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抚宁长城风景道IEO慢村模式研究
作者: 徐彬 徐迎碧 桑恺璇
摘 要:近年来乡村出现了人口流失、环境污染、文化衰落等问题,乡村振兴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以抚宁长城风景道为研究对象,从文旅规划层面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抚宁长城文化主题的风景道规划策略。通过对抚宁长城风景道的规划,打造底蕴深厚、经济健康有序的乡旅示范区,建设集交通、文化、体验、游憩于一体的慢村复合廊道,推进全域大旅游战略行动,实现城镇建设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乡村振兴;国家文化公园;长城风景道;文旅规划;慢村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23-120-4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23.025
0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我国在农村领域和文化领域正在推行的两大战略任务。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1]。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将长城河北段列为重点建设区域[2]。随后河北省相关部门发布了《河北省长城风景道建设指南》,旨在加速长城风景道的建设。近年来,河北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增强生态绿化、提升城市生态文明形象及打造旅游城市的政策文件,因此长城文化公园的建设对河北省加速成为旅游强省具有关键作用。长城文化公园分布广泛,河北段主要分布在燕山、太行山的聚集带,这些地区不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还面临着传统文化衰落、人口老龄化及人口外迁等挑战。对沿线村庄而言,依靠长城文化公园建设以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是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路径[3]。因此,长城文化公园的建设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承载着振兴沿线乡村经济的使命。
慢村是对乡村旅游的重新解读,摒弃打卡式旅游,致力于重塑和传播乡村价值,让游客深入体验乡村生活。IEO模式是一种方法论,I即Intellectual Property,表示IP孵化;E即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Design,表示规划设计;O即Operation Management,表示运营管理,是从开发建设到运营管理的一体化、全流程服务。IEO慢村模式对乡村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乡村具有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完备的配套基础服务设施、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空间,同时要确保规划的顺利落实和实施。以秦皇岛市抚宁区长城风景道为例,其模式是将长城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明进行融合,打造特色IP,建设集交通、文化、体验、游憩于一体的慢村复合廊道,结合乡村现有资源和发展需求进行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运营管理,促进对长城文化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创新,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1 研究区概况
抚宁区隶属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该地处于京津唐都市经济圈和秦唐沧沿海开放区,距北京市约240 km,距天津市约248 km,距唐山市约122 km。抚宁地貌丰富多样,北靠长城,山峰巍峨险峻,与青龙满族自治县接壤;南临渤海,地势平坦开阔,拥有17.5 km的海岸线;西与昌黎、卢龙两县相邻;东部与海港区、北戴河区接壤;中部丘陵连绵不断,是开展观光与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抚宁中心区距秦皇岛港约35 km,距山海关机场约45 km,距秦皇岛新机场约25 km,邻近承秦高速公路和京秦高速公路,其中还有多条高速公路交织成高速路网,交通便捷。
抚宁长城风景道项目从抚宁高速下道口沿081乡道至梁家湾村约8.3 km,道路两侧基本为农田用地,作物长势良好。以梁家湾村为转折点,向东沿冰糖峪隧道3.2 km至冰糖峪风景区,向西北方向2.9 km至马坊村,再向北走5.8 km到达界岭口,界岭口有红色博物馆和长城遗迹,此段长城保留较好,高速下道口至界岭口的S261道路基本为双向单车道,路线全长20.2 km(见图1)。
2 研究区资源现状
2.1 红色历史资源
抚宁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这些资源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历程,是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精神的生动体现[4],也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平市庄、后明山村抗日根据地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台营镇七家寨、界岭口等革命遗址,见证了抚宁人民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历史。大新寨、榆关镇朱家峪等烈士陵园,安葬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抚宁籍烈士,是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这些资源对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爱国主义教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2 长城文化资源
我国长城历经战国、秦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辽、金和明等2000余年的修建,形成总长度为21 196.18 km的规模[5]。其中,抚宁长城构成了明蓟镇长城的精华片段之一,原生态长城景观尤为丰富,涵盖了界岭口长城、箭杆岭长城及猩猩峪长城等著名段落,多集中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抚宁区大新寨镇,其修建历史可追溯至北齐时期,因其地形险峻而易于防御,难以攻克,在军事冲突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界岭口长城坐落在秦皇岛抚宁城区以北约37 km的地方,地理位置极为关键,起到了“外扼辽东之门户,内卫京都陵寝”的重要作用。
2.3 民俗文化资源
抚宁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包括抚宁鼓吹乐、绣花鞋制作技艺、潘氏风干肠制作、逛楼等传统民俗,长城沿线地区独特的民居建筑风格,以及太平鼓等民间舞蹈。为挖掘和展示抚宁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通过设置民俗表演场所、打造特色民俗体验项目、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等方式,体现当地文化魅力。同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如利用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平台进行推广,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吸引外界关注,以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外地游客前来体验,从而推动抚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自然资源
抚宁地处燕山山脉东部,地势自北向南逐渐降低,形成山地、丘陵、平原及海岸滩涂的层次分布,其间河流纵横。该地以天马湖和冰糖峪两大景点著称,天马湖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是避暑疗养的理想之地;冰糖峪景区为4A级旅游景区,山水相依,适宜夏日避暑。此外,抚宁南部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域,盛产小黄鱼、对虾及皮皮虾等海鲜,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当地的水产业和旅游业也带来了发展机遇。
3 项目规划定位
依据与抚宁的地理距离,将抚宁长城风景道服务对象划分为三级辐射范围。一级服务范围是以秦皇岛市周边区县为主的一小时经济圈以内的地区;二级服务范围是以唐山及周边两小时经济圈以内的城市;三级服务范围主要是以北京、天津为核心,以及三小时经济圈内的其他城市。项目坚持生态优先,突出原生态的自然景观风貌,探索适合当地特定情况的开发模式,注重创新、文化、品质、品牌、区位及利益机制六要素,促进乡村旅游良性发展[6]。规划目标是打造集“游山览水、穿越田园、体验郦城风情;移步换景、景随人移、延续山水绿廊”等于一体的抚宁长城文化主题风景道。
4 长城风景道规划策略
4.1 完善道路系统及公共出行体系
随着乡村建设的发展,乡村居民的多元需求也越来越多[7],要确保满足游客和当地村民的基本出行需求,这是慢村运行的首要条件。道路系统的优化包括构建完整的一、二、三级道路系统,一级道路作为车行路串联整个风景道,二级、三级道路则作为景点内部游览路线,以增添游览乐趣。同时,应重视道路铺设与维护及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以保障行车安全。此外,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为游客提供多样化游览方式。为促进旅游业发展并提升游客游玩体验,应建立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旅游专线,配套专用旅游巴士和讲解服务,覆盖长城沿线多处景点,并在慢行系统周边投放共享单车,设立自行车停车点,构成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道路系统及公共出行体系的完善可以为慢村空间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4.2 游憩服务点位布置及配套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在长城沿线慢村规划与开发过程中,依据沿线城市发展水平开展科学评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这是慢村运行的重要保障。为了提升游客的观赏体验,在重要景观节点设置观景台与休息点,方便游客欣赏沿途景色。在长城风景道沿线合理布局旅游驿站,用于提供旅游咨询、行李寄存、零食售卖等一站式服务。根据预估游客容量,在主要游览节点附近设置停车场,并在主要干道规划公交车港湾式停车区域,为游客的出行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措施。此外,合理布置垃圾桶、指示牌、座椅、无障碍设施等基础服务设施,保证长城风景道沿线的基础服务。建立智能信息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免费的旅游咨询、景点讲解等服务,全方位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在规划风景道时,要将加油站、商业街区、村镇等区域纳入考虑范围,合理规划特色商业街道、农家乐等,为游客提供补给服务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3 地域特色空间规划及景观绿化环境提升建设
长城风景道建设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旅游体验带,其涵盖了道路本身及两侧的旅游影响区域,构成了一个集生态维护、交通便捷、景观欣赏、休闲游憩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重新认识乡村价值,充分激发乡村的文化主体性,增强乡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8]。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美环境是慢村运行的核心吸引力。基于此,在对长城风景道前期规划过程中,要确保建筑风格与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及自然环境相协调,呈现场地特有的文化属性。对风景道沿线景观绿化进行改造提升时,可以选择种植特色灌木、花卉等形成绿化组团,搭配景观小品提升长城风景道的整体景观风貌。
抚宁长城风景道依托场地现状,将该风景道路线划分为:生态田园段、抚宁民俗段、乡村特色段、红色历史段,将长城主题与元素贯穿全路线,按段落主题展示抚宁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明等元素,通过将其深度融合提升品牌特色。因此,要深入挖掘特色产业和生态景观的独特性,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农则农,维护好区域范围内绿色生态环境,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9]。
4.4 地域文化特色IP塑造及规划建设一体化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IP形象的打造愈发重要,以往旅游区内由商家自行设计的IP缺少统一性,阻碍了IP元素的发展。在一体化运营模式下,组建专业团队,在IP设计、产品设计、规划设计、业态策划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充分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IP形象,然后由政府推广以形成品牌效应。以抚宁区为例,规划团队以“天马”为元素打造IP吉祥物,在此基础上商家通过改变天马吉祥物的服装与发型来表达不同的业态产品,最终确定的产品形象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形成统一又富有变化的IP形象,增强IP元素的生命力。同时,还要努力提高市场参与度,吸引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经营旅游项目,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周边乡村特色旅游产业[10]。
一体化的专业团队可以确保项目落地,提升规划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避免项目后期实施阶段与规划脱节。在慢村模式运营管理中,专业团队要为投资方策划民俗、文化、艺术等特色节庆活动,注重游客的体验感与参与感,通过持续开展丰富的活动吸引更多游客的参与。建立健全管理和运营机制,保障长城风景道后期维护和运营的有序进行,该模式可以较好地推动乡村旅游与特色产业发展,旨在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与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双重战略背景下,抚宁长城风景道IEO慢村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路径。本研究提出以IP孵化、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一体化为核心的慢村模式激活沿线村庄的文化与经济潜力。该模式通过完善交通体系、优化服务设施、塑造地域特色IP及推动产旅融合,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深度体验感,还促进了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
参考文献:
[1]王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政协力量[N].民主协商报,2024-05-27(4).
[2]姚晨曦,吴志祥,尤燕莉.关于建设“江南水乡长三角一体示范区”的思考与建议:以大运河吴江段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21(10):38-41.
[3]高春凤,袁琳溪.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村庄内源性参与研究:以北京段为例[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22,38(5):19-28.
[4]佟树军,张雅妮.以辽宁省“六地”红色资源实践属性打造“六地”红色文化体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11-13,24.
[5]刘艳,段清波.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6(10):42-44.
[6]陈佳,张丽琼,杨新军,等.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户生计和社区旅游效应的影响:旅游开发模式视角的案例实证[J].地理研究,2017,36(9):1709-1724.
[7]HOLMES J.Impulses towards a multifunctional transition in rural Australia:gaps in the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6,22(2):142-160.
[8]陈叙.文化自信视域下乡村的文化主体性培育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22(6):133-142,158.
[9]岳鸿霄,许翌琛,万洁颖,等.大都市近郊资源型村庄聚落转型发展路径研究:以慕田峪长城文化聚落为例[J].河北企业,2021(8):35-37.
[10]李宏宇.河北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20):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