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案》出台
作者: 蒋洪杰2024年3月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 666 67 hm2以上。其中,夏粮面积稳定在5 666 67 hm2以上,秋粮面积稳定在5 066 67 hm2以上。油料播种面积稳定在1 600 000 hm2以上。其中,花生面积稳定在1 300 000 hm2以上。
《方案》强调,在2024年,依托已建200 000 hm2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在建266 667 hm²示范区,集中打造466 667 hm2小麦高产示范区。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区,加快单产恢复,带动全省小麦总产达到375亿kg以上;在水肥条件好的高标准农田建成区、示范区,集中打造666 667 hm2玉米高产示范区、33 333 hm2大豆高产示范区、33 333 hm2水稻高产示范区,力争全年粮食总产达到682.5亿kg。集中打造66 667 hm2花生高产示范区,总产达到62.5亿kg以上。
《方案》指出,到2025年,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区、示范区,集中打造1 000 000 hm2小麦高产示范区、1 333 333 hm2玉米高产示范区、53 333 hm2大豆高产示范区、66 667 hm2水稻高产示范区,带动全省小麦单产突破450 kg、玉米单产突破420 kg、水稻单产突破550 kg、大豆单产突破170 kg,力争全年粮食总产达到700亿kg。集中打造100 000 hm2花生高产示范区,总产达到63.5亿kg以上。
《方案》强调,在2026—2030年,主要粮油作物集成创新的单产提升技术模式和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共促机制逐步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区、示范区全面推行,推进粮油作物单产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700亿kg以上,油料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65亿kg以上。
《方案》明确了河南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路径。在小麦方面,重点是“优化品种布局、深耕深翻整地、适期适墒播种、播前播后镇压、肥水合理促控、灾害综合防范”。在品种上,重点选育推广高产稳产、抗病抗逆、优质专用品种。旱地小麦重点选育推广抗旱节水稳产品种,稻茬小麦重点选育推广抗穗发芽、抗赤霉病品种。在技术上,重点集成推广深耕耙压整地、小麦适期适墒适量适深播种、镇压保墒增墒、浇水防冻抗旱、后期“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防范干旱、倒春寒、干热风、烂场雨等自然灾害,抓好条锈病、赤霉病、茎基腐病、蚜虫和多花黑麦草等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确保小麦安全高效生产。
在玉米方面,重点是“精准播种、增加密度、化控防倒、防止脱肥、适时晚收”。在品种上,推广耐密多抗宜机收高产品种,力争平均种植密度达到4 500株以上。在技术上,集成推广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后期“一喷多促”、适时晚收等关键技术,防范高温、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抓好南方锈病、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持续提升玉米单产水平。
在大豆方面,重点是“合理密植、种子包衣、精细播种、防治症青”。在品种上,选育推广耐密高产多抗品种。在技术上,集成推广合理增密、免耕覆秸或条带清茬精播、接种根瘤菌、水肥一体化、低损收获等关键技术,稳定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症青综合防控为重点抓好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
在水稻方面,重点是“集中育秧、机械插秧、节水灌溉、侧深施肥、‘一喷多促’”。在品种上,选育推广耐高温、抗倒伏、抗稻瘟病等优质高产品种。在技术上,集成推广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增密减氮、侧深施肥、节水好氧灌溉等关键技术。在豫南适度发展再生稻,突出抓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
在花生方面,重点推广“种子包衣、起垄种植、科学施肥、精准调控、绿色防治、科学收储”技术模式。在品种上,选育推广高产、高油酸、高油、高蛋白优质品种。在技术上,集成推广起垄种植、全生育期精准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治、机械化收获等关键技术,突出抓好甜菜夜蛾、棉铃虫、蛴螬、青枯病、白绢病、茎腐病、叶斑病等病虫害统防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