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县桉树低产林改造分析

作者: 陆彭

摘 要:受除草不当、施肥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当、采伐期规划不当等粗放式营林管理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桉树低产林面积逐渐扩大,严重影响了桉树的产量和木材质量。为提升木材储备和生产供给能力,鹿寨县开展了割灌除草、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推迟主伐年龄等桉树低产林改造工作。根据鹿寨县工作实际,分析桉树低产林改造经济效益,并提出加强造林规划、优化改造技术、加强人员培训及完善扶持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桉树;低产林改造;抚育管理;鹿寨县

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3)02-122-3

0 引言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依托丰富的桉树资源,引进板材、家居等领域的知名企业,大力发展以桉木为原材料的加工、制造产业,市场对桉木原材料的供应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但同时,鹿寨县桉树林分中存在较大面积的低产林,影响了高质量桉木的充足供应。鹿寨县为解决高质量桉木的供求矛盾,充分挖掘林地生产潜力,提升木材储备和生产供给能力,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了桉树低产林改造工程。笔者根据鹿寨县桉树低产林改造工作实际,对桉树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培育桉树大径级用材林、促进林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1 桉树低产林的标准

根据《鹿寨县桉树低产林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桉树低产林特指林龄≥3年、保存率≥80%、年生长量[<]2.5 m3/hm2的桉树林分,但占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造林和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公益林区等区域内种植的桉树林不列入改造范围。

2 鹿寨县桉树低产林基本情况

鹿寨县位于柳州市东部,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20 ℃,年平均降水量1 500 mm,年平均日照时间1 600 h,无霜期320 d以上。鹿寨县境内以丘陵、台地、小平原为主要地形,非常适合桉树生长。

鹿寨县自2002年大力推广桉树种植,桉树林面积逐年增加。据当地林业局统计,鹿寨县桉树林面积由“十一五”期末的约3.53万hm2增至“十二五”期末的6.00万hm2。截至2022年11月底,鹿寨县森林面积达19.28万hm2,森林覆盖率为70.76%,其中桉树林面积为8.35万hm2,较“十二五”期末增长约39.17%。鹿寨县桉树林以速生桉为主,主栽品种有尾巨桉、尾叶桉等。2009年,鹿寨县速生桉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蓄积量达到100.3万m3;2018年,速生桉活立木蓄积量达到了392.0万m3,桉树年采伐量占鹿寨县木材采伐量的90%左右[1]。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鹿寨县桉树低产林面积逐渐增加,到2021年底,桉树低产林面积约2.67万hm2,已经成为影响当地桉树产业发展的显著因素。

为提高桉树林分单产、培育中大径级用材林、提升优质桉木生产供给能力,2022年3月鹿寨县林业局印发了《鹿寨县桉树低产林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通过技术指导、金融支持、优先安排采伐指标等方式,鼓励林农积极参与,逐步推进桉树低产林改造工作,最终实现对桉树低产林的全面改造。截至2022年11月底,鹿寨县完成了桉树低产林改造1 573.33 hm2,建设连片面积6.67 hm2及以上的示范林27个。

3 鹿寨县桉树低产林形成原因

3.1 除草不当

鹿寨县林农在桉树林除草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除草强度不足。林农在桉树幼林抚育管理中,一般在栽植当年除草2次,第2年除草一两次,第3年只除草1次。作业方法一般为块状除草,即以幼树为中心,铲除半径0.5 m范围内的杂草。部分林农进行带状除草,即清除栽植带内0.5 m宽范围内的杂草,少部分林农进行全面除草和砍灌。还有部分林农对除草工作不够重视,作业质量低,导致幼林地杂草数量多。桉树属于强阳性树种,如果幼林地杂草过多,杂草、灌木会抢夺供应给桉树的肥料、水分,影响幼树生长。二是除草方法不当。林农在除草时多采用化学除草,即在幼林内喷施化学除草剂,一般使用草甘膦、草铵膦等药剂,少有人工除草。部分林农不按照药剂使用说明书用药,擅自加大农药用量,导致出现药害。部分林农在施药时不重视喷药方法,向桉树植株上喷洒草甘膦等内吸性农药,造成桉树受损。化学除草虽然效果好、药效长、成本低,但对于造林第1年的幼树来说,使用单一种类的除草剂易产生药害,影响桉树生长,易造成桉树后期生长受到抑制[2]。

3.2 施肥抚育不当

鹿寨县林农在桉树低产林施肥工作中普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施肥量不足。部分林农在造林3年内,每年施肥2次,每株施用复合肥0.25~0.30 kg;第4、5年不施肥。桉树是需肥量很高的树种,生长期间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养分。鹿寨县桉树林多为短轮伐期用材林,经营周期短,对土壤养分消耗过度;如果无法通过人工施肥的方式补充足量养分,必然造成地力退化,不仅影响桉树健壮生长,还会导致缺素症的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桉树林蓄积量的增长[3]。二是施肥模式不当。目前,鹿寨县部分林农在桉树施肥中,以化肥为主,施用有机肥的很少,且忽视微量元素的补充。同时,鹿寨县林农很少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导致林地土壤中养分不全面、不均衡。出现这种现象,既有忽视科学施肥重要性的原因,也有林农图省事且试图降低育林成本的原因。桉树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不仅量大,而且要求全面。据研究,桉树对营养元素的消耗量以氮、钙、钾、磷最大,同时需要镁、硫、锌、硼等微量元素[4-5]。施肥不科学、不均衡,易导致林地土壤供肥失衡,严重影响桉树生长。

3.3 病虫害防治不当

由于鹿寨县桉树多为集中连片的人工纯林,栽培品种单一,加之施肥不当影响树木长势,导致桉树病虫害发生日渐严重。桉树梢枯病、叶斑病、尺蛾、毒蛾、桉蝙蛾等病虫害,严重影响了桉树的健康生长。据鹿寨县林业局统计,仅2022年1—8月,寨沙镇、四排镇、鹿寨镇、黄冕镇等地的桉树林虫害发生面积就超过了4 000 hm2。病虫害的发生,对桉树植株造成危害,降低桉树生长量和蓄积量,是桉树低产林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3.4 采伐期规划不当

目前,鹿寨县桉树林的轮伐期一般为5年,抚育时间只有三四年。速生桉生长速度快,林农在经营时又尽量缩短轮伐期,导致鹿寨县桉树林以小径级用材林为主,中大径材用材林数量少,单位面积林地出材量低,不仅没有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也影响了出材量和木材质量。

4 鹿寨县桉树低产林改造措施

鹿寨县实施桉树低产林改造的主要目标是,引导桉树种植主体通过加强除草施肥管护、延长主伐周期等综合经营措施,大幅度提高桉树林分单产,全面提升全县木材储备和生产供给能力。

4.1 割灌除草

针对林龄≥3年,前期抚育管理不当造成杂草杂灌数量多、杂草生长速度快的桉树林,林农可采取每年割灌除草2次的方式,减少杂草杂灌对桉树的恶性竞争。同时,避免或尽量减少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以减少对林地的污染及对桉树的药害。每年4—6月、8—9月,林农可进行全面除草,割除影响幼树生长的灌木,营造干净的林间环境。如果林农要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应选择草铵膦等对桉树没有明显危害的药剂,并在喷药前全面铲除桉树周围80 cm范围内的杂草,防止药剂喷到桉树树体。

4.2 科学施肥

有条件的乡镇要加大投资力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为桉树营造养分全面、均衡的土壤环境。一般情况下,林农要针对低产林每年施肥2次,施肥时间为每年3—4月、9—10月。肥料要使用优质有机肥料或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每株每次施肥量为0.75~1.00 kg。使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目的是补充林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持续培肥地力,以满足桉树持续生长的养分需求。研究表明,在桉树林造林第5年追肥有利于增加林木蓄积量,并增强土壤自然供肥协调能力,改良林地土壤环境[6]。施肥时,林农要在栽植行间、距离桉树基部两侧50 cm挖施肥沟,施肥后覆土。

4.3 综合防治病虫害

加强桉树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可为病虫害预防和应急处理奠定基础,提高防治工作效率。鹿寨县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大力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优先采取营林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必要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同时,鹿寨县持续推广现代化防治手段,如利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防治食叶害虫;采用人工机动喷雾喷粉、无人机喷粉等技术,进行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率,但严禁使用国家禁用和限用的农药。

4.4 推迟主伐年龄

进行改造的桉树低产林林分,主伐年龄要从5年推迟到7年以上,通过延长主伐年龄培育大径材。从鹿寨县桉树种植实践经验和现有研究来看,培育桉树中径材需要8年,培育大径材需要12年;虽然培育中大径材的时间成本比5年的短轮伐期更高,但单位面积的木材产量却高于相同时间的短轮伐期林分,经济效益更加可观[7]。因此,鹿寨县应在改造初期把林分主伐年龄提高到7年以上的基础上,后续把部分林分的主伐年龄推迟至12年以上,以培育更多的大径级用材林。

5 桉树低产林改造经济效益分析

鹿寨县5年轮伐期的桉树速生林每667 m2成材木为6~8 m3,按照市场价850~900元/m3计算,每667 m2产值为5 100~7 200元。当地实施低产林改造,通过各项抚育措施促进林木生长,同时把采伐时间推迟到7年,则每667 m2成材木有12~15 m3,比同期未改造的桉树每667 m2高6~7 m3;改造后的林分每667 m2产值为10 200~13 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同时,桉树小径材主要用于造纸、制造胶合板等,而中大径材可作为地板、家具等中高档木制品的优质材料,市场规模更大、需求量更高,有利于当地木制品加工业向高端发展。

6 对加强低产林改造的建议

6.1 加强造林规划

在今后的桉树造林及低产林改造中,鹿寨县应鼓励林农营造桉树与乡土树种、珍贵树种的混交林,增强林分生态功能,改善林间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合理确定采伐周期,增加中大径级用材林比例,促进桉树种植业可持续经营,逐步把桉树速生丰产林改造为“永丰林”。

6.2 优化改造技术

鹿寨县应探索生态除草方式,以发展林下绿肥、牧草,以及禾秆覆盖等方式代替化学除草方式,在减少甚至杜绝使用化学除草剂的同时,提高杂草控制效果,维持林分生物多样性[8];持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的经营措施,合理补充养分,维持桉树林地土壤肥力,在提高桉树生长量的同时,促进林地的可持续经营。

6.3 加强人员培训

桉树低产林改造离不开具备正确认识和较强技术能力的基层工作人员及广大林农的共同努力。因此,林业主管部门、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强对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林农的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桉树低产林改造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培育中大径材的经济效益,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技术学习,投入桉树低产林改造工作。

6.4 完善扶持政策

林业主管部门应从专项经费、奖励资金、造林补助、优惠贷款、技术扶持等方面,制定桉树低产林改造扶持政策,缓解林农的资金压力,提升林农技术水平,充分激发林农进行低产林改造的热情和信心,使桉树低产林改造及中大径级用材林培育工作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鹿寨县林业局.鹿寨县2009年集体林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R].柳州:鹿寨县林业局,2009.

[2]覃艳媚.桉树连栽土壤变化与追肥施肥效果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5(20):100.

[3]姚姜铭,周建群,刘新鸾,等.等养分量不同肥料施肥对桉树生长的影响[J].广西林业科学,2014(1):80-83.

[4]谭宏伟,周柳强,黄美福.广西桉树种植区土壤条件及其可持续开发的思考[J].广西农业科学,2009(8):1031-1033.

[5]谭宏伟,杨尚东,刘永贤,等.基于桉树矿质营养吸收特性的平衡施肥模式[J].南方农业学报,2015(8):1391-1395.

[6]李裕华,刘多敏,吴道念,等.桉树植苗林高产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2):179-180.

[7]梁庭辉.桉树大径材培育的探索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8(15):99-100.

[8]王会利,蒋燚,曹继钊,等.桉树复合经营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4):104-10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