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保护视角下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探析

作者: 王生光 赵娜 张东俊

森林资源保护视角下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探析0

摘 要:基于森林资源保护视角,以2006—2020年全国和山东省林业产业产值数据为基础,研究森林资源保护对山东省林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归纳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在分析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山东省林业产业存在发展程度低、投资不足及内部结构失衡等问题。其次,从定性角度分析了森林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表明森林资源保护有助于缓解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推动林业产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再次,论述了山东省开展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潜力和面临的障碍。最后,从总体层面提出了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同时从森林资源保护视角提出了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发展建议,为推动林业产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提供依据。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管理;产业结构;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6-119-7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6.027

1 研究背景、目的、思路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持续高速增长,正面临着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巨大历史机遇与市场机遇。我国人造板、木质地板、经济林产品等产量都居世界前列,我国成为林产品生产大国,林业产业正在成为很多省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1]。山东省林业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林业产权不明晰、产业结构不合理、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进一步挖掘山东省林业产业的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生态功能,是当前山东省亟待解决的问题。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建设的主要载体,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2]。2021年《山东省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省林地2 605 345.40 hm2。其中,乔木林地1 339 482.61 hm2,占51.41%;竹林地566.11 hm2,占0.02%;灌木林地66 951.56 hm2,占2.57%;其他林地1 198 345.12 hm2,占46.00%。乔木林优势树种主要包括落叶松、赤松、黑松、油松、火炬松、柏木、栎类、榆树、刺槐、杨树、柳树、泡桐,主要林分类型包括针叶林、阔叶林、针叶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3]。山东省植物种类丰富,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材、林副产品、工业原料。但由于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山东省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长期实行单纯追求木材生产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1.2 研究目的

在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考察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山东省林业产业具体的发展对策,以实现林业产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1.3 研究思路

研究思路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第一,了解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从林业产业规模和结构2个层面,具体分析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并指出目前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分析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为将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联系起来,结合林业统计数据,从定量角度具体分析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产业之间的关系。第三,提出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对策。基于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及山东省森林资源保护面临的困境,制定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并从森林资源保护视角提出林业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以推动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4]。

2 山东省林业产业现状

2.1 林业产业规模

近几年,我国林业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发展规模逐渐扩大,林业产业总产值不断增加。EPSDAT数据库显示,2016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648 860 444万元,2017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712 670 717万元,2018年林业产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加50 056 873万元,2019年中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807 510 000万元,2019年比2018年增长5.87%(见表1)。

山东省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山东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62 092 394万元,在全国排第4位(具体排名见表2)。

2006—2020年山东省林业产业总产值情况如图1所示。从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历程来看,山东省林业产业取得了巨大进步。调查数据显示,山东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7 170 417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62 092 394万元,在14年间增长了近8倍;从2011年开始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速度显著提高,2011年山东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62.16%。

2.2 林业产业结构

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由低级化向高级化演进,即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并最终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模式。利用林业产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来反映林业产业结构情况,三次产业产值的变动情况可以反映林业产业结构的总体发展状况。

2006年和2020年山东省林业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对比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2006年山东省林业第一产业产值为3 695 572万元,2020年林业第一产业产值为22 305 937万元,林业第一产业产值14年间增长了5倍多;2006年林业第二产业产值为3 331 832万元,2020年林业第二产业产值为35 296 784万元,林业第二产业产值14年间增长了9倍多;2006年林业第三产业产值为143 012万元,2020年林业第三产业产值为4 489 673万元,林业第三产业产值14年间增长了30倍多。2006年山东省林业产业产值以第一产业为主,约占山东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的52%;2020年以第二产业为主,约占山东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的57%。

此外,根据2020年林业统计数据,山东省林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在全国排第2位、第4位和第12位。因此,林业第一、二产业发展相对较快,林业第三产业产值的排名明显低于山东省林业产业总产值在全国的排名。山东省林业第三产业相对于其他省份发展缓慢,阻碍了山东省林业产业的发展。

2006—2020年山东省林业产业结构具体情况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山东省林业产业结构正朝着合理化趋势发展。林业第一产业产值从2006年的3 695 572万元增长到2020年22 305 937万元,增长迅速,其在林业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2011年开始降到40%以下;林业第二产业产值在林业产业产值中的比重从2010年开始超过50%;林业第三产业产值在林业产业产值中的比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基本符合“二一三”的产业结构模式。

2.3 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1 林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低

山东省林业产业正在由传统林业向现代化林业转变,但林业产业尚处于生产加工的初级阶段,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发展层次等较低,属于粗放型经营模式。山东省林业产业产值占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比例如图2所示。从全国范围来看,2003—2020年山东省林业产业产值在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5%~12%,2003—2009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呈现缓慢下滑趋势,2009—2013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呈现上升趋势, 2013年后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缓慢下降。

2.3.2 林业产业发展资金不足

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投入大量资金十分必要,尤其是林业第一产业中的林木培育和种植业产业,以及林业第二产业中的林产品加工和制造业产业。此外,林业第三产业也需要资金支持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全国林业投资额达到48 171 343万元,比2017年增加35%,其中中央投资额11 444 700万元,占全部林业投资额的23.76%。2018年山东省林业投资额达到75 451万元,较上一年增加14%,其中仅2%来源于中央投资,只依靠国家财政资金并不足以支撑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图3所示,山东省林业产业的投资额占全国林业投资总额的比例从2013年开始呈螺旋式缓慢下降,在2019年该比例达到最低(仅为2.75%),2020年又逐步回升至4.60%,说明山东省林业投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林业投资增长速度。

2.3.3 林业产业内部结构失衡

山东省林业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情况见表5,2019年山东省林木育种和育苗产值占林业第一产业总产值的5.95%,木材和竹材采运产值占林业第一产业总产值的1.70%,两者占比仅相差4.25%,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31%)。其他几个省份林木育种和育苗产值在林业第一产业总产值的占比大都超过木材和竹材采运产值的5%,高于山东省,这表明山东省森林资源采伐严重,林业第一产业的内部发展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可以通过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推动林业产业健康发展[5]。

3 森林资源保护对林业产业发展的作用

森林资源保护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重要动力。森林资源管理在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地位[6]。

3.1 森林资源保护有助于推动林业产业化发展

3.1.1 强化林业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传统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供给和需求主要是针对有形的林产品,如初级林产品、加工制造的林产品等。随着森林资源保护的开展,市场中还出现了无形的林产品,如森林碳汇。森林资源保护能有效连接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为林业产业的市场化运行提供保障,提高林业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3.1.2 提高林业产业专业化水平

开展森林种植技术、森林管理方法、森林砍伐期等专业知识的培训或指导,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森林资源的效益水平,实现林业资源的规模化经营。森林资源保护可以提高林业产业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促使林业产业经营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推动林业产业化发展。

3.2 森林资源保护有助于增加林业产业投资

林业产业是一个生产周期较长的产业,森林的培育、种植、管理及林业生产建设等都需要资金支持。然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限制条件较多、要求严格,并且必须要有相应资产作为抵押。随着森林资源保护产权制度的改革,林权交易市场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林权抵押,林农可以从银行获得部分贷款,使林业发展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有所缓解,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7]。

3.3 森林资源保护有助于协调林业产业内部结构

3.3.1 深化林业第一产业

随着人们森林资源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森林资源保护更加重视。这将提高林农对林木培育和种植的积极性,有利于减少木材的采伐、促进林业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增加森林保有量、提高森林覆盖率,对山东省林业第一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3.2 优化林业第二产业

森林资源保护有助于转变林业第二产业增长模式,实现林业低碳化经营。在森林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传统产业,改善林产品加工流程和设施装备,促进林业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

3.3.3 扩大林业第三产业

随着森林资源保护的开展,林业生态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公共管理服务等将得到迅速发展,开展荒山造林、公园绿化等林业生态建设,也会带动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扩大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扩充林业第三产业的市场份额,充分发挥林业第三产业的产业价值。

4 森林资源保护视角下山东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4.1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