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与优化对策

作者: 葛陇利 周娟娟

陇县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与优化对策0

摘 要:奶牛养殖曾经作为陕西省陇县的传统优势畜牧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奶牛市场受困于多种因素制约,这对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笔者对陇县3家规模奶牛场及5家奶牛养殖散户进行实地走访调研,详细了解存栏情况、产奶性能、销售状况、经济效益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出促进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奶牛;养殖现状;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5-63-4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5.01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奶制品的需求量逐年攀升,我国奶业市场逐步回暖。奶畜养殖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中的主导产业之一,对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为了进一步了解陕西省陇县奶牛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继续发展的途径,笔者对陕西陇县3家规模奶牛场及5家奶牛养殖散户进行了实地走访。通过入场询问、查看档案资料、填写调查问卷等调查方式,对场户的养殖存栏、犊牛培育、鲜奶销售、生产经营等状况进行统计。通过分析牛群结构、产奶性能、经济效益及存在问题,及时对奶畜产业的发展做出预测,从而增强养殖业的抗风险能力,引导全县奶畜产业健康发展,为陇县奶畜业持续发展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对策[2]。

1 调查结果

1.1 品种及存栏情况

经过对陇县3家规模奶牛场及5家奶牛养殖散户的调查,笔者了解到其养殖品种均为荷斯坦奶牛,总计存栏奶牛数达2 614头。其中,3家规模奶牛场的存栏奶牛数量为2 483头,成年母牛为1 572头,犊牛为283头,分别占调查场总存栏的63.31%和11.40%。而5家奶牛养殖散户的存栏奶牛共计131头,其中成年母牛为49头,犊牛为48头,分别占调查散户总存栏的37.40%和36.64%。

1.2 犊牛培育情况

3家规模奶牛场在犊牛培育方面的措施较为成熟,都建有母牛产房和犊牛舍,并且舍内装有取暖灯和铺有垫草,能够做到分群喂养、人工哺乳、开食料使用、清圈消毒、免疫注射和称重编号等科学养殖,牛场管理整体比较科学规范。相比之下,5家奶牛养殖散户在犊牛培育方面整体做得较差,虽然能做到犊牛分群喂养、人工哺乳、开食料使用和免疫注射,但对清圈消毒、称重编号等措施重视不够,也缺乏母牛产房和取暖措施等必要配置。

1.3 生产收入状况

1.3.1 鲜奶生产及销售

经过对陇县3家规模奶牛场及5家奶牛养殖散户的调查,笔者了解到其2022年的奶牛养殖和销售情况。2022年,3家规模奶牛场泌乳牛存栏总数为1 315头,其个体奶牛最高日单产奶量达61 kg,个体奶牛平均年产奶量为8 882 kg。2022年,3家规模奶牛场的鲜奶销售量达12 483 t,其中2家直接向乳企交售,1家通过市场零售方式进行销售,鲜奶的单价为3.5~4.2元/kg,共计实现了5 014万元的鲜奶销售收入。而5家奶牛养殖散户的泌乳牛共有48头,其个体奶牛最高日单产奶量为27.5 kg,个体奶牛平均年产奶量为4 733 kg,其鲜奶销售总量为149.7 t,销售途径为市场零售,鲜奶单价为2.5~4.0元/kg,共计实现鲜奶销售收入为53.7万元。

1.3.2 牛只销售情况

经过对陇县3家规模奶牛场及5家奶牛养殖散户的调查,笔者了解到3家规模奶牛场主营业务为销售公犊牛和淘汰牛,2022年共销售牛只1 052头,销售收入共计491.5万元,其中销售犊牛648头,销售价格为3 000~3 500元/头,销售收入共214.9万元;销售淘汰牛共404头,销售价格为6 500~9 000元/头,销售收入共276.6万元。5家奶牛养殖散户主营业务是销售犊牛和育肥牛,2022年共销售牛只26头,销售收入共计30.3万元。其中,销售犊牛10头,销售价格为3 000~10 000元/头,销售收入7.9万元;销售育肥牛12头,销售价格为15 000元/头,销售收入为18万元;销售淘汰牛4头,销售价格为10 000~14 000元/头,销售收入为4.4万元。

1.3.3 牛粪销售情况

在3家规模奶牛场中,有2家的牛粪主要为委托县内有机肥厂收集处理,牛场每年付给其60 000元的费用,无此部分销售收入;剩余1家牛场的牛粪全部销售还田,销售价格为50元/农用车,销售收入为4 300元。5家奶牛养殖散户的牛粪主要为自用和销售还田,销售价格为50~60元/农用车,销售收入共计1 900元。

1.3.4 其他收入

陇县奶牛产业的其他收入主要为政策扶持收入,包括项目补助和奶牛保险理赔。调查显示,截至2022年底,3家规模奶牛场共享受政府项目补助资金1 430万元,2022年全年因奶牛死亡获得保险理赔共计61.6万元;5家奶牛养殖散户2022年共得到保险理赔0.8万元。

1.4 生产支出状况

1.4.1 固定资产折旧支出

3家规模奶牛场固定资产投资共计4 637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共计3 700万元;机械投入共计937万元。按照基础设施20年、机械10年的折旧期算,3家规模奶牛场固定资产年折旧费共278.7万元。5家奶牛养殖散户固定资产投资共计84万元(其中1户为租赁场所,每年租赁费为1 400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8万元;机械投入共计31.2万元,折算后固定资产年折旧费共计5.9万元。

1.4.2 饲料投入

经过对陇县3家规模奶牛场及5家奶牛养殖散户的调查,笔者了解到,奶牛饲料主要为精料、青贮、干草和其他补充料。具体来说,精料涵盖了商品全价料、预混料、浓缩料和自配料(主要为玉米、麸皮、大豆和油渣等);青贮包括玉米青贮、苜蓿青贮和燕麦青贮等;干草以苜蓿、燕麦、麦草为主;其他补充料有酒糟等,见表1。

2022年,3家规模奶牛场精料饲喂量共585.67万kg,精料单价为2.87元/kg,精料支出共计1 680.87万元;青贮用量为1307.63万kg,青贮单价为0.45元/kg,青贮支出为588.43万元;干草用量为192.78万kg,干草单价为2.03元/kg,干草支出为391.34万元;其他补充料用量为42.44万kg,单价为1.20元/kg,支出为50.93万元。2022年3家规模奶牛场饲料总支出为2 711.57万元。

2022年,5家奶牛养殖散户的精料饲喂量为25.60万kg,精料单价为2.81元/kg,精料总支出为71.94万元;青贮用量共55.70万kg,青贮单价为0.29元/kg,青贮总支出为16.15万元;干草用量共12.63万kg,干草单价为0.65元/kg,干草总支出为8.21万元;其他补充料用量共0.88万kg,单价为0.4元/kg,支出为0.35万元。2022年5家奶牛养殖散户饲料总支出为96.65万元。

1.4.3 防疫治疗支出

从调查来看,奶牛常见病有乳腺炎、趾蹄病和消化道类疾病。在免疫种类方面,规模奶牛场比较重视,主要注射口蹄疫、焦虫病、流行热等疫苗;散养户则主要局限于口蹄疫疫苗的接种。2022年,3家规模奶牛场在防疫及治疗方面的费用共计101.14万元;而5家奶牛养殖散户在良种繁育方面的在防疫治疗方面的总支出仅为0.9万元。

1.4.4 良种繁育支出

目前,奶牛繁育全部采用人工授精,规模奶牛场均有自己的配种技术人员,散养户主要依靠乡镇兽医站技术人员,成本主要为冻精细管和人工费用。从调查来看,3家规模奶牛场良种繁育投入总计33.28万元;5家奶牛养殖散户在良种繁育方面的总投入为0.34万元。

1.4.5 水电及人工费用支出

对于规模牛场,水电及人工支出在总支出中占有较大比例,散养户一般为家庭自主经营模式,该项支出基本很少。从调查来看,3家规模奶牛场2022年水电及人工支出共计409.38万元;5家奶牛养殖散户2022年该项支出共计6.16万元。

1.5 经济效益情况

从整体来看,此次调查涉及的3家规模奶牛场2022年度总收入为6 997.53万元,总支出为3 546.07万元,盈利为3 451.46万元(其中土地流转费、牛只死亡损失等未计入)。从5家奶牛养殖散户来看,2022年度总收入为84.99万元,总支出为109.95万元,全年亏损共24.96万元。

2 结果分析

2.1 奶牛存栏有所减少,良种化率明显提高

2022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影响,国内奶粉市场低迷,陕西省陇县乳品加工企业销量明显下降,随之而来的是规模场为提高生产效益,加快了牛只的淘汰率,老弱病残及低产牛只被及时淘汰出场。另外,原来大量的散养户也因市场冲击大多转行或改养其他畜种,导致陇县近几年奶牛存栏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是,陇县奶牛的良种率在这一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得到明显提升。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无论是规模场还是散养户,奶牛的品系较为纯正,牛只平均单产水平也明显提升[3]。

2.2 规模养殖成为主流,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从调查来看,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已逐步取代家庭作坊式的传统模式的,成为陇县奶牛养殖主流方向。实践也证明,规模养殖场奶牛吃的是配方料,喝的是干净水,睡的是软卧床,相较于散户小作坊,其奶牛的单产水平明显更高,养殖效益也明显更高。此次调查的2家规模奶牛场的设施装备和生产管理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陇县奶牛养殖“小散低”的局面得到彻底扭转。

2.3 养殖理念基本转变,乳品质量有所保证

目前,陇县奶牛养殖各项技术已比较成熟,传统养殖模式被完全替代。调查中发现,无论是规模场还是散养户,奶牛养殖全部实现了配方饲料饲喂、机械挤奶、人工授精,规模牛场生鲜乳质量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近几年陇县乳品企业、规模场、散户乳制品抽检合格率均为100%,乳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4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转型升级效果显著

近年来,随着陇县畜牧产业发展技术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畜牧产业发展思路也更加清晰,陇县奶畜产业已走向“规模标准化发展,企业品牌带动”的新模式,陇县奶牛产业已有2个高标准规模场,乳品企业也在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陇县奶牛产业布局已趋于稳定。2015年以后,为顺应市场发展,羊乳产业又成为陇县奶畜产业发展的主导,形成“稳定奶牛,发展奶羊”的新局面,成为陇县奶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途径。

3 存在的问题

3.1 饲料价格上升,养殖成本增加

从调查情况来看,饲草、玉米、麸皮、豆饼等价格持续攀升,尤其是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影响,2022年后半年国内饲料原料价格走高,影响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奶畜饲养成本提升。

3.2 鲜奶价格偏低,养殖效益不高

从调查情况来看,2家规模奶牛场2022年牛奶销售价基本维持在4元/kg左右,1家规模奶牛场和3家奶牛养殖散户的牛奶零售价格为2.5~3.5元/kg。乳企管理人员反映,因饲料价格上涨,2022年鲜牛奶的成本价已达到4.8元/kg左右,养殖效益明显不高。

3.3 散户交奶困难,乳品安全堪忧

目前,陕西省陇县除2个大型规模牛场鲜奶有自己的乳品加工厂外,其余几个小型规模场和散户的鲜奶仍然采用市场零售方式销售。从此次调查情况来看,因零售鲜牛奶的价格普遍不高,加之饲养成本上升,从根本上难以解决养殖场户的生产效益难题,造成陇县大部分奶牛养殖场户处于举步维艰状态。另外,散户零售的鲜奶存在监管难的问题,仅仅依靠一年两三次的抽检难以起到监管效果,乳品质量安全仍然存在较大隐患。

3.4 扶持力度减弱,发展动力不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