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湘西乡村景观提质改造设计

作者: 姜伟程 宋志强

0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指导方针,是对乡村发展痛点的精准回应。三角潭村景观提质改造项目,严格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精神[2]。结合湘西州"生态立州、产业兴州、文化强州”的发展战略,泸溪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为偏远山区乡村带来了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发展机遇,为乡村景观的优化升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三角潭村背景

三角潭村地处湖南省湘西州泸溪县洗溪镇,村庄位置偏远,位于泸溪县、沅陵、古丈三县交界处,共有7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寨。村中的主要产业为中药材黄柏产业,种植规模约 乡村振兴背景下湘西乡村景观提质改造设计0 。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光伏发电收入、中药材产业园的租金收入、富泰公司项目分红等,年集体经济收入58万元。村庄基础设施薄弱,景观风貌有待提升,整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2.1 发展机遇

2021年5月开始,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行,同时,湖南省驻村工作队的人驻给村庄带来了大量项自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大大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近年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三角潭村凭借其特有的湘西山水风光和吊脚楼等传统建筑,展现出巨大的乡村旅游开发潜力。其原生态的环境,不仅为三角潭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而且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此外,社会对乡村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为村庄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2.2 面临的挑战

地处“两山一沟”格局中的三角潭村,因地理位置偏远地理位置,不仅增加了城镇居民的游览难度,还提高了景观提质改造项目的运输成本。此外,村民主要为中老年群体,对村庄景观提质改造的理解程度有限,可能会引发矛盾和纠纷,从而妨碍项目的顺利进行。在景观改造的过程中,如何在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找到平衡点,以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据调查,村庄改造存在特殊群体基数较大,产业发展的规模能级不足,就业结构单一等现实约束,这些因素都使得景观改造工作更加复杂和困难。

3设计原则

3.1 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即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破坏耕地、林地、田地、植被、水体及传统建筑等,尊重原有生态。在景观提质改造中优先采用乡土材料和生态技术,避免对环境产生影响,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3]

3.2 文化性原则

通过搜集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特色、民俗风情等详细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利用当地材料打造景观小品,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景观小品之中,如村入口的标识牌、景观建筑上的文字雕刻、岩壁上的剪影等。这些设计不仅充分展现了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极大地增强了设计的底蕴。

3.3 以人为本原则

村庄景观的提质改造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摒除一切形式主义的束缚。在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应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意愿,人性化地规划公共空间和景观基础设施。综合院坝会征求村民代表对村庄景观提质改造的意见,解决村庄入口景观差、休息设施不足、停车不便及环境杂乱无章等问题,旨在为村民提供一个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此外,设计还要考虑外来游客的体验感,以促进村庄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而提高就业率和人均经济收入。

3.4 经济性原则

由于村庄改造的特殊性,景观提质改造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经济性原则,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资金进行改造。在施工过程中,优先考虑使用本地材料,如石材、木材、植物等,尽量采取简捷高效的施工方式,减少无意义的施工环节,同时持续监督改造执行过程,做到经济节约。此外,注重对现有资源的利用,如对旧建筑进行改造而非拆除重建,对废弃场地进行重新规划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合理的景观改造,可以吸引游客,带动乡村旅游消费,增加村民收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确保改造项目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顺利推进,并长期保持其效益。

4三角潭村改造策略

4.1 现存问题

位于欧溪潭桥桥头的人村道路缺乏基本的村名标识,周边植被杂乱无章,形象较差。从村口到村民聚集区的 2km 乡道损坏严重,沿线景观效果较差,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由于人村道路修建之初没有充分考虑排水问题,许多道路底部出现悬空现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此外,村组临近水域,临水挡土墙及堤顶排水不顺畅,导致田埂及绿化受损,迫切需要进行改造。以村部楼为中心的村核心区域建筑整体布局混乱,空中交错的电线影响视觉效果,整体风貌有待统一。核心区域缺少村民活动的集散广场、停车场,以及年久失修、需要重建的赶集大棚。结合村庄人口和产业等情况发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乡村旅游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例如,道路不畅影响农产品运输和游客的进人,而景观不佳难以吸引游客停留消费。

4.2 设计目标

三角潭村改造致力于合理有效地解决村庄现存问题,打造三角潭村美丽乡村,包括个性化特点的村口形象、美观大方的入村道路、安全舒适的休息环境、和谐统一的村部核心风貌、美好的自然景观环境、好用的基础设施等。三角潭村的改造是为了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从景观提质的改造工作中,打造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三角潭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弘扬当地特色文化,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4]。

4.3 设计策略

4.3.1人口道路景观提质改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ckj20242032.pd原版全文

通过现场踏勘,发现入村道路有以下问题:道路位于山间峡谷、沿河入村,峡谷落差较大,导致视野不开阔。山脚与河岸未做护脚和护坡工程,导致局部地段出现水土流失。沿山脚未设置硬质排水沟,排水堵塞不流畅,水渗入路基,引起局部路面下沉。此外,道路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和凸面镜等。路两侧杂草丛生,现有桂花、紫薇等绿化树种,但长势不佳。

人村道路改造设计策略是,根据视线与视距分析,选择在有条件地段、视野开阔地段布置景观节点;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利用峭壁岩石造景;在视野开阔地段,清除杂草,整理护坡;对于排水不畅地段,沿山脚设置生态盲沟来引流,这样既增强了景观效果,又促进了排水效率;在局部路段和急弯处,设置防护栏和凸面镜以提高安全性;在道路两侧,清除杂草,并在重点路段与裸露的黄土上种植鸢尾、萼距花、翠芦莉,并间隔种植绣球花。将入村道路分为4个节点进行设计。

节点一,人村道路作为三角潭村的门户,其视野必须开阔,具有标志性的作用。对于那些破旧的房屋,进行翻新改造,并充分利用河床地段进行统一的景观设计。岩壁高且陡峭,可用作景墙处理。入口改造方案如图1所示:在驿站旁边建造一个标识牌,并在其下方设置花坛以进行基础绿化。对于岩壁的处理,建议采用人物剪影造型,并在岩壁下方砌一道毛石墙体护脚,同时建生态盲沟。以岩壁为背景,定制玻璃钢农民人物雕塑,在雕塑的右侧,回填部分种植土,以进行道路绿化。考虑到村庄的人口流动和产业发展需求,精心打造的入口景观将有助于提升村庄的辨识度,吸引游客和投资,促进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发展,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提供更好的条件。

节点二位于河流弯道处,上下视野开阔,路侧山凹坡度相对平缓,考虑将其作为观景和休息节点。改造方案如图2所示:砌护脚矮墙,定制安装景观休息亭,整理土坡,清除杂草,做绿化装饰。

乡村振兴背景下湘西乡村景观提质改造设计1
图1节点一改造前后对比效果图
乡村振兴背景下湘西乡村景观提质改造设计2
图3节点三改造前后对比效果图

节点三位于河流弯道处,有居民点,视线集中且延伸,农田与竹林形成田园风光。改造方案如图3所示:统一垃圾桶形式,整理土坡,清除杂草,定制安装单臂休息花架。

节点四位于进入居民点的河滩处,已修筑拦水坝,自然风光较好,可利用河滩形成亲水游赏区。改造方案如图4所示:疏通河道,扩大水域面积。河道中向阳岛园的道路设计采用木桩作为道牙路肩,铺设砾石以形成简易路面。在洲滩上林下片植马蔺、千屈菜、醉鱼草和大吴风草,同时在驳岸上散置河石。这些节点的精心设计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空间,改善了村庄的公共环境,有助于提升村民的生活幸福感。

4.3.2 临水挡土墙堤顶景观提质改造

当前挡土墙堤顶存在以下问题:挡土墙堤顶排水不畅,导致多处地面发生沉降。现有的硬化田埂路多处悬空,缺乏必要的土体保护,田埂路与堤顶间的宽度不一,介于 乡村振兴背景下湘西乡村景观提质改造设计3 不等,导致土体流失,绿化被破坏,多处成为农民自发种植的菜地。现种植的水杉、池杉、桂花树长势不好,下层植被被杂草覆盖。挡土墙堤顶改造方案如下:在挡土墙堤顶设生态盲沟,以截水引流至已有集水口和排水管,具体见图5。对于较宽的地段,进行填土并形成斜坡;对于较窄的地段,进行砌石后回填土方或进行土方平整后砌石。更换长势不佳的桂花,补种垂柳。合理规划菜地范围,利用木桩、木方、砖块等对菜地进行划分,未划分部分进行景观绿化,种植美人蕉、鸢尾,铺设草皮。改造前后效果图,如图6所示。

乡村振兴背景下湘西乡村景观提质改造设计4
图2节点二改造前后对比效果图
乡村振兴背景下湘西乡村景观提质改造设计5
图4节点四改造前后对比效果图
乡村振兴背景下湘西乡村景观提质改造设计6
图5挡土墙堤顶改造思路示意图
乡村振兴背景下湘西乡村景观提质改造设计7
图6挡土墙堤顶景观提质改造前后对比效果图

这一改造不仅改善了堤顶生态环境,还能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空间。结合村庄产业发展,可以利用美丽的景观发展观光农业,从而增加村民收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ckj20242032.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