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产耦合模式下泸州桂圆产业链设计

作者: 古明鲜

联产耦合模式下泸州桂圆产业链设计 0

摘 要:强化农业基础,推动农村经济繁荣,是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的关键任务。桂圆作为泸州市的标志性水果,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然而,当前桂圆产业链面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和产品附加值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探索联产耦合模式,以促进桂圆产业的绿色发展和提升其产业竞争力。深入剖析了桂圆产业的各个环节,包括种植、收获、初加工、深加工和销售等,并基于联产耦合模型提出了构建更为完善产业链的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整合科研和校企资源,提高产业链的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通过实施联产耦合模式,桂圆产业链能够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桂圆;联产耦合;绿色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14-75-4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14.016

0 引言

桂圆作为泸州的标志性水果,历史悠久,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需求。然而,传统的桂圆产业链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因此,探索联产耦合模式,对推动桂圆产业的绿色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旨在剖析桂圆产业的上下游环节,提出基于联产耦合模型构建更为完善的桂圆产业链,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桂圆产业链涉及种植、收获、初加工、深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通过联产耦合模式,同时融入科研端、校企端等,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附加值,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从而形成金融和环境“双赢”的局面。

1 泸州桂圆发展现状

泸州市是四川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桂圆生产基地之一,作为全国最晚熟的桂圆生产基地,泸州属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龙眼产业发展优势区。泸州桂圆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面积为824 300 hm2[1],桂圆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四川省内占有较大的比重。

泸州桂圆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 000多年。泸州市自20世纪90年代起重点发展晚熟桂圆产业,通过银行贷款和市财政支持,扩大种植面积至5 333 hm2,形成产业带,使泸州市成为全国最大的晚熟桂圆基地。通过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泸州桂圆获得多项荣誉和地理标志保护,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至2008年,泸州市的桂圆栽培面积达7 920 hm2,年产量约15 000 t,占四川省桂圆栽培面积的95%以上[1]。

2 泸州桂圆产业链现状分析

泸州桂圆产业链涵盖了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泸州桂圆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完善,初步形成了集生产、冷运、冷贮、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同时,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共同努力,泸州桂圆产业逐步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泸州桂圆产业链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具体运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链的高效运作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1 优势

2.1.1 种植规模与产量基础坚实

泸州市是全国桂圆的重要产区,拥有广阔的种植面积和稳定的产量。泸州桂圆产业在泸县、江阳区和龙马潭区等地形成了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多个乡镇建成了千顷以上桂圆生产基地,成功创建了农业农村部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为桂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泸县作为全国桂圆优势区域布局的重点县,其桂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为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1.2 品种与技术创新

泸州桂圆品种丰富,通过良种高换技术引进了很多优质品种,如“秋香”“醇香”“翠香”等,不仅提高了桂圆品质,还延长了上市期,有效缓解了销售压力并提升了售价。此外,泸州市还积极探索“轮换挂果”等新技术,以保障桂圆产量和品质的稳定。

2.1.3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泸州桂圆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体系。深加工产品(如桂圆干、桂圆果酒、桂圆酵素等)不仅丰富了市场供给,还提高了桂圆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泸州桂圆”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且已经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如“中华名果”“中国名优果品金质奖”等。通过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等线上渠道及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泸州桂圆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2.2 劣势

2.2.1 果农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良莠不齐

泸州桂圆种植历史悠久,但部分果农在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方面仍存在不足,导致桂圆品质不稳定或产量下降,且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各乡镇、各村之间种植品种差异较大,部分种植区域的桂圆品种单一,存在品种老化问题。这导致泸州桂圆在市场上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消费者难以区分不同品种的桂圆。

2.2.2 加工能力和冷藏能力相对薄弱

泸州桂圆加工技术相对落后,深加工产品较少。目前,泸州桂圆加工主要以家庭种植、经营为主,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泸州桂圆的保鲜、加工和冷藏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导致部分桂圆在采摘后无法及时储存或加工,影响品质和经济效益,使得桂圆商品性和附加值较低。

2.2.3 品牌影响力不足,国外市场竞争力较弱

尽管“泸州桂圆”品牌知名度较高,但整体而言,泸州桂圆产业的品牌影响力仍有待提升。特别是与国内外其他知名桂圆品牌相比,泸州桂圆在品牌建设和营销方面仍需加大力度。

泸州桂圆产业链的优势和劣势如图1所示。

3 各地产业发展战略调研

刘洋等[2]对广东省荔枝龙眼产业调研发现,通过实现标准化栽培管理,调整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延伸产业链,培育合作组织,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广东省荔枝龙眼产业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得到改善,产业附加值提高,果农增收。魏晨艳等[3]对白水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发现,通过加强产业规划,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增强市场风险意识,白水县食用菌产业专业化水平增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姚超贤[1]对高州市龙眼产业园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发现,通过建设规模化龙眼标准园,延伸龙眼产业链,构建龙眼品牌体系,升级园区技术装备,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高州市龙眼产业园发展水平得到提升,产业集群化发展,农业品牌引领产业发展。戴金电[4]对泉州市龙眼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表明,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栽培技术、加强产业链建设、改进保鲜加工贮运技术,预期能够提升泉州市龙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推进,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多篇[1-19]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及文化传承等多领域调研报告的综合分析,探讨农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多元化路径、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4 联产耦合模式下泸州桂圆产业链设计

联产耦合模式是一种产业组织方式,涉及将两个或多个生产过程或产业通过技术和经济上的联系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副产品利用、废物减排和能源梯级利用,以此提高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环境效益,如图2所示。

4.1 产业链环节耦合(上下游联动)

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合作与协同创新,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产业链的优化升级。这种模式在桂圆产业链中的运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1.1 种植与加工的耦合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种植与加工的耦合是一个关键环节,对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桂圆作为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农产品,其种植与加工的耦合尤为重要。

4.1.2 加工与市场的耦合

加工与市场的耦合是现代桂圆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加工企业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快速响应。通过这种耦合,加工企业能够及时捕捉市场动态,快速调整生产策略,以生产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4.2 跨行业耦合

通过跨行业耦合的策略,桂圆产业链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2.1 深加工与食品工业耦合

桂圆产业可以与食品加工业紧密结合,开发多样化的加工产品,如桂圆干、桂圆膏、桂圆酒、桂圆茶等。这种耦合有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4.2.2 文化旅游耦合

桂圆产业可以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通过举办桂圆文化节、建设桂圆主题公园、开发桂圆相关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桂圆产业的文化价值和知名度。

4.2.3 健康养生产业耦合

鉴于桂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桂圆产业可以与健康养生产业耦合,开发桂圆保健品、养生食品等,满足市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4.2.4 电商平台耦合

通过与电子商务平台的耦合,桂圆产业可以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线上销售,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例如,天桂(福建)食品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莆田市农业农村局合作,建设天桂(莆田)桂圆产业研究院,全力打造莆田市首个桂圆现代产业园,采用“三产”融合模式,涵盖种植类、加工物流类、旅游电商类、产业提升服务等项目,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以品牌力量重塑“莆田桂圆甲天下”之美誉,打造莆田桂圆产业共生林。此外,博白县桂圆产业协会的成立,以及“客家桂圆”商标的注册,都是桂圆产业与其他产业耦合发展的例证,通过品牌化战略和技术创新,提升了桂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5 泸州桂圆产业链联产耦合模式实施保障

确保泸州桂圆产业链联产耦合模式的成功实施,需综合考量包括政策支持、市场环境优化、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因素,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撑体系。

5.1 政策支持

政府在推动桂圆产业链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提供资金、技术、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例如,泸州市江阳区财政局通过“三点聚焦”策略,助推桂圆产业增产富农,实现桂圆“丰收年”。

5.2 市场环境优化

泸州桂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通过外销、加工、冷藏等措施来拓宽销售渠道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新零售模式的探究和实施,如线上销售和社区电商,可以提高销售效率和顾客购买体验。

5.3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提升桂圆产业链竞争力的关键。通过良种高换、生产管护、经营模式创新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桂圆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户收入。

5.4 品牌建设

泸州桂圆品牌价值的提升,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附加值。通过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可以增强消费者对泸州桂圆品牌的认知和信任。

6 结束语

该研究基于对泸州市的实地考察和深入访谈,从泸州桂圆发展现状、泸州桂圆产业链发展现状、各地产业发展战略等3个维度,对联产耦合模式下的泸州桂圆产业链进行研究设计。研究结果表明:①泸州桂圆历史悠久,且种植面积较大,泸州市经济可以通过桂圆产业链的扩大而得到进一步发展;②泸州桂圆产业链的发展存在种植规模与产量基础坚实、品种与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等优势,同时也存在果农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加工能力和冷藏能力相对薄弱、品牌影响力不足、国外市场竞争力较弱等劣势,泸州桂圆产业链需要进一步规划,充分发挥桂圆经济优势;③泸州桂圆联产耦合模式可以通过产业链环节耦合(上下游联动),以及跨行业(与农业科技、食品工业等)耦合来提高桂圆产业的发展;④确保泸州桂圆产业链联产耦合模式的成功实施,需综合考量包括政策扶持、市场环境优化、技术创新、品牌打造等多方面因素,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撑体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