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秋大棚芹菜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 崔丽朋 田朝辉 申爱民 李志萌 万秀娟

摘 要:芹菜是河南省主要栽培的蔬菜之一,有着悠久的栽培史,发展前景较好,能帮助菜农实现创收,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大棚栽培的秋季芹菜于元旦前后收获,能满足消费者节假日对蔬菜的需求。从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出发,对秋季大棚芹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期为芹菜产业的提质增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芹菜;秋季大棚;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8-79-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8.016

0 引言

芹菜(Apium graveolens L.)是伞形科芹属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芹菜口感清脆,香味浓郁,是重要的食材,深受消费者喜爱,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1-2]。芹菜富含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蛋白质等营养元素及铁、钙、钾等矿物质元素,且纤维素含量高、热量低[3-4]。芹菜富含黄酮类化合物,是制作挥发油和抗氧化剂的重要材料。

与很多草本植物一样,芹菜具有多种用途。芹菜的叶子和根所含的营养成分比茎高出2倍,从其叶片、种子中提取的精油、种子油等可用来制备治疗制剂。《本草推陈》中记载,芹菜能治肝阳头痛、面红目赤、头重脚轻、步行飘摇等病症。此外,芹菜还可预防心血管疾病、黄疸、肝胆疾病、尿路梗阻、痛风、风湿病等病症,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氧化等功效[5-6]。

芹菜自汉代传入中国,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史。我国芹菜栽培面积常年在60万hm2以上,年产量在2 500 t以上 [7],且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河北、江苏、山东、河南、广东等地的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在中国,一般根据芹菜原产地对其进行分类,如本芹(中国芹菜品种)、西芹(从西方国家引进,如“文图拉”源自美国) [8]。不同类型的芹菜在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上相似,但在外观和口感上存在差异。本芹为白色或浅绿色植株,叶柄细长,香味浓郁;西芹为高大深绿色植株,叶柄粗壮,风味清淡。大部分中国人喜欢食用本芹,少量食用西芹。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芹菜种植区,已有上千年的芹菜栽培史。目前,河南省芹菜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芹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打造了以“柘城胡芹”“开封玻璃脆芹菜”“封丘封芹”等为主的、具河南特色的知名地方品牌[9]。秋季最适宜芹菜生长。笔者通过总结秋季大棚芹菜高效栽培技术,以期推动河南省芹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 育苗关键技术

秋季大棚芹菜种植主要采用秋延后栽培技术,于7月底—8月初播种,9月下旬定植,从而实现在元旦前后采收上市。若育苗期遇到高温多雨天气,则不利于芹菜种子发芽出土及幼苗生长,保苗和培育壮苗就显得非常重要,一般采用苗床育苗移栽法。

1.1 苗床准备

选择近3 a未种过伞形科作物,地势较高且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块对芹菜进行育苗,同时要避免因夏季雨水过多而形成积水。结合整地,撒施充分腐熟的商品有机肥(2 000 kg/667 m2)、复合肥(25 kg/667 m2),翻耕细耙整平后,做宽1. 2~1.5 m的苗床。定植667 m2的芹菜需要建设面积为30~50 m2的苗床。

1.2 种子处理

选择抗性强、茎叶鲜嫩、品质佳、商品性好的芹菜品种,如开封玻璃翠、加州王、美国西芹、豫艺凤凰、皇冠等。

为保证芹菜出苗快、不缺苗,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处理。将种子放入凉水中浸泡12~24 h,然后用手反复揉搓种子,并用清水冲洗数遍,去除多余杂质、秕种及种子上的黏液。种子沥水后,用湿纱布包好,并置于20 ℃左右的阴凉环境中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淘洗种子1次,并及时清除种子表面的黏液,防止种子发霉。冲洗后稍沥水分,再继续进行催芽。催芽7 d左右,60%~8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1.3 播种

为避免晒伤芹菜种子,应在晴天下午或阴天播种。播种前,畦内要先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再播种。将已出芽的种子与过筛细土或细砂土混匀后撒播,播后在畦面覆盖一层厚约0. 8 cm的细土或细砂土,然后在土壤表面喷施二甲戊灵除草剂,封闭田间杂草。

播种后要注意遮阴降温避雨,以利于出苗。可在畦埂上覆盖稻草、麦秸、锯末等用来遮阴保湿,也可搭建小拱棚,并覆盖遮阳网(用来遮阴避雨)。出苗期要保持育苗畦湿润,若水分供应不足,可于早晚喷水。出苗后,要小水勤浇,保持见干见湿。随着幼苗的生长,应逐渐撤去遮阳网。根据幼苗长势,适当少量追肥1次,以促进幼苗生长。结合拔草适当间苗1~2次,苗间距为2~3 cm。

2 定植

2.1 整地施肥

芹菜适宜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长。生产中,一般每667 m2撒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 000~5 000 kg,并适量添加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2~4 kg(每克孢子含量不低于2亿)、三元复合肥[m(N)∶m(P2O5)∶m(K2O)=15∶15∶15]30 kg,深耕细整耙平后做平畦,畦宽1.2~1.5 m。

2.2 定植

秋季大棚芹菜一般于9月下旬定植,此时温度适宜,有利于芹菜生长。当幼苗生长至具4~ 6片真叶、苗龄为50~60 d时,即可定植。宜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定植,可避免晒伤幼苗。

起苗时,用小铲将幼苗连根挖起,除去基部的黄叶、病叶,铲断过长的主根(留5 cm左右即可,促进侧根和须根生长)。选取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芹菜幼苗进行栽种,淘汰病苗、徒长苗、分枝苗、过大苗等。此外,宜按芹菜苗大小进行分级、分区栽植,方便分类管理。

移栽前1 d要浇透底水,确保土壤湿润,并按行株距用木棍插孔,将幼苗根部栽入孔内。本芹的定植株行距为10 cm×(10~15 cm),西芹的定植株行距为(15~20 cm)×(20~25 cm),定植深度为1 cm左右,以刚好埋住根茎为宜,保证心叶不入土、根系不外露。这是因为栽植过浅的话,苗不稳,浇水后易倒伏;过深的话,心叶易被埋住,从而影响幼苗生根和生长。整个定植过程要随起苗、随移栽、随浇水,避免幼苗因失水过多而缓苗慢。

3 田间管理

3.1 水肥管理

芹菜根系较浅,定植期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定植后,及时查看芹菜苗是否倒伏;若出现倒伏,要及时扶正,促进缓苗。定植缓苗后,浇1次缓苗水,并适当蹲苗(一般在10 d左右,短期控水,地块以半干半湿为宜,结合除草进行中耕,促进根系生长)。

蹲苗结束后,结合浇水追肥1次,每667 m2 追施高氮复合肥[m(N)∶m(P2O5)∶m(K2O)=22∶8∶13]10 kg。此时,芹菜主要形成外叶,植株生长缓慢,宜少浇水,地面保持干湿交替。定植40 d后,芹菜心叶开始直立向上生长。进入营养生长盛期后,芹菜生长速度较快,对水肥的需求增大。当地面显干时,要及时浇水,保持湿润。并结合浇水追肥2~3次,每667 m2追施高氮低磷中钾复合肥[m(N)∶m(P2O5)∶m(K2O)=22∶5∶13]10~15 kg。水分不足、缺乏氮肥及低温,极易造成芹菜叶柄空心,纤维素增多,品质下降;西芹易因缺钙而烂心;植株吸收硼不足、温度过高等,会导致芹菜心叶变褐色,且有干边,叶柄易出现劈裂。因此,生产中应避免出现上述问题。例如,对缺硼、缺钙地块,应及时喷施含硼、钙等中微量元素肥料,每10~15 d喷1次,共喷2~3次。收获前7 d左右停止浇水。

3.2 温度管理

芹菜营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0 ℃。河南省9—10月的气温比较适宜芹菜生长,应通过控制放风量和浇水,使棚内外温度保持一致。11月以后,通过增加覆盖、减少通风量来控制棚内温度,从而确保芹菜能正常生长。

4 病虫害防治

芹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有芹菜叶斑病、斑枯病、软腐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生物、物理防治为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选用抗性强、高产优质的芹菜品种,及时清洁田园,深翻晒垡,注重棚室整洁,严格实行轮作制度,合理密植,培育壮苗,加强水肥管理,科学调控温湿度,能增强植株抗病性,有效防治病虫害。采用化学防治方式时,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操作,并交替使用多种农药,以降低病虫的抗药性。收获前15 d要停止使用农药。

芹菜斑枯病属真菌性病害,会感染叶柄、叶片和茎。一般在连续阴雨天、棚内湿度大或结露时间长时,芹菜斑枯病发病严重。苗期开始防治该病,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倍液、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等,每隔7~10 d喷一次,连喷2~3次。

叶斑病主要危害芹菜叶片,高温多雨或雾大时发病重。发病初期,可选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进行防治。

芹菜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柄基部。发病初期,可选用20%噻菌铜悬浮剂75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30%噻唑锌悬浮剂600倍液等进行防治。

蚜虫主要危害芹菜叶片、茎秆,还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可利用蚜虫的趋黄性,在大棚内悬挂黄色粘板来诱杀成虫;可释放食蚜蝇、瓢虫等蚜虫天敌来捕杀蚜虫;可选用0.3%苦参碱水剂6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等对蚜虫进行综合防治。

5 适时收获

根据不同芹菜品种的生长特性和市场行情适时采收。采收时,将芹菜从根基部不带须根铲下,留2 cm左右长的根,并去除老叶、黄叶、烂叶,剔除有分蘖、糠心等现象的不良植株,挑选分级,捆扎整齐后分期出售。

6 结束语

芹菜的适应性强,其种植技术较其他蔬菜作物简单,且生产成本相对低,产量高,栽培方式多样化。秋季大棚栽培可延迟芹菜播种期,采用遮阳降温育苗、有机肥增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栽培技术可实现提质增效,能满足元旦前后消费者对蔬菜的需求,进而促进芹菜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方能干.大棚芹菜高产密植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5):109,112.

[2]吴细卿,朱德蔚,郑向红,等.我国芹菜品种类型及利用初探[J].作物品种资源,1990(2):9-11.

[3]LI M Y,HOU X L,WANG F,et al.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celery,an important Apiaceae vegetable crop[J].Critical Reviews in Biotechnology,2018(2):172-183.

[4]张瑞花,阎淑滑,郝晓昭,等.河南大棚芹菜有机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23(5):40-43.

[5]KOOTI W,ALI-AKBARI S,ASADI-SAM-

ANI M,et al.A review on medicinal plant of Apium graveolens[J].AHM,2014(1):48-59.

[6]NAGELLA P,AHMAD A,KIM S J,et al.Chemical composition,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larvicidal effec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leaves of Apium graveolens[J].Immunopharmacol Immunotoxicol,2012(34):205-209.

[7]巩雪峰,许艺,宋占锋,等.四川芹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J].四川农业科技,2024(3):39-41.

[8]WU X Q,ZHU D L,ZHENG X H,et al.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varieties and utilization of celery in China[J].China Seed Industry,1990(2):9-11.

[9]杨秀梅.河南省芹菜产销情况及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2024(7):19,26.

基金项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CARS-23);河南省设施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

作者简介:崔丽朋(1990—),女,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蔬菜育种及栽培技术。

通信作者:田朝辉(1972—),男,本科,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蔬菜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