导、财政补贴和技术支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是推动油茶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油茶产业经营主体通过对市场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可优化产品结构、拓宽销售渠道。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