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农垦“两大行动”工作方案》印发
作者: 房磊2024年4月2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2024年农垦“两大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提出,2024年持续开展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力争实现全国粮食种植面积520万hm2、较上年增加1万hm2,总产量397亿 kg、较上年增加3亿kg;深入推进“农垦社会化+地方”行动,带动地方粮食增产17.5亿 kg。
《工作方案》出,强化技术推广,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一是分作物、分区域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大豆以精量点播、大垄高台密植、浅埋滴灌、根瘤菌接种等为重点,玉米以精量播种、密植精准调控、大垄双行+密植等为重点,水稻以集中育秧、机械化插秧、精准定量管理等为重点,油菜以推广机械直播、丸粒化精播、无人机飞播等增密技术和催枯联合机收、分段机收等减损措施为重点,开展主要作物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创新、熟化示范应用,强化单产提升科技支撑。二是加强培训交流,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开展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20项高产高效技术线上直播活动,组织编制高产高效技术手册,分作物、分区域开展高产高效技术现场交流,大范围、多层次推广应用农垦高产高效技术及模式,推动主推技术大面积推广落地。支持垦区开展区域性技术观摩交流,组织农场分作物、分耕作模式完善生产技术规程、农机作业标准等,提高关键技术措施到位率和覆盖面,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是发挥规模化、组织化优势,推进转基因产业化应用。鼓励垦区、农场积极参与本省转基因产业化应用,探索总结垦区转基因作物种植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为全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工作发挥更大作用。
《工作方案》强调, 加强良种繁育,扩大优良品种应用。一是加快新品种选育推广。发挥农垦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势,积极参与和落实国家育种联合攻关任务,加快高油高产大豆、耐密宜机收玉米、短生育期冬油菜等突破性新品种选育。二是推进种子标准化生产。加快粮油等主要作物优良品种生产推广,积极开展农作物种子认证,提高良种生产供应保障能力。以小麦种子为切入点,启动农垦种子系列团体标准建设,推进种子质量全程管控和标准化生产,推动种子供应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是全面推广使用良种。组织开展区域性良种推广应用和交流合作,重点推广高油高产大豆品种,耐密植、抗倒伏、宜机收玉米品种,高产优质稳产多抗小麦和水稻品种,高产高油宜机收油菜新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促进粮油高产稳产。
《工作方案》提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一是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建立健全多元筹资机制,以黑土地、平原地区耕地、具备水利灌溉条件的耕地为重点,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坚持新建与改造提升相结合,综合配套田块整治、土地改良、灌溉排水、输配电、农田防护和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技术推广服务等措施,提高农田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做好绩效评价等工作。三是推进退化耕地治理。总结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地技术模式,探索形成区域性综合治理方案,切实推进耕地质量保护提升。
《工作方案》强调,提高大型农机装备水平,引领农业机械化。一是加快建设农垦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制定出台农垦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积极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和农业应急救灾中心,助力垦地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发挥农垦在农机生产服务和应急救灾中的支持保障作用。二是搭建区域性农机合作平台。以北方垦区为重点,探索建立垦区大型农机协同运行机制和垦垦间对接合作机制,通过联网调动指挥,科学合理配置各类农机,推动区域共建共享,提高农垦农机使用效率,提升农机服务能力水平。三是推进农机装备优化升级。针对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关键环节,推广使用大中型、多功能、智慧化、节能环保型和复式联合作业机械,提高全程机械化作业质量,降低机械损失率。稳步推进大型农机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