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新品种“绿陇原2122”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 马丽君 丁东霞 韩顺斌 关成平 师大鹏
摘 要:适宜保护地栽培的鲜食辣椒新品种“绿陇原2122”,是张掖市绿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优良自交系PP3794为母本、自交系PP11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鲜食辣椒新品种,果实为长羊角型,果色绿色,成熟后为亮红色,具有丰产、稳产、商品性好、耐贮运、综合抗病能力强等特征,适宜在甘肃省张掖市、酒泉市、武威市等地区春茬露地及秋冬茬保护地栽植。
关键词:辣椒;绿陇原2122;选育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18-96-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18.022
0 引言
辣椒原产于墨西哥,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近年来已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1]。近年来,随着辣椒市场需求的增加,选育适宜我国北方地区反季节温室生产,春茬、早春茬塑料大棚生产的抗病、优质、丰产、商品性好的辣椒品种成为辣椒育种的首要目标。近年来,张掖市绿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持续征集菜用辣椒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加快品种选优进程,于2018年成功选育出耐疫病、抗病毒病、适宜保护地栽培的鲜食辣椒新品种“绿陇原2122”。鲜食辣椒新品种“绿陇原2122”的植株具有较强生长势,果实长羊角型,果长25 cm以上,单果质量75 g左右,味形俱佳,商品性好,耐低温寡照,坐果期长,较对照组增产5%以上。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母本(PP3794)
张掖市绿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PP3794是采用单株选择法、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良自交系。该自交系为中晚熟,叶色深绿,植株生长势强,平均株高110 cm,展幅50 cm,株型紧凑,始花节位10~12节,果实长羊角型,果皮绿色,成熟时为黄绿色,纵径25~30 cm,横径4~5 cm,平均单果质量110 g,果实表皮有光泽,中抗黄瓜花叶病毒病(CMV)和烟草花叶病毒病(TMV)[2]。
1.2 父本(PP114)
PP114是从国内已育成辣椒品种中多代选育出的一个优良稳定自交系。该自交系成熟期早,产量较高,株型紧凑,生长势较强,平均株高80 cm,展幅55 cm,始花节位8~9节,果实羊角型,果实成熟时为红色,纵径25 cm左右,横径3 cm左右,平均单果质量70 g,果柄长,果实不易变形。
1.3 选育过程
“绿陇原2122”是2017年张掖市绿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以PP3794为母本、PP114为父本杂交组配的新品种,其组合为PP3794×PP114。2018年在张掖市进行露地测交观察试验;2019年在张掖市进行露地品种比较试验,其组合表现中熟、高产、长羊角型、商品性好、抗病性强;2019—2020年在甘肃省张掖市、酒泉市、武威市进行多点区域试验,该组合表现为杂交优势强,具有较好的丰产性、抗病性及适应性,商品性良好,耐贮运。
2 品种特征特性
“绿陇原2122”具有中熟、高产、商品性好、抗病性强、生长势强等特征。其平均株高120 cm,展幅50 cm,株型松散;果实为长羊角型,成熟后为亮红色,平均纵径30 cm,平均横径4.5 cm,厚度约0.35 cm,平均单果质量为75 g,表面褶皱多,亮度高;坐果多,连续坐果性好;耐寒性强,品质佳,硬度好,耐贮运,综合抗病能力强。
3 抗病性
2020年7月2日,张掖市绿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邀请有关专家对其公司选育的辣椒品种“绿陇原2122”进行田间抗病性鉴定。该品种对黄瓜花叶病毒病(CMV)表现为中抗(MR),对烟草花叶病毒病(TMV)表现为中抗(MR),对炭疽病表现为抗(R),对疫病表现为抗(R),对白粉病表现为中抗(MR)。
建议在种植期间提前对刺吸式口器害虫进行预防及杀灭,以防病毒传播。
4 品质分析
南京瑞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辣椒品种“绿陇原2122”品质的检验结果如下:辣椒素含量0.098 5%,维生素C含量142.20 mg/100 g。
5 产量表现
5.1 组合观察鉴定试验
由表1和表2可知,2019年早春在张掖市绿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试验田进行杂交组合观察鉴定试验,在参试的4个杂交组合(另外2个组合未许可,此处未展示)中,“绿陇原2122”平均折合产量为149 205 kg/hm2,较对照品种“华美105”(CK)平均折合产量增加2 190 kg/hm2,增产幅度为1.49%,位居参试组合第3位,综合农艺性状表现好,抗病性强。
5.2 品种比较试验
由表3可知,2019—2020年在张掖市绿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越冬茬评比试验,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行长600 cm,平均行距60 cm,株距45 cm,小区面积8.4 m2。试验结果表明,“绿陇原2122”平均折合产量为152 518 kg/hm2,较对照品种“华美105”(CK)增产6.00%,位居参试组合第3位。
5.3 多点区域试验
由表4可知,2019—2020年在张掖市、酒泉市、武威市等地区开展区域试验,以“华美105”作为对照品种(CK),除采用相同的株行距外,其他田间管理参照当地辣椒种植管理方式进行。2019年试验结果表明,在3点(次)试验中,“绿陇原2122”平均折合产量较对照品种“华美105”高,“绿陇原2122”平均折合产量为149 205 kg/hm2,较对照品种“华美105”增产1.49%。2020年试验结果表明,在3点(次)试验中,“绿陇原2122”平均折合产量较对照品种“华美105”高,“绿陇原2122”平均折合产量为152 518 kg/hm2,较对照品种“华美105”增产6.00%。
6 注意事项
辣椒品种“绿陇原2122”为杂交种,不可留种。在苗期,应注意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花芽分化,导致畸形果增加[3]。生长前期多施钙肥,预防脐腐病的发生。在果实转色期间增施钾肥,有利于提高辣椒品质。此外,因该品种耐寒性强,在8—9月苗期,应适当控旺以防徒长。
7 适宜种植区域
该品种适宜在张掖市、酒泉市、武威市等地区春茬露地及秋冬茬保护地栽植。
8 “绿陇原2122”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8.1 育苗
辣椒苗期65~75 d,应适时育苗;种子可进行包衣或浸种处理,育苗基质应选择新的基质,使用前可以用光谱性杀菌剂进行喷雾杀菌,并放置0.5 d;选择72穴育苗盘育苗,将基质放入育苗盘中,并压实、浇水;放置2~3 h后播种,播种后育苗盘再覆一层基质。白天育苗温度应保持在25 ℃左右,夜间12~15 ℃,中午温度升高时注意放风降温,防止烧苗。在苗期要保持棚内湿度,防止缺水,定植前15 d炼苗,以达到壮苗的要求。
8.2 定植
该品种一般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早春露地或保护地栽培,7月至次年2月保护地秋延后栽培,保苗数约36 000株/hm2,移栽时一穴一苗,要求定植时用土将定植孔封严,防止土壤湿气从定植孔溢出,从而使辣椒发生生理性病害。
8.3 地块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土地种植。定植前翻地15~20 cm,施入腐熟有机肥60 000~90 000 kg/hm2、微生物菌肥或中量元素肥600 kg/hm2,做成宽120 cm、高10~15 cm的小高畦,畦上覆盖地膜。
8.4 病虫害科学绿色防控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综合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主要有疫病、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等,可选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盐酸吗啉胍(30%药肥混剂)900~1 200倍液、30%己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
常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蓟马等,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1 500倍液、25%乙基多杀菌素水剂2 500倍液喷雾防治,每7 d喷1次,连用2次;也可采用防虫网,黄、蓝板诱杀等方法防治[4]。同时,应选用适宜的药剂浓度,精准掌控施药时间、温度,混合施用农药时应谨防药害产生;同时,应依据害虫的发生状况及危害时段,科学合理地选择药剂[5]。
参考文献:
[1]李小静,田怀志,任朝辉,等.辣椒新品种骄阳5号的选育[J].种子,2024,43(6):153-156.
[2]王兰兰.甘肃省辣椒生产与科研现状及发展对策[J].辣椒杂志,2015,13(4):1-3.
[3]唐大为,景彩虹,贠文俊,等.辣椒新品种兰椒5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7(8):78-80.
[4]陈丽萍,季青梅,陈吉祥.彝良县辣椒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23(6):33-36,39.
[5]张瑞芳.设施辣椒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J].长江蔬菜,2024(5):25-28.
(栏目编辑:董清芝)
基金项目:甘肃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2CX3GG071)。
作者简介:马丽君(1981—),女,本科,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蔬菜栽培及育种;韩顺斌(1983—),男,本科,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蔬菜栽培及育种;关成平(1996—),男,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作物栽培与育种;师大鹏(1982—),男,大专,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蔬菜栽培及育种。
通信作者:丁东霞(1993—),女,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蔬菜栽培及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