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某地严格管控类耕地粮食作物重金属积累特征

作者: 夏云俄 陈沛锴 舒亚琼

云南某地严格管控类耕地粮食作物重金属积累特征0

摘 要:在云南省某市严格管控类耕地上种植小麦和水稻,协同采集土壤及农产品样品163套,分析土壤pH值、有机质质量分数、阳离子交换量与Cd、Cr、Hg、Pb、As的质量分数,以及农产品中Cd、Cr、Hg、Pb、As的质量分数,研究小麦及水稻的重金属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该严格管控区域土壤以Cd、Cr、Hg、Pb污染为主,其中Cd污染最为严重;严格管控区内种植的2个小麦品种籽粒中Cd质量分数均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超标率为100%,Cd质量分数分别为0.420~0.880 mg/kg和0.130~1.160 mg/kg,其他4种重金属均未超标;严格管控区内种植的6个水稻品种稻米中Cd质量分数为0.003~0.410 mg/kg,超标率为4.65%,其他4种重金属均未超标;滇禾、云粳8号和靖粳8号等几个水稻品种的Cd质量分数未超标。

关键词:小麦;水稻;重金属;积累

中图分类号:X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9-118-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9.028

0 引言

Cd是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污染物,我国耕地Cd点位超标率高达19.4%[1]。当土壤中Cd质量分数过高时,不仅会导致土壤退化、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还会通过食物链威胁到人类健康。水稻、小麦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粮食作物,重金属易在水稻、小麦籽粒中富集[2]。近年来,全国各地已开展许多针对粮食作物重金属富集特征的研究。何婵等[3]研究发现,土壤pH值、CaO和Fe2O3等会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能力,从而影响水稻籽粒中重金属的积累。周建川等[4]研究发现,影响小麦籽粒中Cd富集的决定性因素是土壤中Cd的有效性。因此,在严格管控区开展试验,分析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积累特征,筛选出低积累的小麦和水稻品种,有助于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问题,可为重金属污染地区小麦和水稻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某市,该地区是典型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3.4 ℃,年降水量为975.2 mm,年日照时数为2 018.5 h。该地区土壤以红壤为主,占土壤有效面积的80.58%,还有红棕壤、棕壤、黄红壤等。根据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结果,当地土壤以Cd、Cr污染为主。在被划为严格管控类的耕地上种植小麦和水稻,研究不同品种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1.2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水稻为楚粳26、楚粳28、滇禾、会粳17号、靖粳8号、云粳8号等6个品种,小麦为阿菠麦和石麦001。肥料为常规复合肥,试验区域生产管理按照当地农户的生产管理方式进行。

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2020年5月,按照土壤详查农产品协同采样规范要求,采集种植小麦的土壤及小麦样品21份,种植水稻的土壤及水稻样品142份。将土壤样品风干,磨碎,过筛备用;将植物样品脱穗、脱壳,粉碎,备测。土壤及农产品中Cd、Cr和Pb质量分数采用ICP-MS测定,Hg、As质量分数采用AFS方法测定。

1.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1软件对所有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等进行处理,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研究区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特征

研究区土壤样品指标统计值及指标变异系数分别见表1和表2。小麦采样区的土壤pH值、有机质质量分数、阳离子交换量的平均值分别为7.10、49.0 g/kg、25.7 cmol/kg。小麦采样区的土壤中Cd、Cr、Hg、Pb和As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分别为5.17 mg/kg、108 mg/kg、0.061 mg/kg、37 mg/kg和8.13 mg/kg,其中Cd的平均质量分数超过土壤Cd污染风险管制值。

水稻采样区的土壤pH值、有机质质量分数、阳离子交换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31、60.1 g/kg、24.5 cmol/kg。水稻采样区的土壤中Cd、Cr、Hg、Pb和As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分别为5.18 mg/kg、116 mg/kg、0.087 mg/kg、81 mg/kg和10.43 mg/kg。水稻采样区中土壤Cd、Pb、As质量分数的超标率分别为100.00%、20.93%、7.56%。

2.2 小麦和水稻农产品中重金属质量分数特征

研究区内小麦样本中重金属质量分数见表3。由表3可知,2个小麦品种籽粒中的Cd积累量分别为0.420~0.880 mg/kg、0.130~1.160 mg/kg,Cd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阿菠麦>石麦001。Pb、As的积累量较小,Pb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阿菠麦>石麦001;As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石麦001>阿菠麦。21份样品中Hg质量分数都低于检测限。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研究区小麦籽粒中Cd超标率为100%。

研究区水稻稻米样本中重金属质量分数见表4。由表4可知,研究区内142份水稻样本的Cd、Cr、Hg、Pb、As质量分数分别为0.003~0.410 mg/kg、0.025~0.306 mg/kg、0.002 mg/kg、0.010~0.100 mg/kg、0.006~0.165 mg/kg。所有样品中Hg质量分数都低于检测限。稻米中Cd质量分数超标,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可得超标率为4.65%。研究发现不同水稻品种对重金属Cd的吸收能力存在差异,滇禾、云粳8号和靖粳8号Cd质量分数较低。不同水稻品种对5种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但富集系数均小于1。

3 讨论

研究区小麦采样区土壤中Cd质量分数和水稻采样区土壤中Cd、Pb、As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可能是由研究区属于重金属高背景区[5]和人为因素所致,但小麦和稻米中只有Cd质量分数超标,超标率为4.65%。总体来看,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Cd质量分数虽然很高,但是水稻稻米中Cd质量分数超标率仅为4.65%,说明土壤中重金属活性不高。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受成土母质、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类型、水分动态等共同影响,从而影响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6]。小麦籽粒中Cd质量分数与土壤中Cd质量分数成正比,土壤中Cd质量分数高是籽粒中Cd质量分数高的原因之一;在土壤-水稻系统中,Cd的迁移能力和土壤pH值有关。不同品种的稻米对土壤中Cd的富集特性也有很大差异。

4 结论

小麦籽粒中Cd质量分数为0.130~0.880 mg/kg,超标率为100%。6种水稻品种中Cd质量分数为0.003~0.410 mg/kg,超标率为4.65%。在水稻品种中,滇禾、云粳8号和靖粳8号等几种水稻重金属未超标。小麦和水稻的富集系数都小于1。

为保证农产品安全,可在严格管控区内种植其他低积累作物代替小麦。在水稻采样区筛选的滇禾、云粳8号和靖粳8号可以作为低积累品种进一步开展验证试验。

参考文献:

[1]陈能场,郑煜基,何晓峰,等.《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探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36(9):1689-1692.

[2]章飞翔,陈新友,董力军,等.酸性土壤背景下不同品种水稻对镉的吸收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3,50(2):319-325.

[3]何婵,卢泓洁,周昊晋,等.江浙地质高背景区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迁移富集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46(1):72-79.

[4]周建川,宋延斌,王喜宽,等.河南省洛阳市小麦籽粒中元素富集特征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23,43(2):241-250.

[5]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6]王成尘,田稳,向萍,等.土壤-水稻/小麦重金属吸收机制与安全调控[J].中国环境科学,2022,42(2):794-807.

(栏目编辑:董清芝)

作者简介:夏云俄(1966—),男,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耕地重金属污染安全利用。

通信作者:舒亚琼(1973—),女,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