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特提斯古海洋主题温泉景观设计探析
作者: 黄雅铖 高成广摘 要:兴义市独特的三叠纪海洋地质条件为温泉景观设计提供了较多的设计灵感。分析特提斯古海洋构成内容,将特提斯海洋三叠纪海生爬行化石群、喀斯特地貌等元素应用到阳光谷度假区温泉项目案例中,探讨古海洋主题元素与温泉景观设计二者融合的方法和技巧,旨在为未来不同主题温泉景观设计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促进温泉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特提斯古海洋;兴义市;主题温泉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17-109-4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17.023
0 引言
主题温泉是指在温泉度假村或温泉旅游区域中,以特定文化元素或主题概念为核心,通过精心规划设计,将自然景观、温泉资源、文化特征、建筑艺术等元素融为一体,创造出的具有独特魅力和特色的温泉环境。主题文化是温泉度假区形象的灵魂,是展示温泉度假区鲜明特色和独特个性的关键要素,统领主题温泉环境氛围的营造和温泉主题产品的设计。文化主题定位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使当地居民产生文化认同感,同时也能使外地游客领略到当地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风采[1]。现阶段,在国内已经出现了几种传统的表现温泉主题的模式。例如,珠海御温泉以唐宋温泉文化为主题,在泡池中加料设置了咖啡温泉、酒池、名木汤等特色泡池,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御泉道”和“六福汤N次方”等沐浴文化[2]。广州市从化碧水湾温泉借鉴不同国家的地质风貌、人文风情,打造了欧洲区、日本区、东南亚区等特色温泉体验区。重庆柏联温泉酒店运用中国传统阴阳五行之理,将山涧溪流环绕下的天然温泉与地理、典故相结合来构建溪流温泉、森林温泉等,将SPA文化与休闲文化、养生文化相融合,展现温泉的禅文化[3]。温泉主题可围绕主题定位、主题文化特色、主题景观、主题产品来构建。基于地域文脉、历史文化明确温泉主题的定位,在温泉中融入养生理念,可以选择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主题,结合道家、禅宗文化、中医文化打造特色主题温泉,如禅意养生温泉、汉唐汤泉等。考虑温泉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可提炼自然主题,如森林温泉、海洋温泉、火山泉等。现阶段,研究某一特定主题文化在温泉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文章较多,但基于温泉主题定位与主题景观构建的研究相对欠缺。笔者对兴义市的自然、人文景观及温泉设计场地的资源条件等多种要素进行分析,提炼出具有兴义市独特地域性文化特征的特提斯古海洋主题。基于该主题确定设计风格、场地文化内涵及景观材质种类,旨在为温泉景观的主题定位及主题温泉景观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1 特提斯古海洋主题温泉项目概况
特提斯古海洋主题温泉项目位于兴义市市区西部阳光谷旅游度假区内,距昆明208 km,距贵阳237 km,与汕昆、广昆、威板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相接,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度假区岩层为中生代三叠纪地层,岩石构成主要为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在地质活动的影响下形成了以峰林、峰丛、天生桥、明河溶洞为主体的四大喀斯特地貌景观。景区内有融合了苗族、布依族传统房屋建筑元素的景观建筑等。南部分布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最大的樱花、梅花林,初春绽放形成壮丽的粉白色花海景观。阳光谷度假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30.93 hm2,其中温泉区规划面积为1.2 hm2。项目场地现状涵盖较为平整的苗圃及少量植被丰富的山林地,景观视线良好,傍山树屋泡池与度假区内高点许愿台、蘑菇野奢酒店、日月亭等互为对景。域内有天然温泉出水口1处,泉水富含锶、氟、偏硅酸等微量物质,具有抗衰老、安神解乏、预防心血管疾病等药用功效。温泉出水量为508 m³/d,水温约35 ℃,设计最大容纳量为800人/d。
2 兴义市特提斯温泉主题定位
2.1 兴义市人文特色
兴义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辖域内有猫猫洞遗址及兴义万屯墓群。布依族和苗族的民族文化尤为突出,有传承千百年的“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八”等民族节日,八音坐唱、高台狮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的南龙布依古寨、鲁屯石牌坊群、刘氏庄园等。明初时期出现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屯堡文化。
2.2 兴义市自然景观
兴义市境域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炎热潮湿,降水量大,为地质景观的形成和保存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为1 456.10 km2,包括泥凼石林、马岭河峡谷、三叠峰林、乌沙镇贵州龙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等多个园区,以喀斯特锥状岩溶地貌景观和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群遗迹为主题特色,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兴义市地质风貌特征。
2.3 特提斯温泉主题定位
温泉主题的定位需要深入了解兴义市的地域文化及自然环境特征。周边已有栖梦泽温泉康养小镇、峰林布依、帝贝温泉度假村等表现民族文化的康养旅游地,以及八音堂、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等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点。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打造的温泉不能完全凸显地域特色;若以地质景观为主题则范围太过宽泛,文化元素较多,不能清晰展现主题特征;汉主题文化、移民屯堡文化过于单一,在温泉景观设计中表现较少。综合分析兴义市的地域文化及自然环境特征后,得出古海洋地质特征与温泉结合是较好的主题。由此将特提斯古海洋作为项目的主题定位。“特提斯洋”是一个较为古老的地质概念。地质学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认为,晚古生代时期地球所有陆地板块连成一体,称为“泛大陆”。在中生代三叠纪时期逐步解体,分裂为北部劳亚大陆和南部冈瓦纳大陆。两块大陆板块碰撞后中部形成的特提斯构造域中出现一个新的史前海洋“古特提斯洋”。兴义市地处两大洋交界带古特提斯洋的东部边缘,区内大地构造单元属于羌塘—扬子—华南板块扬子陆块,位于东南大陆边缘,整体地层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出露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及第四系地层,三叠纪地质层分布最为广泛[3]。兴义市东部顶效到西部乌沙地区古生物遗迹中产出了大量保存完整、形态精美的三叠纪海生爬行类和鱼龙类化石。贵州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群共发现海生爬行动物40种,共7大类(鱼龙类、楯齿龙类、始鳍龙类、海龙类、原龙类、初龙类、龟类),其中初龙类为海生,基本覆盖了三叠纪时期海生爬行类群。除了海生爬行类化石群外,还发现了脊椎动物中的鱼类,无脊椎动物中的海百合、菊石、双壳类、腕足类化石[4]。化石出土岩层主要有灰岩、泥灰岩、白云岩、页岩等,其中位于底端的灰色中厚灰层与深灰色、灰黑色中薄层泥质灰岩、泥灰岩互层蕴含丰富的双壳类、菊石和海百合化石、鱼类化石[5]。海洋景观作为一种景观类别,本身蕴含着不同的元素。具象的海洋景观元素运用演绎、抽象、几何化提取等设计手法进行再设计,组合后通过景观载体展现和传承,提升温泉度假区景观空间和景观实体的美学价值,增强场地的吸引力。项目依托阳光谷度假区优越的喀斯特地貌环境,以兴义市三叠纪独特的古海洋地质元素为核心,以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群化石为符号,结合现代人时尚化、在地化、亲子化的旅行体验需求,将其打造成一个具有显著古特提斯海洋文化特征的且集度假休闲与文旅康养于一体的海洋主题温泉度假区。围绕主题设计一系列三叠纪古海洋的IP形象,将传统温泉康养项目与文旅产业相结合,衍生出多元化的海洋主题温泉体验产品。以沉浸互动式体验为主要手段,满足游客对史前海洋文明的探索欲,引发对沧海桑田时空变换的体悟,追忆思考。
3 特提斯海洋主题温泉功能区布局设计
温泉区以《山海经》中对古特提斯洋的描述“西海”为题,由入口温泉广场、温泉接待中心、海洋体验馆、室外泡池群、庭院私汤组成中心轴线,串联辐射周边的山地泡池区。室外公共泡池群又划分为古海温泉区、儿童水乐区、林海密汤区。场地整体以板块运动为主要动线,建筑体与温泉泡池分别象征海岛绿洲与特提斯古海。
3.1 入口广场
入口广场位于场地西北部,面积为2 300 m2,具有交通集散导向和服务配套功能。入口广场使用当地特有石灰岩、白云岩等石材铺地划分层次,展现三叠纪地层的矿物性与质地,呼应兴义市漫长的地质演化历程,从古生代时期的特提斯洋演变为如今的峰林、山地地貌。广场两侧绿地分置大小、质地不一的石块,增强游客对场地石质肌理的体验感。温泉接待中心前入口景观区名为“暮雨烟山、沧海桑田”。模拟贵州省兴义市典型的喀斯特山水地貌,以万峰林和万峰湖为构景意向。基座采用素色磨光石,上刻特提斯海洋复原场景浮雕,如鱼龙、海百合、菊石等。配合水镜面仿拟万峰湖,中部苔地上放置片山石板象征湖面上升起的群峰,点缀黑松或罗汉松,配合人造云雾留白空间,营造出中国传统山水画悠远清净的氛围。
3.2 景观建筑设计
温泉区内总建筑面积为3 747 m2,主要建筑有温泉接待中心、海洋体验馆、庭院私汤、傍山森林汤屋等。温泉接待中心整体建筑俯瞰为椭圆样式,双坡屋顶呈错落流线型,采用传统木架构和现代钢结构结合的手法建造,底层中庭留白设苔地造景。一层包括二次售卖点、休闲等候区、温泉饮汤点、接待更衣室、淋浴间等。二层设小型屋顶花园和锶泉特色理疗室。海洋体验馆内开设特提斯海洋主题乐园和亲子体验乐园,室内种植棕榈树、狐尾椰等热带植物,将声光电技术和全息投影结合营造浓郁的特提斯海岛雨林氛围。体验馆中部设置海百合动感水疗池,集中提供冲击浴、针刺浴水疗项目。隔间采用仿真岩溶材质,辅以蓝色、橙色灯光营造山水溶洞意境,同时提供海盐浮汤、火山石湿蒸桑拿、岩盘浴等特色温泉项目,每日接待人数可达200人。室外温泉庭院建筑总面积为750 m2,VIP庭院和亲子庭院室内面积为50 m2,室外面积为30 m2。私汤庭院建筑借鉴传统布依族落脚型干栏式建筑的建造手法,利用木材和石头建房子,以木为架、以石头为墙、以石片为瓦。石灰岩石材作为建筑材料,朴素自然,体现建筑的重量感和雄浑感,强化庭院的景观氛围。傍山森林汤屋汤院室内面积为20 m2,室外面积为30 m2。在半山腰分层筑台分散布置,建筑采用架空、悬挂、叠落错层等手法,或选择装配式木屋,与山坡上的自然植被融为一体,尽可能减少对原有森林植被的破坏。
3.3 植物景观设计
入口景观区植物主题为“松云之境”,选择耐候性强、枝干挺拔的植物(如竹子、松树、棕榈树等),旨在营造一种引人入胜又不失自然野趣的入口氛围。室内海洋体验馆植物景观主题为“沧溟扶疏”,选用棕榈树、国王椰子、蒲葵、海枣等植物构建热带海岛氛围,展现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的景象。室外古海温泉区公共泡池植物设计考虑植物的遮阴和造景作用,乔木层选用耐高温高湿环境的兴义市乡土益健植物类别(如芭蕉类、樟树类、玉兰类、棕榈类等)作为基本骨架。特色小泡池考虑落叶、飘絮植物对温泉水质的影响和私密泡池空间的围合。选择具有降温增湿、驱蚊减噪等保健疗养功能的芳香类植物(如花菊、金盏菊、迷迭香、绿萝、马鞭草)进行搭配设计。同时,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春季选择樱花、碧桃等开花植物,夏季则以紫薇、杜鹃等观花观叶植物为主,秋季则注重红枫、银杏等秋色叶植物的配置,冬季则利用松柏等常绿植物保持绿意。儿童水乐区绿化带选择低矮、耐踩踏的地被植物,如麦冬、鸢尾、地被菊等;边缘区域配置一些灌木和乔木(如珍珠梅、连翘、紫叶李等),既能为儿童遮阴,又能增加景观的层次感。汤屋庭院以华山松、五针松、红花木莲等常绿乔木为骨架树种,点缀南天竹、枫香树、西南山茶、杜鹃等落叶乔灌,营造清幽寂静的禅意氛围。加料泡池区周边种植馨香类植物(如玫瑰、薰衣草、七里香、万寿菊等)突出泡池主题。温泉区景观植被和背景自然山水植被群落形成对比反衬,给人视觉上的错觉和延展,产生深远辽阔的空间感。
3.4 古海温泉区
古海温泉区温泉面积为330 m2,以“漂浮绿岛温泉”为亮点,生动还原远古海洋的景观场景。有大小泡池15个,包括菊石海螺池、古海喀斯特洞穴泡池、海贝鱼疗池、海花无边池、海百合综合休闲池等特色泡池。分析提炼特提斯洋的海洋元素特征,如剥蚀岩溶洞穴、岩层褶皱形状及三叠纪海生古生物化石形态等。采用形态仿生设计手法模拟地质自然特征,还原古生物风貌,将其应用到泡池形状、泡池构筑设计中。例如,从菊石海螺池、珊瑚池化石壁上提取海生菊石、珊瑚的平面线条,加以抽象简化得到流畅的线型平面图案作为温泉泡池的轮廓线。池上构筑则保留化石形体内部构造线条,以现代塑化钢材还原平面架构,顶部用透明钢化玻璃封顶,随太阳角度变化将菊石、珊瑚结构线条清晰地投射到地面,产生光影变幻的效果。海贝池、海螺洞穴池泡池构筑对双壳类克氏蛤、正海扇进行形态仿生设计,从细节部分(如岩层纹理、质地色泽、海生动植物化石肌理轮廓)提取具有美感和设计感的图案、颜色,在温泉泡池中加以运用,增强场地的视觉冲击力和氛围感。海百合休闲池提炼海百合触手外轮廓线,以自由的弧形组合而成,与周边仿生的休闲聚点构成漂浮的海洋温泉绿岛。结合苗族的刻道技艺,将鱼龙、幻龙化石纹路、喀斯特地层纹路刻于泡池池壁、池底、灯柱、引导牌上,将页岩、灰岩、花岗岩等地质岩层石料作为温泉区道路铺装、座椅灯具材质,配合柔和雅致的灯光打造龙纹地灯、温泉岩层灯、海洋侵蚀景观墙,凸显温泉区古海洋文化氛围。
3.5 儿童水乐区
儿童水乐区温泉面积为175 m2。以特提斯海洋寻宝为主题,场地以蓝白色为主基调,体现现代海洋海岛风格。结合三叠纪海洋元素设置航海巨轮漂流、鱼龙造型水滑道、水母服务吧台、海蚌亲子体验池、海洋沙滩棕榈绿洲等内容,满足儿童游乐、成人监护休闲的需要。结合周边阳光谷度假区梦幻王国原有形象,提炼三叠纪海洋生物鱼龙、康氏雕甲龙龟军师、幻龙大法师、贵州龙大将军、菊石捣蛋鬼等IP形象,构建史前海洋故事体系。通过水乐区海洋动物形象,寓教于乐,激发儿童对史前海洋文明的探索欲。
3.6 林海密汤区
林海密汤区与主要温泉区之间有度假区环形主道路穿过,考虑到交通需求,设置透明连廊和登山游步道串联两区。顺山体等高线走向,面向景区视线较好的地方依次放置森林汤屋,汤屋外形汲取三叠纪海龙龙蛋形式,建筑外部采用木条包裹,中间玻璃镜面采光观景,采用架空、悬挑的设计,尽可能减少对原有山地植被的破坏,白天夜间皆能俯瞰景区。半山步道设置足汤和无边际泡池,给予游人静谧、自然的泡泉体验。
4 结束语
独特的主题创意和文化元素运用能提升温泉度假区、温泉酒店的市场竞争力。兴义市特提斯海洋主题温泉度假区依托当地特有的自然文化景观,将特提斯古海洋作为温泉主题,以三叠纪特提斯海洋景观为主要设计元素,结合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创新性地实现了海洋主题与温泉景观的融合,实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谐共生的目标,为未来海洋主题温泉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设计思考。满足了游客新奇的泡泉体验,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加深了游客对特提斯海洋文明的了解,具有文旅经济和地质科普的双重效益。
参考文献:
[1]俞卓.泉州“海丝”文化主题公园设计的思考[J].装饰,2010(10):100-101.
[2]李丽.珠海御温泉温泉文化建设及启示[J].科技信息,2013(12):190-191.
[3]张小艳,李先源,刘磊.露天温泉泡池区景观设计研究:以重庆柏联温泉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5):60-66.
[4]向廷杰,熊康宁,肖时珍,等.贵州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群的世界遗产价值[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3):399-409.
[5]马乐天,季承,孙作玉,等.贵州兴义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群的地层分布及其生物多样性[J].地层学杂志,2013,37(2):17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