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M模型的南昌县苗圃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与优化策略
作者: 廖琳琳 左词时 张丽丽 吴水珍 陈宇
摘 要:产业升级可助力乡村振兴。为切实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三农”良性发展,应推进乡村苗圃产业发展。对乡村苗圃产业进行优化调整,是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以南昌县苗圃产业为例,在对当地苗圃产业竞争力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基于GEM模型,指出导致产业竞争力不足的因素,并探索出通过多元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整合调整、技术创新、数字化共享信息平台建设等各种措施,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这对实现苗圃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乡村苗圃;南昌县;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8-40-6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8.008
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综述
随着城镇大规模进行绿化美化和环境治理,各类园林苗木的需求持续增长,带动了我国园林苗圃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在“十四五”期间,其预计拓展5 000 hm2的苗木花卉基地,打造20余个各类苗木示范基地[1]。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集群能汇集生产链、市场链和创新链等从生产至输出的完整链条,实现产业生产不同环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集聚,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的竞争力。乡村苗圃产业集群将苗圃产业的“种植—销售—文旅”全环节打通,极大地提升了苗圃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见,产业集群化对产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促进资源整合,有助于实现苗圃产业资源的最优配置。黄新月[2]采用AHP法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并认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是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有效方法;李竹梅等[3]基于GEM模型对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详细论述了制约云南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各类因素,并提出基于市场、创新引领的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建议。这些前期研究为此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启发。
1.2 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地产行业的降温和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对苗圃行业有很大的冲击。以江西省南昌县苗圃产业为例[4],产业布局分散,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很多苗圃基地仅种植几种乡土苗木,导致大量苗木滞销过剩,市场竞争力大大降低,苗圃产业遭遇极大的困局与挑战[5]。如何突破当前困局,对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如何盘活市场,探索增强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对于推进苗圃产业的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研究以南昌县苗圃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高光谱分析技术、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并结合现场调研,对苗圃产业现状布局、规划、经营情况进行调查。在分析约束现有苗圃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的基础上,对苗圃产业的现状环境、布局、结构、资源、信息化等方面的竞争力进行逐一分析,从而探索增强苗圃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助力产业升级[6]。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调查法与实地调查研究法相结合
笔者先翻阅南昌县志和利用数字图书馆资源查阅南昌县相关地理、人文、经济等资料,并于2023年6月对南昌县各个苗圃基地进行实地走访,通过现场踏勘、问卷访谈的方式进一步核实南昌县苗圃产业相关信息的有效性。以问卷访谈的方式调研了南昌县3家苗圃企业(江西金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林艺生态园林有限公司、南昌县森林苗圃)的经营现状和苗木情况。
1.3.2 GIS信息采集与实地调查研究法相结合
此研究选取南昌县所有苗圃基地进行实地调研。首先,采用卫星地图和GIS[7]对南昌县所有苗圃基地进行定位,确定苗圃目标区域位置。然后,采用现场踏勘、问卷访谈等方式确定南昌县各个苗圃基地的准确位置,及其苗木种类、数量、生长状态、市场经营等情况,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南昌县苗圃产业基地苗木分布表(见表1)。
2 南昌县苗圃产业现状竞争力分析
基于GEM模型分析方法[8],根据苗圃产业的特性,优化评价体系,建立集生产链、市场链、创新链于一体的苗圃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分基础要素、企业要素、市场要素等三大要素进行分析评价[9]。
①基础要素(产业资源A、产业环境B):对内外部资源和周边环境优劣势进行竞争力评价分析。
②企业要素(产业布局C、企业管理D):对企业内部规范化管理水平和产业集群产业链完整度和集聚度进行竞争力评价分析。
③市场要素(内部市场E、外部市场F):对内外部市场需求和产业信息化水平进行竞争力评价分析。
苗圃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三大要素并驾齐驱,发挥合力。基于此,用上述指标对南昌县苗圃产业进行综合评价。
此研究的创新点是在GEM模型三大要素的基础上,将苗圃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进一步优化为“六大指标”,即产业资源A、产业环境B、产业布局C、企业管理D、内部市场E、外部市场F,如图1所示。
首先,由GEM模型集群线性分值公式[10]表示区域产业集群的得分,分别得出六大指标GEM得分,见式(1):
(LINEAR CLUSTER SCORE)=∏i=1.3(PAIR SCORE1)1/3
GEM=2.5{∏i=1.3 (D2i-1+D2i) }2/3 (1)
其次,对照GEM模型竞争力评价等级标准(见表2),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总体评价。
2.1 基础要素竞争力分析
2.1.1 地理位置分析
南昌县,三面环绕南昌市中心城区,交通线路四通八达[11],距离南昌市主城区仅仅13 km,拥有国道和铁路穿越县境,形成了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
由表3可见,南昌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环境为苗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南昌县可以围绕主城区周边进行苗圃产业规划布局,充分利用距离南昌市中心比较近的优势,规划鲜切花种植区,实现全程一小时采摘配送。此外,通过将苗圃产业与文旅、康养等产业相结合[12],借助区域内便捷的交通网络,南昌县不仅能打通长三角周边的销售链,甚至能将产品销往全国。区位的优越性促使南昌县建设苗圃产业集群有非常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这个天然优势能大大提升当地苗圃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1.2 自然资源分析
南昌县全域地势平坦,无山脉,大部为堆积平原地带[13]。平坦的地势为苗圃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提供了非常优越的土地资源。南昌县水系发达,水域面积约占43.71%[14],丰富的水资源是苗圃产业在南昌县布局的关键基础条件。苗圃产业基地可环水系分布,为苗木生长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
此外,南昌县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土壤条件都非常适宜苗木生长。同时,南昌县也可建设康养中心、休闲公园,具备发展苗圃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2.1.3 人文资源分析
南昌县,历史底蕴厚重,为苗圃产业的布局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有“水墨丹青”的八大山人文化,有“飞檐翘角,错落有致”的马头墙古建筑,有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采茶戏、板灯龙、黄河阵,有八一红色文化,可见南昌县人文历史厚重,人文资源极为丰富。
2.1.4 环境资源分析
南昌县大力发展苗圃产业,政府大力扶持,优惠政策频出[15]。但当前的监管水平不够,相关设施亟须改进。同时,相关企业管理经验不足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2.2 企业要素竞争力分析
2.2.1 产业布局竞争力分析
由表1可见,南昌县苗圃产业现有布局分散,在黄马乡、向塘镇、蒋巷镇、幽兰镇、莲塘镇、塔城乡、岗上镇、八一乡、银三角等区域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黄马乡、八一乡和蒋巷镇[4]。
南昌县现有花卉苗木基地面积为1 331 hm2。黄马乡苗圃产业基地主要围绕凤凰沟风景区分布,占地面积约为620.31 hm2,占南昌县花卉苗木基地总面积的47%。除黄马乡外,其他苗圃基地均零散分布在各个村落周边。例如,幽兰镇苗圃基地面积仅为84.84 hm2,且分布在6个村落;莲塘的苗圃基地面积仅为25.88 hm2,分布在3个村落周边。由此可见,南昌县苗圃基地布局不集中,不能形成集聚优势,不能发挥集群合力,产业化程度低,更没有形成产业集群。这大大削弱了南昌县苗圃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造成苗圃产业现状劣势的关键因素。
2.2.2 产业管理规范化竞争力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南昌县苗木生产方面仍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全面的规划。国有苗圃基地市场意识差,发展动力不足。例如,南昌县森林苗圃几乎没有运营,县水投苗圃经营受限。私人企业苗圃产业化程度也很低,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劳作方式经营,劳务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低。
南昌县种苗生产缺乏规范的管理。表4中调查发现,南昌县苗圃产业存在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经营、无证经营等问题,缺乏健全的行业协会制度。在南昌县,个体苗圃占绝大多数,苗圃基础设施薄弱,规模较小且分散,技术含量低,制约了产业化发展。
2.3 市场要素竞争力分析
2.3.1 内部市场:产业结构竞争力分析
表5中,南昌县苗木行业主要种植苗木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香樟、桂花、紫薇、榉树、绿化果树。这些苗木以乡土树木为主,品类较为单一,缺乏特色树种,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观赏造型树更少。只有江西金乔园林股份公司种植了几千株造型罗汉松和花瓶紫薇等观赏价值比较高的树木,其余苗圃基地缺少特色造型苗木。此外,苗木种植缺乏长远规划。
由此可见,南昌县苗圃产业结构极为不合理,其主要问题在于树种结构单一,过度依赖常见的乡土苗木种植,而缺少特色树种。这种产业结构导致多家苗圃企业面临滞销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缺乏其他相关特色产业,使得市场缺乏活力和竞争力。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南昌县苗圃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成为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一大劣势。
2.3.2 外部市场:产业信息化市场竞争力分析
由表6可知,南昌县苗圃行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低。到目前为止,苗木的市场供需信息仍然主要依赖企业市场管理部门所获取的消息。有些企业甚至没有自己的市场信息来源,完全盲从于其他企业。只有极少数企业会利用网络大数据分析市场供求关系,这导致生产与市场脱节、产量过剩和滞销。
目前,南昌县苗圃产业尚未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缺乏健全的行业协会制度,依然沿袭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经营模式,生产与市场严重脱节。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苗圃产业的应用实践基本没有。因此,信息化程度低也成为制约南昌县苗圃产业集群发展的劣势。
2.4 小结
通过对“六大指标”的GEM得分进行汇总计算,南昌县苗圃产业集群竞争力总得分为4.786(见表7)。根据表2中的GEM模型评价等级标准,南昌县苗圃产业集群被评价为4级,与全国水平有一定差距,不利于产业发展。
虽然南昌县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社会人文环境良好,有着形成苗圃产业集群的极大优势,但是产业布局零散不集中,产业结构单一,造成其产业化程度较低。苗圃企业各自为政,信息化水平不高,没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更没有形成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业集群。集群的趋向性为零,管理不规范,创新能力差,都是南昌县苗圃产业发展面临的劣势。
综上可看,南昌县苗圃产业集群竞争力较弱,应寻求促进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探索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新方法、新技术,以推动产业升级和调整。
3 增强南昌县苗圃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