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食叶害虫防治装置设计
作者: 蔺红光
摘 要:林业食叶害虫主要有美国白蛾、春尺蠖、杨小舟蛾、杨扇舟蛾、刺蛾等。此类害虫具有潜伏性强、传播性快、危害性大和周期性强等特点,防控难度较大,一旦感染就会快速蔓延,造成大面积林木受灾,给林业生态造成严重危害。物理防治在林业食叶害虫防治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现有的害虫防治装置虽然能够杀死害虫,但是缺少对害虫尸体处理的结构,且难以安装、拆卸和清洗,装置的环保性和耐用性不够。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林业食叶害虫防治装置,方便害虫收集盒的安装、拆卸与清洗,进一步提升了害虫防治效率。相比于传统的林业食叶虫害防治装置,该设计更加高效、环保和耐用,使用寿命更长,防治成本更低,适宜在林业食叶虫害防治中积极推广。
关键词:林业;食叶虫害;防治装置;设计;探究
中图分类号:S776.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5-143-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5.033
0 引言
随着林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人工造林技术日渐成熟,森林覆盖面积大幅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部分地区在人工造林的过程中存在栽植树种单一、栽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林业病虫害多发[1]。尤其是以美国白蛾、春尺蠖、杨小舟蛾、杨扇舟蛾、刺蛾等为主的林业食叶害虫的危害逐年增多,突发成灾的可能性显著增加,防治成本加重,给林业生态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2]。食叶害虫主要以植物叶片为食,会造成树木营养不良,最终枯萎而亡,具有危害面积大、危害程度高等特点,需要加大防治力度,以保障林木健康生长[3-5]。传统的防治方式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化学防治具有简单、高效、受季节影响小等特点,但是易污染环境,危害人畜及植物的健康,而且还会使很多害虫产生抗药性[6-7]。对此,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但能大量消灭害虫,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避免误伤天敌及有益生物,同时具有对一些害虫长期控制的优点[8-11]。害虫防治装置是物理防治的重要器具。现有的害虫防治装置虽然能够杀死害虫,但是缺少对害虫尸体处理的结构[12-14],并且现有的害虫防治装置内的抽屉多与装置固定连接,安装与拆卸困难,不便清洗,久而久之,装置运行受阻,杀虫效率明显下降。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林业食叶害虫防治装置,具体阐述如下。
1 设计目的
为解决传统食叶害虫防治装置缺乏害虫尸体处理设备及拆卸清洗困难的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林业食叶害虫防治装置。该装置有三个创新之处。一是通过设置诱虫灯、电网、黏附板等,能更好地吸引、捕获、杀死害虫,进一步提高害虫防治的效果。二是通过设置高温电丝管,便于将害虫尸体蒸干;通过设置电机、转轴与刀片,便于将蒸干的害虫尸体进行粉碎,不仅能够对害虫尸体进行环保处理,而且还能将害虫尸体粉碎变成废料。三是通过设置收集盒,便于对粉碎之后的害虫尸体进行收集;通过设置滑块与滑槽,便于收集盒的安装与拆卸,方便清洗。
2 装置组成
如图1所示,笔者设计的林业食叶害虫防治装置由箱体、诱虫灯、电网、黏附板、处理仓、高温电丝管、电机等组成,尺寸为45 cm×70 cm,材质主要为铝合金、三合板和聚丙烯材料(575 nm)等。装置的箱体内腔顶部安装有诱虫灯,诱虫灯的顶部安装有电网,箱体内腔的顶部、诱虫灯的底部设置有黏附板,箱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处理仓,处理仓的顶部安装有高温电丝管,箱体的外壁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处理仓的转轴,转轴的外部均匀分布有刀片,处理仓的底部设置有出口和收集盒,收集盒的两侧连接有滑块,箱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滑槽,滑槽与滑块相互配合。其中,黏附板的一侧连接有卡块,箱体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卡槽,卡块与卡槽相互配合,通过设置卡块与卡槽,便于更换黏附板。
此外,电机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箱体固定连接,支撑板能为电机提供支撑力,增强其稳定性。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挂钩,挂钩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挂钩便于将箱体悬挂,提高实用性。诱虫灯的外部有保护罩,保护罩上设有散热孔,能有效保护诱虫灯,散热孔能让诱虫灯的热量散发,防止高温对诱虫灯造成损坏。处理仓的底部凹型结构,能使粉碎之后的害虫尸体快速从出口进入收集盒内。
3 操作方式与应用优势
笔者设计的林业食叶害虫防治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诱虫灯能够吸引周围的害虫,被吸引的害虫进入箱体后会被电网电死,没有被电死的害虫会被黏附板黏附,当黏附板需要更换时,将卡块连带黏附板从卡槽内取出即可,被电死的害虫会掉落到处理仓,之后会经过高温电丝管,在高温电丝管的作用下,能够将害虫尸体蒸干,之后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刀片旋转,刀片能够将害虫尸体粉碎,粉碎之后的害虫尸体从出口掉落到收集盒内,对粉碎后的害虫尸体进行收集,然后将滑块连带收集盒从滑槽内滑出,将粉碎后的害虫尸体倒出,然后再向粉碎的害虫尸体内添加营养液,形成肥料,对树木进行施肥,并且滑块与滑槽能够使收集盒快速安装与拆卸,且方便清洗收集盒。
此外,笔者设计的林业食叶害虫防治装置能够对尸体进行环保处理,方便害虫收集盒的安装、拆卸与清洗,进一步提升了害虫防治效率。采用该装置可对林业病虫害进行物理防治,具有高效、环保和耐用等特点。一是通过设置诱虫灯,便于吸引害虫,通过设置电网,便于将害虫电死,通过设置黏附板,便于使害虫黏附在黏附板上,相比于传统使用单纯粘贴板的装置,防治效率更加明显。二是通过设置高温电丝管,便于将害虫尸体蒸干,同时对蒸干的害虫尸体进行粉碎回收处理,相比于传统的林业食叶虫害防治装置,害虫尸体处理效率更高,处理方式也更加环保。三是设置了收集盒,能对粉碎之后的害虫尸体进行收集,通过设置滑块与滑槽,收集盒的安装、拆卸和清洗更加方便,相比于传统的林业食叶虫害防治装置,减少了虫体对装置的污染,使得防治装置更加耐用,使用寿命更长,有效降低了林业食叶害虫的防治成本。
4 应用效果分析
为进一步检验该林业食叶害虫防治装置的实际应用效果,选择治力关林场某槐树育苗基地对林业食叶害虫防治效果进行探究。在面积相同、长势相似、种类一致、管护方式相同的两个槐树育苗地分别放置传统昆虫诱集箱和该林业食叶害虫防治装置,对食叶害虫进行诱杀,诱杀时间为5—7月,每天21:00开灯,天亮关灯(下雨天除外),每隔1周清理装置内虫体。结果显示,运行1个月后杀虫效率明显下降,使用传统昆虫诱集箱进行防治的槐树发病率为1.95%,要远高于应用该林业食叶害虫防治装置进行防治的槐树发病率(0.85%);同时,应用该林业食叶害虫防治装置进行防治的槐树枝叶繁茂,长势喜人,成材率更高。
5 结束语
冶力关林场乔木树种有100余种,主要有云杉、冷杉、油松、华山松、红桦、白桦、栎树等。这些树种易受食叶虫害的侵蚀,会对林场的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15-16]。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场内林木的健康发展[17]。笔者设计的林业食叶害虫防治装置能够对虫体进行环保处理,方便害虫收集盒的安装、拆卸与清洗,进一步提升了害虫防治效率。相比于传统的林业食叶虫害防治装置,该设计具有高效、环保和耐用等特点,使用寿命更长,可有效降低林业食叶虫害的防治成本,能显著提升防治效率,从而保障林木资源的健康生长,适宜在林业食叶虫害防治中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卓伟.探析人工造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J].种子科技,2020(3):113-114.
[2]张颖,罗萌,路玉祥.美国白蛾发生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1(12):33-34.
[3]李建国,李博,张维强.现代物理技术防治农林病虫害:绿色植保的发展新趋势[J].农业工程,2012(10):4-7.
[4]许成国,张岱松,刘艺军.北方地区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3):54-55.
[5]孙丹萍,黄少彬.园林植物有害生物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6]关继东.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7]周青.商丘市杨树食叶害虫发生规律及成灾原因分析[J].河南林业科技,2013(2):12-15.
[8]徐福元,徐明,刘云鹏,等.杨树食叶害虫杨舟蛾生物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J].江苏林业科技,2015(1):1-7.
[9]李雪,乔元宝,乔龙,等.浅析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12-13.
[10]刘静训.人工林害虫的防治[J].中国科技投资,2013(25):382.
[11]向红.简述人工林病虫害防控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6(7):132.
[12]吴锡麟,叶功富,陈德旺,等.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概述[J].福建林业科技,2002(3):84-87.
[13]门宗彪,门阔.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乡村科技,2020(2):73-74.
[14]杨丽会.森林抚育技术及其作用[J].现代园艺,2015(2):174-175.
[15]袁贵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7(17):90.
[16]李素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20(20):40-41.
[17]杨忠岐.我国重大林木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林业实用技术,2018(4):40-43.
作者简介:蔺红光(1973—),男,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林木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